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转型期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的探究

2016-03-20褚诗茜章国平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转型期辅导员校园

褚诗茜,章国平

(东华理工大学 师范学院, 南昌 330013)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体系之上的,因此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有效性与该体系所采用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的合理性紧密相关。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发展具有时代性。随着时代背景的变化,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这一本体也在发生改变,因此构建合理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应把握时代发展的步伐。就目前而言,社会转型期是构建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所应把握的时代背景。

一、社会转型期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的分析依据

(一)社会转型期国家相关政策的导向

在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发展目标与建设要求方面,具有影响力与代表性的文件主要有《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以及《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分析以上文件可见,国家力图通过采取有力的措施来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水平辅导员队伍;[1]并将高校辅导员定位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求辅导员在思想、学习与生活等领域能指导和关心学生,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2]还要求辅导员能重视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3]

在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能力标准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文件是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该文件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等三个等级,并且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功能划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日常事务管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以及理论和实践研究等方面。

2013年所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年)》是当前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培训规划的代表性文件。在该文件中明确地将职业能力作为高校辅导员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进一步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的内容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能力培训、大学生党建工作培训、学生事务管理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运用网络能力培训、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等多个方面。

综上所述,与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相关的系列文件中蕴含着社会转型期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发展要求,即要求在社会转型期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体系中应该含有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网络运用能力、学生事务管理能力、学习指导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职业指导能力、开展研究的能力等能力元素。

(二)社会转型期高校校园建设的要求

文化冲突与多元化、信息全球化是我国社会转型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这两大特征体现在社会转型期高校校园建设要求方面便是数字校园与和谐校园的建设。

数字校园是一种依托于实体校园之上的、以网络为基础的虚拟校园。[4]高校辅导员以高校为工作平台,数字校园建设势必要求高校辅导员具备网络运用能力,从而顺应数字校园建设的发展环境。从学生事务管理方面来看,高校辅导员是身处一线的学生事务管理者,构建数字化的学生事务管理体系是数字校园建设的应有之义,因此网络应用能力应是社会转型期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体系所应具备的能力元素之一。

和谐校园将校园作为载体,校园里的各种要素以及各个环节之间紧密联系、良性互动、彼此促进、协调运转,从而形成健康、稳定、有序的发展格局。[5]在社会转型期,高校的和谐校园建设所要面对的现实状况是文化冲突等不和谐的因素,特别是校园突发事件的发生极大地破坏了校园的和谐。这些突发事件具有紧急性特点。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有责任参与到和谐校园建设中,消除这些突发事件的不良影响;作为处于第一线的学生事务管理者,高校辅导员有义务妥善解决学生突发事件,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由此可见,在社会转型期高校辅导员应具备应急能力,即能够应对校园突发事件,通过分析和判断来解决出现的问题。

(三)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所面临的挑战

在学习方面,在转型时期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学习观正面临着开放的时代挑战封闭的思想、发展的社会挑战传统的观念、创造的力量挑战守旧的意识、竞争的法则挑战滞后的理念等一系列挑战,[6]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动机以及学习方式等。在就业方面,随着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的转型,使得市场成为调节社会资源的杠杆。在这种经济背景下,大学生又面临着就业方面的挑战。一是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大学生不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二是就业选择多,加大了选择难度,使得大学生不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在心理方面,从宏观视角分析,社会的转型发展使得大学生在学业、就业等方面受到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心理上的压力。从微观视角上分析,社会转型发展带来了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大量的数字电子类产品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且大学生群体也日益成为数字电子类产品的主要消费群。这些数字电子类产品在给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引发了依赖性心理问题,如手机依赖问题、电脑依赖问题、网络依赖问题等。在思想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关系正发生调整,一些消极的思想因素(如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也正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特别是弱化了大学生群体的国家安全意识。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道路上的指引者,他们有责任帮助大学生群体面对上述各种挑战。在学业方面,高校辅导员应具备学业指导能力,不但能指导大学生解决具体的学习问题,还能帮助大学生解决出现在学习目标、学习方式等层面的问题;在就业方面,高校辅导员应该具备职业指导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协助大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做出合理的职业选择;在心理方面,高校辅导员应该具备心理辅导员能力,帮助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在思想方面,高校辅导员应该具备思想教育能力,帮助学生抵制外来不良思想的入侵,提高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社会转型期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要求

目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发展时期,文化多元与信息全球化使得大学生接触到许多外元素,在扩宽大学生眼界与思维的同时,也使得他们极易接触到不良的影响因素,从而加大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难度。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的高等教育整体上朝着普及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新生的素质下降,生源复杂化等,这些问题也加大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因此,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对职业发展稳定、专业水平与素养较高的高校辅导员队伍的需要,从而形成了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职业发展要求。这种职业发展要求就包括高校辅导员要具备自我提升与科研能力,即辅导员通过自我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与素养,并且能将工作实践与理论研究结合起来,开展科学研究,从而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

二、社会转型期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构建

通过从社会转型期国家相关政策的导向、社会转型期高校校园的建设要求、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群体面临的挑战以及社会转型期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要求等依据的分析,推导出社会转型期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系统所应具备的能力元素。然后进一步对所推导出的能力元素的内涵与逻辑关系进行整理,最终确立了社会转型期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体系所应具备的能力元素,并分析了它们具体的内涵如下(表 1)。

表1 社会转型期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的能力元素

社会的转型发展要求高校辅导员队伍朝着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方向发展,这种要求体现在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的结构上就是要求职业能力模型结构具有循环促进性,在整个职业能力模型结构中有具有促进职业发展的能力模块。从关于职业能力结构的相关理论角度来分析,Becker和Nordhaug为代表的基于劳动力市场的职业能力结构理论,按照有关维度(如Nordhaug按照行业具体性、公司具体性、任务具体性等维度来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构成职业能力的能力元素的适用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将能力元素进行分类,从而形成职业能力结构。[7]在研究社会转型期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结构时可将基于劳动力市场的职业能力结构理论运用其中,按照“确定分析能力元素适用范围的维度—分析能力元素属性—进行能力元素分类—形成职业能力结构”的逻辑路径来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的结构。基于劳动力市场的职业能力结构理论中所分析的职业能力是广义层面的职业能力,即没有依托于任何具体职业背景之中,而本研究中的职业能力依托于高校辅导员职业之上,因此确定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系统的能力元素不能超越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背景。综合以上分析,按照职业内部通用性(与高校辅导员大多数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职业内部特定性(与高校辅导员特定工作的相关性)、职业发展性(与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相关性)等三个维度对构成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系统的能力元素进行分类(表2),并最终构建出如图1所示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结构图。

表2 社会转型期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元素的分类

图1 社会转型期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结构图

三、社会转型期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的结构关系

如图3所示,社会转型期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从整体结构上来看,是由两个能力系统、三个能力模块构成。两个能力系统分别是工作胜任能力系统和职业发展能力系统。工作胜任能力系统是支持高校辅导员有效地完成本职业工作任务的能力系统;职业发展能力系统是支持高校辅导员实现职业发展的能力系统。三个能力模块分别为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能力模块、高校辅导员职业通用能力模块和高校辅导员职业特定能力模块。职业发展能力是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能力,它是由自我提升能力和科研能力等两个能力元素构成;高校辅导员职业通用能力是高校辅导员从事大多数工作需要的能力,它由思想教育能力、学生管理能力、网络运用能力以及应急能力等能力元素组成;高校辅导员职业特定能力是高校辅导员从事某特定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它是由学业指导能力、心理辅导能力以及职业指导能力等三个能力元素构成。从社会转型期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的内部结构关系上分析,在能力模块层面,高校辅导员职业通用能力是高校职业特定能力的基础,它支撑着高校辅导员职业特定能力的发展,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能力是高校辅导员职业通用能力和高校辅导员职业特定能力的“加油站”,它促进这两个能力模块的发展,并且高校辅导员职业通用能力和高校辅导员职业特定能力的发展又能带动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能力的发展;在能力系统层面,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胜任能力系统与职业发展能力系统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工作胜任能力系统能推动职业发展能力系统的发展,职业发展能力系统又能促进工作胜任能力系统的发展。

总之,社会转型期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是建立在社会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上,它反映出时代赋予高校辅导员的使命,因而它是具有合理性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模型。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年)[EB/OL].(2013-05-16)[2015-10-10].http://www.ict.edu.cn/news/jy/n201305164372.shtml.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2010-06-03)[2015-10-10].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512/201006/88984.html.

[3]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规定[EB/OL].(2006-07-23)[2015-10-10].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7/content_705523.htm.

[4]李乐.数字校园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复旦大学,2008:1.

[5]肖光军.高校校园和谐建设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9.

[6]牛军霞,张继平.挑战与反思: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学习观重构[J].继续教育研究,2013,(4):127-129.

[7]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新进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9-60.

猜你喜欢

转型期辅导员校园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预算改革
商业健康险已到转型期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基于经济转型期吴江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研究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