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虎”南极行
2016-03-21任玉梅
当代贵州 2016年4期
任玉梅
2015年12月4日,我国首款自主研制的极地全地形车“全地虎”随“雪龙号”一起抵达南极圈,正式启动对南极的第32次科考。
“全地虎”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和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合作研制而成,集成了多项国家专利,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制造“极地科考重器”,代表着中国南极科考装备的最高峰——它能穿越雪地、沙漠、滩涂、戈壁、山地、水域等复杂地形,最高时速60公里,水中行进时速达5公里/小时,可轻松跨越0.6米高垂直障碍和1.5米宽壕沟,能在零下41℃至40℃的环境下工作,在零下50℃至70℃的环境下停放,其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
“全地虎”的出现,终结了我国南极科考无国产运输装备的历史,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未来,我们也希望通过南极这个最佳试验场,推动更多像‘全地虎这样的国产‘科考重器挺进南极,从而产生更大的国际影响力和关注度,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队副领队孙波说。
其实,这并不是贵州元素第一次出现在南极。第30次南极科考时,贵州省政协副主席谢晓尧教授成为贵州籍南极科考第一人。
谢晓尧说,希望贵州詹阳动力重工不断推动创新,永不停歇地推动“全地虎”等产品和技术的升级,让更多的贵州元素出现在南极。(责任编辑/朱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