大数据背景下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系统场所动态精准性研判思考
2016-03-22浙江省戒毒管理局课题组
浙江省戒毒管理局课题组
大数据背景下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系统场所动态精准性研判思考
浙江省戒毒管理局课题组①课题组成员:顾金法 、卓朝勇、徐华剑、林春、卢文滨。
一、大数据时代来临
何谓“大数据”,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维基百科②维基百科(Wikipedia),是一个基于维基技术的多语言百科全书协作计划,这是一部用多种语言编写的网络百科全书。定义:大数据(big data),或称巨量数据集合,指的是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IBM公司把大数据概括成了四个V③IBM.What is big data7.http://www01.ibm.eom/software/data/bigdata/.,即Volume(数量大,通常以PB级别的数据量计)、Velocity(实时性,需要更短的时间处理数据)、Variety(多样化,以非结构化数据为主)和Value(蕴含巨大的价值)。大数据不仅是一种海量的数据状态及其相应的数据处理技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它将对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资源和基础设施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正是我国政府顺应潮流、与时俱进的完美体现。如今,著名的“啤酒+尿布”“谷歌汽车”“大数据流感预测”的数据分析成果早已成了大数据技术应用的经典案例。我们国家也有不少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实践,如公安部提出并正在推进的“情报主导警务”、“大情报”等战略发展,浙江、济南等地公安开展了基于“大数据”的云技术、云存储应用研究,成效显著,也非常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借鉴。
二、大数据背景下场所动态研判工作现状
近年来,浙江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信息化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信息技术在各项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全系统十个戒毒场所基本完成围墙、AB门人车管理、门禁管理、监控视频、电子安检、电子巡更、红外栏栅、综合报警等应用系统建设,视频监控点总量达到了7900多个,正稳步推进与“四四五”戒毒模式相契合的综合管理应用软件系统,浙江省戒毒管理局和各戒毒场所正逐步实现基层办公办案工作的数字化、无纸化、平台化。随着以上信息化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应用,由其产生的数据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存储的数据总量成了名副其实的海量规模。
2012年,浙江省戒毒管理局出台场所动态研判工作制度,为全系统场所动态研判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各戒毒场所都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信息情报收集、分析、研判工作机制,配以蓝、黄、红三色预警信息,深入开展大队每日、场所每周、省局每月的动态研判工作。总体而言,由信息化系统每天产生的海量数据,包括监控视频、电子安检、电子巡更、红外栏栅等,主要功能还是以监控倒查、事后查证等被动防控为主,而利用大数据来主动研判场所安全工作还明显不足。各单位、各部门之间业务数据的部门化、条块化、碎片化问题较为突出,没有形成信息共享、集成、分析挖掘体系,信息资源对场所动态研判工作的决策支持作用没有充分显现。
(一)发展不平衡,联网水平不同。主要是各戒毒场所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目前部分信息化意识较强的单位已经在智能应用、深度开发、物联网等方面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还有一些单位依旧裹足不前,仍然停留在单机应用、模拟监控的较低水平。
(二)系统间孤立,信息共享不足。从信息化建设层面来讲,先前的信息化和安防系统是分离的,并未对各系统集成或只集成了部分系统,各系统间相互孤立,无法实现系统间联动应用和信息共享应用,降低了工作效率。
(三)被动式防范,数据应用不充分。在信息感知、图像视频、亲情电话、探访监听等方面缺少必要的智能化应用,主要作用还是停留在“事后取证”的被动式防范,缺少对戒毒人员行为分析、日常表现、家庭背景以及对录音、视频等信息数据的自动检索和识别手段上的事前主动防范。
三、大数据背景下场所动态研判运行机制构想
安全稳定形势研判是各戒毒场所针对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类安全隐患,或对已经发生的事故分析原因,研究规律,预测研判,并制定落实防范措施的一项活动。在大数据时代,我们要坚持把基于大数据形成的信息情报置于基础性、先导性位置,依据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观点,通过整合系统信息资源,实现戒毒人员的基本信息(包括戒毒人员奖惩、处遇级别、日常考核、亲情电话、家属探访信息等)与多媒体数字化安防监控所产生的图像、语音等信息进行数据清洗、归纳和整合,总结建立防违禁品流入、防逃、防自杀、防所内发案等专业模块,综合运用防、控诸手段,构建信息全面、研判精准、决策周密、管理到位和措施有力的场所安全研判长效工作机制。
(一)信息情报的收集机制。情报是被传递的、秘密的和适应特定需要的知识和智慧④王洪林:《情报术语定义新探》,《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5年第1期。。在场所安全工作中,信息情报及时发现、迅速传达和准确使用,是保障场所掌握安全工作主动权的关键。建立科学的信息情报体系,多渠道全方位地获取信息情报是实施场所动态研判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1.信息情报的定义和特征。基于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工作对象的性质和内容,可将信息情报定义为:由强制隔离戒毒场所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广泛服务于场所安全工作的各类情报信息以及分析研判后的成果。在外延上,信息情报就是场所动态信息,是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收集的各种客观性资料,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存贮、检索等信息管理活动,都属于场所信息情报工作的内容。在内涵上,信息情报是对涉及场所安全稳定的一切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并应用于实战的主观性成果。与传统的场所信息资源相比,大数据时代下的场所信息具有媒体形式多、数据量庞大、处理时效性高、价值密度低等特点,包括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以及无结构的数据,如各种实时数据、流媒体数据、图片、地理信息等。
2.信息情报收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场所信息情报的收集网络,完善情报信息的收集机制,努力使基础类信息数据维护及时、线索类情报信息收集全面。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增强全体民警的情报信息意识,形成全警收集、主动收集的格局。对日常工作内容、工作资料等基础类信息数据,要及时全面、分门别类地录入到相应的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查询,源头信息要求维护及时、丰富准确。二要加强情报信息化系统网络建设。以高度集成化、管理智能化、情报信息的资源共享化、数字化、网络化为目标,将信息智能技术与传统场所管理相结合,提高场所信息情报收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三要大力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这支队伍的质量如何、能力大小往往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场所信息情报工作水平。四要加强同公安机关、新闻媒体等的交流与协作,及时了解和分析有关社会舆论、重大社会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情况,正确引导,掌握主动权。
(二)信息情报的传递机制。依托信息情报平台建设,健全完善信息情报报送机制,实行分级报送、归口管理。信息情报平台是由软硬件共同组成的多元化系统,包括场所所政管理、诊断评估、亲情电话管理、探访管理等各个子系统,以及现代数字多媒体智能安防、通讯网络系统等,进而将场所的各项信息进行高度集中和分析处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当前,各戒毒场所在向上级报送信息情报时依旧使用纸质材料,至今没有实行电子信息情报的统一上报;有的单位报喜不报忧,个别的甚至瞒报、压报;有的信息情报不加甄别,一股脑儿向上报。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水平问题,但更多的是运行机制不规范引起的。对收集的情报信息,场所应根据内容和紧急程度,实行分级、分层次报送处理。主要分为四级:一级主要是指可能或已经严重影响场所安全稳定的事件信息;二级主要是指可能或已经在场所内部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信息;三级主要是指可能或已经发生的场所内部违规违纪的事件信息;四级主要是指一般性戒毒人员动态信息。无论哪个等级的情报信息,均应录入信息情报数据库进行集中管理。
(三)信息情报的研判和分析。
1.传统研判。对信息情报的分析与研判是综合的逻辑思维过程,是对获取材料的再创作。传统对情报分析与研判工作主要依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条逻辑线索进行。其分析流程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信息情报来源分析。对收集到的原始材料存入专用的储存器,并对这些“原材料”作出初步的分析判断,主要是根据来源初步判断其真实度,确定其可能存在的潜价值。第二,信息情报真伪分析。由于戒毒场所的信息情报来源复杂,浅层次的情报较多,也有戒毒人员群体或个人编造和传送的虚假情报。分析人员必须剔除这些虚假情报,排除其对真实情报的干扰。第三,信息情报的归类分析。按要求将相应的信息归类并存档,如戒毒人员资料信息、危险物品信息、危险线索信息、突发事件防范信息等。第四,信息情报指向分析。分析研判人员的个人技能将决定情报分析研判的质量。信息情报分析研判的目的在于它的最后指向即研判结论。要得到研判的指向,应该把握两个指标:量的指标和度的指标。第五,信息情报转化分析。在戒毒场所安全工作中,由于形势和事件的变化,对信息情报的转换应该灵活对待,随时激活那些可能已经“死亡”的信息情报,使信息情报永远保持活力。
2.技术研判。哈佛大学教授Gary King强调:“大数据的核心不是数据!大数据的价值在于分析⑤哈佛大学教授Gary King在出席IEEE会议时表达这一观点。”。随着信息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的预测处理成为可能。近年来,可视化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等智能化技术得到应用和推广,使得繁重的情报工作处理起来更加快捷高效。可视化分析技术通过交互的可视化界面,将大数据分析产生的晦涩难懂的数据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可以帮助我们进行高效理解、分析和研判⑥周琼:《大数据背景下公安情报工作研究》,《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数据挖掘技术是一个知识提炼的过程,它从大量看似毫无关联的繁杂数据中提取出被人们忽略、但又是潜在的有用的信息和知识。利用关联规则可以把与场所内的案件相关的所有要素进行关联运算,并最终形成规律性的事项。例如把某起违禁品流入案件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和全省数据库进行关联运算,很大可能上会发现违禁品流入的规律,为场所的预警机制提供有效支持。
(四)场所动态研判成果的应用机制。研判成果的实战应用是场所动态研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充分发挥动态研判工作在打防控一体化和预测预警等方面的实战功能。其主要由预警和防控系统这两个应用机制构成。从当前情况看,这项工作无论是探索实践,还是具体成效,都比较落后,必须花大力气予以加强。
1.预警系统。大数据让“捕捉现在,预测未来”成为可能。“大数据之父”舍恩伯格曾披露过一个例子:在美国有一个计划名为“预测式配警”,通过大数据分析来预测美国某个城市的某条街道的某个时段是犯罪高峰时段,然后在那个位置部署更多的警力⑦光明网,理论频道/文体科技/《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安全问题》2015-02-27 http://theory.gmw.cn/2015-02/27/content_14940301.htm。。对所收集到的信息情报进行归纳整理,并从中发现带有苗头性、目标性、趋向性的内容,并针对具体情况制定预警工作措施,是动态研判工作的核心内容。通过建立不定期、个案、系列多发案件的预警通报,及时将预警性研判成果向相关部门及全体民警进行预警通报,充分发挥分析研判在引领实战、维护稳定方面的作用。上级机关和部门发布预警信息后,要指导、督促相关部门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打击、防范、管理、控制等工作。下级机关和部门对接收的预警信息,要及时落实控制措施。对预警信息设定必要的等级,以引起各有关单位的高度重视和警觉。根据研判结论的严重和紧急程度划分为蓝色、黄色、红色三级,分别代表较大、较重和严重。红色预警代表发生和可能发生严重安全事故;黄色预警代表发生和可能发生较重违纪事件;蓝色预警代表发生和可能发生较大违纪事件。
2.防范系统。以大数据的信息情报为平台,全面汇集基础信息(身份信息、背景信息)、现实表现(生活学习状况、经济状况、通信探访情况、现实表现评估),利用预警积分(预警级别、基础分、现实表现分、人工研判分)直观、准确地展现出重点人员不同时间节点、不同程度范围的行为轨迹、活动规律,推断某些事情可能发生或者不可能发生,为场所防范“六无”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证。例如:某戒毒人员一直保持与父母每月联系一次,在第九个月的时候突然中断与家庭的联系,且持续时间已达二个月之久,这时系统会自动对该名人员进行动态的风险评估,分析其心理状态并作出预警性提示。又如:某地区发生大地震、重大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时,系统将根据户籍所在地(居住地)、近三个月通话通信记录等自动关联筛选戒毒人员,提示民警对该类戒毒人员作深入个别谈话和了解,更深一步掌握信息情报,并作出相关的预警提示和防控措施。
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关键是要运用大数据建立一整套科学的、符合场所客观规律的数学模型。数学模型不仅能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实际问题,提高重点人员积分预警的科学性、高效性,而且可以通过重点人员积分升降、颜色变化,将管控对象的行为轨迹、活动规律和可能异常动向进行分析与解答,有效筛选违禁品流入、防自杀、防自伤自残、防逃跑、防所内发案等影响场所安全稳定的重点人员和事件,以便采取针对性的分类管控措施。如表1所示。
A .容易导致违禁品流入类模型
背景元素:有贩毒史;有吸毒史;吸食毒品种类;担任骨干人员;毒品渴求度调查异常等。
言语元素:流露出对违禁品渴求言语;电话监听发现语词隐晦;与外来人员私下接触言语隐晦等。
表 1
行为元素:几个固定人员经常一起密谈、窃窃私语;亲情电话通话频繁;心理测试时异常紧张;毒品检测前后行为异常;所内购物消费大手大脚,收支猛增;行为诡秘反常;与外来人员来往密切。
事件元素:一卡通或其他外部账号资金流入异常;来所探访人员身份不明或曾有吸毒史等。
B.容易导致自杀、自伤自残类模型
背景元素:有自杀、自伤自残史;身患严重慢性疾病或突发恶性疾病;患精神类疾病;心理测试自杀、自伤自残指数偏高;年龄较大。
言语元素:流露悲观厌世言论和想法。
行为元素: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往;晚上辗转反侧,经常起夜;平常言行喜怒无常,常常暗自落泪;对集体活动和电视没有兴趣;有自虐等行为;私藏锋利工具、刀片、剪刀等违规危险物品;喜欢长时间站在窗台,目光呆滞;胃口下降,身体消瘦等。
事件元素:家庭关系紧张;家庭突遭重大变故等。
C.容易导致逃跑类模型
背景元素:有脱逃史;有军警史;有余罪待审;有撬锁、攀爬、擒拿等特殊技能;三假人员等。
言语元素:流露出逃跑言语;聚众谈论,有人靠近时散开;打听周边环境和交通状况等。
行为元素:行为鬼祟,躲避他人的注意;观察警戒设施、监控分布情况;晚上和衣睡觉;探听民警值班、监督岗情况;留意观察民警门禁卡和密码使用情况;消费突然猛增,购买囤积食物;有意消除或修改衣物上身份标记;私藏绳索、废旧床单被套等。
事件元素:遇离婚、女朋友分手、家庭抛弃等亲情危机;家庭成员死亡或患重大疾病等导致情绪急躁异常等。
D.容易导致所内发案类模型
背景元素:成长经历、人员关系等家庭情况;有打架斗殴等暴力前科史;曾有上访闹访等记录;有精神病史;心理测试暴力指数偏高;入所前就业情况等。
言语元素:日常言语偏激或性格内向沉默寡言。
行为元素:言语偏激或性格内向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经常发生矛盾或纠纷;因劳动技能、劳动态度等原因长期完不成任务,日常考核偏低;精神萎靡、独自发呆、暗自流泪;发生严重违纪行为后被处理的。
事件元素:近期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情况;发生可能影响戒毒人员个人思想稳定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重大社会公共突发事件。
四、实现场所动态研判精准的运行要求
(一)大数据时代要有大数据思维。当前,仍有民警对大数据及其价值认识不够清楚,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的数据时代。大数据的兴起,不仅是一场技术变革,更是一场思维观念的变革。必须要及时适应形势,通过有效的宣传和培训,提升领导和广大民警接纳大数据、关注大数据,注重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摈弃惯用经验分析、因果分析。
(二)统筹顶层规划,完善数据管理体系。面对海量的数据,要从全局高度出发,做好顶层设计,避免各部门之间因工作内容交叉重复造成相关资源的浪费,建立统一数据标准,完善数据体系,实现公安、司法行政、医疗卫生等各部门之间数据整合与信息资源共享。
(三)强化数据挖掘和深度应用。目前,戒毒场所对大数据的应用以存储、查询、取证居多,没有深度发掘数据的价值,导致数据增值率低。要挖掘大数据的潜在价值,必须提高大数据分析和技术开发运用的能力,不能仅仅满足于数据的累加和比较,还要灵活应用数学建模、云计算、数据挖掘等多种科学方法⑧李航:《机器学习及其应用(文本数据挖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警务部门在大数据方面的经验和成就,引入其先进技术为我所用。
(四)加强基层民警的信息情报素质。场所安全信息情报工作主要依靠基层民警,基层民警情报搜集、利用的能力直接影响场所情报的基础工作。基层民警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对新信息勤观察、勤提问、勤分析,灵活运用个别谈话、检查信件、与家属交谈等各种收集渠道,要善于及时发现情报及其变化情况,要能分析研究各种现象可能带来的后果,尤其是对最坏的结果要做到心中有数。
当前一个时期,司法行政戒毒系统面临管理对象持续增多、不稳定因素日趋复杂的严峻形势。我们要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要求,占领“信息情报主导场所安全”的战略制高点,转变观念,统筹规划,拓展技术,加强培训,提高大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能力,全面提升场所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责任编辑 张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