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齐治平”谈儒家修身养性
2016-03-21姚源清杨刚
姚源清 杨刚
编者按:儒家向来注重修身养性,孔子养内省之心,孟子养浩然之气,都是修身养性的楷模。修身养性的内涵是什么,与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何联系,其现代意义何在?记者就此专访辽宁大学教授涂光社。
修身是对所有人的期冀
:在儒家“修齐治平”的伦理政治观中,修身养性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如何理解“修身”的内涵,当下强调修身养性有何现实意义?
涂光社:“修身”所修者,心性也,为一己精神品格向着至上之境提升的努力。《大学》说“明明德”,就是通过修行使“明德”明于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儒家倡导的生命追求和人生道路,一切也需从自我心性修为做起。
《论语·宪问》中记载:“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在这里,“修己”就是“修身”,并且,在修身方面,即使尧和舜也并非完美无缺。
为什么强调修身养性?因为人良好的精神品格素养有可观的社会功用。如今,一些社会现象、人际关系不尽如人意,信仰缺失、道德败坏的人和事频繁发生,弘扬传统文化之优长必须有现实的针对性,而儒家倡导的仁学及其“修身养性”“修齐治平”主张,为从根本上革除这些弊端提供了一条思路。
:“修齐治平”作为过去士大夫阶层的价值取向,常常被认为是针对从政者而言。修身养性其是否是对所有人提出的期待和要求?
涂光社:人何以为人?修身养性为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社会理想和人类自我完善目标所必须,是人生命意义所在,也是每一个人的社会担当,各阶层皆然。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只是就各阶段的效果而言。
《大学》中“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明言指出,修身是对所有人的期冀和要求,从天子到王侯、家族以及个人,都要以修养自身道德、品性为根本,都须在修为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理念和精神风貌。又说“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明确指出了修身与治国平天下的本末关系。若人们不将修养自身的道德品性作为根本,就不可能管理好家族,治理好国家,也不可能使天下太平。故而,由社会的顶层到基层以及由基层到顶层,所有的人都应当努力自我修为。上对下,指道德的表率、垂范,以及教化的实施;由下而上,是由小而大对社会奉献、影响的拓展,层级的一步步提升。层级越高影响(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越大,提高自身道德素养的责任也越发重大。
由此可见,无论领袖、高官、公务员还是平民百姓,都应有足够的思想品性修养。只要守持信仰、道德底线和理想追求,便能在各自层级推动社会关系和谐、风尚向好。若这一点成为全社会的主流意识,长此以往,人类的文明进步和自我完善有望美梦成真。
“仁”是修身的思想基础
:《中庸》说:“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论语》也有“仁者寿”的说法,似乎可以把“仁”看成儒家修身养性的思想基础和依据。
涂光社:“仁”字在《论语》中一共出现了109次,数量庞大。孔子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可以看出,孔子是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的。也就是说,“仁”贯穿于儒家思想体系之中,被儒家视为核心要素的道德。某种意义上,仁学就是儒家修身养性的思想基础。
孟子比孔子晚一两百年,其性善论诠释了“仁”的心理依据。孟子认为人普遍具有天生的良能、良知和良心。《告子上》还指出:由于“心所同然”,人的心理和感情、愿望上有共性,故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相应的“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把人的心理本能、感情倾向和思维、理性判断能力归纳为四种善端,这四种善端既是道德的本源和基础,也是人性的本然与集中表现。而孟子所说“我固有之”中的“我”,指的就是每个人,即每个人都具备仁的条件,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修身养性来达到“仁”。
:在儒家看来,修身养性有哪些方法和途径?
涂光社:自省、反思是自我修为起步和不断深化提升的自觉,儒家“内省”“三省吾身”都是很崇高的道德修养方法。《论语·颜渊》篇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颜渊》篇中,孔子还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回答仲弓“问仁”。在这里,“克己”是内向的,是自我审视后的自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是“恕道”,倡导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基础上的自律,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地处理人际关系、化解分歧矛盾,二者都含有一己内省的基础。
倘若仅止于此还略嫌“消极”的话,那么《雍也》篇的“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道”就有成人之美的用意了。“忠”即待人诚挚,恪尽本份与职守,忠于“达仁”的信念。《论语》记孔子释“仁”,常从人们最熟悉的亲情说起。《学而》篇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入孝、出悌即为“仁”的践行,“泛爱众,而亲仁”则说明爱心的推广则接近“仁”的理想。《孟子》一书也称:“亲亲,仁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孔孟认为爱是有差等的,从“亲亲”到“泛爱众”,以及“老吾老”“幼吾幼”的“推恩”就是一种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由小及大,将仁爱推而广之的实践模式。
总之,孔孟仁学的出发点是,人与人之间的体谅和关爱、互助,可造就社会和谐共生的融洽,是人类生存和健康发展所必须。只有“为仁由己”(即自一己修身养性始),从孝悌“亲亲”出发,逐步扩大范围,才能达到“泛爱众,而亲仁”,建设美好社会的目的。
促进社会秩序良性发展
:谈修身养性,不能不提到道家。儒道两家的修身养性有何区别与内在联系?
涂光社:与儒家修身养性基于“仁学”,重在建构和谐的社会关系不同,老庄有关修身养性的思考基于“道法自然”,侧重自身生命精神的营卫,以及事物生成运作规律认识能力的提升上。
老庄的虚静说,强调自身要恪守本性,安详宁静,与大自然和善。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之中,道莫不是如此,因而要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体道而行。庄子非常重视生命哲学,他提出养生的方法:“达生”“卫生”“尊生”。达生就是通达生命的意思。庄子明确提出要摒除各种外欲,要心神宁寂事事释然。“卫生”则是要依照自然生理机制积极营卫生命,讲求科学,不盲目。“尊生”即是尊重生命,而这样的尊重又是建立在“众生平等”的观念之上的。总结老庄的修身养性,可概括为几个词“道法自然”“尊重天道”“顺其自然”“天人合一”。
其实,儒道两家的修身养性也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比如,孟子讲“穷则独善其身”,庄子说“超世绝俗”“神与物游”,独善其身和道家洁身自好的意思相似;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老子说“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同样是追求怡然自乐的生活方式;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老子说“上善若水。”由此可知,儒道两家均追求洁身自好的修养观,均向往人与自然社会关系和善的修身观,均崇拜品德高尚修养良好的仁人善士,这几乎成为历代文人修身养性的标准。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提倡修身养性,应当如何处理道德与法治之间的关系?
涂光社:事实上,在没有法律之前,维持社会秩序的就是习俗和道德因素,“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道德是法律的准绳”说明了二者的关系,因此,“德治”与“法治”应该是并行不悖的,因为法律不是万能的,也有其局限性,道德与之互为补充,才能共同促进社会秩序的良性发展。
我个人认为,现代社会尤其要倡导修身养性。现代人修身养性,要关注社会生活,关注人类的前途,要遵从“知行合一”。尤其要多提“志士仁人”这个词。仁者必有社会担当,历史上许许多多的志士仁人为国家和社会奉献出了满腔热血,甚至奉献了自己的生命。这种社会奉献就是爱的奉献,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正因为这样的人能够为人民幸福、社会进步和国家振兴竭尽心智、奋斗不息,他们才会受到广泛的敬重,甚至被人们永远怀想。(责任编辑/姚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