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从业环境,缓解儿科看病难
2016-03-21韦薇
韦薇
去年12月以来,上海各大儿童医院门急诊均已爆棚。以新华医院儿内科门急诊为例,每日门诊号高达1600号左右,每日特需门诊超过1100号,急诊更是日日超过1000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门急诊最高峰已创史上新高,单日突破9000人次,而去年就诊高峰为8000人次/日左右,其中夜门诊就诊平均每日超过1000人次,24小时普通门诊夜门诊均开放挂号,夜门诊医生忙到凌晨一两点已成常态。患儿看病平均排队等待4-5小时,若需输液需再等6小时!而儿科医生每天要看100-150个左右的患儿亦是常态,不敢喝水、不敢上厕所,疲惫不堪强力支撑。很多儿科医生不堪重负自己也已生病,却还苦苦支撑在临床一线。可是患儿家属因为看病时间等待过长,心情急躁往往还把火气撒在医生身上,儿科医疗暴力事件发生的几率每年都以接近20%的速度增长。
儿科医生逐年流失已成为各大医院不争的事实,2010年新医改实施五年以来,儿科医生的总数从10.5万下降到2014年底的10万,儿科医生占医生总数的比例也下降了1.1%。考虑到每年还有新加入的儿科医生,逃离儿科岗位的医生远不止5000人!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儿童人口的增多成为必然,儿科医生人数不足的瓶颈只会更早出现,如不采取切实措施,以后的孩子恐怕只能排更长时间的队才能就诊,这可不是系统修复,或是紧急限流能解决的问题了。
原因分析
1、据《2015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数据,我国儿童约为全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而儿童专科医院仅有68家,占全国医疗机构的0.42%,近15年里,全国儿科医生仅增加了5000人,全国平均每千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生,儿科医患配比严重不足,儿科医生全国范围都出现紧缺,上海也不能幸免。一名三级医院院长指出,“医学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金眼科、银外科、马马虎虎妇产科,千万别干小儿科。儿科医生压力大、收入低业内皆知,儿科面对的又是一个小孩,相当于一门哑学科,医生都要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来判断病情,风险也就相对更高;同时,孩子小,用药少,检查也少,合理收入却比成人科低不少。一句话“钱少活多压力大”,是很多儿科医生难以坚持下去、选择离去的主要原因。
2、不规范、不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大病小病都往市级大医院和儿童专科医院就诊,人为造成医疗资源紧缺、看病难的状况。其实三级医院和儿童专科医院最擅长疑难杂症及高精尖的技术是留给最需要的患儿的,让他们可以少排一点队,缩短就诊时间,从而多一份生命的保障,一般的感冒咳嗽发热腹泻在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级医院也都应该得到妥善的处理和医治(前提是这两级医疗机构要有足够的合理的儿科资源配置)。
3、很多家长缺乏育儿的基本常识,很难接受“绝大多数的感冒发热可以在家自己护理,并不一定要来医院”的观念,是造成患儿盲目就医、重复就医的重要原因。以普通的感冒发热为例,患儿在家中多休息、多喝水、口服退热药就能解决问题,重复的出入医院就诊反而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意见建议
1、主管部门着眼根本,出台有效措施,改善儿科医护工作环境、薪酬待遇,让儿科医生成为有尊严的、体面的职业。不仅仅要加大对儿科医生的培养、增加儿科医生的配置(尤其要充分考虑到培养一个成熟的儿科医生需要的时间和投入),更要关注到已在岗位上的医生因为“钱少活多压力大”而不断流失。要切实改变儿科医生的从业环境,通过全面保障和提高儿科医护人员的薪酬待遇,改善医疗环境和医患关系,挽留住儿科医生离去的步伐。
2、实行规范化的分级诊疗制度,引导患儿家属就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级医院就医,再根据疾病轻重、缓急进行合理的转诊,缓解三级医院和儿童专科医院的就诊压力。现在一些儿科医院已经在尝试建立医学联合体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也是可以考虑的补充方法。
3、街道、社区以及相关医疗单位加强对家长的医学知识普及和宣传工作,避免有病乱投医、患儿盲目就医和重复就医,理性看待孩子的普通感冒发热咳嗽腹泻等问题,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交叉感染,尽量把紧缺的医疗资源留给更有需要的孩子。
(作者系市人大代表,松江区中心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区民族联谊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