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对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

2016-03-22陈华西

学周刊·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主体地位激发兴趣能力培养

陈华西

摘 要: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在于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与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多个方面分析,发展学生个性。

关键词:激发兴趣;主体地位;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5-0385-138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5.030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完善与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内教育的重视。体育教学是学生个性发展的理想场所,以下就从四个方面谈谈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应当如何发展学生个性。

一、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保持学习行为的源源不断的内部推动力。在以往的初中教学中,学校师生并没有对体育持以重视的态度,而且教学方法过于刻板、教学内容也偏向于竞技化,致使学生虽然喜欢体育活动,但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并没有多大的学习兴趣。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需要激发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对于初中体育教育提出的要求。那么,如何激发与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呢?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态度,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只有教师充分重视起来才能带动学生。体育教师要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在体育方面的个性差异,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与体育爱好,与学生建立合作、民主的师生关系,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少一些竞技化的运动项目,多开展一些充满趣味性,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的,符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运动项目。不仅要按照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安排一些常规的体育教学,还要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器材、场地等条件安排多项体育活动供学生自主选择。这种做法将会使学生的运动兴趣大大提高,只有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为进一步的体育教学打下基础。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长期以来,教师都被视为教学的主体,而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但是实际上教学的主体自始至终都应该是学生自身,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需要体育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需求与特点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地认识学习目标并积极地去实现目标。例如,在安排上肢力量练习时,教师改变以往要求学生统一整体作引体向上的运动,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一些学生做水平悬垂屈伸、一些学生做斜身引体向上、一些学生做引体向上,根据学生力量的不同安排不同的训练任务。同样在练习俯卧撑时,也分情况进行抬高脚位置或抬高手位置的俯卧撑。这样的训练安排能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切合自己实际的练习,能够缓解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压力感,在锻炼了体育能力的同时,也能够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满足,这对学生个性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

每个学生在身体条件、运动技能、体能、兴趣爱好方面都是存在差异的,如果教师对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安排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只是“一刀切”的话,不仅实现不了教学目标,还会打击学生的运动兴趣,严重的话还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真正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要让每天一位学生都能平等地得到关注与尊重。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合理地安排教学目标,要让学生有能力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体验到体育学生的快乐,从而增强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活动也能够更顺利地进行。例如,在跳高训练中,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身体条件、体能等实际水平的不同,将学生分组,对不同水平的组提出不同的训练要求,为学生制定适应学生能力的训练指标。这样的教学策略能够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保持较强的目标性,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寻找达成目标的方法和途径,从而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具有意义。再比如说,在进行“山羊分腿腾越”训练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教授基本动作,并告之学生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从教师给出的四组不同难度的器械中做出选择,完成两次高标准的动作之后,教师要适当地给他们自我挑战的空间,让他们进行高一难度器械的练习。在学生们各自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时时刻刻的关注,并要将重点放在那些体育技能稍差的学生身上,对他们进行适当的专业指导。另外,对于学习体育有困难的学生而言,教师除了帮助与指导以往,还要积极观察做得好的同学是怎么进行练习的,多学习同学的优点,寻求同学之间的帮助,如此一来,还可以增强同学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得到帮助。

四、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重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提倡教师少讲,让学生多练。学校开展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身心更健康地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也要求体育教师要多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采取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向学生提出任务与目标,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利用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寻求更适合自己的方法和途径以实现目标。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动作,又可以增强学生对动作技术的感性认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重视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

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是有利的,体育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学到的体育技能应用于身体活动中去。例如,有氧运动是当前非常提倡的体育运动,对于人心肺功能的提高很有帮助。但是如果体育教师只是要求学生围着操场一圈一圈跑的话,大部分是坚持不下来的,而且也是不太情愿的。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大多数初中生都比较喜好球类运动,体育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放弃单调的耐久跑训练而选择同样有健身价值的球类运动。让学生多练习自己有兴趣的能够长期坚持的运动项目,这样同样可以达到增强心肺功能的健身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艳清,赵志军.试论体育与健康教学[J].张家口师专学报,2012(3).

[2] 芦胜利.打好体育与健康基础 让体育伴随一生[J].卫生职业教育,2013(5).

[3] 孙全洪.关于中小学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构建的理论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

Abstract:The basic idea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is to follow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health first,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individual difference, value students main position, stimulate students sports interest and promote students personalities development. Therefore, teachers should analyze from many aspects to develop students personalities.

Key words:to stimulate interest; main position; cultivation of abilities

[ 责任编辑 张景贤 ]

猜你喜欢

主体地位激发兴趣能力培养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