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钓三岔湖

2016-03-22四川李照城

垂钓 2016年2期
关键词:窝子老梁老孙

文/图 四川·李照城



冬钓三岔湖

文/图 四川·李照城

这一段时间,三岔湖气温一直偏低,鱼儿的活动范围大大缩小,直到中午气温上升后才陆续出动。两条白鲹出水之后,鲫鱼终于来报到了,虽然只是一条不到2两重的小鲫鱼,却是满身黄甲,十分喜人。

老梁改换很细的线专钓鲫鱼

散养在三岔湖旁的土鸡

凛冽的寒风掠过湖面,白花花的芦荻随风摇曳。梁开国暴露在手套外面的指尖有些发僵,他下意识地收拢五指,放在唇边哈了口气。入冬以来,三岔湖一直暖洋洋的,似乎又是个暖冬。进入12月下旬,白天气温虽然还有八九摄氏度,可到了夜间却降至2℃左右,鱼儿不太活跃早在预料之中。同行的王琪“咕咚”一声又抛下一团饵料,搓着双手说:“真冷啊,我说今天不是钓鱼的好天气嘛,你们偏不信,三个小时不开张。”孙翔说:“北方零下十多度还能钓鱼呢,三岔湖还在零上七八度呢!只能说咱们的饵料有问题,不对鱼的胃口罢了。”说罢,他皱眉想了想,从一大堆瓶瓶罐罐中挑出了两个,低头调制一款新味型的饵料。

冬天的三岔湖依然魅力不减

老孙对各种饵料添加剂颇有研究,对各种香精小药的味型、特点和作用了然于心。蓄水2.3亿立方米的三岔湖水面辽阔,鱼儿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口味还真是个伤脑筋的问题。此刻,他已经调制了六七款不同味型的饵料了,窝子已经打到老王的附近。老王大声抗议:“你离我这么近,用那些乱七八糟的小药,我还怎么钓鱼?”老孙置之不理,他还有一款饵料没处用,便回过头来在老梁附近找位置打窝。由于老梁的两边都是密密的小树和灌木,老孙只好越过老梁的钓点,在他左侧的枇杷树下布了一个窝子,经过老梁的身后时,他嘱咐说:“老梁,过半个小时你去那棵枇杷树下试试我的配方灵不灵。”“还是你自己用吧,我搞不懂你那些高科技。”老梁平日习惯用颗粒饲料,添加商品饵主要为了调整状态,味道无非是腥香两种,只不过浓淡略有变化而已,所以他素来不喜欢那些气味奇怪的配方。

老梁钓获小白鯵

老梁认准一个钓位后很少换位

一上午没开张的老王沉不住气了,搬到临近的湾子去试试运气。老孙挨个窝点逐一试探,也是一无所获,再次经过老梁身后的时候,他突然问:“刚才我在你左边用的饵料是什么味型来着?”老梁哑然失笑:“搞得太复杂了,连自己都记不清了?”老孙说:“鱼的口味越来越挑剔,我给它们开了个自助餐厅,里面有各种口味的食物,总有一款是鱼儿今天喜欢的。”老孙的添加剂有腥味、香味、奶味、果味、海藻、中草药以及香精、开口素,甚至还有进口的诱鱼因子,林林总总二三十样。他这次只用了一少部分,调配出的味型就已经有了七八种。老梁说:“就餐虽然是免费的,但里面暗含杀机,谁吃谁没命,那是个夺命餐厅。只怕你的饵料味道过于洋气,土生土长的鱼不来电。”老孙问:“一上午不开张,是不是湾子里没有鱼啊!要不咱也换个地方试试?”老梁当即否决:“不搬,冬天气温低,鱼的活动量小,吃的也少,可是它们终归是要吃的,我就不信它们不来吃。”冬季鱼儿摄食欲望下降,鱼线的粗细对鱼获影响较大,为此老梁把能够兼钓大小鱼的0.8号子线换成了0.6号。考虑到冬季主要是钓鲫鱼,他不久又将子线换成0.4号;很快,他又想到大鲫鱼毕竟是少数,最终他把子线换成了专钓小鲫鱼的0.2号子线,绑2号小钩。

换了细线后,老梁竟然钓获一尾鲤鱼

一缕阳光从云缝里披洒下来,映得水边衰败的黄叶闪闪发光,人也感觉舒服多了。吃过午饭,老孙居然又和了两款饵料,在老梁左侧更远的地方布了两个窝子。这次他添加的是中草药,据说是一个知名网站的钓鱼大师的配方,特别灵光。要不是湾子拐角处有一个不认识的女钓手正在钓鱼,只怕他的窝子要一直布到对岸去了。对岸的杨树黄叶凋零,夏时高大的构树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秋时碧玉般的水竹也已变得鹅黄,唯有柏树郁郁,斑竹葱葱。老孙见对岸少有人去,断定那丛白花花的芦荻附近一定是个藏鱼的好位置,于是绕过去试钓了一番,结果无功而返,又来和老梁商量搬家。老梁恰巧连中两尾白鯵,喜上眉梢:“看看,鱼来了,我不搬。”老孙撇撇嘴,不屑地说:“什么时候白鯵在你这儿也算鱼了?还是搬家吧,免得当空军。”按照钓友们的习惯,大家统计鱼获时,小杂鱼的确不算数。但老梁知道,鱼儿喜欢群居,白?参往往是其他鱼的先头部队,白鯵来了,鲫鱼也就不远了。因此他稳坐钓鱼台:“不搬!”

老孙这一上午用尽千方百计,一条正经的鱼都没钓着,再耗下去希望也不大。老孙曾有多次挪窝后大获丰收的经历,而老梁一旦认定了一个地方,往往死守到底。老孙可不想一个下午都白耗在这里,陪老梁当空军,于是决定步老王后尘,换个湖湾碰碰运气。他刚刚收拾好东西,一转头看见老梁竿弯如弓,人却在引颈四顾,料想肯定是挂底了。可是,老梁低垂着的竿梢突然颤动起来,竿身左倒右倾,紧接着水面波浪一翻,漾起一片涟漪。居然钓上了一条大鱼!刚才他东瞅西看是在找抄网,因为老梁用的是钓小鲫鱼的细线,心里实在没底。他一边小心遛鱼,一边转头向老孙求助:“过来帮忙啊,我线细,坚持不了多久!”难怪老梁如临大敌,他的子线直径才0.07毫米,而三岔湖的鱼儿野性十足,特别是长到两三年的鲤鱼,上钩后蛮横持久的挣扎力让人不敢大意。好在冬季鱼儿活力大减,老梁又久经战阵,能够应对一阵。老孙赶过去拿起抄网,抄上来一条大概2斤左右的鳞甲黄亮的鲤鱼。

折腾了半天的老孙终于消停下来

看见老梁那条漂亮的鲤鱼,老孙又重新支上竿架、安放好折叠椅不走了。老梁打趣道:“你不搬家了?这山望见那山高,等你到了对岸,又要觉得别处更好了。再说了,你要是搬了家,你开的‘自助餐厅’怎么办?岂不可惜了!”老孙笑道:“我正等着鲫鱼、鲤鱼来呢,食物丰盛,应有尽有,敞开肚子吃啊!”正说着,老梁的浮标一点,随即没了下去,他抖腕刺鱼,又有了!凭手感判断,又是白鯵。果不其然,银白色的小鱼借着牵引之力直飞过来。这种小鱼三五十条也凑不够1斤,可标动那一刻带来的愉悦却是真切的。

这一段时间,三岔湖气温一直偏低,鱼儿的活动范围大大缩小,直到中午气温上升后才陆续出动。两条白鯵出水之后,鲫鱼终于来报到了,虽然只是一条不到2两重的小鲫鱼,却是满身黄甲,十分喜人。隔不多时,又来一条鲫鱼,和上一条差不多大小。老孙几乎同时也飞上来一条鲫鱼,差不多有3两重。老王跑了许多地方依旧一无所获,想回来看看老窝子,正巧看见两个人同时飞鱼,心头别提多后悔了,于是急急忙忙地抛下钓组。他不知道,老孙一直频换钓位,刚刚拽上来的是他今天的第一条鲫鱼。

鲫鱼一来就是一群,老梁在两个位置轮流钓,陆续钓获10多条,还钓了3条武昌鱼。老孙的“餐厅”范围太大,每个窝子都不想错过,把时间都花在了换位换饵上,忙了半天只有4条鲫鱼进账。老王后来居上,也钓了七八条鲫鱼,他劝老孙说:“你别跑来跑去了,看准一两个位置就专心钓呗,既省事又上鱼多。”老孙挠着头皮:“我到现在还没试出到底哪款饵料好用呢!今天钓多少鱼无所谓,一定要试出天气最冷时三岔湖的鲫鱼最喜欢哪款饵料。”

三岔湖畔的女钓手

从三岔湖返家要一个多小时车程。老梁年纪大了,最怕天黑开车,所以一般都是下午4点一过就收竿。可是这一会儿正是上鱼的高潮,鲫鱼接连上钩,一条比一条肥,他心想什么时候不上鱼了再收竿,可是鱼儿好像在水下排队等着老梁的饵料似的,下水就抢,一直停不下来。老孙平时最守时间,一过4点就敦促大家收竿,这次竟然一声不吭,因为他那儿也开始连上鲫鱼。这一下,他感觉手上分外沉重,心想一定是条接近1斤重的大鲫鱼。他正要招呼老梁借抄网一用,鱼被拽出水面了,竟是两条鲫鱼同时咬钩。他兴奋得直嚷嚷:“我终于找到这样的天气最适合三岔湖鲫鱼的饵料了!”老王也对这个很感兴趣,一边往上拽鱼一边问:“到底是哪款啊?”老孙肯定地说:“这两个位置是我今早最早调的两款饵料,都是以腥味为主,不过浓淡略有差别,基础饵都是颗粒饲料,浓腥的上鱼多些,有两个‘双飞’。”老王噗嗤一声笑了:“闹了半天你就得出这个结果啊!我和老梁一直用这个,不信你问问。”老梁说:“你那些奇怪的味道在别的地方兴许管用,在三岔湖另当别论。这么多年来,三岔湖大规模商品养殖,每天使用的颗粒鱼饲料数以吨计。虽然现在为了保护水质不让养了,可是鱼儿已经形成了习惯,不管鲤鱼、草鱼、武昌鱼还是鲫鱼,都喜欢颗粒饲料的味。”

这里有老梁的三条武昌鱼

武昌鱼特写

为了保护水质,三岔湖现已不再允许网箱养鱼

猜你喜欢

窝子老梁老孙
一个巴掌 一个拥抱
写给不想打窝子的钓友
打窝切忌打过量
白描绘形象,细节显真情
老孙的茶
完美无缺
完美无缺
老梁中套
守望
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