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异地高考”制度,促进高等教育受教育权平等

2016-03-19夏珊珊裴潇亚

求知导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平等

夏珊珊++裴潇亚

摘 要: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历史、地理等原因,造成了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并且随着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面临的高考问题更加剧了这一矛盾。怎样促进高等教育受教育权平等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并且随着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面临的高考问题更加剧了这一矛盾。而“异地高考”制度的出台可谓是教育权平等的破冰之旅,让我们看到受教育平等权实现的希望。虽然此政策的实施会遇到种种阻力,但只要采取合理措施,教育平等权的实现并不遥远。

关键词:异地高考;受教育权;平等

中图分类号:G522.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1-06

1.阻力一: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集中了大量的优质高校,无论是在校园建设等硬件方面,还是教师的个人素质和能力等软件方面,这些高校都远远强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如果实行异地高考,可能出现中西部教育资源较少地区的人口大量流向东部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的局面。这样不仅不利于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还会增加本地考生竞争压力,本地学生录取结果的变化会对当地社会稳定产生影响。

2.阻力二:如何合理分配招生指标

如果实行“异地高考”,考生为户籍所在地的指标还是高考所在地的指标,这也是“异地高考”政策实施以后将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但从我国目前的招生指标的分配方式来看,“异地高考”实施以后,招生指标的分配所面临的情况将会十分复杂,设计程序也会相当麻烦,因为这是对招生资源的重新分配。关于是否实行异地高考的问题,绝大多数人所关心的还是非户籍考生是否会抢占本地生源。究其原因,则是目前我国高校资源分配欠合理。

3.阻力三:实施“异地高考”的过程中可能产生新的教育不公

“异地高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高考地方保护主义制度,但是一旦打破户籍限制,又将带来“高考移民”等新的不公。另外,“异地高考”的实施会涉及一些地方和地区的户籍优惠,改革必然会受到阻力。从现行的各地“异地高考”政策来看,它们都设置了各种各样的门槛,如此一来,会使富人或有权者利用自己的已有资源获得劣势者无法获取的资源或机会,会使弱者更弱,强者更强,更不利于教育的公平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为了进一步完善该制度,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寻找突破口。

(1)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应“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加大教育投入是实现升学机会均等的重要保障。我们国家应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使各地区的教育资源趋于平衡,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特别是加大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投入和扶持,使其逐渐拥有与东部沿海地区差不多的校园设施和师资力量。

(2)要打破高校以省为单位分配招生名额的做法。一直以来,我国都实行以省为单位分配招生名额的做法,各高校以高考报名人数为基本依据分配招生名额。笔者认为按高考报名人数分配招生名额可以按类别分步骤进行:首先,要在“985”高校施行。这一部分高校是我国最佳高等教育资源的代表,大多数学生都希望进入这类学校进行深造,这是造成“异地高考”投机性需求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这类学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是教育部,中央财政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因此按省分配招生名额的做法是不合理的,这也是造成受教育权不平等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在“211”高校施行,并逐级实施,即从省属重点高校到一般院校以及职业类院校,都采取同样方式。最后,形成一个全新的高考招生体系,全国各高校均按各地区实际报名人数分配招生名额。

(3)合理制订异地考生的学籍限制条件。在推行“异地高考”政策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并确立合理的非户籍所在地考生在学籍地参加高考、录取的学籍限制条件。在现行制度条件下,可以考虑设定非户籍所在地考生在学籍地参加高考的限制条件,实行“学籍+其他可以权衡考虑的因素(如居住证、纳税证明、社保证明、持续工作证明等)”制度。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把那些利用权钱拿到学籍的人排除在外,让那些真正是因为父母务工在外地上学的学生获得学籍资格,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各种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的产生,保障了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对缩小贫富差距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王建军.论受教育权的宪法保障[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5.

猜你喜欢

平等
共同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和谐环境
正确塑造自己当教师的角色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对学生的爱
平等的悖谬
如何有效地和家长沟通
小学教育中转化差生之我见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