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时代体育人才的人文素质审视
2016-03-22苏东
苏 东
(湖北省京山县第一中学,湖北 荆门 431800)
休闲时代体育人才的人文素质审视
苏 东
(湖北省京山县第一中学,湖北 荆门 431800)
本文通过对休闲时代体育特征分析,归纳了新形势下体育人才人文素质新内容,剖析了休闲时代对体育人才的人文素质要求,即健康的思想情感与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认知与合理的价值取向、强烈的责任心与学科使命感、全面的知识能力素养,旨在为体育人才的培养及自我完善提供参考。
休闲体育;体育人才;人文素质
随着休假制度的调整完善与家庭收入水平增长,闲暇时间悄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闲暇时光占据人们生命的1/3、休闲理念渐入人心时,休闲时代开始向我们大步走来。体育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它所富有的健身性、的健身价值、社会价值及人文价值的有效手段,积极健康的文化娱乐方式及所具有的观赏性,逐渐成为人们休闲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休闲时代人们对体育的要求不单是通过科学锻炼增进健康,更需要通过体育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方面的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们既作为生物个体,又是社会个体,及具有内心世界的精神个体的生物、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的需求。体育的多功能、多触角要求体育人才人文修养向深层次发展——思维方式、认知水平、知识范畴、人际交往等。本研究从休闲时代的体育特征入手,剖析了新形势下社会体育人才的人文素质要求,旨在为体育人才培养及自我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1 休闲时代的体育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体育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大家关注体育、参与体育、体验体育带来的乐趣,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坚持终身体育锻炼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对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有助于自我实现和发展。休闲时代体育将更加关注人的社会化,重视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强调通过体育活动提高人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弥补现代生活方式、工作方式造成的人际疏离;通过体育宣泄消极情绪,减轻精神压力,调节心理平衡,预防和缓解由社会矛盾形成的社会不稳定;通过体育形成相互尊重、互相信任、团结合作、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社会风气,形成平等参与、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等现代意识。人们对体育需求的扩大还带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凸显了其经济价值。体育在娱乐享受和强身健体的同时,又是消除孤独与寂寞,拓宽社会交往,增进相互情感交流的“润滑剂”,使人容易产生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心理状态。在“以人为本”的小康社会,体育功能日益多元化,包括健身、健心、育群等方面;社会价值全面体现,主要表现在塑造身心和谐、促进文明建设、融洽人际关系、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联系领域越来越广泛,涉及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教育、卫生、科学、自然等诸多方面(图1)。体育已是一种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有、表现在亿万群众生活之中、融入到千万个家庭、单位和社区的社会现象。
2 休闲时代体育人才的人文素质要求
2.1 人文素质的内涵及表现
“人文”一词,词典上的界定为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国内外学者认为,人文素质主要包括2个部分:其一是人文知识,其二是人文精神,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个性特征。人文素质涉及的是人自身如何处理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社会属性方面的问题,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道德水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际关系等都属于人文素质范畴。人文体现人性和文化。人文在高层面,它关乎国家的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文化可以立国”的高度体现。在朴素层面,它表现在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就是以人为本、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团结互助等。人文素质教育所追求的是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下,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思维、学会做事、学会交往与合作,它于人才的品格、知识、能力至关重要。
图1 小康社会体育特征示意图
图2 休闲时代体育人才的人文素质构架图
2.2 休闲时代的体育人才人文素质要求
随着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用的体现,以及科学与人文融合的体育理念的形成,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要求也相应地从过去专业型人才向复合型、宽广型、开放型人才转化,需要体育人才具备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技能、观念和心理素质,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还需要具备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内的基本素质。“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是小康社会体育人才的质量要求。
3 休闲时代体育人才的人文素质内容
休闲时代体育的多功能、多触角,需要体育人才具备较高的、较为宽泛的人文素质。它除了包涵以上人文素质的全部内容外,与体育相关的、促进体育发展的非系统学科知识也应包含在其知识能力范围。优良的品格修养、广博的文化知识、开阔的视野思维,不仅能完善自我,为职业角色服务,还能以自身的行为感染人、影响人,促成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提升人群的整体素质。从体育健身育人的宗旨出发,站在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审视,小康社会体育人才的人文素质内容包括思想意志品质、价值观念、责任心使命感、科学文化素养等方面(图2),具体要求如下。
3.1 健康的思想情感与顽强的意志品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体育功能的日益多元化,体育已是一种具有丰富社会意义的群体活动,体育的触角越来越广泛,对体育职业人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人立足社会的重要因素,正确客观的认知态度、冷静公正的处事能力、豁达包容的心态、丰富的情感等良好的处世准则是形成以上能力的基础,而这一切都源自于健康的思想情感、顽强的意志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小康社会体育要求职业人首先是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对待他人、集体、社会、国家乃至自然与环境;要有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具备恻隐之心、同情弱者之心。其次,要富有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与团结协作意识,面对强手敢于竞争拼搏,不断超越自我。再次,要有抗挫折能力,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优待优胜劣汰,面对困难不气馁,积极进取,勇敢接受挑战。最后,讲究团队精神,充分认识到集体智慧力量,学会与人共事、与人协作。
3.2 正确的价值认知与合理的价值取向
这里所指的价值观念包括对学科多元价值的认同、职业价值的认知、职业选择态度、利益价值取向等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社会转型的实践进程,社会价值观日益显示出差异性和多样性,体育价值观的多元化与赖以生存的社会密不可分。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体育价值观最终形成了以人文体育观为主导,体育教育价值观、健康价值观、竞争价值观、休闲价值观、经济价值观等多元化体育价值取向并存的局面。多元化的价值观表明了社会的开放程度、人们体育行为选择的自主自由度和其丰富性、多样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体育职业人对多元价值观的认同及主导价值观的牢固树立,有利于以人为本的工作作风的形成,有利于各项工作(活动)目标的全面实现。
体育功能的扩大、人们需求的拓宽为体育提供了市场,形成了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信息传播业、体育场地服务业、体育旅游业、体育广告业、体育博彩业等多种体育行业。体育人才有着不同的职业选择,从业时要结合能力水平、专业基础及实际条件“量身择衣”,追逐浪潮、好高骛远或惟利是图,不仅影响自身声誉、羁绊前途,而且对行业发展不利。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是普遍认同的价值获取观,而多得多劳、优酬优劳也是一种隐形的价值取向。体育要走出“富人体育”的怪圈,坚持大众体育,国家政策制度是根本,众多的体育职业者执行政策、落实制度、做好服务是中坚。体育消费有多种档次,高收入群可进行贵族化的高档消费娱乐,中等收入的进俱乐部、健身班等集体消费健身,低收入的不进行消费,通过公益器械或大众推广项目健身。无论面对何种消费人群,是有偿服务还是无偿服务(公益事业),体育职业者在利益获取上要合情合理,要从发展体育事业的高度出发,集体利益为上,为大众体育的全面推进做出积极贡献。
3.3 强烈的责任心与学科使命感
体育最基本的功能在于增强体质。它是通过运动负荷引起人体细胞层次结构变化,使某些细胞的形态、数量、构成发生改变,从而改善神经、呼吸、循环、消化特别是运动器官等的运动功能,引起人们体形、体格、体力的变化,提高身体生理健康水平。其中健身计划的制订、任务的落实、效果的反馈均需要职业人谨慎缜密的态度、踏实敬业的作风,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会影响体育健身功能的良好实现。小康社会体育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健康,体育职业人不仅要关心练习者身体健康,也要关注其心理健康,要认识到人既是生物个体,又是社会个体和具有内心世界的精神个体,在做法上不是强制而是引导人们对体育由理解到产生需要,着眼于使个体能够主动地参与体育,通过体育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命质量,实现体育对人的身心改造作用。
除健身、健心外,体育作用还体现在“育群”方面,即体育的社会化功能。它能提高道德水平,促进文明建设;融洽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的和谐;提高环保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拉动经济增长,培养规则意识,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体育在这方方面面作用的发挥、价值的体现,无不渗透体育职业人辛勤的耕耘,无不需要体育职业人以强烈的学科使命感、全方位的视野,索定目标任务、履行责任义务。
3.4 全面的知识与能力素养
随着体育功能的扩大,价值的变迁,体育运动已由过去偏重于生物学的“半人”理论,发展为完整的以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人的物力、心力和外力“三力合一”的,即提高人“身、心、群”素质的运动原理。体育的运动原理揭示了人类体育运动的本质,追溯了体育健身育人的机理。如何通过运动提高人类“身、心、群”的素质,涉及到诸多相关科学文化知识。有关研究资料表明,促进其发展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多类,以其选择频次排列,前4项依次为人文科学、生物科学、社会科学、基础医学等。在以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里,单一的体育学科知识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只有具备较为全面的科学文化知识,使科学与人文融合,让现代科学文化的理念渗透到体育的方方面面、融化到体育职业人的素质中,才能从容应面对社会变革和职业需要。
创新精神与能力是现代人立足社会的优秀品质。创新思维是一种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体现,它的形成与人文环境及素养是息息相关的,良好的人文环境能使人的个性及天生的优势和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容易启发一些新思路,形成创造性的思维与工作习惯。较高的人文素养语言与文字能力过去一直是体育人才较为薄弱的方面,客观事实形成了社会对体育人“文化素质偏低”的认同与接受。随着体育全球化发展、奥林匹克文化精神的传播、体育价值功能的拓展,体育人文化素养的提高刻不容缓,它是人际交往、合作交流的重要沟通工具,对现代体育的传播起着积极作用。此外,审美能力、鉴赏水平也是人文素质培育不可忽视的内容,它通过感知美、欣赏美、领悟美,造就体育人才创造美的能力,为小康社会里人们通过体育练就美好体型、感受体育魅力、获得精神享受等服务。
4 结 语
小康社会的体育作用不只是强身健体,更体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是一种具有健身、娱乐、休闲、教育等多种功能的社会活动,也是一项目与经济、政治、社会、教育、文化、卫生等各个社会领域广泛联系的社会事业。其功能的扩大、价值的拓展、领域的阔宽,对体育职业者素质要求更为全面具体。除通常所概括的人文素质内容外,还应包括促使其目标价值全面实现的人文知识与能力素养,如学科价值认知、人文体育主导价值观及多元价值并存的认同、市场经济下利益价值取向、择业态度准则、科学文化知识、创新思维能力等。只有具备全面的素养,才能更好地立足社会,适应社会变革。
归纳分析小康社会体育特征,在理清其功能、价值、目标,明晰人才质量需求标准的前提下,剖析人文素质要求,能使内容准确、精辟、适时。人文素质属于体育人才的基本素质范畴,它对职业能力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是适应社会变迁、促进事业发展的基础。根据人文素质新要求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落实人文培育措施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中之重。
[ 1 ]宋继新,贡娟.论科学与人文融合的体育运动[ J ].体育学刊,2004(1).
[ 2 ]陈琦,杨文轩,刘海元,等.我国当代体育价值观的研究[ J ].体育科学,2006(8).
[ 3 ]肖焕禹.休闲体育的演进、价值及其未来发展取向[ 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10): 6-11.
[ 4 ]杨叔子.素质·文化·教育[ J ].高等教育研究,2014(10).
[ 5 ]唐月香.试论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与途径[ 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3).
[ 6 ]樊和平.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J ].新世纪图书馆.2014(12).
[ 7 ]刘昕,胡月英,张荣.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体育教师文化的历史变迁[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5).
[ 8 ]张玉梅,张新荣,张建国.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J ].体育文化导刊,2007(8).
[ 9 ]杨玲.专业化进程中体育教师文化素养的修炼[ J ].体育学刊,2010(8).
G812.0
A
1674-151X(2016)09-007-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8.004
投稿日期:2016-08-19
苏东(1968—),中教高级,本科。研究方向:学校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