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构思的四大支点
2016-03-22何玉荣
何玉荣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注重语文知识的丰富积累,注重情感体验,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人格完善。为了提高阅读教学效益,笔者认为语文阅读教学构思应立足以下四点:
一、关注文本的核心价值
从目前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来看,很多教师教课文会围绕字词、段落大意、思想情感、文章主题、写作特点等展开,几乎每篇课文都如此。结果师生不堪重负,教学效益少慢差费。因此我们必须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这就涉及到确定文本教学价值问题。确定文本价值要着力于文本的显著特色、阅读迁移的典范性等。显著特色就是文本展示的内容、表现生活的角度以及语言载体独有的个性或鲜明的亮点。以《谈中国诗》为例,很多教师教此文总是让知识说话,让中国诗的特征成为重点,这就体现不了这篇课文的显著特色。此文旁征博引,巧妙比喻,尽显钱钟书先生智慧幽默的风范。教学中可将中国诗特征的梳理一带而过,重点引导学生鉴赏作者善于引用,善用比喻的写作技巧。学生抓住相关语句进行品味、分析,就能感受文章引用丰富、巧妙、贴切,比喻生动、有趣、深刻的独特效果。这样设计既符合语文课的要求,又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还可以使课堂妙趣横生。可见抓住文本的教学价值进行教学,有利于对文本的显著特征深入解读,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高效发展。
二、着力文本语言的品味
语言是作品用于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来构筑形象、表现客观社会生活和人物的思想情感。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推敲语言,品味语言,也只有真正体会到文本语言文字的精妙与鲜活,才会理解文字蕴含的意义,才会触摸到作者思想深处,与他们进行心灵交流、思想碰撞。例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可谓深情之作,教学这篇课文就要引导学生细致品味语言文字,体会其中的深情,达到情感的共鸣。如“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死之年”与“今”两个词在今昔对比中让人想到妻子在世时,夫妻二人植树时的欢乐、温馨,妻子去世后的孤独、冷清,感受到归有光对妻子的思念之深以及人到中年人生惨淡的无尽悲哀。妻子的“死”与枇杷树的“亭亭如盖”连在一起,那是一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无奈悲伤。抓住一字、一词品味语言,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就能激发学生内在情愫,使之获得熏陶和感染。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变得更丰富、更真切、更有人情味。
三、强化文本意蕴的探究
近年来各地高考考试说明增加了“探究”层级,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丰富意蕴的发掘程度,是衡量阅读质量的一个重要尺度,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文本意蕴的能力,成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而我们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浮于表面,只是将教材上或教参上的东西交给学生了事,而这些东西,大多是不需要教师教,学生也基本能弄明白的。这样的语文课就很难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探究其丰富意蕴,感受其魅力所在,这对他们语文能力的提高、智慧的增长、人文素养的提升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于文本意蕴的探究可以从审美境界、生命感悟、历史意义、哲学意味、文化思想等多个维度展开。例如在教《故都的秋》时如果只停留在秋声、秋色中感受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这一层面,未免简单肤浅。如能进一步探究出故都秋景的“悲凉”是源自作者内心深处对故都的衰败与沧桑的历史感触,生命衰弱凋零的感叹,就更能发掘经典美文的神韵,丰富审美情趣,提升审美境界。
四、重视学生阅读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阅读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积极主动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不少教师过于强调教师的教,在教学中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生硬地强加给学生,忽视学生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忽略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没有将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造成了学生思维的贫乏、创造性的泯灭和才智的消磨。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学习是基于真实世界(真实情境)中的体验。”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内心需要出发,全身心地去感受、体验、揣摩、欣赏、评价文本。笔者在教《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让学生根据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的九句话揣摩秦穆公的心理,想象他的神情,模拟一段他与烛之武的对话。然后挑选两名同学现场表演,其他同学对这番对话进行点评。因为创设了情境,学生有了深入体验,与文本、与人物贴得更近,更容易理解烛之武的游说艺术,更进一步认识到他的雄辩之才,更加喜欢这个勇赴国难的智士形象。学生在深度体验中培养了阅读能力,也增长了智慧,丰富了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