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技巧
2016-03-21河北省赵县苏村小学董素巧
河北省赵县苏村小学 董素巧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技巧
河北省赵县苏村小学董素巧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重在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学习品质,课堂提问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与学情,设计问题与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思考并积极回答,加深学生对问题的深刻了解,训练学生思维,检测掌握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关键词:课堂教学 情景互动 提问技巧 教学效果
构建互动课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需要互动提问生成。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重点问题,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理解。小学数学教师应根据课程需要设置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加深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程度,加强师生互动,加强交流。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解决方法。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天真活泼,学习兴趣容易调动与激发,但是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对数学学习普遍缺少积极性,缺乏兴趣,主要在于教师没有进行适当的提问教学。
课堂提问中教师提问方式过于死板,如“这个问题谁能回答一下”“谁会这个问题”,这样的问题会让学生反感。如果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不确定,就不会主动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误,自尊心受挫,会降低主动回答的积极性,在以后的提问环节很难主动回答问题。因此,教师只有掌握正确的提问方式才能使提问在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另外,部分教师的课堂提问方式存在问题,如经常采用直接提问的方式,没有对问题进行编制,缺乏生动性,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对知识的总结缺乏实质性、层次性。
二、实行有效提问策略的途径探讨
针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采取合理的提问战略进行有效提问,这就需要教师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培养学生敢想敢问意识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会产生诸多问题,如果教师没有提问意识,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很难主动向教师提出问题。
例如,“角的认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角”,结合实例对学生提问“墙角是什么角”,引导学生认识直角,鼓励他们积极发问。
教师对待学生要有耐心,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应主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告诉学生勤提问有利于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寻求解决方式解决问题。
2.有效引导形成解决思路
当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很多学生选择退缩,不深入了解,这说明学生不愿意主动解决问题。对这些学生来说,所谓的学习就是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死记硬背教材中的知识,根本不知道该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教师应积极引导这类学生,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分米和毫米”的十进制转化,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提问“一根铅笔大概几厘米”“书本的长度大概是多少厘米”,促使学生思考用哪些方法能解决相应问题,重视合作探讨和多种解题思维的训练。
3.创新型提问方式,适时追问
首先,教师可以进行创新型提问,如“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鼓励小组间进行提问,通过自行交流的方式,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学习,提高学习能力。
再次,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活动教学等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逻辑性追问,提升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思考的严谨性。
4.精心设计问题,以少总多
教师应根据课本知识重点,结合自身能力精心设计问题;重视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性概括,使学生明确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梳理重点,创建创新型情境,集中学生注意力。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后,教师稍加引导,学生就会很容易掌握知识点。通过这种方式学习,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记得更加牢固。
例如,问题:东山村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实际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要使学生理解这个问题,首先教师应明确思路,先求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多少公顷,然后除以原来的造林数;先求出实际造林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然后再减去百分之百。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提问,提高学生思维转化能力,然后让学生概括这类题型解题的注意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知识水平。
另外,教师应重视联系实际、灵活处理提问。例如,对于一个复杂问题,教师可以将问题分解化,从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对于较难的题目,教师可以换种方式进行提问,联系实际,使学生自主探究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总之,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效率。因此,师生互动提问过程应注意方法,重视与学生学情与思维能力相结合,突出精选、精制问题,突出有层次、有针对性的问题,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形成一定的数学学习能力。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5-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