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创新意识转变教育行为

2016-03-21曾茜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6年3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家园教育

曾茜

目前,基础教育围绕着“教育是什么”、“学校是什么”、“教师是什么”、“课堂是什么”、“学生是什么”等几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些学者以具体、生动的案例加以印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一些基层教育工作者也结合自己工作的实际,发表了思想深邃、面向现实的真知灼见。根据自己常年在教学一线的教育实践,对今后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尤其是在树立创新意识,扎扎实实转变教育行为方面,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转变学校的教育行为

有学者说:教育是生长,是一种“慢养”的过程,需要足够的信心、耐心、智慧。教育不是塑造,不能采取机械化的生产模式,不能急功近利。这很有道理。学校是土壤,是农田,应该为孩子们提供生长所需要的光照、热量、水分和营养。学校不是工厂,不是生产标准件的地方,不能只追求GDP。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谁也没有权力让孩子们走进了校园,却失去了家园——生活的家园、精神的家园,不管是以什么样的名义,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孩子们都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和属于自己的家园。在这样的家园中,他们可以自由地沐浴春风,用心地聆听花开的声音,无拘无束地挥洒青春的热情。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更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使命,要具有人文情怀,要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放眼孩子的幸福未来,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所以,我们要真正对孩子的未来负责。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学校要规划和把握好学生成长的路线,贯彻让学生“先成人后成才”的思路。要实施良好的养成教育,要以赏识教育和成功教育为抓手,追求学生学习潜能的发现和发展,追求学生的自我教育和多方面发展,让人人都有优点、闪光点,人人都可以成功,人人都可能多方面成功,把培养学生成功心理、学习内部动力机制作为教育目标。开展适合学生成长的活动,持续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各类节庆活动。要在创新中不断变革,各种教育行为转变的中心目的是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技能和品质。

二、转变教师的教育行为

增强教师的教育情怀和责任心,转变教师职业的倦怠感觉,是我们教师教书育人的前提。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更重要的是要有爱心。爱是教育的源泉,是师德的核心,教师确实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以务实的精神,火焰般的热情,去做好每一天的工作。相反,如果教师的责任心不强,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敷衍了事,机械地教学,形式主义地工作,甚至投机取巧,那么“教书育人”就成了一句空话。再好的教师,再好的教育方案,再严厉的管理措施也将于事无补。所以,教师要对教师职业心存热爱之心,真正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事业,而非职业。教师要有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和智慧去完成自身所肩负的使命。

教师的责任心就是“先正己,后教人”。“正己”是责任感的前提,教师工作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而学生又有一种特殊的向师性,使得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我们老师的责任和使命就要建立在自身的一言一行中。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老师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小至办公桌上一本书的放置、一个小粉笔头的处理,大到对社会、对国家的态度和言语,都会影响学生。所以,我们要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转变学生的行为方式

“学生在学校缺什么”?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毋庸讳言,对学生终身来说,我们的学生不缺学习,缺的是养成教育,严重一些说是教养。我们很清楚,现在绝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教育的千差万别,有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导致孩子的养成教育、家庭习惯比较差,随意吃东西、随意丢垃圾自认为正常。再者,目前社会比较复杂,各种低俗文化,因监管不力有很大的生存空间,这一些因素对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实施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养成教育管理是极其重要的。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要克服德育工作简单化和片面化、德育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等问题。我们要从点滴抓起,转变独生子女在校内及社区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等不良现象,使养成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从学生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放学站路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把养成教育抓小、抓早、抓细、抓紧、抓实。

四、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对我们基层教师而言,我觉得,今后一定要从高效课堂的教学评价出发,转变观念,继而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转变“传授者”为“引导者”,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师不能只是新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而应成为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要能够为我所用地灵活的处理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增舍,能够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经验出发,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体验和感悟。

课堂上,老师还要转变以知识为本为以学生为本。老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尤其要尊重那些智力发展迟缓、学业成绩不良、有严重缺点、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甚至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体罚、不训斥、不冷落、不羞辱、不嘲笑、不当众批评学生,给学生以安全感、愉悦感。尽可能地赏识每一位学生。有区别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就同一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面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和策略,而不能一把尺子、一个模子、一视同仁。

(作者单位:甘肃省山丹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家园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题解教育『三问』
寻找失落的家园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绿家园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精彩晚会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