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物理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导入

2016-03-22姚剑

学周刊·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启发性实效性趣味性

姚剑

摘 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物理课,必须要有一个成功的课堂导入,由此吸引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角色,这是一门需要创造性的艺术。成功的课堂导入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更能触动学生内心的世界,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为课堂教学作好铺垫,打好基础。

关键词:目的性;趣味性;启发性;即时性;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5-0385-150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5.108

爱玩、爱动是学生的天性,刚进教室,他们很可能还沉浸在课间活动时的愉悦当中,注意力的回归很可能还需要一小段时间,但这一小段时间放在课堂上可能就占到课堂时间的十分之一,甚至更长,这当然是课堂教学所不被倡导的,而每节课的这段时间正是我们在进行教学导入的时候,这就要求课堂导入不能只简单地停留在引入新课程这样的基础层面,而应该向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这样的高层次努力,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进入到自己的角色,让他们迅速产生一种如饥似渴的求知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一、注重导入的目的性,有的放矢

课堂教学的导入,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这是课堂导入设计最基本的要求,尤其是物理学科,该学科有明显的学科特点,大多数章节要么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要么建立在对日常生活的认知上,可以说与生活实践的关系极其紧密,例如,对于“声音的特性”这一节课的导入,由于是声现象这一章节,因此,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课程导入是再好不过了,我们可以制作一些有声音的三个影响因素特性的音像材料,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声音带给人的美妙感觉,同时设问,到底是哪些因素影响着声音?这样的一种导入很形象、直观、真切,学生能迅速地明白这一节我们要学的是声音,在本节课上我们要完成的任务就是搞清楚影响声音的因素都有哪些。从生活中发现实例,从实例中引出理论,这样课堂导入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有目的性的引导学生去听,去想,甚至在该导入中涉及了教学的重点分配,真正做到了导入的明确简洁,有的放矢。

二、注重导入的趣味性,寓教于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使然当能事半功倍。学生刚刚经过了课间休息,情绪涣散是必然的,那么一个好的课程导入就能够很快地把学生从游离的精神状态中拉回来,学生如何才能够把学生的思想拉回到课堂上来?只能是教师所说的事情,比学生想的事情更有趣、更有诱导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导入中加入一些游戏、故事、笑话甚至音像材料,能够切实减少学生对课堂的排斥感,进一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寓教于乐,使学生不再把教师看做是高高在上的。例如,大气压强这一节,教师带来了很多学生以前从没见过的东西,和他们共同完成了好几个“游戏”,在“游戏”中让学生感受到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学生踊跃发言,讲述自己曾经“看到”大气压的事情,这就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导入,学生参与度高,并且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注重导入的启发性,一语中的

启发式课堂教学导入是我们日常教学活动中最常用的导入方法,这源于在同一章节中,各小节之间必然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务必要找到那些顺理成章的联系,进行启发式的课堂导入,使学生能够很快地在自己的基础知识之上找到落脚点,这是一种自信心的培养,也是在告诉学生有了这样的知识储备,我们还可以懂得更多。比如,八年级物理上册中的“物态变化”这一章中,在第二节学过熔化与凝固是发生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两种相反的物态变化之后,第三节所要学习的汽化和液化就可以采用具有启发性的导入模式,向学生提出问题,这两个物态变化会发生在哪些物态之间?大家认为这两个物态变化与上一节所学过的物态变化会有哪些异同点?这是一个利用旧知获取新知的过程,特别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更有利于学生以旧知识为支撑点,从而更好地接受新知识。

四、注重导入的即时性,因势利导

课堂的导入不能只限于预设,有时候生活中偶然发生的事情可能才是最好的素材,这就要求教师要多留意身边发生的事。它可能发生在饭厅里,也可能发生在操场上,抑或是你从网上读到的报道或者从杂志上看到的故事,甚至就发生在临上课前学生的吵闹中,这些都有可能成为你导入课堂的素材。教师要能够把它拿来引导学生进入课堂,而这些是距离学生或者教师最近的素材,更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很巧妙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转移到新的知识上来,对学生接受新知识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在上“光的反射”这一节时,在我进教室前,突然从窗子里看到班上一名比较调皮的男同学正在用一面小镜子借助阳光的反射在照一名女同学的眼镜。上课后,我直接点名让这名男同学表演了我刚才所看到的一幕,所有学生都聚精会神地看着,而这名男同学却是心惊胆战地表演着,但最后我让全班同学为他鼓掌并感谢他为我们完成了本节试验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教师只是借助他完成了导课。

五、注重导入的实效性,立竿见影

教师根据需求设计教学导入,目的是能够很快地让学生进入到教学情境当中,但这时一定不能舍本逐末,导入只是一个桥梁,它负责把旧知与新知、生活与实践、教师与学生这几个架构顺理成章地有机联系起来。但这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导入如果过于冗繁,反而适得其反,使学生忘乎所以,不知道本节课到底要做什么。所以在导入时,不要说废话、空谈,有的放矢才能立竿见影。在有限的时间内,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最简练精准的语言达到教师预期的目的,为后续课堂的推进起到一个强有力的支撑。

教师要把物理学习情境引入新课,使学生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和思考的问题与原有知识结构发生冲突和矛盾,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这样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发现有待于学习和探索的新知识。

总之,导入有法,导无定法。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灵活又恰当地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参考文献:

[1] 李达林.艺术性导入是高效课堂的契机[J].物理教学探讨,2011(4).

[2] 景淑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导入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4).

Abstract:As the saying goes,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 A successful physics class must need a successful class leading-in to attract students into the class in the fastest speed. It is a creative art. A successful class leading-in can attract the eyes of the students, touch the students inner world, and guide the students to become the master of the classroom. It can pave road for class teaching and build the foundation.

Key words:purpose; interesting; inspiring; instantaneity; effectiveness

[ 责任编辑 田彩霞 ]

猜你喜欢

启发性实效性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谈舞蹈教学中启发性语言的运用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摭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