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环境影响评价在规避邻避效应中的作用与问题

2016-03-21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省苏州市215000

低碳世界 2016年29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设施公众

王 蕾(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省苏州市215000)

浅谈环境影响评价在规避邻避效应中的作用与问题

王 蕾(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省苏州市215000)

受到邻避效应的影响,引起了城市规避管理的难题,并引发邻避运动。环境影响评价拓展了项目信息的公开途径,并推动建立公众参与平台,从而扩大了受影响群体参与邻避设施决策的参与度。另外,目前,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邻避效应应该发挥的作用。本文阐释了邻避效应的概念,并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在规避邻避效应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

环境影响评价;规避;邻避效应;作用;问题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城镇化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城镇人口越来越多,城市用地逐渐增长。在城市中,人们对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逐渐增加,城市建设了众多的基础设施。同时,这些设施中的邻避设施,影响了环境的质量,并对周边居民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从而导致居民的强烈抵制,所以,很多项目建设被迫终止。而且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公民的权利意识逐渐强化,因此,他们对居住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抵制的行为日趋激烈。所以,要研究环境影响的评价问题,有利于帮助规避邻避效应。

1 邻避效应概述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定义邻避效应。但其基本的含义是:邻避是指一些设施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或者可以为居民带来一些利益,但是居住在设施附近的居民也在承受着环境、噪声污染等,从而出现抵制的现象。将邻避效应的英文翻译成中文就是“不要在我家后院”。在20世纪90年代,亚洲地区开展了大范围的邻避运动,因此,邻避效应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和城市化的发展,在进入新世纪之后,在很多城市开展了邻避运动,比如六里屯垃圾焚烧发电厂事件等。

2 环境评价对规避邻避效应发挥的作用

2.1 获取信息的途径,了解项目的依据

在邻避设施中,居民关注的重点主要是环境主义的主张,它强调把环境价值作为衡量是否修建邻避设施的依据。在环境影响评价中,主要是为了分析、预测邻避设施造成的环境影响。从而制定环境报告书,可以使不同的主体进一步了解项目环境的影响同时,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要对公众参与的信息进行公开,从而可以减少公众参与项目信息方式较少的遗憾。公众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可以充分掌握项目的信息。

2.2 提供参与平台,提高公众参与度

很多研究者总结了产生邻避效应的心理和认知因素,其中一个因素是“关于设计和其风险的信息缺乏”。目前,公众参与公共治理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希望能够更多地参与公共事务。很多研究者总结了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公众的参与很少。

公众参与决策规划的途径比较少,但是,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明确规定了公众的参与。需要对信息进行明确的公开,保障工民的决策权,还要求及时对公众的意见进行反馈,并在环境评价报告中展示出来,表现出公众的主动地位。通过有效的公众参与,可以增加公众和规划部门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有利于更好地规避邻避效应。另外,由于公众在居住环境中生活,他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邻避设施对他们的影响,因此,他们意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一些程序上的疏漏。

2.3 固有作用和实际效果的错位

对于普通的建设项目来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主要是为了从环境的角度出发,对项目的环境可行性进行分析。所以,在规划邻避设施的过程中,很多公众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比较陌生,因此,对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持怀疑态度,再加上由于公众经常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等,因此,往往影响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评价的效果也不理想。相比较来说,其主要的意义是为了使居民获得更多参与的机会,有利于保证程序的正义性,有效地规避邻避效应。通过这个平台,居民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可以和规划、建设单位互相交流,保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效果。

3 环境影响评价在规避邻避效应中存在的问题

3.1 环境影响评价的社会熟识度较低

在环境管理八项制度中,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很多学者认为其也是环境监督管理中的重要制度,有利于防治新的污染源的产生,但是对于居民来说,环境影响评价比较陌生。

3.2 公众对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的信任度较低

经过调查发现,公众表现出明显的对环境评价机构的不满和质疑,很多居民认为环境影响评价的参考依据不顾科学,也对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资质表示怀疑。因此,他们希望寻求一个第三方的组织,对数据进行监测,充分体现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3.3 环境保护技术标准不够健全

3.3.1 技术标准不健全在一些地区,公众强烈要求核实环境影响评价的数据和国家的规定之间的差距,同时,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也想要借助查阅技术导则等来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规范,从而保证论据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3.3.2 标准和规定模糊

在邻避运动中,程序的公正性有待提高。关涉到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主要是公众在参与中面临的程序问题。在法律中,对公众参与工作有所规定,但是具体的规定比较原则化,未能对参与方式、期限等进行明确的规定,从而导致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的不完善,会使得对环境机构的约束力不足,从而影响了公众的参与,而且,在群众提出一些质疑的问题时,环境影响评价机构难以给充分的论据,从而给居民造成了困扰。

3.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尚待提高

根据调查显示,很多居民认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不够全面和细致,而且公众未能全面参与,再加上其中的一些用语比较模糊,因此,影响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

在环境领域内,一些有关的制度不够健全,因此,专家掌握的知识和公众的常识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公众往往难以理解其中一些专有名词和术语等。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本身是一种预测性的工作,其具有一定的概率,而且难免出现一些模糊性的语言。所以,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3.5 环境影响评价难负邻避之重

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公民表达意见的途径比较少,很多问题一直存在,但是未能寻找到突破口。同时,邻避效应也是一种情绪的反应。公民在参与的过程中,也将自身的情绪融入其中,从而影响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有效开展。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质量随意质疑,没有比较准确的科学依据,甚至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人员进行盲目的人身攻击,从而造成不利的影响。

4 环境影响评价在规避邻避效应中的措施

4.1 增强参与主体之间的信任

要把握好两个关系:①中立关系,即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和政府之间要保持中立的性质;②平等关系,即各方主体的身份平等,并共同参与到决策中去。因此,政府部门要合理规划邻避设施,并加强对建设单位的监管,扩大政府的影响力。同时,还要增加信息的公开途径,注重对目前建成的邻避设施的管理。另外,居民要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充分参与到环境影响评价中来,避免盲目。

4.2 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研究,促进人员素质的提高

环境影响评价人员要注重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研究,创新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还要提高人员的道德素质,保证结果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同时,还要进行工作经验的总结,减少模糊用语的使用。

4.3 多方合作,加强配合

邻避效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这就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合作,以减少其造成的不良后果。所以,政府部门、建设单位和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要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并及时听取居民的意见,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

5 结语

由于邻避设施的建立,公民受到邻避效应带来的危害。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公民的权利意识逐渐强化,因此,他们对居住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抵制的行为日趋激烈。要想更高地规避邻避效应,就要增强参与主体之间的信任;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研究,促进人员素质的提高;多方合作,加强配合,从而促进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有序开展。

[1]何 羿,赵智杰.环境影响评价在规避邻避效应中的作用与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6:1056~1064.

[2]张 飞,张 翔,徐建刚.基于多主体包容性的邻避效应全过程风险规避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3,02:17~22.

[3]谭 爽.浅析邻避型群体事件的生成及规避[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78~84.

X820.3

A

2095-2066(2016)29-0034-02

2016-9-30

王 蕾(1982-),女,汉族,江苏淮安人,环评工程师,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保护相关工作。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设施公众
民生设施非“摆设”
公众号3月热榜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