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016-03-21郑州职业技术学院闫机超郑静雅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改革创新教育管理高职高专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闫机超 郑静雅



浅析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闫机超郑静雅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快速跨入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校园建设给传统高校教育带来勃勃生机,使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本文分析信息化时代给学校环境、学生主体带来的影响,指出信息化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应以人为本,积极探索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

关键词:信息化 高职高专 教育管理 改革创新

一、信息化的发展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梅棹忠夫最先提出“信息化”概念。西方社会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开始研究使用“信息化”的概念。中国学术界对信息化的研究晚于西方国家,也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时间,有的专家和学者简单地将信息化看成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现代化;有的专家和学者认为信息化是社会向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有的专家和学者认为信息化是社会不断向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

二、高职高专学校教育管理工作

高校教育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学校要根据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需要,综合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围绕特定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学业指导、心理辅导,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发展提供服务。“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这一宗旨决定了高职高专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高职院校存在录取分数低,学生底子差,学习兴趣不强的问题。如果高职院校没有明确的目标对学生的学习和工作进行合理、长期规划,教育管理工作难度极大。

三、信息化给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带来的新挑战

1.信息化改变了高职院校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一方面,网络为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带来新的视野和方法,学校可以更快、更好地与同行进行工作方式的便捷交流。另一方面,网络文化给传统的学生管理带来巨大挑战。以前的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在课余文化生活方面更活跃,活动方式、活动内容更丰富多彩。随着固网宽带和移动网络的发展,学生能通过电脑、手机方便地连入互联网,高职院校学生的这一优势渐不明显。

2.信息化改变了高职院校师生间的交流方式。信息化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简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更快、更好地进行便捷交流,但这也使交流变得越来越单一化。网络化的校园内,师生、学生之间通过QQ、微信等网络平台进行交流。网络的虚拟特点促使学生不再愿意面对面地与同学交流,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更加困难,很难对学生进行评价,很难对学生遇到的实际困难进行指导。

3.信息化改变了高职院校学生认识社会的途径。信息化普及之前,学生主要通过教师授课、学校组织的学生活动、课外阅读等认识世界和社会。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学生通过网络接触社会的机会越来越多,一方面,网络开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的阅历;另一方面,网络是一些社会不良信息的散播者。而教育管理者最大的难题是网络不可控,无法完全阻止不良信息对学生思想的侵蚀,网络环境下,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容易歪曲。

四、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创新方式

1.不断提升教育管理者信息素养。现代信息技术已渗入教育各个方面,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变化,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不断提高信息素养,以此作为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在教育观念上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做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者,做新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者。“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教师在教育管理中应自觉加强信息素养的养成与提高,与时俱进,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以提高文化与职业素质为着力点,在综合素质教育途径上进行创新。加强大学生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培养,重点加强个人品格修养,培养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而品格修养的提高一方面除了靠教育,另一方面还需从文艺作品中汲取营养,在艺术的享受中得到真善美的正确认识。

学校管理部门要利用好广播、校网和院报等宣传文化平台,坚持正确的文化舆论导向,开展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科技和文体活动,如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知识竞赛,文化常识、民风民俗知识竞赛,海丝文化知识观摩。团委要积极组织健康的活动,如学生会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形成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强化能力,提高道德素养,培养群体合作精神和服务奉献精神。

3.重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重视和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网络时代,我们对学生干部的要求也要上升到新高度。学生干部必须熟悉网络与计算机,这样才能通过网络全面获得其他学生的信息,帮助教师做好决策,开展活动。例如,举办学生干部信息素养培训班,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将教育管理者与学生干部紧密联系起来,通过网络视频定期召开学生干部工作例会,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学生干部动态管理制度。学校必须在各方面支持学生干部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要保证学生干部工作学习两不误。

总之,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繁重、琐碎且复杂,教育管理者只有不断学习信息化技术,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路子,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科学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思想教育,重视队伍建设,才能更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求,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大批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吉庆.信息素养论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2]李 微,田 威.浅 论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

[3]李 燕 .浅议高校教学秘书的信息素养[J].中国科技信息,2006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5-00012

猜你喜欢

改革创新教育管理高职高专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