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生态廊道下的海绵空间构建
2016-03-20高晓原洛阳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洛阳471000
高晓原(洛阳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 洛阳 471000)
基于城市生态廊道下的海绵空间构建
高晓原(洛阳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 洛阳 471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都在加快生态廊道的建设,以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而在城市生态廊道建设中进行海绵城市的运用,则能够实现城市雨水的资源化。因此,本文主要以我国南方一些城市生态廊道建设为例,对海绵城市在城市生态廊道建设的运用问题展开了研究。
海绵城市;生态廊道;雨水利用
我国近年来水资源短缺与洪涝灾害并发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南方大部分城市都陷入到了雨季必涝的境地,并且同时还要面对对城市缺水的问题。引发这些情况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雨水资源没被合理有效的利用。我们为了改善这一个问题,各大城市都加快了生态廊道的建设,从而期望改善城市目前的生态环境。但是,仅仅从“防水”的角度来建设生态廊道,基本无法满足城市的雨洪的管理要求。因此,还需要从雨水利用角度进行海绵城市的运用,从而彻底改善城市的水资源流失情况。我们通过“生态海绵”设计来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把城市当作一个海绵体,有效的缓解水资源问题,在城市的防灾抗洪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生态海绵”的现状
“生态海绵”这个概念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的雨水外排与收集模式,将原先硬质渠化的排水模式改变为与自然接近的雨水管理模式,优先利用透水性铺装、植被渗透、低影响开发设施等元素,重建与自然接近的水循环管理方式,强调雨水的可持续利用,实现雨水的排水量零增长,提高水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能力,维护城市中生态功能。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和学者就意识到了雨水资源化与雨水收集利用的重要性,开始不断探索雨水管理的新模式。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研究雨水管理至今已有30年的历史,主要注重于雨水的收集,储存和净化。从20世纪80年代美国对所有新开发区就强制实行 “就地滞洪蓄水“主要是把一些硬质铺装设施采取软化措施,如停车场采用嵌草式铺装,提高雨水的渗透力;在道路铺装上采用透水性强的材质,道路两侧设置浅沟,扩大雨水收集能力。透水性铺装在生态海绵中起到最大作用的为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便提出了”渗透计划“并先后开发了透水性沥青混凝土铺装和透水性混凝土铺装。
2 海绵城市与城市生态廊道
海绵城市又被称之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可以将生态雨水调蓄成城市的“绿色海绵”。作为雨水管理的研究产物,海绵城市可以使用分散式和小尺度的技术从源头进行雨水径流的管理,能够促进城市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共同发展。而所谓的城市生态廊道,是城市区域内能够维持城市整体生态平衡的带状自然或人工区域,能够保证城市内部自然生态物质的扩散迁徙,并且阻隔有害物质扩散。在城市生态廊道建设中运用海绵城市,可以利用廊道绿化带中的湖泊、学地和湿地等结构进行大量雨水的吸收,并且将这些水用作绿化用水和景观用水。因此,在城市生态廊道建设中应用海绵城市,可以解决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的水资源缺乏问题,继而能够为生态廊道发挥生态服务功能提供保障。
3 海绵城市在城市生态廊道建设的运用
3.1我国南方城市生态廊道建设概况
仅仅从地形地貌上来看,我国南方大部分城市既有山溪性河流,同时也有潮感河道,所以,其水生态系统类型非常的丰富。但近年来,我国南方城市化进程加快,以至于一些环境敏感地段的生态服务功能出现了退化。而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就是“水脉”,并且土地的扩张与水系有着一定的关系,所以城市建设的发展过快给当地的水系生态带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为了改善这一个问题,利用当地的生态用地打造了生态廊道系统,以期利用有限用地获取最大的生态效益,其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类型的生态单元,并且拥有交错纵横的水网结构,所以,这个生态廊道的建设使该地区的城市空间发展得到了比较好的协调。
3.2海绵城市在生态廊道建设中的运用
(1)海绵城市运用的理念及技术路线
在我国大部分南方城市的发展规划布局中,为确保当地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就需要使当地水生态系统规划优先完成。而从生态安全格局角度出发,在城市开发中应该进行生态廊道的保护和维护,然后在现有的生态基础设施上进行城市供水和排水问题的解决。但是,大部分南方城市目前存着水资源保障能力不强的问题,并且内涝灾害频繁发生,所以还需要在生态廊道建设的过程中进行海绵城市的运用,从而解决该城市的水危机问题。具体来讲,就是利用城市的“绿色海绵”将城市雨水外排模式转变成滞洪蓄水模式,从而使城市对暴雨的适应能力得到增强,并利用雨洪水解决廊道设备设施供水问题。为此,还需要利用透水铺装、湿地水体、下凹绿地和植被渗沟等多种廊道景观要素,从而实现对城市水循环过程的重建,继而利用生态廊道完成雨水的逐步净化和吸收。
(2)海绵城市运用的格局构建
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除了结合当地生态廊道的基础布局进行雨洪调蓄系统空间骨架的制定,还要结合城市道路顶线进行雨水管理区结构的逐层细化,并且完成对城市雨水承载容量的验证。从景观生态安全角度来看,为了对生态廊道的某种生态过程进行维护,需要对生态廊道的雨洪过程、风沙过程、生物过程和游憩过程进行分析,进而打造一个综合生态的安全格局。在这个格局中,要以需要优先保护的格局为主体,并且形成以生态廊道为核心的生态基础设施,从而确保水生态网络的连通性。此外,还要考虑到雨洪的管理要求,需要以生态廊道为骨架进行水系、储水绿地和汇水廊道的布置,从而完成“绿色海绵”空间格局的构建。
(3)海绵城市在生态廊道中的运用方式
在运用海绵城市的时候,需要把生态廊道的雨水设施划分成二部分,即小区下凹绿地、小型沟渠雨水与蓄水坑墉、季节性湿地及带状防护绿地,并将其分别设定为海绵城市的二级管理区、二级管理区和一级管理区。在此基础上,需要对各地区的暴雨拦蓄能力展开分析,即分别完成径流系数、集水区而积和降雨历时等参数的计算,然后进行各地区雨洪调蓄指标的估算。根据这一指标,可以对各地区的绿地而积、湿地而积和下凹绿地比重进行调整,从而满足各地区的雨洪调蓄要求。从总体上来看,在生态廊道建设的过程中进行城市海绵的运用,可以将传统雨水开发模式产生的大量雨水径流就地蓄拦。所以,通过建设海绵城市,可以使市政雨水管网和外围河道的排水压力得到减轻,并且加强对雨水的利用。而针对收集的雨水,可以直接利用生态廊道的绿地和湿地完成雨水的净化,并且使雨水直接通过生态廊道回补地下水。此外,也能够将收集的雨水用于进行生态廊道的维护,继而达成一定的城市生态效益。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大部分南方城市拥有着丰富的水生态系统,可以为生态廊道的建设提供比较好的条件。在生态廊道建设的过程中,运用海绵城市能够使当地的水资源得到比较好的利用,继而为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做出相应的贡献。我们通过分析海绵城市在生态廊道建设中的运用问题,不单单能够发挥其在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同时也可以为其他城市进行生态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推动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张玉华.“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研究[J].建筑与科技,2015(3):98~99.
[2]王爱玲.浅析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规划中生态廊道的应用[J].建设技术,2016(6):258~259.
[3]韩 宇,张 杰.试论城市绿地建设中生态廊道的建设[J].中国城市建设,2016(9):320~322.
2016-5-20
X176
A
2095-2066(2016)17-01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