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投资董事长赵令欢:投资人要多琢磨“云往哪里飘”
2016-03-21袁阳平
袁阳平
核心提示:作为领导者,要能够看见别人看不到的机会,而且提前半步,做好布局。
10年投资近100家企业,这是赵令欢来弘毅投资后的战绩。
赵令欢是弘毅投资的主帅。这家成立于2003年的公司,以并购重组见长,管理的基金规模达到650亿元。弘毅投资是联想控股旗下企业,赵令欢也因之担任联想控股常务副总裁。
“投资就是投人。投资中国,就是投开放。当前中国实体经济正在经历去产能、去杠杆的阵痛期,但这恰恰是金融投资的大好时机。”赵令欢接受《支点》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
我搭台,你唱戏
1984年,赵令欢从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随后担任过江苏无线电厂分厂厂长等职。1987年,他赴美留学,在电子工程、工商管理等领域继续深造。回国后,曾担任过联想集团、新华人寿等多家知名企业的董事。
“在武汉,我们投资了中国融众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众金融控股”),因为我们看好董事长谢小青及其团队。我们搭台,戏让他们去唱。”多年在投资领域摸爬滚打的经验,让赵令欢坚信“投资就是投人”。
1月28日,融众金融控股登陆香港联合交易所,首个交易日交投活跃,全日最高股价为每股3.08港元,收市报每股2.13港元,这标志着融众金融控股正式进军国际资本市场。
弘毅投资旨在为诸如融众金融控股之类的企业,搭建通向资本市场的舞台。但与大部分投资公司不同的是,企业上市并非是弘毅投资的终点站。
“企业上市并不意味着我们要退出,继续加大投入还是伺机退出,取决于企业发展需求,以及我们与企业管理团队的沟通。”赵令欢称。
在赵令欢看来,双方后续合作的关键在于,与企业是否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在过去几年弘毅投资的路线图中,其与中联重科一直保持着“亲密关系”,不仅多次投资对方,还在2008年与中联重科联手并购意大利公司CIFA。
“土洋结合”
弘毅投资瞄准了中国产业结构变迁的历史机会,以整合者的姿态,出现在并购市场。作为中国并购基金“开路先锋”,弘毅尽管属于本土PE,但不乏国际经验。
如果说2008年联合中联重科并购CIFA是“向外收购”的话,那么,2010年,弘毅投资帮助新加坡上市公司柏盛国际,扩展中国市场这一创新举措,则被赵令欢称之为“向内收购”。
跨境并购的成功几率普遍较低,对此,赵令欢悟出的投资精髓便是“土洋结合”。
有走访过赵令欢办公室的人士称,其装修风格尽显中西文化相结合的痕迹。在他的书架上,一侧摆放着《曾国藩》等书籍;另一侧是《The House of Morgan》(《摩根财团》)等英文书籍。
赵令欢用“土洋结合”来解析他的投资之道,“朋友用《易经》来测我的五行,说我是‘土’,而PE是舶来品,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它本土化,再反过来创新于国际市场,就是‘土洋结合’。这特别强调资本和智慧的结合:对中国需求的准确解读和对国际通则的熟稔应用。”
除此之外,赵令欢投资成功的另一秘诀在于:绝不跟风。
在他看来,跟风的人永远是亏钱的。能够成为领导者的,是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而且提前半步,做好布局。
他在去年的公司年会上讲道,当“行到水穷处”,很多人会担心、焦虑甚至失望,但把时间拉远一点、视野放宽一点,就会看到,在风起云涌中隐藏着许多机会,而引领性的投资者会从这里开始自己未来的布局。
“在别人认为山穷水尽的时候,我们看到云,满脑子琢磨着云在往哪里飘。”赵令欢提醒道,“企业找融资要有好的战略,要朝好的方向领域发展。资金投向先进的管理及良好的未来预期。在竞争领域,赢者胜。”
投资就投“新、中、国”
当下,中国各个领域都面临着转型,但在赵令欢看来,投资的美好时代来临了。“只要策略明确,坚持到底,我觉得世界上没有比中国更好的投资市场,也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投资时机。”赵令欢对未来中国的投资环境信心十足。
“我总结出一个规律,即资金长期投资要投‘新、中、国’。‘新’,是指创新企业;‘中’,是指走向世界,跨境投资;‘国’,是指国家的改造、改革,特别是国企改制,用更市场化的方式,更优质的混合所有制去提高效率。”在去年年底的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启动仪式上,赵令欢以“善用金融资本、推动创新转型”为题,与参会嘉宾分享了一些投资实践经验。
赵令欢进一步解释说,创新是“全面的创新”——不只是科技创新、互联网创新才叫创新,存量创新、模式创新、传统企业与新技术的结合,甚至包括政府职能的创新、简政放权,都能增强整个经济体的活力。以金融创新为例,中国金融市场不发达的一个表现是,以前交易和退出的渠道不够多、市场不够大。但在过去一两年我们有了新三板,即将推出战略新兴板,这就是创新和进步。
而对于开放的理解,赵令欢则认为,中国企业不仅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要跨境投资并购。只有这样,中国的过剩产能才能有序转移到需要的地方,同时通过投资于全球范围内的优秀企业,引进好的产品、服务和技术管理,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支点杂志2016年3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