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铁隧道下穿扩大基础桥梁施工技术

2016-03-19梁春刚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91

低碳世界 2016年22期
关键词:盾构铁路隧道

梁春刚(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610091)

地铁隧道下穿扩大基础桥梁施工技术

梁春刚(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610091)

在本文中,结合某地铁二号线一期隧道下穿铁路工程,对地铁隧道下穿扩大基础桥梁施工技术进行初步探究。随着我国地铁的不断增多,地铁隧道已经进入大发展的新时期,城市地区范围内的建设已经对施工技术提出了要求,把握地铁的工程建设特点与人文,水文特征进行基础分析,把握施工重点,施工方案。在施工前,要全面检查施工设备,施工技术,做好方案及应急方案,避免错误发生。通过作者的看法,要在平面利用弹塑性的方法研究施工过程,在运用创新发展技术的同时,要将细节性进行建设,还要有稳定的过程进行帮助,才能将完美的施工方案展现出完美的施工整体效果。通过分析,可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不断为将来的施工建设提供更加有效解决办法。

地铁隧道;施工技术;铁路

前言

随着科技进步,人们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中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在城市建设中,城市的交通线路会出现杂乱无章,交叉立交的情况(立交桥、城市轻轨-地铁、城市公交车,城市的车)的建筑越来越多,不论在交通运输,水利还是在空间利用方面,人们对地铁环境和建造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随着要求的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在地铁施工的过程中要保证质量的同时还要保护当地建筑物,桥梁的安全。如果在施工建设中,不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或者保护方法,就会出现土地变形,容易出现位移,沉降,变形,并且对地面建筑物会有严重的伤害。如何在隧道所在的相当复杂的条件下保证马路和铁路安全正常的运行,一直以来都是专家学者所研究的问题。所以在地铁施工中,选取近距离浅埋暗挖施工入手,对区间隧道进行支护措施监测,并对周围地质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对所获得数据进行分析并且调整方案至最佳,探析目前下穿隧道施工需要注意的方面。

1 工程地质

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是一个要求严格的过程,只有将内部建设目标、施工方案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完善建立,才能完善的进行下去。

1.1 正确的施工流程

正确的施工流程:①土层建设;②垫高;③冲洪积层填土;④第四季晚更新世的冲洪积层填土。再这样的流程中,施工原则的基础就是给铁路桥梁的建设提供优良的建设基础,进行土层稳固建设,使桥梁能够稳固上升。

1.2 填土环节注意事项

填土环节是最为重要的。第一层应该要填充粉土;在冲洪积层的土质填土过程,应该将粉土,粘土进行分层填充。要更加注意第四季全新世的冲洪积层的垫土高度和第四季晚更新世的冲洪积层的高度。

2 工程概况

例如某地铁二号线一期隧道下穿铁路工程,位置关系及隧道纵剖面。穿越地层主要使用古土镶和老黄土,正确采用钢轨,配线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碎石道床。

2.1 车站结构

车站的结构主要是对车站在地面的占地方式与其他对道床的占用位置进行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将基础地面的高程进行有效控制,使桥梁的建设基础突出出来。在施工中,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的施工方位,内部距离,使两道变形缝的呈现方式更加明显。在后来的建设中,为良好的建设施工提供良好的条件。

2.2 穿越城市铁路风险控制管理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使城市内部的铁路运营安全,要把握重点事项,做出综合型的建设方案以及应急方案。因为在软土条件下,容易发生地表沉降的现象,要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对整体的道床沉降进行有效的范围控制,根据实际,要将地质,地层的基本状况进行掌握,要根据实际情况,重点把握地址变形,变软的影响状况,加强实际施工技术能力,保证地表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状态,真正的将综合性的建设方案呈现出来。

2.3 开挖面稳定实施技术

开挖地面要对机械的建设标准,对开挖面积,深度进行有效测量,重点就是对土压效果的稳定提升的实时监测,但是开挖壁的坚固程度也相当重要,做好开挖面加固是前提保障。

3 施工措施

3.1 铁路轨道预加固措施

某地铁二号线一期隧道下穿铁路工程的具体铁路轨道加固措施分别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根据铁路轨道最基本的状态去做详细的要求,全面观察地表沉降,地质变软,发生位移等情况,要在基础上详细记录盾构结构,并在施工前,检查钢轨,扣件及道床,避免不必要的问题的出现。②施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将无缝线路更改为准轨线路。③防止地表沉降,预先埋下注浆管,进行注浆。④预先加固接触网线及地面光缆,给水井及管道等。

3.2 盾构施工措施

为了保证某地铁二号线一期隧道下穿铁路施工的工程施工及遇到的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①制定全面的计划,对盾构机进行保养。能够保证盾构结构连续的使用。②根据开挖面土压力的理论,选取对应的地质,还有详细的工况,优化施工参数,选取详尽的地质及工况,考虑实际路段及沉降分析,土仓压力的波动和衰减。③在准备施工之前,要对盾构结构进行沉降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调整并且优化参数。④施工前做好最佳准备,严格检验好盾构结构状态,对进行开挖的路程进行分析,调整。预测评估在开挖过程中所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需要的要求,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做好遇到麻烦所使用的应急方案。⑤在盾构下穿铁路前后,保证管片拼装质量,并且优化管片质量,及拼装质量,并且多次检查螺栓的质量。

3.3 地表沉降控制

在控制地表工作中,首先就是要对土的压力进行严格控制,将开挖速度与出土量进行完美控制,不断调整土仓的压力,从而调整注水量,避免地质变形,然后要对注浆整体环节进行控制,时而进行实时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遇见有问题的地方要进行调整,将理论数值与实际数值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找到实际解决的方案,将建筑效果提升到最大化。

降低对地表的扰动,真正将施工力度与施工速度呈现最好的水平,将真正的稳定状态提升出来,强调施工规章制度,进行一边施工一边进行监测,使工作人员能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正确的环境进行工作。

3.4 工程风险及铁路控制标准

盾构结构对底层扰动是相对较小的,在地铁施工中容易沉降控制标准,地表沉降易于控制,运营铁路对地表沉降较为敏感,要研究合理的盾构结构。如果沉降量超出铁路行业的沉降标准,则施工会引起地表的移动及变形,还有最为严重的是整体轨道沉降或轨道沉降差异大,前后高低不平损害铁路设备,给铁路运营造成影响及风险,所以在盾构施工前,必须采用先检查施工方案及施工设备,确保地铁铁路运营的结构相对于稳定,铁路运营轨道正常运行。

3.5 浅埋暗挖施工介绍

浅埋暗挖法在地铁建筑工程中,是一种随时都会遇到的,这种方法就是进行地下隧道施工的一种技术,所采用的原理就是我们经常所听到的新奥法,初次支护承担全部基本荷载作为安全储备,在北京复兴门成功用到浅埋暗挖法,其隧道具有的特点:①埋深浅。②底层的岩性较差,存在地下积水。③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多种方法齐头并进,不能只靠单一的一种方法。尽量避免少沉降,将施工质量与速度成正比。现代化的技术实施为城市地下工程设计,提供的方法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这种方法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4 浅埋暗挖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笔者对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在隧道贯穿打通过程中,要在隧道内建设支护体系来保障隧道的安全,避免塌方现象出现,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要对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和加固时,要改善灌注水泥混凝土的质量和粘度,在隧道的拉力区重点加固。②在支护结构下,要预先下埋注浆管,再灌注水泥,将内里结构进行增大,随着水泥一点一点的灌注,混凝土的硬度值会大大提高,内力值也会随之增发,这样的效果产生之后,在第二次施工的时候,就比较不会产生地表沉降,地质变形,水文环境也会相对稳定。③在围堰工作开始时,首先要做好的准备工作对整个施工作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要考虑的是围岩周围的环境变化,人文环境。还有研究好施工方案以及应急方案,督促施工队伍的速度,但是还要施工队伍的速度与质量成正比,对应力场来说,埋得越深产生的位移越大,所以尽量避免。④初次支护,初次支护的实际施工应该将支护作业面与开挖作业面隔开一定的距离,避免影响支护结构稳定,当围岩级别低,岩性差的时候,部位支护结构内力值也可能出现不利支护结构稳定的拉力区,所以在施工中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举一反三。

5 结语

综合上述,铁路建设企业必须大幅提高铁路建造施工的技术,熟悉了解建造施工中,每个项目所运用技术的详细流程,包括施工目标的土壤质地、车站结构、同步灌浆、掌控地表沉降、改善土地构造、维持开挖面的稳定等,只有认真落实地铁隧道下穿扩大基础桥梁建设施工中每一个要点与小细节,才能真正提高地铁隧道下穿扩大基础桥梁施工技术,保证工程施工及铁路的运行安全。

[1]吕高峰,魏庆朝.地铁双线隧道施工对其穿越桥梁安全性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4.

[2]赵克生.浅埋暗挖法地铁区间隧道零距离下穿既有线施工技术[J].铁道标准设计,2015(12).

[3]谭富圣.地铁隧道下穿扩大基础桥梁施工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2013(09).

U455.4

A

2095-2066(2016)22-0240-02

2016-7-10

梁春刚(1981-),男,汉族,工程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铁路、公路一线建设工作。

猜你喜欢

盾构铁路隧道
与隧道同行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神奇的泥巴山隧道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黑乎乎的隧道好可怕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盾构近距离下穿房屋接收技术
复合盾构在纵向锚杆区的掘进分析及实践
GSM-R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
LED隧道照明节能改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