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江与木商文化
2016-03-21龙道炽
龙道炽
清水江发源于贵州省都匀市,在都匀称剑江,都匀以下称马尾河,至岔河口重安江汇入后始称清水江,干流全长459公里,流域面积17145平方公里,干流主要流经黔东南境内的麻江、凯里、台江、剑河、锦屏、天柱等县市,进入湖南黔阳与舞阳河汇合后称沅江,是长江南岸的四大支流之一。
地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针叶林混交区域的清水江,两岸土壤肥沃,气候湿润,非常适宜林木生长。据清代爱必达《黔南识略·黎平府》记载:自清江以下二百里,两岸翼云承日,无隙土,无漏荫,栋梁杗桷之材靡不备具。清水江流域境内植被共分为8种主要类型:杉木林、马尾松林、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竹林、油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灌木林以及草坡,现有树种资源70余科300多种。丰富的木材资源,造就了清水江流域延续千年的木商文化时代。
历史上,清水江流域木材贸易主要是指,江淮等地汉族木商和流域地区苗、侗族木主之间进行的贸易,亦即清水江木植顺流而下与白银逆流而上两个过程的有机统一。
明洪武三十年(1397)三月,不堪明王朝的民族压迫和歧视,清水江流域锦屏地区的林宽率侗族民众在婆洞揭竿而起,明廷惊恐。在镇压林宽起义的过程中,清水江流域森林资源丰富的信息被传播到了中原地区。从此,清水江流域便成为明、清两朝征集“皇木”修建宫殿的定点优质林区。锦屏等地的古大杉木被采伐后沿清水江顺流而下,经沅江入洞庭湖、长江,再经京杭大运河运往北京,域内优质杉木及樟、楠大木开始作为“皇木”伐运中原。
清雍正五年(1727),贵州巡抚张广泗于王寨设弹压局,武装征收木材流通税。锦屏县内卦治、王寨、茅坪三寨,因熟悉汉语汉文,便担当起木材贸易中介的角色。清初,三寨开设伙店,接待木商,主持贸易,提取酬金,时称“当江”。雍正七年(1729),张广泗在三寨设立木市,管理木政。乾隆中期,都匀、下司、重安等上游木商亦至“三江”投行贸易,至光绪初年,木材贸易空前繁荣,木商也由散商发展到商帮。较有名的商帮有“三帮”“五勷”。诸商帮在沿江集镇建立会馆,坐阵经营,建设木坞。这一时期,锦屏县的卦治、茅坪、王寨三寨,也因之成为贵州最大的木材贸易集镇。
在长期的木材贸易中,清水江一带产生了不少木商巨富,其中最为有名是锦屏境内河口的姚继周家族“姚百万”、文斗的姜仕朝和瑶光的“姜志远”。随着木材交易的繁荣,贸易纠纷也就成了常事,如著名的“清江四案”(皇木案、白银案、争江案和夫役案)。特别是起于康熙年间的“争江案”,前后延续两百多年,乃至惊动嘉庆皇帝。
木材的东流的同时也换来了文化的“西渐”。这此过程中,清水江一带的居民逐渐认识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纷纷以林木收入延师设馆、筹资建校,从此人文蔚起。乾隆中期,锦屏文斗苗寨姜文襄考中生员,开创清水江一带科举先河。清代末年以降,由于木商经济的繁荣及文化教育的兴起,清水江流域更是产生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如麻江的夏同龢和周昌寿;剑河的李世荣;天柱的王天培和吴绍周;锦屏的朱洪章、龙大道、龙云和龙咸灵,等等,这些人中大多是木商家庭出身,从小接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长大后沿清水江而下,走出乡关,历经磨炼,最终成长为黔东南的历史文化名人。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清水江流域的林农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林业生产技术,人工造林历史长达500余年。而在汉族文化和封建商品经济的影响下,清水江流域也产生了大量的山林权属买卖和佃山造林等方面的契约文书和碑刻,后来成为“清水江文书(锦屏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造林及其因之形成的“清水江文书(锦屏文书)”,现已成为保持山青水绿和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的生态典范。
(责任编辑/姚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