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言意共生的境界
2016-03-19姜艳
姜艳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程标准中的这句话在这段时间里又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为大家都清楚地认识到了现今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最大弊病——重理解、重感悟,轻表达、轻运用。清代学者姚鼐认为阅读活动其实是读者对文本内容的“意化”,是“得意而忘言”的过程。然而我们的阅读教学不止如此,它还承载着更重要的语文任务——既要关注文本表达的内容,解决“文章写了什么”;也要去关注文本言语表达的形式,解决文章是“怎么写的”。然而怎样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言意兼得,却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一名工作在语文教学一线的普通教师,笔者也一直在思索、探索着这个课题,也略有自己的一点看法。
1.注意文本中“陌生化”的语言现象
陌生就是不熟悉,就文本语言而言,就是那些对学生来说,从未见过的、新鲜的语言。它们或是在呈现方式上很独特,没见过;或是在语音韵律上很独特,没见过;或是在遣词造句上很独特,没想到。
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言语形式切入,引导学生朗读句子,发现特点。别低估了二年级学生解读言语形式的能力,当老师给予学生一个自主发现的空间,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阅读智慧的迸发——每一小句中有3个字,每一小句的第一个字都是一个动作。这样的言语形式的解读,贴近文本,贴近学生,水到渠成,印象深刻,从而实现“言意兼得”的阅读效果。
2.注意文本中“秘妙处”的语言现象
秘妙就是指在看似普通的文字处,潜藏着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匠心。而这些语言的“秘妙处”,就在一些寻常的文字中,只给有心人得知;无心之人在阅读中,只会一滑而过,他们不会驻足停留,自然也就不会揭开这“平中见奇”的语文味。课堂上,假若引导学生关注到这些语言“秘妙处”,常常会带给学生们意想不到的惊喜,那是一种“阅读发现”后的快乐,是一种深层次的阅读快乐。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之都维也纳》第2自然段。
师:为什么只写这5位音乐家的名字呢?
生:这5位音乐家最有名气。
生:他们是最能代表欧洲古典音乐成就的。
师:再看看这5位音乐家的国籍, 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问题?
生:除了贝多芬是德国人,其他4位音乐家都是奥地利人。
师:这是一个发现,看出什么问题来了吗?
生:为什么把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放在中间呢?
师:你的问题还可以这样问,这5位音乐家为什么这样排序呢?
生:可能是按照他们的年龄顺序来排的。
师:是不是呢?我们来查一下5位音乐家的生卒年月。
生:海顿1732年出生,莫扎特1756年出生,贝多芬1770年出生,舒伯特1797年出生,施特劳斯1825年出生。海顿最大,施特劳斯最小。
师:哦,这5位音乐家的名字不是随便写出来的,他们代表了欧洲古典音乐的最高成就,他们在维也纳的音乐生涯有先有后。请一位同学再来朗读这一段,让我们再好好回味一下维也纳——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通常我们在教学这一段时,对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这5位音乐家都会给予关注。比如,让学生课前搜集音乐家的有关资料,课上让学生自由交流,来了解这5位音乐家的生平创作,从而对“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解读得更深刻具体。然而,仅此还远远不够,这样的教学仅是关于内容方面的解读,弄不好有音乐课之嫌,“种了他人田,荒了自己园”。 教学时,将视角紧紧锁定在“言意兼得”上,就会获得另一道美丽的风景。
3.注意文本中“规律性”的语言现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语文课本中的文本,都是“规范性”语言的集合体。不同的文本,不同的内容思想,不同的字词句段,但透过诸多的“不同”, 我们应该看到其中的“共同”,这些“共同”就是语言规律性。词要怎么用,句要怎么说,段要怎么安排,篇要怎么布局,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安排什么样的顺序,哪些该写,哪些详写……这些具有“规律性”的语言现象,在我们的教学中一定要在引导学生“言意兼得”的过程中点到,有时候要点破,甚至达到点透的程度。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课文的关键之处入手,把握文章的中心,不断引导学生自主走向文本的深处,教会学生在阅读中捕捉文本重点,关注内容,关注形式,使学生言意兼得。
歌德说:“内容人人得见,含义只给有心人得知,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秘密。”我们的语文老师要引领着学生既得内容,也得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