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络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6-03-19刘男张哲李伟嘉
刘男 张哲 李伟嘉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网络文化成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但就目前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网络文化之间仍存在较大的断层。基于此,对两者之间关系的探究,成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关键,有助于高校更合理处理校园网络文化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网络文化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影响,不仅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也不免产生消极的作用。如何正确地应对由网络文化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挑战,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作用,成为如今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网络文化;心理健康;文化建设思路
一、校园网络文化的含义及特点
从一般层面上讲,网络文化指在网络时代所形成的新的文化成果以及其状态的总和;但从狭义的层面来讲, 指人们在网络时代所形成的交往习惯、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等。校园网络文化则特指在信息时代高校网络技术广泛应用所形成的物质、精神以及制度三方面的文化内涵。校园网络文化从一定程度上讲是指具有补偿性、包容性及共享性的文化。
二、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阶段正处于成长、成熟的特殊阶段,具有这个年龄阶段特有的心理特点。网络具有匿名性、虚拟性、多元性以及自由性的特征,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则具有两面性。
1.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1)校园网络文化丰富的资源有利于满足大学生的好奇心,开阔了大学生的眼界,有利于形成新的思维模式,增强学习和发展的自主性,促进个性发展。校园网络物质环境以其丰富的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成长、完善自我的新途径,为大学生呈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满足了大学生对外界新天地的渴望和好奇心。校园网络资源的便捷获取,打开了他们向往科技探索的大门。未接触过的新事物、新知识以文字、图像、声音的形式进行立体展示,可以有效地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在摸索的过程中学习、应用、实践和创造,发现学习新思路,促进能力的提高。
(2)校园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平等性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交流平台,扩大了交往范围,有利于舒缓心理,增强自信心。网络跨越了所有限制,向学生展示的不仅是一个多元的世界,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和发挥能力的自由平台。在这里,他们可以张扬一个在现实中曾经隐蔽的自我,可以畅所欲言、无拘无束,甚至可以成就一个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自己,增强面对现实的自信。校园网络的平台,提供直接、快捷的交流方式,无论情绪宣泄还是情感互助,都有利于缓解心理压力。
(3)校园网络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从侧面促进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开放的思想意识。网络直观地展现了我们生存的世界,校园网络的便捷开启了我们全新的生活模式,改变了以往的方式,扩大了生活圈,其功效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大学生阅读网络上大量的时事要闻,逐渐增强了民族意识和政治敏感度;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创业、购物不再受距离的限制;网络展现的多元世界,不再使大学生目光狭隘短浅,反而具有全球意识和眼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愿意接触这五彩缤纷的世界。
2.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1)校园网络文化的多元性易使大学生思想迷失,使道德混乱,意志薄弱,行为偏激,不利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正是由于网络平台的自由性和匿名性,使得一部分同学在行为上过于放纵和为所欲为,不加限制地释放自我,导致言语行为失控甚至出现人格分裂、双重性格等偏执型人格。面对网络无法正确分辨和虚拟的信息,有些学生会无所适从,长此以往,会对现实世界持怀疑态度,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发展,使其思想迷失,道德混乱,意识薄弱,行为偏激,难以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方向。
(2)校园网络文化的隐蔽性和虚拟性易使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畸形发展,从而产生不良情绪,如情感冷漠,甚至自我分裂。对于大学生的日常人际交往而言,网络可为其提供暂时的心理满足;但若沉溺其中,则会对现实生活的交往现状感到不满,出现自卑、恐惧情绪,甚至在生活中孤独感增强,变得冷漠。作为一名大学生,成熟的过程必须经过社会实践和磨练才可达到,而一味地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很容易出现堕落、疲惫的感觉,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3)校园网络的便捷会使大学生网络成瘾人数增多,导致其成绩下降、作息习惯紊乱等。网络成瘾问题可谓是现代大学生受网络影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网络游戏中视觉的强烈刺激使大学生难以抗拒,很多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生活颠倒、茶饭不思,这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会耽误学习,荒废青春。此外,网络上充斥着未经筛选、毒害大学生内心的不良信息,对于网络信息鉴别力和免疫力欠缺的学生,有意或无意浏览都会对其价值观、人生观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三、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心理健康教育新思路
面对网络诸多的消极影响,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该如何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用健康丰富的校园网络文化引领大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走向,已经成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加强网络文化中的队伍建设,建立良好的网络监督、管理机制
加强网络文化中的队伍建设,为和谐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在大学校园里,网络监管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学校网络通常只建设不管理,建设、管理脱节的问题严重;而且在没有一套完整的网络监管制度体系的情况下,全面监管难以实现。另外,在经费支持方面,高校对网络建设管理的投入较小,相对于庞大海量的网络信息,熟悉学校信息和信息采集管理的人员不足,校园网络管理技术的不成熟也是其监管不到位的原因之一。
只有培养一支思想觉悟高、专业技术强,并且熟悉学生思想动态和上网习惯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团队,才能使网络文化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积极形象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导品德教育的主流。构建功能健全、监管到位的网络管理机制,才能确保网络环境的安全,减少或杜绝色情、暴力等垃圾信息,使网络环境得到净化,从而把握正确的教育导向,营造出和谐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另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团队可密切的关注学生网上的思想动态,及时解答学生在网络上提出的各个难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增强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做好校园网络建设,加强网络管理和监督,对不良信息早预防,对偏激情绪早发现,才能从根源上健全校园网络文化,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网络平台,减少心理不健康现象的产生。
2.加强建设特色网站,丰富特色活动,充实文化内涵,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营造绿色网络环境
文化作为体现民族精神的载体,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深厚底蕴。同样,校园文化也是展现学校特色的平台,其具有多元性和丰富性,因此需要我们更好地建设和维护好它。对于一所高校,依据其自我定位和深层内涵,必然会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这就需要建设一个与时俱进,依托民族文化,具有科学感和艺术气息的特色校园网站,以展示悠久灿烂的中华历史文化和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及办学特色。与此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责任感,以丰富的精神文化滋养学生,并通过长期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品德,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思想文化潮流中形成敏锐的辨识能力、分析能力、免疫能力,避免不健康的观念产生。在校园里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活动,与此同时大力弘扬时代精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远大理想,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我们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为网络文化建设留有一席之地,充分发挥网络的特点和优势,在开展网络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不仅要以文化为基础,更要切实结合大学生心理特点,创建网络文化特色活动,用网络文化丰富报纸、校园周刊、话剧舞蹈、社团活动以及兴趣小组等,用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充实大学生的内心,营造绿色网络环境,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全面地发展。
3.增强校园网络德育教育功能,强化学生网上自律意识
通过校园网络,把有关互联网的法律法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等加以形象化的设计,将吸引人、易于大家接受的信息放于网络供学生学习使用,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强有力的网上自律意识。同时,着眼于引导,通过宣传教育,倡导网上文明,在校园网络中形成惩恶扬善的风气,使学生自觉遵守网络法律法规和行为准则,在纷乱繁杂的网络世界里坚定自己的方向,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创建和谐健康的精神文化氛围。
4.设立网上心理咨询辅导站,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构建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介于当下大学生对网络与日俱增的依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大学生长时间在网络虚拟世界里的沉溺,会使其脱离现实的物质世界,从而容易产生自卑、孤立、郁闷、压抑、自我封闭等一系列心理问题。高校可在网上设立心理健康资讯辅导站,利用网络的便利定期开展网络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和测试辅导,通过直接正面宣传指导或开设专题讲座,以交流互动的形式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网络虚拟世界;对其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适当干预,帮助学生摆正心态,解除心理障碍。利用校园网络进行心理健康咨询及辅导,大大增强了心理咨询的保密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共享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进行电子书信、发布网络测试等相结合的立体宣传方式,丰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途径,强大线下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的功能,增加心理健康辅导的时效性。
四、结语
面对网络的飞速发展,校园网络文化成为影响当今大学生价值观、道德素养以及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也成为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做好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工作,合理构建网络心理干预、辅导、教育体系并非一朝一夕,仍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赵继颖,孙立军,许静波.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5).
[2]左 惟,秦 霞,单晓峰,等.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中的问题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江苏高教, 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