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中国古代陶瓷器
2016-03-20
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中国古代陶瓷器
我们知道,中国在英文里叫“China”,而China还有另一个意思就是瓷器。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瓷器,乃至于更古老的陶器,都是中国的发明,所以外国人就用中国的名字China来称呼瓷器了。
陶瓷器在今天还是每个家庭离不开的日用品,从吃饭到养花都要用到陶瓷器,在古时候就更加重要了,那是人类科技史上至关重要的一大进步。所以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中国陶瓷技术的发展和历程。
我们都知道瓷器的历史很古老,但实际上,陶器出现的年代比瓷器还要早得多。2013年1月,美国《考古》杂志评选了2012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来自中国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遗址的陶器顺利入选,成为近年中国考古成果中最耀眼的明星。考古学家以前一直以为,陶器出现于大概一万多年前,在世界各地分别独立起源,其中最古老的陶器来自日本。然而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的古陶打破了原有的观点,经过中美两国考古学家认真测算,发现那里的古陶居然有两万年的历史,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最古老陶器,而中国也被确认是陶器和瓷器的最早发源地。
江西万年县万年古陶
陶器的发明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人类旧、新石器时代的三个分界点之一(另外两个是出现农业和离开洞穴)。在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只会利用自然界既有的物资,不会自己制作一个新的东西。而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可以对自然界的事物加以改造利用了,这个利用的起点,就是陶器。
陶器的发明或许是一个必然,因为远古人会用火,他们发现黏土被火烧干之后,又硬又结实,于是就慢慢实验,终于让陶器变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容器,可以装东西,也可以当炊具来做饭。把自然界原始的素材变成了人工制品,是人类科技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可以说,从制作第一个人工制品—陶器—开始,人类开始了改造自然的自我进化过程,也让人类彻底和其他动物分离开来,是个划时代的事件。
人面鱼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
彩陶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明,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陶器文明。
我们常说,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因为一些影响深远的早期文明,包括五千年前甚至更早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都来自于黄河流域。这些文明的互相融合与发展,是后来商周时期华夏文明兴盛的基础。
无论是仰韶文化还是马家窑文化,都以其精彩的彩陶而闻名于世。所谓彩陶,并不是五彩斑斓的陶器,而是说上面画有纹饰,没有纹饰的陶器叫作素陶。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绘制精美的彩陶,因为当时会大量制作,考古学者经常一口气挖出上百件各式各样的彩陶。为什么会这么多呢?学者认为,那是因为原始社会的技术落后,做不出非常突出的精品,财富无法“浓缩”,只好以数量呈现,大量的财富转化成了大量的彩陶,留下了丰富的考古资料。
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先民有了强烈的艺术创作的需求,他们在陶器上作画,绘制的人物、动物、波浪等,活灵活现,既写实又夸张,很多拿到今天也是佳作,不比后现代的艺术家要差。另外,中国没有发现新石器时代的大型壁画,所以彩陶上的绘画也成了那个时代珍贵的信息遗存,像马家窑文化的舞蹈纹盆,真实记录了当时部落仪式的状况。还有来自仰韶文化的“鹳鱼石斧陶缸”,上面的纹饰是中国现存最大幅的史前绘画,考古学家认为其内容可能是部落图腾,价值不可估量。
陶塑
陶器还可以做成陶塑。其实雕塑是两种东西:雕和塑。雕是在原材料上去掉一些部分,好比说木雕和石雕,都是把木材和石材雕凿成型。塑则是像橡皮泥一样,堆出一个形状来,陶也可以这么做。
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古人就开始制作陶塑了。最典型的是1957年陕西出土的陶鹰鼎,它通高为35.8厘米,造型为一只敛翼伫立的苍鹰。鹰的形状与器物造型浑然一体,鼎腹塑为鹰强壮敦实的躯干,器口开在鹰的背部, 鹰尾下垂落地,与粗大的双腿做成陶鼎的三个支足,构成“三足鼎立”之势,其造型构思之奇巧,令人赞叹。
说起古代陶塑,最出名的,莫过于秦始皇陵的兵马俑了。兵马俑于1974年出土于陕西临潼,是新中国考古史上最大的发现之一。兵马俑不光是工艺精湛,规模宏大,而且它的工艺也比古代有了巨大进步,因为兵马俑是灰陶,而更古老的陶器是红陶。灰陶的工艺就是在陶器烧制的最后阶段,泼水闷制,让陶器变得更加坚硬。陶器是易碎的,所以提高它的坚固程度,是古人几千年技术累积的目标和成果。
灰陶出现之后,陶器开始大量运用于建筑工艺上,所谓的“秦砖汉瓦”,其实就是灰陶。两千年前战国和秦汉时期的灰陶,工艺和质量都很好,当时大的砖头有一两米,空心的,可以做台阶,还不会被踩碎,非常结实。这种灰陶一直沿用下来,我们看到古代的城砖,还有老北京的四合院,都是用灰陶的砖盖的。
陶器和瓷器
陶器和瓷器是不一样的。大家在博物馆里,会看到瓷器外面有一层玻璃一样的釉面,而陶器未必都有,但这个不是区别,陶器也可以有釉,好比说著名的唐三彩,就是上了釉的陶器。其实唐三彩并不是只有三种颜色,它的色调有黄、绿、黑、蓝、褐、白等多种颜色,古人喜欢用“三”来形容“多”,所以叫唐三彩。唐三彩在古代叫作明器,也称冥器,意思是下葬用的陪葬品。古代人认为唐三彩不吉利,如果挖出,一定要当场打碎。所以古装片里要是出现唐三彩,都是不对的。唐三彩是近代才开始被重视的,主要是外国的收藏家大量高价购买,才让国内也意识到它们的价值。
陶器和瓷器真正的区别是原料和烧制的温度,瓷器用高岭土烧制,温度要1 200℃以上才能烧出,而陶器一般是在1 000℃以下用黏土烧制的,在广西甑皮岩遗址出土的万年古陶甚至只有250℃就烧成了,最好的陶器就是唐三彩,大概也只要1 100℃。陶器和瓷器的另一个区别是吸水和透光。陶器吸水,瓷器不吸水,而且瓷器有时候会透光,看着好看。所以我们家里吃饭,碗和盘子都用瓷器,要是用陶器吃饭,一碗粥很快就成米饭了。
现在由于技术发达,生活中的陶器已经越来越少了。比较多见的就是建筑工地上的红砖和种花用的花盆。国家由于担心破坏环境,已经禁止用黏土烧砖,所以以后红砖会越来越罕见。然而还有一种陶器会长期保留并发扬光大,那就是工艺陶器。像在广西,当地制陶历史绵延上万年,到近代出现了精美的“坭兴陶”,有相当高的艺术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早期的瓷器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瓷器诞生之地,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已经有了原始的青瓷。但是真正工艺成熟的瓷器,大概出现在两千年前的东汉时期。在东汉之前,中国人普遍使用的容器是漆器,更早还有青铜器,漆器和青铜器可以有效地解决陶器吸水的问题,但是有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成本高昂,所以使用者基本都是王公贵族。瓷器工艺的成熟,一下子解决了容器成本太高的问题,旺盛的需求市场也促进瓷器工艺的大发展,让瓷器此后不断在工艺上取得突破。
东汉之后,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期间的瓷器多种多样,最大的特点是动物造型特别盛行。好比说南京博物院收藏的西晋青瓷神兽尊,器形就是一只熊一样的神兽,兽嘴里还含着一颗瓷珠,工艺高超,世所罕见。两晋南北朝是瓷器的滥觞期,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后代瓷器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大家都见过茶壶,上面有个盖子,前面有个壶嘴,倒茶用。但是最早的壶不是这个样子,那时候的壶是水从哪里进,就从哪里出,水从壶口倒进去,也从壶口倒出来。晋代喜欢动物造型,就在壶身上装了个鸡头,这个鸡头就是个装饰,不通的,到了东晋之后才会把鸡头打通,让水从壶嘴里流出来。
在瓷器诞生的早期,只有青瓷,因为瓷釉里含铁很多,铁会导致瓷器发黑。我们现在日常餐饮用的瓷器都是白色的,看着也好看。古人也觉得,要是有纯白色的瓷器就好了,于是不断地提高工艺,具体而言就是去掉釉里的铁和其他杂质。到南北朝后期,出现了早期的白瓷,到了隋代,白瓷的工艺就很成熟了。中国瓷器的历史,也是古人不断在器形和颜色上做出技术突破的历史。
北白南青
唐代到北宋早期的瓷器,简而言之就是“北白南青”,以颜色分了两个体系。
北方是白瓷的天下,烧制的地方叫作“邢窑”,在今天河北省邢台市境内,邢台古称邢州,窑口因而得名。
邢窑的白瓷几乎没有传世品,但是考古挖掘出来不少。经学者分析,邢窑白瓷无论是胎质还是釉质,都含有很高比例的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这需要至少1 380℃以上的高温才能烧制。邢窑的工艺和瓷器性能,和现代制瓷业先进的“硬质瓷”非常接近,这一发现把现代制瓷工艺的历史往前推进了几乎一千年。
唐代的白瓷由于刚刚脱离青瓷不久,所以特别追求颜色的纯粹,一个个雪白雪白的,除了明代的永乐甜白之外,历朝的白瓷也很少有这么白的。
在邢窑白瓷工艺成熟的同时,南方的越窑继续发展青瓷,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青瓷在唐代以前,其实没有那么青,颜色更类似于红糖的颜色,看起来有点土,也叫糖黄色。到了唐朝,由于工艺成熟,工匠们开始追求青色的纯粹,结果做出了颜色青翠欲滴的瓷器,就是著名的秘色瓷。
所谓“秘色”,就是颜色保密,谁也不给看。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专门给皇帝进献的特殊瓷器,民间不得使用,这也是中国瓷器最早的“官窑”。
由于秘色瓷的保密性,自古以来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哪怕见到了也认不出来。直到20世纪80年代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一批秘色瓷,有账单详细标明,这才让秘色瓷大白于天下。现在国内最精美的秘色瓷器,是苏州博物馆藏的五代秘色莲花碗,色泽晶莹娇艳,是不可多见的珍宝。
宋代官窑—汝窑
时间进入北宋,中国瓷器在技术和艺术上都上了一个大台阶。由于宋代皇室品味提高,而且商品经济发达,导致御用的官窑瓷器和民间的民窑瓷器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宋代的官窑体系,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其中最珍贵的,是北宋后期哲宗到徽宗年间的汝窑。
汝窑的工艺在当时是无与伦比的,它追求的是“雨过天青云破处”的颜色,烧制的过程很复杂。首先是用玛瑙做釉料,所以汝窑釉面的光泽和其他瓷器不一样,特别柔润。第二是烧制的时候,瓷器底部要用五个小钉子架起来烧,这样瓷器底部也有釉,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第三是对烧制温度有严格要求,不能低于1 200℃,也不能高于1 300℃,这在古代对于烧窑者是很考验技术的。
为什么要如此严格的追求瓷器的颜色呢?这是因为当时的宋朝皇室信仰道教,在道教仪式中,给天神的祈祷词叫“青词”,而且必须用一种淡淡的灰蓝色的纸来写,所以瓷器也要配套成完全一样的颜色。崇信宗教并没有给北宋带来好运,宋徽宗在面对金兵入侵的时候依然相信道士,希望靠登坛做法来击退敌兵,结果是国破家亡,汝窑时期也跟着结束了。
汝窑只烧了大概20多年,成本高,而且成品率很低,烧一百件也许只有一两件成品,所以特别罕见。现在全世界有据可查的汝窑瓷器一共只有67件,台北故宫最多,有21件。不过近年由于专家搞清楚了汝窑的制作工艺,所以市面上出现了成千上万的汝窑瓷器,但全都是仿制品。
宋代民窑
宋代的民窑有八大窑系:北方是磁州窑、耀州窑、钧窑、定窑(钧窑和定窑是官民两用的);南方是景德镇窑、龙泉窑、建窑、吉州窑。它们在宋代商品经济繁荣的环境下,都取得了极大成就。
民窑和官窑不同,宋代的官窑喜欢内敛,稳重,颜色纯净高雅。民窑则是怎么好卖怎么来,所以花色样式反而更加复杂多变。像磁州窑讲究在瓷器上作画题诗,而耀州窑则是在瓷器上雕花,都是工艺精巧。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有一件特殊的耀州窑“倒提梁壶”,它表面的花纹都是凸雕,特别费工。关键是这个壶没有壶盖,水从壶下面灌进去,灌满之后倒过来,水从壶嘴里出,下面流不出来。
也有的民窑是把官窑的工艺简化一下就行了,像著名的钧窑,就是官民两用的。钧窑的釉叫乳浊釉,完全不透明,所以它对胎土的质量要求不高,民间看到成本有降低的可能性,就用普通的瓷土大量烧制。钧窑最大的特点是发红,因为它用铜做成色剂,这是技术上的一次大突破。陶瓷上所有的颜色,其实都是金属在高温下呈现的颜色,好比说青瓷是用铁做成色剂的。用铜做成色剂是很难的,因为铜在高温下会挥发,瓷器就变得没有颜色了。所以钧窑想烧出好的颜色,对于窑火的温度和情况有极高的要求,行话说钧窑瓷器“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就是说做出一个符合烧制者意图的钧窑瓷器是很难的。
外销瓷器
中国的瓷器从唐朝开始,大量销往海外,一直到鸦片战争之前,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创汇产业。所以推动中国瓷器不断登上新高峰的,不光是国内的因素,也有来自全世界的贸易需求。
在古代,欧洲认为中国的瓷器是难得的宝贝,达官贵人都以拥有中国瓷器为荣。他们不知道瓷器是怎么做的,认为是类似宝石一类的东西,当做贵重品。特别是宋代的龙泉窑瓷器,清脆绿润,在欧洲被称为“塞拉同”,古代欧洲贵族举办宴会的时候,必须有人专门看着瓷器,不然客人会把瓷器带走,因为太珍贵了。
欧洲古代有陶器,但是没有高质量的瓷器,他们一直在猜测瓷器是怎么做的。有人认为瓷器是液体浇筑而成的,也有人认为瓷器是用蚌壳石灰混起来制作的。一直到18世纪,欧洲才成功派遣商业间谍到中国,获得了瓷器的烧制方法,然后成功仿制。
中国瓷器的另一个销售方向是日本。日本从南宋时代开始就知道了瓷器的制作方法,但是工艺比不上中国,所以他们专门从中国购买自己做不出来的精品。最典型的,是福建建窑的茶盏,日本人称之为“天目茶碗”,一般为黑色,适合喝抹茶。中国宋代喝抹茶,而后代不喝了,但日本一直在喝,所以最优质的黑色茶盏都被日本买去了。包括极为罕见的“曜变天目”茶碗和“油滴天目”茶碗,它们在古代就价值万金,其工艺非常特殊,到现在都不能完全复制。
青花瓷
中国元明清三代的瓷器,最经典的就是青花瓷了。
青花瓷出于江西景德镇,景德镇在宋朝就是著名的瓷器烧制地,到了1278年,元朝政府在景德镇设立官方机构“浮梁瓷局”,专门管理瓷器的烧制,之后景德镇在几百年内都是中国最重要的官窑。
青花瓷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标签性作品,但实际上它的诞生应该是个文化交流的结果。因为在元代以前,中国没有那样的瓷器,青花的蓝白色调和繁复工艺,和宋代审美南辕北辙。现在学者认为,元代征服了中亚和西亚,让阿拉伯的工匠来到了中国,同时也带来了艺术和原材料,再和中国本土的制瓷工艺和绘画相结合,就诞生了青花瓷,所以青花瓷没有萌芽成长的过程,一出来就是经典,而且全盛期绵延几百年。
元代的青花瓷很罕见,全世界大概有几百个,由于其价格高昂,所以市面上的“元青花”数以十万计,但实际上全是新做的工艺瓷,不是古董。现在最经典的元青花应该是南京市博物馆收藏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工艺完美,是国之重宝。
景德镇自元代成为官窑,所以后来景德镇的青花就必须根据其顾客,也就是皇帝本人的品味来不断变化。在明清时期,青花的风格不断变换,就是因为皇帝在不断换人。其中水平最高的,是明代初年的永宣青花,还有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青花。这个水平和当时的经济情况以及国力高度相关,青花做的越好的时候,国家越是强盛。到了清末的乱世,青花瓷也和其他的传统工业一起,衰落了下去。
釉里红
青花瓷很出名,但实际上它还有一个孪生哥哥,那就是釉里红。实际上,按照青花瓷的命名方法,釉里红应该叫作“红花瓷”才合适,因为它和青花是一样的,就是由蓝色花纹变成了红色花纹。
釉里红也出现于元代,可能比青花瓷略早一点点,但是工艺要难十倍以上。我们前面说过,瓷器上的红色来自于铜,在烧制的过程中特别难控制。为了烧出红色,宋代钧窑用的是广撒网的方式,烧一大堆,没有特定图案,总有看着好看的。然而釉里红是有特定图案花纹的,温度稍微差一点,整炉瓷器就废了。
烧制瓷器,在化学上或为氧化,或为还原。如果烧制时开着炉门,让氧气进去,就是氧化反应,而如果烧制时关着炉门,杜绝氧气,那就是还原反应。釉里红需要的是还原反应,也就是说炉门必须关着,但同时温度控制需要很严格,上下浮动不能超过10℃。古代没有温度计,窑工都是凭眼睛看炉火的颜色来判断火候,结果烧釉里红还要关门。在炉门后一千多度的高温中,温度差不超过10℃,这几乎等于是听天由命了。
釉里红的废品率特别高,换言之就是成本特别高,导致历史上没几个时代愿意去烧钱做这个东西。第一个强行推广釉里红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他是红巾军出身,姓朱,朱就是红色,年号洪武,也和红谐音,所以他特别崇尚红色,不计成本地烧釉里红,烧出来很多精品,也积累了技术。
釉里红出现的时代,和青花做的好的时代一样,都是在国家最强盛的时候,也只有那种时候能烧得起钱。明代的永乐宣德,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都有釉里红,也出了很多上等作品,不过总的来说,釉里红数量少,影响也小,这其实反映了科技界一个无可奈何的现实:无论在任何时代,技术总是要受制于成本的。
颜色釉
元代是一个瓷器大发展的时代,不但出现了青花和釉里红,还让唐代的纯颜色釉技术重新复活,出现了很多优质的瓷器品种。
瓷器从南宋开始,成为国家祭祀使用的礼器,一开始用的都是官窑青瓷,到明代之后,规矩日益严格,不同的祭祀要用不同颜色的瓷器。对颜色有要求,第一是因为祭祀的天地日月都是有颜色的,天是蓝色,地是黄色,日是红色,月是白色;第二就是因为颜色釉的技术在元朝之后开始成熟了。
元代创造了青花,说明当时的蒙古贵族喜欢白蓝二色,所以最好的颜色釉瓷器也是这两个色。白色釉瓷器唐代就成熟了,元代可以做的很亮,这也是青花瓷出现的基础。蓝色釉是用金属钴来呈色的,唐三彩里就有蓝色,但是宋代不做了,元朝重新恢复,而且工艺更高,做的蓝色瓷器体量大,色泽光纤亮丽,非常好看。扬州博物馆收藏的元代蓝釉白龙纹梅瓶是典型代表,是不得出境的国宝。
红色釉也最早出现于唐代,只是工艺没完善,颜色不正,到了元代才能做出色泽纯正亮丽的红色釉瓷器。和釉里红一样,红釉瓷器是烧钱的产品,所以历朝烧的都少。到了清代康熙年间,景德镇督窑官郎廷极立志非要攻克难关,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做红釉瓷器,时人称之为“郎窑”,还出现了个俗语,叫“要想穷,烧郎窑”,可见其成本之高。不过最后结果还是不错的,红釉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深深浅浅的红色,包括霁红、珊瑚红、胭脂红、金红、洋红.......等等,全都做出来了。
黄色釉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是铅釉里面含铁做成的黄色。铅釉最早出现于古代西亚,现在看到的北齐黄釉瓶子上的纹样也都是西亚胡人,可见这个技术应该是舶来品。人类的技术文明有交流才能更快成长,陶瓷工艺的进步并非中国一个国家全部包办,古代西亚的科技也有一定程度的参与。黄釉瓷器一直有,但是不多。到了明代之后,黄色变成了皇室专用颜色,于是明清两代的黄釉瓷器都为宫廷和祭祀使用,受严格控制,数量很少。
彩瓷
中国瓷器最后的技术大突破,是彩瓷,其中包含了五彩、斗彩、珐琅彩和粉彩等。
五彩瓷和青花瓷诞生的时间差不多,都是元代,而且也是明显受到西域中亚审美的影响,新创出来的一种瓷器。
彩瓷和青花瓷的区别在于,青花瓷是釉下彩,也就是画完了之后直接烧,烧成功了就是个好产品,成本也低。而彩瓷不行,从五彩到粉彩,都是二次入窑才能烧成。所谓二次入窑,就是第一次先烧出瓷器的样子,拿出来晾凉了之后,再由画师在上面作画。画好了第二次再烧,然而第二次烧制的温度不能超过第一次,不然这个瓷器就废了。
由于彩瓷的成本高,工艺复杂,所以在明代基本依附于青花瓷。明五彩往往叫作青花五彩,明斗彩则是用青花勾勒线条,然后在轮廓线内填彩。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西洋彩料传入中国,彩瓷才完全摆脱了青花瓷独立发展。
康熙时代的彩瓷叫作珐琅彩,珐琅就是西洋颜料的名字,由画师像画油画一样画到瓷器上,非常精美。但是这种瓷器和秘色瓷一样,只在皇宫里才有,外面看不到。
粉彩是最后成熟的彩瓷,而且最后取代了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最后的主流产品。
粉彩的工艺,是在烧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的粉底,涂上颜料后用笔洗开,由于砷的乳蚀作用,颜色产生粉化效果,好似国画中的晕染效果,这也是中国画家一直追求的效果,也最符合中国人的审美需求。
从两万年前的古陶,到清代中期的粉彩瓷器,中国的陶瓷走过了漫长的发展之路,从世界科技史上的空前大突破,到人类艺术史上的一棵参天大树。我们都知道,中国有四大发明,但是陶瓷对中国历史和人类文明的贡献,只怕一点也不逊色,以至于在英语中,中国和瓷器是同名的。古人对更高更好的技术的不断追求,是贯穿中国陶瓷发展史的核心,也是值得后人学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