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追溯标准化问题与对策
——以福建为例
2016-03-21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
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 杨 林
食品安全追溯标准化问题与对策
——以福建为例
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 杨 林
该文阐述福建省食品安全追溯发展现状,指出福建省食品安全追溯工作存在的标准化问题,并结合福建省实际,提出加快推进福建省食品安全追溯工作的对策。
食品安全 追溯 标准化
1 概述
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一直以来,世界各国政府对食品安全都非常重视,将食品安全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来抓。
实施食品安全追溯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于2015年4月24日修订通过,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四十二条对食品安全追溯进行专门规定,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国家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二是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产经营信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三是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农业行政等有关部门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协作机制。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立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成为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一项法定义务,政府与职能部门对建立全程追溯制度与协作机制承担有法定职责。
2 福建省食品安全追溯发展现状
福建省是全国首个在全省范围开展“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的省份,在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建设方面也早探索、早试点、早推广。2007年以来,福建工商、农业、海洋渔业、商贸、质监、出入境检验检疫等多个部门先后就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建设开展了大量探索和尝试,建立了各自的监管信息系统和平台。福建省政府从2010年起连续三年将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纳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多年来,在福建省政府对食品安全追溯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下,福建省食品安全追溯取得一定成效。2005年,福建省厦门市建立了福建省首个肉品质量查询系统,有效保障肉制品安全;2007年,福建省采用全球统一标识系统(GS1)建立河田鸡追溯系统,出现带“身份证”的河田鸡,为本省首例畜禽实现全球跟踪与追溯;2008年,三明市建立出口鳗鱼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提升了该产品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2010年,福建省实施《建设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示范点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升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切实保障食品消费安全;2012年~2013年,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建立进口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提高进口食品安全监管有效性;2011年,福建省全面展开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从肉品试点向蔬菜、水产品、流通食品、进口葡萄酒等多领域推进。
2013年底,由于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承接了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消费服务环节监管职能,实现了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终端的统一监管,食品安全全程追溯体系建设成为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一项重要任务与课题,计划在2016年年底之前,全面建成福建省食品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化平台。
3 食品安全追溯工作中存在的标准化问题
福建省食品安全追溯工作方兴未艾,但是,在实施食品安全追溯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标准化问题尤为突出,主要是以下几点:
3.1各自编码导致“信息孤岛”
编码技术是实施食品安全追溯的基础和核心技术。目前许多企业、行业和部门都制定了各自领域的食品安全追溯编码,这些编码系统只能在各自的企业、行业和部门内部使用,与超市采用的商品条码编码系统不兼容,增加了计算机系统的运行成本,造成供应链的迟缓和不确定性。
同时,福建省在建的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是各有关部门针对自己主管的领域各自开发的,其所追溯的内容均是供应链的一部分。由于追溯信息内容不规范、编码标识不统一、系统软件互不兼容、追溯信息不能共享和交换等问题,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使得生产销售中各节点的追溯信息,无法真正串联成完整的追溯链条,无法实现全过程的追溯,还造成时间和资源上的巨大浪费。
3.2缺乏“标准化”的意识和设计理念
标准化是实现食品安全追溯的基础和保障,只有按统一的标准来管理各个环节,将各环节的数据元素标准化,才能实现可追溯性。各追溯系统在开发时,没有把“标准化”作为食品追溯系统建立和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核心指导思想。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各追溯系统在顶层设计时没有采用“标准化”的设计理念,在建设过程中没有采用现有的与追溯有关的各项标准,而是采用各部门自己制定的技术规范,致使各个行业、部门间的数据库不统一、不兼容,不利于整个供应链追溯工作的衔接与开展。
3.3成本与效益间难以抉择
企业是食品安全追溯的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同时要为实施食品安全追溯付出相应的成本。由于实施食品安全追溯属于政府保障食品安全的一个保障体系,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程,短期内可见利益较小。从长远发展来看,虽然企业实施食品安全追溯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大部分企业仍不愿意承担或付出这样的成本,而对实施食品安全追溯敬而远之,或将增加的成本分摊到各个追溯环节,导致食品价格上涨,成本间接转嫁给消费者。
另外,对于企业来说,食品追溯的宽度、深度和精度决定了追溯的成本。追溯的宽度是指记录信息的数量,深度是指向后跟踪或向前追溯的范围,精度反映了保证的程度。宽度越宽、深度越深、精度越高,成本就越高。一般情况下,追溯单个产品或小批量产品的详细信息会增加追溯的成本。针对大批量产品进行追溯可以降低成本,但是会增加风险,因为如果发生了问题,将会有更多的产品受到牵连。正确的做法是在设计追溯系统时找到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平衡点。
我国食品企业大都规模不大,80%的食品企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资金有限,由于食品安全追溯成本与效益之间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使许多企业望而却步,这在客观上限制了食品安全追溯工作的推广和实施。
4 推进食品安全追溯工作的对策
为改进食品安全追溯工作中存在的标准化问题,进一步加快推进福建省食品安全追溯工作,针对我省实际,特提出以下对策:
4.1采用全球统一的追溯编码系统规范编码,消除“信息孤岛”,实现追溯与国际接轨
有关政府应该重视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施食品安全追溯。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及各类培训工作,使更多的部门和企业认识与了解全球统一的物品编码标准,并积极引导企业和各部门采用全球统一标识系统(GS1系统)规范编码,消除“信息孤岛”,即大家采用一个共同的数据语言实现信息流和实物流的快速、准确的无缝链接,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时间和资源浪费,最大限度整合资源,并避免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真正实现高效、低成本的食品安全追溯。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过程和必然趋势,跨国追溯已成为越来越强烈的国际诉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经济体,正在积极融入到国际大环境中,产品也在快速融入到国际的大流通中。采用全球统一的追溯编码系统规范编码,遵循国际一致的追溯方法,实现跨国追溯,使更多的“中国制造”的优质食品迈出国门,在国际上获得更多信赖。
4.2标准化应贯穿食品追溯始终,做好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接口标准化工作
对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要站在系统工程的高度,从顶层设计开始重视标准化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标准化应贯穿食品追溯始终,积极采用与追溯有关的各项标准,建立科学化和标准化的信息数据库,充分发挥标准化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以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为例,为规范地方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确保全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的整体性,国家商务部制定有《肉类流通追溯体系基本要求》《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基本要求》等8个技术规范。2011年,福建省“放心肉”服务体系肉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就是按照商务部的有关标准进行设计开发的,所追溯的供应链是从生猪屠宰开始,至肉品的批发和零售环节。该系统可以实现肉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归集、查询、统计、分析、预警等功能。
针对目前存在的不同类型的食品追溯系统,积极研究制定不同追溯系统之间信息交换接口标准,确保各种追溯系统之间信息相互认可,为实现信息共享、信息交换等奠定基础。
4.3成立专门机构进行统筹规划,制订相关追溯指南,以应用示范带动食品安全追溯全面发展
为积极推进福建省食品安全追溯发展,应成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办公室,统筹规划和协调各部门、各组织及企业的各项工作;负责建立福建省食品安全追溯信息中央数据库,对追溯信息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
福建省食药监局会同有关研究机构,根据福建省食品发展现状,针对不同系列食品,制订追溯领域的相关指南,指导企业有效建立内部追溯,积极推动福建省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和发展;同时,以示范带动发展,逐批建立食品安全追溯应用示范,并不断发展壮大,全面推进福建省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和发展。
4.4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经费的支持和投入,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夯实基础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涉及部门众多,是一个开放的应用系统。实施食品安全追溯需要资金投入。投入的成本短期内产生的效益往往并不明显,应视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投资,大多企业在成本与效益之间难以权衡,且大多食品企业属劳动密集型企业,利润薄,无法承受所需的资金投入。
福建省食品安全追溯工作处于起步阶段,要在全省积极推广实施食品安全追溯工作,就必须有计划地建立一批应用示范,必须建设覆盖全省的食品安全追溯公共平台,这些应用试点和配套项目建设需要资金保障。
政府在实施食品安全追溯中起着调控与引导作用。政府要充分发挥在食品安全追溯中的主导作用,加大政策和经费的支持和投入,落实配套资金,对率先建立追溯体系的企业实现税收优惠、价格补贴等,为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夯实基础。
[1] 食品安全法(2015)(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一号)[A].
[2] 许敏.可追溯系统在福建省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14(12):79-82.
[3] 杨林.基于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施战略研究[J].质量技术监督研究, 2010(6):54-57.
[4] 乔娟, 韩杨, 李秉龙. 中国实施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重要性与限制因素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 2007, 43(6):10-13.
[5] 李俊宏, 湛邵斌. 条码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09, 37 (12):115-118.
[6] 陈红华.我国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研究[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7] 魏国辰, 徐建国, 郭红莲. 北京市构建农产品封闭供应链物流体系研究[M]. 北京: 中国质检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