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任务驱动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2016-03-21方茜
方茜
摘 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探寻适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方式,任务驱动法应运而生,它能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存在一些缺点需要我们去克服。
关键词:含义;优缺点;主要步骤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2-0350-295
教学既是一种技术又是一种艺术。从技术的层面讲,教学需要有科学的教学设计并能在课堂中规范实施;从艺术的层面讲,虽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师要能够超越教学成规和课堂预设,学会创造新课堂,激发新活力。对信息技术课程这种新兴的学科来说,怎样寻找最适合它的教学方式,是所有信息技术教师都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我们发现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含义、优缺点以及主要步骤作简要的说明。
一、任务驱动法的含义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建立基础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基础。任务驱动法改变了以往的以传授知识作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教学思想,提倡一种以解决问题和完成学习任务为主要内容的多维度、互动式教学思想。任务驱动法把再现的教学模式改为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状态。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对呈现问题的不同理解,借助共有知识和各自独特的思维习惯及经验,找到相应的方案,解决问题。
(一)任务驱动法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的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引导他们能勤于思考、勇敢探索,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和学习任务的落实。例如,在“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节课中,教师可以收集一些精美的图片,还有一些优美的文字,也可以配上一些动听的音乐,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刺激,进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候,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进而引出这节课的内容。
(二)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方法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法能让高中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究问题,通过教师对学习任务的分析和任务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在软环境中自主探索,而不是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手把手地教。通过问题提出与解决的不断循环和重复,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这样的主动性除了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新知识外,还能帮助学生调动自己知识库中原有的旧知识。通过这个过程,实际上很好地完成了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建构。我在“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一章中,仅用了少量的时间对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方法进行了讲述,更多的是通过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自己去摸索。运用一段时间“任务驱动法”之后,学生就会觉得轻松多了。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缺点
任务驱动法的优势主要在于它可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它能够轻松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帮助学生保持这一积极状态,它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同时,它也避免了在教学过程中以线性方式开展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等。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缺点是:任务驱动教学法是非线性的,而非线性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很难兼顾到知识的系统性,容易造成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或者重复。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的主要步骤
任务驱动教学法把任务作为主线,把内容极为巧妙地包含在各个任务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发现、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找到完成任务的方法;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教师的点拨下,自己能提出问题,并且能够解决好问题,最终实现完成学习任务的目标。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呈现情境,展示任务
任务驱动法的核心是“任务”,而一堂课的关键便是“任务提出”。因此,在课前精心设计好任务后,要为学生呈现合理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在和教学内容同步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完成“真实”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的学习能够更加形象和直观。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情境的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拟定完成任务的可行性计划或者实施方案。
(二)分析引导,明确任务
通过上一个步骤,学生对任务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方案,紧接着就是进一步细化明确任务和拟定具体步骤。任务呈现在学生面前后,教师要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来确定具体的教法。如果任务相对比较容易,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做;如果任务相对比较难,教师不要去讲解应该怎么做,或是让学生自己去做,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指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自主地获得解决问题的大体思路。
(三)自主、合作,完成任务
学生一般按自主探究方式和合作学习方式来完成任务。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独立地完成任务,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习伙伴之间通过交流合作去完成学习任务,将更好地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缺口,掌握问题处理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这种合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
(四)师生合作,评价任务
评价是学生对学习情况进行反馈的有效途径。通过评价的结果,可以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任务对教师和学生具有监督和强化、调节教学、诊断学习活动多方面情况的功能。评价方式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教师总评。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和发现学习的方法,能够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经历中实现知识的探索和发现。假如学生在学习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不重视知识目标的学习和掌握,那么即使这次的学习任务能够顺利完成,下一次再给出同样的学习任务学生可能仍然完成不了,因为这种学习没有把对问题的解决和任务的实现转变成基于理论指导的自觉行为。所以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我们不光要关注任务的完成是否顺利,更要关注这种任务的完成是否真的驱动了知识目标的学习的掌握。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它。任务驱动教学也并不能处处用,但我们没有否认,任务驱动法确实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要立足信息技术课程特点,为每节课探索出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推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庆芬.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教育教研,2012(3).
[2] 杨正富.任务驱动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研版,2012(9).
[ 责任编辑 田彩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