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德育活动的实效性研究
2016-03-21张丽宁
张丽宁
摘 要:德育是调整人与人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学校德育教育,亦简称德育,是当代教育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是学校工作中必须密切关注的重大主题,它不仅关注学生的道德教育,且注重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而班级德育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班级德育活动中切实增强德育活动的实效性。
关键词:班级德育活动;低效原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2-0350-98
班级德育活动是学校教育者为了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有计划、有目的地在班主任的主导下与学生共同参与的道德实践活动。近年来,虽然有些学校发表过一些关于班级德育活动实效性研究的文章,但是这些研究仅仅停留在探究层面,或者是进行一些口号式的形式主义的德育活动,其实效性普遍不强。要想更好地推进班级德育活动的展开,就必须通过调查研究德育活动开展的现状,分析班级德育活动低效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班级德育活动实效性的策略。
一、班级德育活动低效的原因
(一)班级德育活动流于形式主义
根据调查了解到,许多学校的班级德育活动存在着形式主义的倾向,一般都是为了应付教育局下达的任务,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道德需求,只是一味地追求轰动效应,表面上很好地完成了任务,与学生进行了良好的互动,实际上班级德育活动的道德内化功能全然丧失,学生无法在流于形式主义的活动中真正体验感悟到德育活动的实质含义,从而使学生真正得到的德育教育少之又少,这就是造成班级德育活动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班级德育活动脱离生活实际
在许多学校眼中,班级德育活动就是做几次德育讲座、开几次德育主题报告会、搞几次简单的德育活动。这样的班级德育活动往往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没有从学生的情感、意志、理想和需要出发,使得德育与现实道德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并且,这样的活动对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关乎德育道德的判断和选择关系不大,从而使学生无法形成良好的道德体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生对于德育的厌倦,例如,学生一听到关于德育的讲座就说出很多托词请假不去,或者是在活动进行中走神、瞌睡,出现这些情况归根结底是因为班级德育活动脱离生活实际。正因如此,这样的班级德育活动也不可能取得较好的德育实效性。
(三)德育力量割裂现象严重
在许多人的观念中认为,德育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和社会、家庭的联系不是很密切,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正是因为这种思想,致使德育力量割裂现象严重,造成学校在德育教育中“孤军奋战”的情况出现。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没有多方力量的帮助,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很难得到实现。
二、提高班级德育活动实效性策略
(一)创建有实质、有内涵、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班级德育活动
针对现阶段班级德育活动脱离生活实际、流于形式主义的特点,我们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创建有实质、有内涵、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班级德育活动。例如,我们可以从近年来较为流行的一些父亲节、母亲节等具有人文情怀的节日入手,为学生布置“我与父母角色置换”的作业,让学生在父亲节或者母亲节这一天当一天的“小家长”,安排管理家里关于洗衣做饭的一切琐事,并且关心爱护好自己的“孩子”,与他们谈心交流等等。实践结束后,班级安排一次“小小家长报告会”,邀请所有的家长参加,让每位学生上台交流自己当“小家长”的心得,并安排学生与家长互动的环节,让学生与家长了解彼此之间的真实想法。通过此次贴近实际生活的德育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当家长的不易,学会理解家长,学会用实际行动去感恩父母、报答父母。通过这样简单质朴,却贴近实际生活的德育活动,更能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一颗德育的种子,让它在这种德育教育的滋养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因此,创建有实质、有内涵、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班级德育活动是提高班级德育活动实效性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力量助力班级德育活动
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要牢牢树立“德育教育人人有责”的观念。只有做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相互沟通、积极配合,多方面向学生宣传德育观念,才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要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力量助力班级德育活动。例如,在社会方面,学校应学会借助学校各界的力量,打破传统的德育活动模式,走出课本、走出校园,建立校外德育实践基地。如在养老院建立“学生志愿者基地”,班级在进行德育活动时,就可以不仅仅拘泥在校园内,可以在基地进行“爱老敬老”志愿者服务,据此培养学生爱老敬老、无私奉献的精神。诸如此类的活动拓宽了班级德育活动的场所,扎实稳妥地推进班级德育活动实效性的提高。
(三)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关于班级德育活动我们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活动讲求的是实际的效果,而不是过程形式,所以说无论是轰轰烈烈或者是潜移默化的活动形式,只要是可以收到实际效果的活动就是成功的德育活动。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属于潜移默化式的班级德育活动。教师应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以教材的内容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将德育教育与相关的知识点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德育知识内化。需要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将课本知识与德育知识结合时,要讲求一定的方法,进行自然的过渡。总之,只有长期不懈地潜移默化地进行这种班级德育活动,才能大大提高其实效性。
三、结语
提高班级德育活动的实效性,有助于焕发学生的能动性和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因此,要想提高班级德育活动的实效性,就要认真探究其现阶段低效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提高班级德育活动实效性的对策。作为德育工作研究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通过不断的实践调查研究,去改进、去优化我们现阶段的德育工作。希望本文所提出的一些观点能对广大的德育工作者在关于提高班级德育活动实效性这一课题的研究上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
参考文献:
[1] 罗京宁,郁翠红,王晓燕.创设班级德育活动课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9):73-74.
[2] 曾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 责任编辑 田彩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