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国将军李俭珠离休务农

2016-03-22彭东明

湘潮(上半月) 2016年1期
关键词:干群干部群众社员

◎ 彭东明



开国将军李俭珠离休务农

◎ 彭东明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舲舫乡洮水村是开国少将李俭珠的家乡。为了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李俭珠离休后第二年回到洮水。此后,连续八九年,他每年都有二三百天与村民同生活、同学习、同劳动,带领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生产,使洮水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抚今追昔,洮水人民记忆犹新,仍念念不忘李俭珠对他们的深情。

把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搞好生产上来

1969年,李俭珠将军离休,组织上先后安排他去“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繁华的城市长沙安度晚年。然而当他听到家乡的干部、社员反映洮水生产靠贷款、吃粮靠返销这一落后贫穷的状况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仿佛听到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人在呼唤着他,革命先烈的遗愿、共产党员的义务在驱使着他,他再也坐不住了、闲不住了,婉言谢绝组织的关心,于1970年10月4日回到洮水安家落户,开始新的战斗岁月。

李俭珠先到各家各户访问,倾听意见,然后召开各种座谈会,详细了解生产情况、社会情况以及群众的生活、思想情况。当时的洮水村处在“文化大革命”的动荡之中,党员干部没有把群众发动和组织起来治水治滩、发展农业,生产上不去,粮食亩产不足600斤,社员用粮水平有的不够300斤,最多的也只有300多斤,全村一年要吃国家返销粮12万多斤,还要向邻近村借粮和买黑市粮。社员们说:“眼望洮水大沙洲,满江的清水白白往下流,干部不努力,年年不够三百六。”村党支部的同志没有看到问题的严重性,也没能找到问题的原因,干部群众都普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甚至认为可以通过李俭珠多向国家要一点返销粮。于是,李俭珠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引导大家分析洮水落后的原因,将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发扬艰苦创业、改天换地的革命精神,努力搞好生产的认识上来。

李俭珠

大搞基本建设治水治土

洮水当时的状况,群众总结了这样两段话:“茫茫洮水洲,遍地是沙丘。水来一片白,风吹沙石流。”“春天山洪尽石头,夏日用水贵如油,秋收禾蔸手指大,冬季水落白沙洲。”情况也确实如此,洮水下雨一涨水就会冲坏田土,晴天又会干死禾苗,旱涝保收面积只占总面积的40%左右。李俭珠分析这些情况后,认为洮水要变就要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于是从1970年10月开始,他和干部群众一道,坚持以治水为主,结合造田、改土、开山,实行水、土、田、山、林、路综合治理,全面进行农业和农村的基本建设。

一开始,还是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阻力。干部群众思想和精力不集中,许多人外出找活干。李俭珠耐心地做工作,说服干部群众不要依靠上级和外援,主要要靠自己的手脚和肩膀来解决今后的粮食和生活问题。没有工具,他和干部们就组织铁匠加工铁棍、铁橇、锄头等,组织篾匠编织篓箕、篓子、箩筐等,组织木匠自制土车、板车;没有钱买水泥,他和干部们就组织劳力砍柴、打石头、烧石灰,并从自己长期节省下来的津贴费中拿出2000元作支援,买了急需的少量水泥和其他器材。经过4个多月的苦干实干,李俭珠和洮水干群首先在潭下洲修筑了一条防水横堤和一条水渠,解决了当年新改造的几十亩田的引水灌溉问题,并立即在新改造的田里种上早稻。当年粮食增产了,社员群众收入增加了。农田基本建设开局即胜。

干部群众看到好处,受到鼓舞,积极性也提高了。为继续扩大治水改田打下了基础。1971年8月,李俭珠组织洮水和中元(今中洲)、祠湾3个村(当时称大队)一起修团结渠。为了节省资金、材料,他们不用钢材,少用水泥。石灰自己烧,石头自己采,运石头没有船,就扎木排装运。李俭珠亲自到现场勘察规划,到工地组织施工。为了寻找采石场,李俭珠拄着拐棍,一步一拐地踏着高低不平、崎岖的羊肠小道,到离村4公里远的水垅里等地察看。在修鲤鱼洲大堤时,他背起20多斤的锄头打木桩,打得手臂抬不起来。村民们感动地说:“年过七旬的老将军能干,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由于李俭珠深入发动和组织群众,并自己以身作则,率先示范,终于战胜重重困难,修成一条贯穿洮水洲,连结中元、祠湾部分田土的全长2900多米的团结渠,并在渠道上架设了大小5座石头水泥拱桥。

接着,李俭珠又和3个村的干群连续几年治水,共兴修大小水利工程33处,其中有引水渠、防洪堤、进水闸以及小型水库、山塘等。通过治水,保住了村庄和原有田土不受洪水损害,为改洲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创造了条件,扩大了灌溉面积。洮水、中元、祠湾3个村共3000多亩田实现了灌溉自流化,洮水村旱涝保收面积达到总面积的99%以上。同时,3个村还引来河水发电,解决了照明和农用、加工等用电。

在治水的同时,李俭珠认真抓了改洲造田为主的治土工作。1970年冬,李俭珠和洮水干群开始在潭下洲改沙洲造良田,大干3个月,造出50多亩方格样板田。次年种上旱稻后,获得亩产800斤的好收成。从1970年起,连续7年,李俭珠和洮水干群共改洲造田500多亩,加上恢复的荒田和改造的荒土,共扩大耕地面积600多亩。在洮水改洲造田的影响下,中元和祠湾村也进行了改洲造田,3个村共改田1000多亩。洮水村还把原来高低不平的400多亩垄田改成方格田,加上新造的方格田,园田化面积达1200多亩。同时,开垦荒山1198亩,营造杉木林3400多亩、蜜橘林45亩,还办起了猪场、石灰厂、陶器厂、竹木加工厂、油榨坊、果木园和木薯加工厂等。洮水1973年年产值为3万多元,1978年上升到4.37万元。

鼓励干群顽强灾后自救

正当李俭珠带领干部群众大干苦干的时候,1976年,洮水经受了一场严峻的考验。7月9日,暴雨倾盆,山洪暴发。10日下午,正在县里开会的李俭珠冒着生命危险,抢渡两道河,赶回洮水参加救灾工作。这场洪灾,造成6年来大干农田基本建设的成果被毁65%。

面对洪灾损失,有的干部群众悲观失望,消极畏难,等待救济。为此,李俭珠首先安定人心,鼓励群众战胜暂时困难,同时深入发动群众一面排出洪水,捞禾扶蔸,一面安排社员的住处和生活。李俭珠拿出700多元钱买了一些生活急需物资,救济洮水、中元两个村受灾严重的80多个烈军属、困难户,并鼓舞群众以百折不挠的顽强斗志实行生产自救。在较短的时间内,经过捞禾扶兜,被洪水淹没、基本无收的400多亩早稻后来获得了半收,380亩被水冲沙压的农田很快复原,除鲤鱼洲外,全部种上了晚稻。电站进水口的淤泥也被全部清除,重新发电;团结渠修复通水,解除了早稻后期旱情,保证了晚稻的灌溉。当年,洮水仍然夺取了全年丰收,做到了灾年不要国家救济。从秋收前哨战到第二年春天,李俭珠和洮水干群又恢复了鲤鱼洲方格田80多亩,高质量地重建了鲤鱼洲防洪大堤,新建了潭下防洪堤,新开了严冲水渠。

经过8年多的努力,李俭珠带领干部群众初步改变了洮水的面貌。与1969年相比,新增耕地640多亩,山林面积达8500多亩;粮食产量增长1.8倍,社员由吃返销粮变成向国家交售粮,社员用粮水平由原来的300斤左右提高到1978年的650斤,农民人均收入翻了一番,集体积累资金达12万元。

猜你喜欢

干群干部群众社员
胡耀邦:让社员们多搞点“小自由”
下乡扶贫记
坚持领导带头 强化监督检查 以优良的作风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领导带头 强化监督检查 以优良的作风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解决基层理论武装“入心”的几个难题
“民心工程”架起干群连心桥
我省干部群众坚决拥护全国两会各项决议决定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促进基层和谐稳定
我的“干群”相处之道
Comparison of plasma microRNA-1 and cardiac troponin T in early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