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农村孩子在数学课堂上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能力
2016-03-19程湘桂
程湘桂
摘 要:信息技术有着非常强大的功能,在农村的数学课堂上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不但能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教学效率,还能提高学生自我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随着科技的进步及其应用的日益广泛,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已成为该领域的重点推广领域,这对农村孩子的自主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数学课堂;有效;信息技术;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0-21
在我国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资源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是每一位教学工作者都要思考的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逐步深入农村教学课堂中,如何让学生自觉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是教师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寻找符合自身学习方法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农村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现状
1.教学上过于依赖教师,学生缺乏自主运用的能力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我国广大农村小学已经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各个小学学科有效结合的教学改革,很多小学都配置了多媒体教学硬件设备和相关器材,虽然在教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数学作为学生学习各科的基础学科、工具学科,由于其严谨的知识系统性、结构性,从而使其成为与众不同的一门重点学科。所以将数学的学习与信息技术的应用紧密结合,探索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中的运用方法与形式,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1]数学是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必须保证自身对实际教学工具的充分运用,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公式。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直接根据课件内容进行讲解,省略掉过去在黑板上详细列公式进行推导这一过程,也不引导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导致学生的自主运用能力无法得到提升。
2.教学观念相对落后,缺乏对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应用的认识
虽然我国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已经开展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活动,但一些教师对技术与课程整合工作缺乏认识,仅仅将其当作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对教师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转换不成熟。如尽管结合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对数学知识进行演示,但依然以传授知识为主,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
3.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不高,教学形式单一
我国农村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要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是当前社会与科技的需要。但当前农村教师整体素养不够高,信息资源在课堂的教学中无法得到更大价值的发挥。具体到小学数学教学,教学大纲的四大模块都与图形有关,一些教师在进行资源整合时由于信息应用技术掌握不全面,无形中增加了教学负担,无法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此外,还有一些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只应用技术软件中的设置计划安排教学,教学能动性较弱,也就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措施
1.运用信息技术,化抽象为形象[2]
小学生由于年龄和生活阅历的原因,他们对新鲜事物的认识都比较感性;再加上一些小学生处在农村的环境中,各种客观因素限制了他们对新事物的认知。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能从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快捷领悟数学知识。比如,在学习“线段、射线、直线”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作图功能将抽象的图象直观地展示出来,借助具体的图象,使学生对直线、线段和射线产生初步的认识,同时观察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又如,在学习“圆的画法”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画圆,学生通过了解圆的定义,就会明白圆是怎样形成的,借助多媒体手段,数学课本中很多抽象的知识就会化抽象为具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
2.利用信息技术,突破学习难点
小学数学课本中有很多抽象数学概念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加之一些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利用较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操作起来就比较费力。尽管教师在课堂上会对重要的知识点多次进行详细讲解,但学生在课后的练习和考试中经常会出现问题。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学生并没有将知识真正掌握,学习过于被动,没有亲身参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学习。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习数学要联系实际,因为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3]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观察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并尽可能地把数学知识沿用于生活当中。比如,在学习“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相关教学之前要准备好与圆相关的教学素材,学习知识前引导学生自主观察生活中哪些物体与圆相关。回到教学课堂上,教师提出生活中与圆相关的物体的举例问题,这时候学生会回答圆桌、杯子、足球、篮球等,但由于农村学生的见识受限,阅历不足,所以课堂上必须主动搜索出更多之前没见过的圆形物体,在搜索、观看的过程中,学生才能逐渐掌握圆的基本特性,课堂气氛很容易活跃起来,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3.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
要想改变过去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枯燥无味的模式,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创设多种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挖掘自我学习能力。小学生正处于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年龄阶段,如果课堂上教师采用陈旧的教学模式,那么很容易引起学生出现厌学情绪,甚至会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因此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让其自主开启自学模式非常重要。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相关内容时,教师要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去感受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现各种自行车的车架,即便自行车的车型不同,但每一个车架都是三角形,这就是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的运用。那么除了自行车车架,还有什么也能证明三角形的稳定性呢?为了解答这个问题,学生要通过多媒体亲自查阅资料,如照相机的三脚架、埃及金字塔、一些三角形梯子等。有的学生会在查找资料的同时对埃及金字塔等产生浓厚兴趣,随即了解生活中更多接触不到的新鲜事物,这样的生活情境创设无疑又衍生出了更多的情境,不但让学生消除了关于知识点的疑虑,还能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4]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农村小学进行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有效整合,并不是单纯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教程之中,而是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整合信息技术资源,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深入学习信息技术的运用,牢固掌握数学重点难点知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辅助手段,的确为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我们在充分肯定其作用的前提下,也必须进行认真思考,如如何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技能,使其充分与数学教学真正融合,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文芳.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2]刘晨旭.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3.
[3]马丽萍,杨海茹.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状分析[J].软件导刊,2014,(4):171-172.
[4]许福年.整合助课改发展求高效——浅谈信息技术促进农村小学数学有效教学[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3,(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