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四川的“三大战役”“四个体系”
2016-03-21IUD中国领导决策案例研究中心
■IUD中国领导决策案例研究中心
建设美丽四川的“三大战役”“四个体系”
■IUD中国领导决策案例研究中心
7月28日,中共四川省委十届八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决定》从当前发展的突出问题、现实的最紧迫问题入手,提出了既针对当下问题的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一个行动”,以及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更立足长远提出了构建绿色发展空间体系、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新型城乡体系、绿色发展制度体系等“四大体系”。当天,四川省宣布成立四川省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领导小组。一幅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四川新画卷,正在48.6万平方公里的蜀中大地徐徐展开。
实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加快改善环境质量
三大战役
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以保障人民健康为目的,重拳出击、铁腕治污,集中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用5年时间基本解决突出环境污染问题,让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空气、喝上干净水、吃上放心食品,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四个体系
构建绿色发展空间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1 ■完善区域发展空间布局 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加快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和川西北五大经济区建设,塑造主体功能约束有效、资源环境可承载、发展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 重点开发区加快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农产品主产区以提高农产品生产能力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重点生态功能区突出保护修复生态环境和提供生态产品。
■实行差别化区域发展政策 取消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和生态脆弱的贫困县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速的考核,增加绿色发展相关指标的考核。
■强化国土空间治理■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
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2 ■加快产业优化升级 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行“源头减量、过程控制、纵向延伸、横向耦合、末端再生”的绿色生产方式,建设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探索开展绿色评价,实现生产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
■做强做大绿色低碳产业 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积极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
■加强资源综合循环利用 加强生产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加快“城市矿产”、生活垃圾、餐厨废弃物、建筑废弃物、污泥等资源开发利用。
■推进节能减排降碳产业 深入实施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推进低碳城市、低碳园区、低碳企业、低碳产品试点示范。
构建新型城乡体系创造美好生活环境
3 ■优化城镇规划设计 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加快发展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四大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构建区域联动、结构合理、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格局。
■加快建设美丽城镇 开展美化绿化行动,建设一批美丽社区、美丽校园、美丽企业等,增加城镇“绿色细胞”。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按照“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要求,突出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建设彝家新寨、藏区新居、巴山新居、乌蒙新村,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
构建绿色发展制度体系
强化建设美丽四川制度保障
4 ■加强依法治理
■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转换国有林场和林区经营机制。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探索建立地区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引导生态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之间、流域上下游地区之间,通过资金补助、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实施补偿。
■健全监督考核及责任追究制度 完善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增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考核权重。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
六大目标
到 2020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方式基本形成
发展空间格局更加优化
环境质量全面提升
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经济绿色化程度大幅提高
城乡生活环境显著优化
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建立
一个行动
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扎实推进造林增绿 实施森林进城围城,开展森林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小镇创建活动,建设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四大森林城市群。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 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工程,规范改造低产低效林,有序改造退化防护林,推进林地立体复合经营。
■推进江河湿地修复治理 以小流域为单元,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加快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以保护大熊猫野生种群和栖息地为核心,促进跨地区、跨部门管护资源有效整合,把大熊猫国家公园建成全球最为著名、最具影响的保护特有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生态系统的国家公园。
■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
■加强脆弱地区生态治理
实施减少工业污染物排放工程/实施抑制城市扬尘工程/实施压减煤炭消费总量工程/实施治理机动车船污染工程/实施控制秸秆焚烧工程
以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城市群为重点,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确保尚未达标的地级城市空气质量逐年改善、已达标的地级城市空气质量持续优化。
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实施严重污染水体整治工程/实施良好水体保护工程/实施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工程/实施饮用水环境安全保障工程
到2020年,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规模达到1000万吨/日,岷江、沱江、嘉陵江干流及其一级支流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县级以上饮用水源水质全面达标,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建成区全部消除黑臭水体。
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实施土壤环境监测预警基础工程/实施土壤污染分类管控工程/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
认真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污染。到2020年,重点区域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建立统一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
王东明:以“六个转变”推进绿色发展
省委书记王东明在全会上提出以“六个转变”深入推进绿色发展,即:要推动发展观念向生态优先转变,切实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要推动产品供给向优质环保转变,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要推动生产方式向节约高效转变,切实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推动城乡建设向和谐相融转变,着力建设生态文明美丽家园;要推动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变,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社会风尚;要推动治理方式向依法治理转变,不断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
《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诞生记
2016年4月,《决定》起草组成立
◎三上省委常委会会议
◎四次集中修改
◎广泛倾听省直部门、市州、党外人士、专家学者等的意见
7月,《决定》征求意见稿形成后,广泛向省直部门、市州和其他有关方面征求意见
◎起草组认真梳理、领会、研究、吸收,对《决定》稿共作了近150处修改
26 易其稿
坚持“两不写”,聚焦“一个行动”“三大战役”“四大体系”。全文1.7万余字,近1.3万字留给主体部分
建设美丽四川,各市州刮起“绿色之风”
成都市:对绿色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持续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变。
绵阳市:加快推进“美丽绵阳”二期工程,确保按照时限要求竣工投用。
德阳市:对接省委《决定》,抓紧制定德阳市具体落实措施,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进度要求,全力推进美丽德阳建设。
内江市:加大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森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力度,持续改善内江市人居环境。
自贡市:加快“优二兴三”步伐,淘汰传统落后产能,助力产业提档升级。
广安市:以“洁净水”八大专项行动为统揽,深入开展绿色发展实践。
遂宁市:做大绿色品牌,做强“遂宁造”“遂宁鲜”等绿色产业品牌,打造具有遂宁特色的绿色城镇品牌和绿色生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