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伦理典故在“思修课”教学中的运用

2016-03-21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皇甫典故外公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刘 杰

传统伦理典故在“思修课”教学中的运用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刘 杰

传统伦理典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一方面要求结合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从我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厚的各种社会生活中选择恰当的历史典故,另一方面要求将这些内容丰富、富有韵味的人物事件进行合理的安排,使之与课本内容、教师讲授有效融合,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传统伦理典故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典故的选用 典故的组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以下简称“思修课”) 在整个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课程以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法制观教育为主线,既有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也有突出的理论性、知识性,还具有极强的现实性与实践性,是体现我国高等教育本质特征的,旨在培养和提高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怎样把“思修课”中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增强“思修课”的吸引力,摆在每位“思修课”教师的面前。

马克思主义关于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指出,一方面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只有感性认识达到一定程度,人们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因此,相对于理性认识的抽象思维而言,在认识的早期阶段人们更容易把握的是感性材料的形象思维。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只有理性认识达到一定阶段,才能深刻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并用来指导人们的具体实践。在“思修课”教学中适当运用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典故,就是从这一原理出发,运用一系列形象、直观、生动的典故,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从而将形象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都可以找到相关的传统伦理经典,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树立正确价值观。本文首先论述“思修课”教学中选用传统伦理典故,再分析如何运用传统伦理典故组织教学,以提高“思修课”教学效果。

一、传统伦理典故的选用

高校“思修课”的教学目的是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加强自我修养能力,为逐渐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和提升实践能力。因此,传统伦理典故的选用既要结合“思修课”的教学目的,不能随意,又要内容丰富饱满,富有韵味和情趣。只有选择准确素材,将之加工成教学语言,才能更好地解释和说明教材内容。

典故的选用首先要紧紧围绕“思修课”的教学目标。“思修课”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当代大学生能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掌握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明确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掌握并自觉遵守各种生活规范,培养现代公民素质;掌握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素质的内容,树立正确择业观与创业观;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优良传统和时代价值,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懂得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的作用,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所以,典故的选择要贴近生活、健康活泼、正面积极,又要随时更新,以达到最大时效性。

典故的选用要服务课本。课本是教学的依据,教师的课堂教学最终都要体现课本内容,为课本服务。“思修课”教材内容有其独特性,涵盖学科较广。以2015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本为例,它包含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健全完善大学生人格等五方面内容。这就要求在典故的使用上不能仅局限于某一类内容。典故应根据要说明的不同章节的具体内容,选用相对应内容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翔实而鲜活的人物或事件能够给人留下难以抹去的记忆。选取一些历史人物或事件加工成的典故来说明课本中的知识点,则能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教材内容。

例如,“思修课”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内容,可以把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法家著名人物商鞅在秦国进行的两次政治改革历史史实进行讲解。此次变法是中国战国时期各国改革中最彻底的改革,对战国末年秦国的崛起发挥重要作用。由于商鞅作法自毙而遭到五马分尸,但秦惠王和他的子孙都继续实行其新法,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现阶段实施改革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基于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典故的选用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实际需要采用多种形式。既可以通过讲故事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观看一些影视材料。既可以是历史大事,也可以是那些日常生活中的寻常小事,虽比不上历史大事具有宏大叙事功能,但由于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关往往更能直接被学生切身体会到这些小故事给他们带来的启示。

例如,课本第五章第四节“个人品德”,可以引用“皇甫绩‘守信求责’”的典故。皇甫绩是隋朝有名的大臣,三岁时父亲去世,随母亲一起在外公家住。外公很疼爱他,让他和表兄弟们一起在家里的学堂读书。外公管教严格,私塾开学时就立下了规矩,谁要是无故完不成作业,就按照家法重打二十大板。有一天,大家都忘记了做老师布置的作业,外公知道后,把几个孙子叫到书房,狠狠训斥了一顿。然后按照家规,每人打了二十大板。外公看皇甫绩年龄最小,平时又乖巧,再加上没有了父亲,不忍心责罚他。于是,外公把他叫到一边,慈祥地对他说:“你还小,这次我就不罚你了。不过,以后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了。不做功课,不学好本领,将来怎么能成大事?”皇甫绩和表兄们相处得很好,表兄们都很爱护他。表兄们看到皇甫绩没有被罚,心里都很高兴。可是,皇甫绩心里很难过,他想,我和表兄都犯了一样的错误,耽误了功课。外公没有责罚我,这是心疼我。可是我自己不能放纵我自己,应该也按照规矩,挨二十大板才成。于是,皇甫绩就找到表兄们,求他们代外公责打自己二十大板。表兄们一听都笑了出来。皇甫绩一本正经地说:“这是私塾里的规矩,我们都向外公保证过了,触犯规矩甘愿受罚,不然的话就是不遵守诺言。你们都按规矩受罚了,我也不能例外。”表兄们被皇甫绩这种诚心改正错误的精神感动了,拿出戒尺打了皇甫绩二十下。后来皇甫绩做了大官,但是这种从小养成的信守诺言、勇于承认错误的品德一直没丢,这使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威望。

二、传统伦理典故的组织

根据“思修课”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传统典故,只是完成教学任务的第一步。但是,只有在教学环节中根据需要,恰当使用典故,才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典故中的人物事件和教学内容各自的特点,将适用的典故安排在不同的教学时段,及时与学生互动,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讨论,这就是典故的组织力。

将典故安排在要讲述的内容之前。典故是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容易引起学生兴趣,能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较快融入课堂教学。课前典故的使用一般以感染力比较强的为好,通过典故诱导,并与教学内容相联系,学生更好地明白本次课堂教学涉及的主要知识,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将典故安排在要讲述的内容之中。课中典故,是为了更好地讲授教学内容中出现的重要知识点,或者难以用语言表述课文中抽象的道理。这种情形下引用的典故往往比较精短,其目的就是让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明白和理解,由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课中典故虽然精短,但由于课堂的教学进程不断进行,有时就需要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典故说明问题。

将典故安排在要讲述的内容之后。课后典故,是将典故安排在整个课堂教学内容完成之后,其作用是为了教学内容讲完后,用形象的事例总结整节课的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讲授完一节课的内容之后,一般都会有一个课后小结,课后小结概括得准确精炼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课堂教学所讲述的知识和理论。

典故呈现后,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引用传统典故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每引用一个典故之时需要与教学内容相联系,认真严谨地设计好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维活性,培养他们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把他们从被动的听课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实现角色转变。教学过程也由教师的单向度变为师生的双向度,相互促进,教学相长。通过课堂交流、讨论与发言,学生之间不同的想法和观点进行碰撞,产生火花,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维。

教师针对学生的发言,适时引导或者点评也是必不可少的。讨论交流之后,教师的总结分析十分重要,一是通过对学生讨论情况的总结,起到纠偏、升华和激励的作用。二是通过总结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帮助。

总之,传统伦理典故在“思修课”教学中的运用,一方面要求结合“思修课”的教学目的,从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选择合适典故,另一方面要求将这些经典的典故进行恰当安排,与教学内容、教师的讲授紧密结合,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传统典故是感性的,而感性的内容来自于人的感性实践活动本身。在“思修课”教学中运用一些传统典故,能让学生课堂学习中联系生活实践,理解教材内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思修课”的积极性、主动性,由教师单向度的讲授转变为师生双向度的互动。

(本文系基金项目:2015年安徽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思政课教学中注重传统伦理文化教育的研究”,编号:2015jxyj13;2016年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

ISSN2095-6711/Z01-2016-12-0229

刘杰(1968—),籍贯安徽省望江县,汉族,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伦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伦理学

猜你喜欢

皇甫典故外公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柳青在皇甫》《柳青言论集》出版
我的外公
外公做的门
外公是个象棋迷
赵晶、皇甫舟楠设计作品
七夕节有什么典故呢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
孤岛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