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2016-03-19吴士玲王泽宇
吴士玲 王泽宇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将职业技能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结合,创新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需努力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从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入手,然后对如何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模式
一、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首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督促高职院校转变教育观念、及时应对市场变化的有力手段,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其次, 由于高职教育模式与普通本科高等教育的不同,为培养更具技能优势的综合型人才,就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最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进入学校的目的就是希望自身能够得到技术技能水平的提升,具备更强的职业竞争力,在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从而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技能水平的人才,不仅是社会的需求,也是广大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强烈愿望。
二、如何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1.以就业为导向,设置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课程
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出技术应用型人才,使其与普通高校相比更具技能优势,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要打破传统以学科为中心设置专业的局限,根据当前社会市场和职业岗位的需求及要求设置经济社会需求的专业课程。
换言之,高等职业院校应该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劳务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及时对专业进行设置和调整,满足经济社会以及学生就业的需求。
2.以就业为导向,坚持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并重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首先高职院校就应该坚持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并重。在高职课程设置中,必须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特色。在重视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同时,确保实践课程的开设质量,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在高职院校中,理论课与实践课应该是并重的,而且教学计划中应该规定实验与实训课的开出率应该在90%以上。
高职院校应该通过加大投入自建实训场地以及与企业携手联合办学等方式,保障每个专业都拥有自己相应的基础技能训练,使学生有模拟操作的条件和稳定的实习、实践活动基地,从而在实际的操作与训练中,增长知识,提高业务技能水平。
在理论知识教育中,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合理选择教学教材内容,选取具有较强针对性、实用性以及先进性的理论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摒除那些过时、繁杂以及不实用的内容,使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课程突破学科理论体系,逐渐形成符合职业培训目标的特色。
以理论知识为主的课程应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除促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技术外,还要培养学生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一般职业能力,使其能够具备较高的职业技能水平,具备一定的职业转换适应能力,从而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就业能力和发展能力。
3.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对毕业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是有效促进其合理就业的重要措施,不仅能够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就显得极为重要。在这个方面,高等职业院校可以针对毕业年级学生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组织相关专家撰写相关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确保就业指导课程的系统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并将该课程的考核结果记入学生的总学分,从而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度。同时,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应该加强对学生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积极调整学生的就业心态。
综上所述,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高等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高职院校应该不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出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喻林平,饶雪梅,李河水.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 2012,(6):248-250.
[2]付兴宏,罗雨滋.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13,(4):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