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亲子节目”看传媒影响力的提升

2016-03-21李琳

出版广角 2016年1期

李琳

【摘要】本文阐述了亲子节目的内容及其对传统亲子观念带来的冲击,分析了亲子节目产生影响力的五大原因,即吸引眼球、爱的有效性、过程展示、传媒的权威和作为生活方式的存在;进一步归纳出“渠道烙印”和“价值塑造”是传媒影响力的两大内涵。

【关键词】亲子节目;传媒影响力;渠道烙印; 价值塑造

【作者单位】李 琳,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

当前,我国电视节目不断推陈出新,但能够吸引观众、有一定生命力的作品并不多。媒体从业者都在试图寻找增强传媒影响力的方式,并创造出有价值、有意义且有高收视率的电视节目。本文将以亲子节目为个案,通过内在逻辑分析,找到提升传媒影响力的途径。

一、亲子节目引发大众对传统亲子观念的思考

从2013年开始,以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节目为代表,各大电视台相继推出了类似的亲子真人秀节目,引发一阵狂潮,如浙江卫视的《爸爸回来了》、深圳卫视的《饭没了秀》、东方卫视的《潮童天下》和天津卫视的《中国足球梦》等。

从社会的强烈反响来看,亲子节目折射的是人们对家庭教育和社会责任的思考。在中国传统教育中,“父为子纲”的教育模式占据了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家长的话孩子必须服从,家长以“听话”“乖”“诚实”来衡量孩子的品行。这些火爆荧屏的“亲子节目”更多表现的是明星家庭中教育的差异。例如,在《爸爸去哪儿》第二季中,林志颖父子二人的关系更似平等的朋友关系,而郭涛父子的关系则更接近于传统的父亲威严、儿子听话的亲子关系。很多观众在看了节目之后会通过各种平台发表评论,展开对明星教育方式的大讨论。通过讨论,人们改变了许多传统教育的思维,不管这种讨论和思考是否正确,都反映出社会对于家庭教育的一种反思。这种反思是积极的,具有探索性的,彰显了传媒对于观众思维的影响力。

二、亲子节目产生影响的五个原因

亲子节目作为一种现代传媒产品,它能引发一场关于家庭亲子教育的讨论,深刻地影响了70后、80后这两代人对于亲子教育的思考。亲子节目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1.节目内容吸引观众眼球 。“亲子节目”大多选取明星和他们的孩子作为主角,但又要把萦绕在明星身上的光环一点点褪去。在节目中,每一位明星父亲都只是一门心思为儿女着想的普通人。对于受众而言,亲子节目温馨,充满童真童趣。影视节目的收视率,多是以内容取胜,观众爱看,自然也就成功了。

2.节目主题贴近生活。“亲子节目”传递了“爱的有效性”这一个核心话题,起到了教育家长的作用。“爱的有效性”是一个什么概念呢?爱与教育,在中国人看来是矛盾统一的一对概念。如何正确地爱,是教育的核心。中国人传统的家庭教育讲究“德育”和学习,培养子女的道德观念、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而后才是督促子女学习。德育保证立身,学习保证竞争与生存。多数父母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才,才是真正的爱。但这样的爱是否有效呢?父母如果一味传达社会竞争规则,忽视了与孩子同乐,忽视了温情的陪伴、理解和包容,容易造成孩子的叛逆与冷漠。而只有换位思考,家长从孩子的视角去体谅和扶持,言传身教,用孩子能听得进去的言语去沟通,才能保持爱和教育的有效性。

3.节目制作形式新颖。“亲子节目”的制作方式更重视过程展示,有互动环节,形象、完整地展示了亲子教育的内容,这是很多节目所没有的。一些节目采用拍摄电影的手法来制作电视节目,每期节目多达几十个机位拍摄,有几百人的幕后制作团队,甚至动用小型航拍直升机进行空中拍摄,节目制作形式不断推陈出新。从娱乐性和互动性来看,《爸爸去哪儿》此类亲子节目,在父母与孩子共同参与某一件事情的过程中,展示了全程的互动,减少了主持人套路般的串联讲述和设计感十足的询问,用真实的行动过程说话,使得节目更生动形象,更真实,更引人入胜。

4.传媒具有权威性、跨地域性。 “电视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倚靠其强大的背景和资源,在主流化视频内容的生产和传播中,占据着垄断的地位,在公众中形成了较高的权威性。电视节目在信息采集、制作、编排和播出的过程中,都有着较为严格的审查、把关和监控。”一般在中央台或各大省区卫视播放的亲子节目,在渠道上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观众认可度较高,同时,传媒的跨地域性使全国范围内的观众都能同一时间接收到,亲子节目还延伸到网络平台上,影响范围大。

5.传媒对受众的吸引力、影响力大。数字电视早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收看电视节目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娱乐方式。受众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手机平台,非线性浏览音视频,并且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受众能够更广泛、更便捷地接触到此类节目,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节目互动,使得节目的传播效果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受众接收节目所传达的讯息,又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传播,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

三、传媒影响力的渠道烙印与价值塑造

亲子教育节目作为时下最典型的电视节目个案,折射出整个传媒影响力的效能发挥方式。传媒影响力的内涵主要是渠道烙印和价值塑造。

1.“传媒影响力是一种‘渠道烙印。”渠道烙印,是指受众把传媒当成与社会普遍联结的一个工具,是一种信息传递和交流的渠道,而这种渠道变成了生活方式,使传媒成为人们生活的烙印。因此,在渠道烙印的方式中,传媒的影响力得以最大化地发挥。网络的出现,虽然改变了很多年轻人获取信息的渠道,但是电视传媒的渠道仍然占据着主流收视市场,甚至代表着一种权威。

电视渠道是一种权威,意味着节目主题方向或节目内容传递主流价值观,影响和引导着舆论,给观众一种权威的印象。电视渠道的权威通过几个方面来体现:一是电视节目制作的精良程度高,是由专业电视团队制作和推出的“作品”;二是电视节目必须经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严格的论证和审批,对内容进行甄选,保证节目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符合当下的道德标准和人们的审美习惯;三是节目内容的收视率必须能够吸引观众,有市场。

2.传媒的影响力通过价值塑造来构成与体现。传媒起到了一种中介的作用,它制造内容,然后将观众与传播内容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价值塑造的过程。传媒影响力在于制造能够吸引观众注意力的节目,引发观众在价值观方面的变化。观众的价值观被影响的程度越大,传媒的影响力就越大。在观看亲子节目后,许多家长开始重视和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亲子节目的社会意义非常突出。

四、传媒影响力的提升——迎合与解构

马克思说过,矛盾的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从传媒影响力的塑造来看,“迎合”与“解构”就属于一对对立而统一的两个方面。“事实上,传媒的社会能动属性则是通过一种系统化、结构化和有机化的信息呈现与解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关注视野、议题设置甚至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这便是传媒在一定的物质技术属性的基础上对于人们的社会活动所发生的能动的‘影响力。” 上文提到,“吸引眼球”和“过程展示”是亲子节目价值塑造的两个方式,也是“迎合”观众的重要手段;而节目内涵中展示的“爱的有效性”,传递了多种爱的价值观,一定程度上“解构”了传统亲子教育理念。简单说,观众爱看亲子节目,传媒影响力得到提升,是由于电视节目既迎合又解构了观众的价值观,在对立而统一的冲击中被观众接受。

当下,电视节目制作者要提升节目制作的质量,发挥电视节目价值塑造的功效,把“迎合”与“解构”的双向力量增强,提升电视节目的影响力。电视节目制作者要做好一档叫好又叫座的电视节目,离不开对市场和观众心理的分析,“影响力的提升环节:选择最具社会行动能力的人群;占据最重要的市场制高点;按照社会实践‘问题单的优先顺序定制自己的产品”。

同理,我们也可以观察到,许多收视率低的节目,要么内容上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没有迎合观众和市场;要么迎合了观众和市场,但是传播的价值观比较传统,没有能够产生“解构”某种文化的作用,冲击力较小,生命力不强。

传媒是社会化的产物,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社会在发展,媒介所传达的内容也要与时俱进,甚至要引领时代。电视媒体人更要怀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来制作电视节目,提升电视节目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谢诚. 传统电视媒体的优劣势分析[J] . 视听界,2013(3).

[2]喻国明. 关于传媒影响力的诠释——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探讨[J] . 国际新闻界,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