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开发扶贫、生态建设”样本
2016-03-21刘子富
刘子富
弹指之间,28年过去。俯览毕节这片多灾而又贫瘠的土地,如今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中国西部提供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样本。
上世纪80年代,毕节是我国西部贫困落后的典型。1987年,毕节人均生产总值30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2元,贫困发生率高达65.4%;森林覆盖率为14.94%,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52.6%。“石漠化,风沙大,烈日悬空雨难下;七分种,三分收,包谷洋芋度春秋。”这就是生态恶化、经济贫困的写照。
1985年夏,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刚到任即奔赴毕节农村调研,正视人口膨胀、生态恶化、经济贫困“三大难题”,在被联合国专家结论为“不具备人类基本生存条件”的喀斯特山区探索生存发展路子。
在胡锦涛同志的倡导和推动下,1988年6月9日,国务院批准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这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旨在喀斯特贫困山区探索控制人口过速增长,恢复重建生态系统,开发扶贫,实现人与资源、人与环境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
弹指之间,28年过去。俯览毕节这片多灾而又贫瘠的土地,如今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中国西部提供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样本。
——创新开发扶贫系列机制。将产业发展链接到农户、合作社、科技、教育培训、龙头企业、特色品牌、融资、基地、园区等9大发展要素上,形成全产业链式扶贫机制;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对口帮扶城市等采取咨询服务、智力支持、招商引资等措施,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参与式扶贫机制;建立省、市、县、乡党政“一把手”负总责扶贫开发制度,领导定点联系扶贫制度,机关单位定点帮扶和干部职工结对帮扶等制度化扶贫机制;扶贫对象瞄靶子、致贫因素梳辫子、驻村帮扶结对子、规划到户理路子、措施精准想法子、整合资源找票子、自力更生甩膀子、能人带动强班子、多方联动凑份子、跟踪管理造册子“十子”精准扶贫机制等。
——生态综合治理模式。在全国率先创建“山顶生态林戴帽子,山腰经果林系带子,坡地种绿肥铺毯子,基本农田收谷子,多种经营抓票子”“五子登科”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严守生态保护底线,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机制。强化利益导向,推动素质提升,拓宽丰富人口控制主题内涵,在全国率先建立“双承诺、双诚信”计划生育工作模式,推动一处守信处处受益、一处失信处处受制,将人口增长压力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创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构建高速公路、铁路、机场为核心的立体交通网络;打造城乡统筹发展平台,提高城镇辐射带动能力;以致富田园、绿色庭园、特色庄园、文化乐园、和谐家园“五园新村”为载体,建设具有毕节特色的生态文明家园。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从生态治理入手,建成一批高产、高效、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发展山地现代高效农业;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建设煤电精深加工基地,推动现代工业发展;发展新能源汽车、新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劳动密集型特色轻工业;推动传统产业生态化、特色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高端化;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创新开放开发体制机制。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开发。按照“超前探索、先行先试、封闭运行、大胆创新”的思路,开展土地流转试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小城镇综合改革、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等50多项改革试验。深化与周边区域全方位合作,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经济区。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产业合理分工,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
2014年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办调研室上报的《为加强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探路——来自毕节生态文明先行区的调研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中央要求毕节试验区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强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走出一条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路子。(责任编辑/张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