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教学法在中职建筑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2016-03-21重庆市丰都县职业教育中心鲁建伟
重庆市丰都县职业教育中心 鲁建伟
目标教学法在中职建筑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重庆市丰都县职业教育中心鲁建伟
摘 要:在中职建筑专业教学中使用目标教学法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效率,还能使学生快速提升建筑专业领域的实际操作水平,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文首先解释目标教学法的基本原理与内涵,然后对中职建筑专业教学中目标教学法展现出的优势进行分析,最后对中职建筑专业教学中目标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目标教学法 中职建筑 教学
一、目标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目标教学法的准确解释是以设立的教学目标为核心并且主张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导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核心,还要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和实践课程,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建筑专业的积极性和兴趣性,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尽最大努力发挥他们在建筑专业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培养学习兴趣。
二、中职建筑专业教学中目标教学法的优势
1.对教学效果具有增强作用
引入目标教学法能有效缩短学生训练和就业之间的距离,在尊重岗位需求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学校所学技更加切合工作中的生产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完成学校布置的仿真作业,促使学生怀着热情、浓厚的学习兴趣投入学习中,提升教学效果。
2.富有挑战性
目标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能使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整个考核环节,对近期重大的教学状况进行及时反馈。学校根据师生反馈的所有信息进行合理分析,及时更改教学方法和内容,更好地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实践考核的整个过程中,目标教学法断绝了部分学生依靠考试作弊通过考核的希望,特别是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会刻苦学习,增加对考核的注重程度,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3.符合学生技能形成的发展观
相对普通高校来说,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和属性技术型人才。而建筑专业引入目标教学法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建筑职业技能,有助于教师进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切实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对学生心理素质产生积极影响。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为了提高学生的建筑技能而努力,为学生尽快适应岗位需要夯实基础。
三、目标教学法在中职建筑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1.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学校认真分析教学大纲,与教师共同讨论教学内容、重点,以此保证制定的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学校要立足于教学大纲,认真考虑考核目标模式,从而更好地制定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是由课堂实习须知、课堂实习内容、课堂实习考核目标三部分组成。确立的教学目标必须明确指出课堂学习内容和要求,要充分重视考核内容和实习内容的结合,促使学生投入课堂学习中,提升兴趣和积极性。
2.设计教学方案
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应参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具体做法是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等资源确定课程目标与教学大纲,然后再根据教学设计内容统筹安排教学方式。同时,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把握教学时间,正确利用学校提供的所有教学资源设计、修改和评估教学方案。
3.开展立竿见影的课堂教学活动
开展立竿见影的课堂教学活动,综合应用交流探讨、演讲互动、实验操作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实施课堂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中,教师必须把握好下面几个方面:
(1)演讲互动
建筑课程遇到的难点以及重点问题进行重点分析、研究,加强分析共性问题。
(2)营造氛围
不要以教师为中心,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对学生负责的根本原则尽最大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以此促进学生自主参与能力和自主探讨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
(3)讨论交流
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活动,强化他们之间的优势互补,促进班级整体建设和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
(4)实验操作
职业学校建筑专业教学对学生有操作性与实践性要求,课堂教学活动应重视学生拥有的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与课堂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活动应重视操作实验。
目标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充分发挥把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作用,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应在已有的教学资源下不断完善和创新目标教学法,切实提高中职建筑专业学生的综合技能。
参考文献:
[1]徐 浩.目标教学法在中职建筑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2
[2]乔 丽,王晓畅.浅谈目标教学法在中职建筑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4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