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2016-03-21周民良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100836

地方财政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强国竞争制造业

周民良(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100836)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周民良
(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100836)

内容提要:全球主要大国围绕制造强国的竞争正在加剧,中国制造业存在着大而不强的问题,而且面临着一系列参与国际竞争的内忧外患。建设制造强国,对我国意义重大,既是立足于我国资源禀赋和国际产业演进方向的必然选择,也具有现实的可行性。要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需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应用于制造强国之路,加快推进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步伐。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全球竞争制造强国转型升级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指导“十三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基础,就是实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并提出加快制造强国的重大命题。的确,加快建设制造强国,需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而积极实施新发展理念,有助于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一、新发展理念是指导未来发展的新指针

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关系到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发展”提出了由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大命题,把创新放在发展的核心地位和第一动力。这意味着在分析判断国家未来发展走向时,除了货币投放和财政收支外,要逐渐以创新要素的投入和产出衡量发展;“共享发展”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人民性,刻画了实现共同富裕这一发展目的,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原则一脉相承;“协调发展”除了强调区域、城乡协调之外,也强调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之间的协调发展,着力于结构补短板,潜力再发掘;“绿色发展”倡导建立人与自然友好相处和人类宜居的新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从建设生态文明高度对既损害自然环境又损害人类健康现象进行纠正,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开放发展”链接了开放与发展的相关性,要求因势利导在全球范围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使开放更好发挥促进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作用。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凝聚了党中央对“十三五”乃至更长期发展问题的深刻思考,组合新颖,立意高远,触及本质,针对性强。笔者认为,“创新发展”倡导不落窠臼,大胆探索,突破旧格局,开拓新空间,谓之“顶天”;“共享发展”倡导以民心所向为发展导向,以增进民众福祉为执政基石,谓之“立地”;“协调发展”倡导理顺关系,扬长补短,和衷共济,相得益彰,谓之“和谐”;“开放发展”倡导内通外达,聚散两利、物畅其流,合作共赢,谓之“通达”;“绿色发展”倡导尊重生命、善待自然、绿水青山、美丽家园,谓之“善为”。而解决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必然革故鼎新勇于纠偏纠错,主动解决长期积压的各类问题与矛盾,谓之“敢做”。当然,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落实新发展理念,也需要广泛集成各类建言献策和民意表达基础上的科学决策,谓之“有方”。可见,贯彻落实好新发展理念,自然会出现“顶天立地、和谐通达、敢做善为,经略有方”的政党意志与国家行动。通过提出新理论采取新举措,一定会使旧有矛盾得到解决,瓶颈问题得到突破,发展质量得到提升。

二、中国制造业全球竞争的“内忧”与“外患”

自20世纪中叶建国肇始,中国的历代领导人都有建设制造强国的情结。一代代党的领袖分别描绘了“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现代化”、“无工不富”、“新型工业化”等等重大论述,立足于以增强工业实力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采取的引进外资、发展民营经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重大举措,推动了中国制造能力的不断增强。进入2010年以后,我国的制造业规模超越美国,居于世界第一位,中国有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于世界第一,并且形成相对完备的产业体系。在中国整体经济跨越10万亿美元大关中,制造业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也必定会在中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发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动员令,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正在遭受“内忧”和“外患”两个方面的侵袭。

(一)制造业发展的“外患”

从国际方面看,世界各国十分重视制造强国地位的竞争。2016年4月6日,德勤有限公司全球消费与工业产品行业小组联合美国竞争力委员会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以《2016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形式发表。该报告预计,未来五年内,美国有望超越中国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大国,届时中国将屈居第二。这是一个值得充分重视的警讯。应该看到,全球新一轮的工业革命正风起云涌,制造业领域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发达国家其所以倡导再工业化,就是要以技术创新优势、资本规模优势、市场经济制度优势吸引跨国公司回流,实现各类优质要素的相互结合,创造制造强国竞争新优势。奥巴马政府已在全国建立了7个先进制造业创新研究所。这些研究所的研究领域包括3D打印、数字制造与设计、下一代电力电子制造、轻质材料制造、先进复合材料制造、集成光子制造、柔性混合电子制造等。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在全国建立了一批创新转化基地,推动制造技术的产业化转化。日本也十分重视制造业发展,在机器人、汽车、智能工厂等产业领域保持一定的竞争力。欧洲国家在制造业领域积极作为,除了工业强国德国发挥领头羊作用,积极促进工业4.0的布局外,欧洲国家也普遍推动再工业化,吸引跨国公司回流。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重视工业化,就是要把本土劳动力、资源和外来资本、技术结合起来,推动制造业不断强大和转型升级,以制造业带动经济赶超进程,力争建设制造强国。在莫迪总理上任后,印度提出“印度制造”的口号,积极吸引全球跨国公司到印度投资。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2016年4月20日报道,2015年印度已经成为全球吸引投资的目的地,中国被挤到第二的位置。中国曾经拥有的优势:低成本、人口众多、潜在市场巨大、受教育者数量众多等等,印度也都具备。假以时日,印度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与中国在同一优势范围展开竞争并非不可能。

对比之下,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矛盾突出,甚至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性问题,影响到中国参与制造强国竞争进程。总体上看,中国制造还没有摆脱低效率的生产经营状况。以制造业增加值率衡量,发达国家制造业增加值率35%以上,而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在25%左右;以人均制造业增加值数据衡量,中国与发达国家甚至与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存在较大差距。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提供的数据,以2000年美元计,2012年中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只有1147美元,居于世界第54位,仅相当于位于第1位的爱尔兰(11772美元)的不到1/10,远远低于位于第5位的日本(7693美元)、第8位的德国(7075美元)、第9位的韩国(6226美元)、第10位的美国(5786美元),甚至低于位于第44位的白俄罗斯(1570美元)、第47位的墨西哥(1522美元)、第50位的阿根廷(1398美元)。由此可见,中国制造业之大只表现在总量较大,但人均不大、效率不高。

(二)制造业发展的“内忧”

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内部发展的诸多约束性因素。遵循问题导向原则,不难发现制约建设制造强国的主要矛盾。

一是创新发展不足。制造业的领头企业已经赶上发达国家,但不少行业的企业处于全球产业分工链条中低端位置;制造业资本驱动特征明显,创新驱动还没有成为主导力量;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已经居于世界第二位,但投入制造业领域的比重还不够高;整体科研成果数量扩张较快,但高水平研发成果比重较低;研发成果源源不断,但与制造业的需求存在明显差距,研发成果的市场化转化匹配程度还不高。数据显示,我国的大中型企业中,每7个企业拥有1个研发机构,但英国10人以上的制造业企业中41%具有研发能力;我国的对外出口中,外资企业的出口占一半左右;中国技术创新成果的应用效率,只有日本的1/5。

二是协调发展不足。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的调研数据显示,“中国制造”成本已接近美国。该报告分析了全球出口量排名前25位的经济体,以美国为基准(100),中国制造成本指数是96,也就是说,同样一件产品,在美国制造成本是1美元,那么在中国则需要0.96美元,可见双方的差距已经极大地缩小了。《纽约时报》则表示,大陆的纺纱业成本,反而比美国高出30%。中国从2004年的4.35美元时薪涨到2014年的12.47美元,涨幅达187%。由于泡沫经济多年得不到抑制,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因为能够从土地出让和房地产投资领域获得更多报酬,这使得发展制造业的难度增加,制造业的融资成本上升,制造业的劳动投入等方面成本也相应上升。资产泡沫连年上升提高了制造业成本,引发制造业的资本外流、人才外流,削弱了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比较而言,制造业产能过剩与高端制造发展不足的现象同时存在。

三是绿色发展不足。不少地方政府和制造业企业还没有主动适应绿色发展新理念,政府部门热衷于扩大制造业总量,加重地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制造业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占到全部污染的一半以上;企业环境责任意识薄弱。

四是开放不足。在TPP、TTIP等建设分割全球市场的背景下,不少制造业企业缺乏应对全球竞争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制造业企业从全球组织利用资源的水平还比较低。不仅如此,甚至于政府部门建设制造强国的意识也缺乏开放性。众所周知,制造强国的强与弱是在全球竞争中比较出来的。但即使像《中国制造2025》一类的政策性文件,提出的建设目标也缺乏全球可比性。

五是共享不足。制造业支撑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和惠及民生的基础还不够牢固;教育和人才培养基础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

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双重竞争:在以机器人代替手工操作的制造业领域,跨国公司资本会回流发达国家;在机器人难以操作而更多使用人力资源的制造业领域,跨国公司资本会遵循成本法则流向低成本的发展中国家。全球制造强国的竞争是一个可变、动态的过程。任何一个国家要维持较好的竞争地位和提高在制造强国中的地位,必须充分利用好国内外的资源与要素,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实现有利于建设制造强国的资源优化配置。因而,中国制造向何处去,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中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

三、建设制造强国符合中国国情且意义重大

(一)制造业引起全世界主要大国的热捧,源于制造业独特的作用和魅力

根据有关领域的权威研究,制造业在经济中的突出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制造业具有很高的乘数效应。制造业的发展具有较长的产业链,可以带动原材料、建筑、能源、服务等部门的发展。根据美国制造业权威部门的研究,最终制成品销售中的每一美元,可以支撑其他产业部门1.4美元的产出,而服务业部门最终销售的每一美元,只能支撑0.71美元的产出。[1]但据MAPI测算,制造业的乘数效应达到了3.6。美国制造业规模占GDP总量仅为11%,但如果从产业链角度看,由制造业所支撑起来的价值链的价值占到美国GDP的三分之一,研究显示,制造业每年对美国经济的贡献量达2万亿美元,占美国出口的比重达60%。

其次,制造业的发展是技术创新的产物。早在1841年,德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里茨·李斯特就指出:“几乎所有的制造商都要涉足物理、机械、化学、数学或者设计工艺等各个学科,如果这些学科不能取得进步,或者没有新的发现和发明,那么大量的产业和工艺将得不到改善和提高。因此,在制造领域,必须推广科学和技术”。[2]这一规律现在依然适用。这就是,制造业是产品物质的物理、化学、电子、生物等功能发生巨大变化的行业。只要科学技术进展存在无限多样性,就在制造业的领域存在着产品扩展的无限想象空间。2007年,全世界研发费用达到1.1万亿美元,其中超过60%发生在工业部门。在美国,约67%的研发开支来自工业界;欧盟国家的平均比例约为55%;而东亚地区超过60%。[3]《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NNMI)项目战略计划》(2016)显示,制造业占美国私人部门研发投入达75%,雇佣了全国2/3的研发人员。在美国,制造业占私人部门研发比例超过三分之二,有约70%的国家研发人员从事与制造业相关的工作。

第三,制造业是劳动报酬相对较高的部门。一名美国制造工人每年能挣取7.8万美元的薪资福利,而非制造行业平均待遇只有6.3万美元。在美国制造业所创造的增加值中,劳动者报酬占60%,资本报酬占38%。其中,美国机械工业从业者小时工资的中值是20美元左右,约高于制造业10个百分点。

第四,制造业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根据最新的数据,以制造业单位劳动生产率计,美国仍然要比中印高出80%-90%。

第五,制造基础与国家创新能力相关联,当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基础被转移出去时,也意味着创新能力的失去。[4]当从事创新的科技人员不了解生产环境时,就难以进行针对性的产品设计。

(二)建设制造强国,是立足于我国资源禀赋和国际产业演进方向的必然选择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较少,农业、矿产开发等资源密集型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服务业类型众多但技术应用空间有限,对其他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能够长期引领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只有制造业。制造业行业类型多、产品链条长、技术需求旺盛、产业发展的可塑性和延展性强,具有支撑经济强国建设的现实基础。从衣食住行到上天入地,各种人类需求都离不开制造业,制造业发展可满足人口不断增长下不断扩张的全球需求,是中国长期参与国际竞争并可大有作为的关键产业。实际上,制造产品是可贸易型产品,制造业的竞争是典型的产品竞争。但是,由于制造业生产消费过程涉及范围广大,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包含了十分博大而丰富的内容:制造产品过程就是内容丰富可无限延伸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过程,制造产品的原理、工艺、设备都涉及技术,工业革命的核心是技术革命,技术在制造业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因而全球制造业竞争无疑包括技术竞争;制造业企业运营涉及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制造业的竞争是商业模式竞争;制造产品的产销过程涉及到运输、物流、批发、零售、金融、通关等领域,制造业的竞争包含了服务竞争;制造业领域涉及到农产品的加工,制造业产品的终端竞争包含了农业竞争;制造业生产过程涉及到人员素质提高、完善企业运行模式和严明企业纪律,制造业的竞争体现管理竞争;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支持,制造业竞争包含了政府政策竞争。由此可见,制造业竞争体现了多种资源与要素的综合国力竞争,制造业竞争地位显示大国的竞争实力。

(三)加快我国由大而不强的制造国家转向又大又强的制造国家,具有实现的可行性与可能性

从国际竞争角度看,制造强国地位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必须参与其中并力争上游。从国内资源禀赋看,庞大的制造业规模为继续做大做强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为技术创新应用与扩散提供了现实空间;中国技术创新型资本投入、人才数量等不断增长,以专利、论文等衡量的技术创新成果不断增加,我国已经确立了由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迈进的基本国策,各类资源、要素和政策基础有助于建设制造强国;从市场化改革的趋势看,制造业行业都在改革中寻求市场竞争新地位,驱使越来越多的企业面向技术创新;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不断深化改革,要求更多地面向制造业企业对技术创新的现实需求。在企业与科研部门的双向改革中,有利于制造业领域的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从制造强国建设规律看,技术创新成果在不同领域的突破方向不同、突破瓶颈不同、难度不同,意味着技术创新成果的突破现象可以波浪式地涌现和应用,带来制造领域竞争能力增强效果的波浪化扩展,带来制造强国建设的整体效果。尤其是,在一些新兴产业领域,各国的起步时间接近,跨国公司的品牌优势还不够长,而且存在着像诸如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苹果等企业“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竞争力轮替现象。中国制造业企业如果能够站在全球技术创新前列,迅速适应市场调整和变化,完全可以实现弯道超车,曾经在华为、中兴通讯等领先企业发生的赶超行为也一样可以发生在其他企业身上。可见,突破中国制造存在的五个不足,将开辟制造业从大而不强走向又大又强的巨大空间。

四、在建设制造强国实践中贯彻实施新发展理念

以制造业为代表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性的新环境新形势提示人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理论指向和决策方向的一致性。新发展理念作为治国理政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工作指针,一定会在贯彻实施中加快制造强国建设。

(一)推动中国制造创新发展

可持续性的制造强国需要可持续性的创新强国加以支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进程离不开创新驱动,必须把创新置于建设制造强国的核心地位,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设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要积极追踪世界前沿技术进展,加强技术先行企业、规模庞大企业与国际同类顶尖企业的技术对标,确定技术追赶流程与路线,合理确定技术创新资源组织方式和激励机制。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结合起来,明确政府与企业各自责任,形成推动前沿技术、关键技术创新的合力。推动高端军工技术民用化,为中国制造满足国际消费者对价廉物美新产品的需求。对于涉及多学科、多领域、辐射扩散作用明显的复杂性技术,要加强科研组织管理模式的创新,加强更大范围甚至全国科研力量的组织、集成和优化配置,确定优先方向、次序、工艺、质量先进标准,进行重点突破。在3D打印等领域前沿性技术的追赶方面,可以考虑探索试办国家重点支持的共性技术和先进技术研究机构。对于已经成熟的技术应用,逐渐交由企业、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管理,以便更好地推动技术扩散。

(二)推动中国制造协调发展

抓住建设制造强国这一目标不动摇,把其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经济复兴的核心内容。根据发达国家第四次工业革命推进状况和变化,不断完善具体工作任务,调整力量布局,提高资源配置的精准化水平。要适度收敛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向、人才投向和服务方向,促进科技创新的资源配置更多地集中于制造业领域;改革城市化的推进机制,创造有利于建设制造强国的外部环境;扩大适用制造产品和技术在农业的应用范围,以机械化、信息化提高农业的规模经营程度;把信息化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全流程,重视推动研发过程、制造过程、产销过程、产品服务过程智能化,提高制造业自动化水平;要加强制造业内部行业之间的协调,推动中国制造的供给侧改革,在积极主动削减一般制造过剩产能的同时,不断提高高端制造业、先进技术制造业的比重;优化中国制造的区域布局,尤其注重发展利用各地资源禀赋体现比较优势的特色优势产业,使中国制造为各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加强制造业的军民融合,扩大技术先进的军民两用产品生产。

(三)推动中国制造绿色发展

在建设制造强国中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化发展,加大节能环保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的推广,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包括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各环节推进资源利用和环境管理新理念,重视产品生产、能源转换、废弃物再利用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重点推动资源消耗庞大的传统行业进行绿色化改造,加快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大力发展环境保护型企业,促进制造业企业更多采用高资源利用效率低污染型制造设备;把去产能与去污染结合起来,促使环境污染型企业退出市场。

(四)推动中国制造开放发展

要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构筑以我为主的全球制造要素流动与集成网络,为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服务。构造制造业生产企业商品贸易的全球网络,积极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推动中国制造与全球市场融合与分工,在扩大自贸区范围中促进要素自由化、贸易便利化;鼓励制造业企业在考虑法律、劳资等方面的差异基础上,选择合理时机并购具有资产互补性和增值性的境外资产,尽可能减少并购后的一体化整合风险;构造技术创新的全球网络,加强制造业技术创新机构之间的联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基地,在全球范围吸纳稀缺的技术资源、人才资源;构筑全球人才网络,积极吸纳国际优秀人才;科学务实开展“一带一路”沿线的产业合作,在共商、共建、共享中深化中国与各国的贸易往来、人员往来,在互联互通中实现沿线各国间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最后,建议政府部门完善建设制造强国的政策文件,应该知己知彼,从规划展望、规划目标、规划思路、规划举措等方面向全球高标准看齐。

(五)推动中国制造共享发展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是增加国民共享竞争力提升福利的基础。建设制造强国可以持续增进国家财富,增加税收和就业,使政府有能力有实力解决贫困、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增加国民福祉。另一方面,应从扩大共享参与度方式提升国民对制造强国的支持。应促进民营企业进入中国制造广泛领域,推动个人创业兴办各类制造业企业;要夯实制造强国建设的教育基础。应从国际制造业前沿回溯中国教育流程,让第四次工业革命、先进制造、高新技术制造、技术创新的信息与原理挤压到课程课堂,甚至延伸到中小学,深化受教育者对中国制造、中国创新与国家财富积累关系的认识。高等教育要面向制造强国建设的需求,完善研究型大学评价标准,鼓励理工科大学向国际科研和人才培养前沿看齐,通过师资共享、教材共享、科研共享等方式,提高制造业行业的教育科研水平;要加强服务于制造强国的智库建设。智库成员应具有国际视野,强化发现问题、分析成因和提出解决方案能力,提供的专业化思想和建议也应与中国制造一样具有国际竞争力,成为支撑中国制造名副其实的思想库、智囊团;应考虑设立中国制造日或者中国制造节。通过广泛的科技普及与舆论宣传,深化广大民众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认识,提升国民对建设制造强国的关注度。

参考文献:

〔1〕利伟诚.美国制造[M].东方出版社,2012:17.

〔2〕克利斯·弗里曼,罗克·苏特.工业创新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75.

〔3〕瓦科拉夫·斯米尔.国家繁荣为什么离不开制造业[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16.

〔4〕加里·皮萨诺,威利·史.制造繁荣——美国为什么需要制造业复兴[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30-36.

【责任编辑成丹】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9544(2016)06- 0004- 05

〔收稿日期〕2016-04-23

〔作者简介〕周民良,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工业经济。

猜你喜欢

强国竞争制造业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
感谢竞争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