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来印尼华人参政情况分析

2016-03-19印尼

东南亚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参政印尼华人

〈印尼〉米 拉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国际关系学院 厦门 361005)



近十年来印尼华人参政情况分析

〈印尼〉米拉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国际关系学院厦门 361005)

[关键词]印尼;华人;参政

[摘要]近十年来,印尼华人参政积极性持续提升,参政情况出现明显变化。通过采访一些印尼华人领袖和学者,作者试图了解包括印尼当地民族在内的印尼民众对华人参政的态度和看法。通过对印尼华人近十年参政情况进行分析,本文总结了华人参政的新特征和面临的巨大障碍及困扰。本文认为,无论印尼华人参政出现何种变化,面临何种障碍和困扰,关键所在是华人要明确方向,努力参与建设繁荣、安宁和现代化的印度尼西亚。

Abstract:For nearly the past ten years, Indonesian Chinese participation in politics has continued to improve significantly and also has significant changes. According to research road of Indonesian Chines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Indonesia, this paper found that their new characteristic and still faces enormous obstacles and distress. This paper through interviews with the leaders of Indonesian Chinese and some of Indonesian scholars, trying to provide analysis of Indonesian Chines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ondition on this nearly ten years, includen Indonesia mainstream to Indonesian Chinese politic participation attitudes and perception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whether Indonesian Chinese politics has significant changes and also still faces obstacles and distress. The more important factor is that Indonesian Chinese have to participate in efforts to build a peaceful and modern Indonesia.

移民在当地的参政情况是衡量和考察移民政治地位、融入主流社会程度、与当地民族关系的重要指标之一。印度尼西亚华人以其数量多、融入当地过程曲折而在海外华人社会中备受瞩目。据2010年印尼中央统计局的统计,印尼有1128个民族[1],其中华族是印尼第三大民族,约有2500万人左右,占印尼总人口的4%[2],是世界上华人最多的国家。印尼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排华事件,其次数之多和严重程度在海外华人发展历史上也屈指可数。其中最近一次是1998年的排华骚乱,该事件导致印尼政府遭到国际舆论的抗议和谴责。印尼华人问题也经常成为中国与印尼关系中一个复杂和敏感的议题。对此,印尼驻广州总领事阿礼·萨迪卡指出,对印尼而言,与中国关系的挑战在于国内仍然存在反华现象。虽然反华活动日益减少,但是随时会出现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在两国领导人的会晤中,这一直是中国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3]。同时,不容否认的是,1998年之后,随着华人公民权意识、参政意识的明显提高,随着全球化、印尼民主化的加速发展,最近十年,华人在印尼的发展与融入情况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华人的参政之路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目前学术界对这些最新的变化尚没有足够的关注,基于此,本文将对2004年以来的印尼华人参政问题进行考察。

一印尼华人的参政历史

在印尼独立之前,华人在印尼政治舞台上已经开始扮演重要角色。 1928年10月28日,印尼第二届全国青年大会宣誓,不分民族、原住民与非原住民,组成印尼民族,4位华人青年领袖(郭添洪、黄凯祥、刘泉福和周仁贵)参会并进行了宣誓。1932年,华人领袖林群贤在泗水成立了中华党。1945年8月17日印尼宣布独立后,印尼独立筹备调查机构会议讨论组建印度尼西亚共和国。60位与会者中有4位华人,即林群贤、黄忠孝、黄长水和陈英华,占全部成员的6%。同年8月19日通过1945年宪法时,华人叶全明作为印尼独立筹备委员会成员参与签署了宪法[4]。

在苏加诺执政时期,印尼华人继续在政坛扮演积极角色。印尼国会中有多名华人议员和内阁部长,如税务、财政与审计部长陈金龙,国务部长黄自达等。土生华人加入了印尼国籍协商会及其他由土生华人领导的社会政治组织,新客华人通常加入中华总会、商会、侨总等社团。

苏哈托时期,华人遭到严重的政治歧视,参政大门被关闭。这一时期,唯一进入内阁的华人是郑建盛,他在苏哈托执政末期担任了工贸部长。但这只是例外,而且郑代表的是印尼土著政治集团的利益,不是作为华人群体的代表。

1998年5月的暴乱使印尼华社遭受重创,但也为华人社会争取权益创造了机遇,成为华社奋起抗争的里程碑。1998年“5月暴乱”之后,苏哈托威权统治结束,印尼进入了政治民主化转型期。印尼的改革潮流、全球化以及人权勃兴的浪潮鼓舞了印尼华人领袖们建立政党、团体、基金会、校友会及同乡会等组织。他们要求政府废除苏哈托时期所有歧视华人的政策和条例,争取华人的合法权益,华人的政治地位与生存状况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

1999年印尼大选是印尼华人重新登上政治舞台的转折点和出发点。部分印尼华人领袖投入政界,成立政党或者参选国会议员。在这次大选中,印尼华人总体还比较“害羞”,缺乏勇气全面表现华人的存在。但值得注意的是,华人选民在选举中并未表现出狭隘的民族主义,多数华人将选票投给了当地民族的政党。参加1999年大选的华人政党只有吴能彬领导的大同党,其主要目标是争取华人的平等地位、反对歧视行为,但因为目标过于狭隘,未能获得足够的支持。1999—2004年的印尼国会中华人议员有3位。

二近十年印尼华人参政状况

从2004年、2009年及2014年的印尼大选情况看,华人参政的积极性已明显提升,并进一步摆脱了狭隘的种族观念。2004年印尼大选期间,华人未能建立起符合条件的合法政党,华社支持建立华人政党的积极性不高。华人最终选择加入当地民族的政党,如斗争民主党、民主党、从业党、国民使命党、民族复兴党等。他们参与政治的动机主要是着眼于印尼的国家发展和建设,而不是局限于争取华人的利益。

2004年之后,华人参政人数明显增加。在2004年印尼获准参加大选的24个政党中,有17个政党派出华人候选人竞选国会议员,总人数超过210人,在全部7786名候选人中占比2.7%,其中新印尼联合党把12名华人作为选区主要候选人。另外,在全国32个省的人民协商会议(以下简称人协)代表的竞选中,总共有920名候选人,其中有20名华人候选人,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新变化。按规定,每个省将选出4名代表参加印尼最高权力机关——人协,和全国议会选举产生的500名议员共同行使立法和监督中央政府施政的权力。有人乐观地估计,该年议会选举中至少会有20多名华人候选人进入全国议会和人协,从而大大提高华人参政的比例[5]。2004—2009年度,印尼国会议员有6位华人,地方议员中有一位华人,即代表廖内群岛的Hendri Franklin。

同一时期,印尼政坛的华人代表人物还有经济学家郭建义(2001—2004年在任),他在瓦希德政府和梅加瓦蒂政府先后担任经济与金融部长和国家发展计划部长。2004—2014年苏西洛执政时期,冯慧兰先后担任了贸易部长和旅游与创意经济部长,她也是第一个进入内阁的华人女性。

2009年是印尼民主改革后进行的第三次全国大选和第二次总统直选,印尼华人各界精英积极参加了县市、省和国会议员的竞选,在各级的议员候选人中,同以往相比,都创下了华人人数最多和代表最多政党的记录。在四级议会5万名候选人中,华人候选人超过千名,而所代表的政治派系,也遍及大多数政党,甚至一些伊斯兰政党中也有华人候选人。许多年轻一代华人开始参加省、县市议员竞选,比如22位华人青年参加了廖内省及井里汶县议员竞选,有超过30位新一代华人参选了山口洋市议员,还有数十位华人参加了雅加达省议员的角逐,国会议员中华人候选人几乎各省都有,人数之众创历史新高,确实是划时代的标志[6]。2009年大选,华人参政、议政可谓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甚至有政治家预测,到2019年印尼大选时,华人精英将崭露头角,参选国家副总统职位。2009—2014年的国会议员有14位华人,其中包括两位地方理事会华人议员,即来自邦加勿里洞的黄财文(Bahar Buasan)和李敏东(Tellie Gozelie)。当选地方行政长官的有西加里曼丹副省长黄汉山、雅加达副省长钟万学*钟万学于2006年辞去东勿里洞县长的职务,参加邦加勿里洞省长的竞选,但后来落选。、山口洋市长黄少凡[7]和东爪哇玛琅市长Goei Hing An等,此外,蔡翠媚当选为山口洋市地方议会议长。

苏西洛时期,在印尼华人中具有影响力的政治精英,还包括曾任印尼人民福利统筹部部长中国事务特别助理的翁俊民及印尼国防部中国事务特别助理纪辉琦。根据2014年53号印尼苏西洛总统决定书,翁俊民被印尼人民福利统筹部授予“创业典范勋章”[8],纪辉琦被授予“印尼国防部达尔玛功勋奖”[9]。

在2014年印尼总统选举中,甚至有印尼华人企业家一度成为副总统候选人,如副总统候选人陈明立,他的搭档是印尼前三军总司令、人民良心党总主席威兰多。翁俊民则成为副总统候选人、从业党总主席巴克里物色的竞选搭档之一。华人企业家陈家平参加了2014年印尼总统候选人竞选。他通过梭拉胡丁·瓦希德(Salahuddin Wahid)领导下的“人民大会”成为印尼总统候选人之一,成为历史上首个华人总统候选人[10]。

印尼华人在2014年大选,尤其是总统选举中的政治表现发生了重要变化,如毫不犹豫地显示出对政治的热心,敢于公开表态支持某位候选人。另外,5至10年前,华人社会还对大选结果并无太多期望。而2014年大选华人则认识到自己一票的重要性,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选择将与自身未来5年的生活息息相关。2014年大选华人的选择出现分歧,没有一致支持某一对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印尼企业家协会主席林绵昆认为,大部分华人选民支持佐科·维多多和尤素夫·卡拉组合,因为华人评价该组合能接近普通民众,带领人民改善印尼的状况。而普拉波沃和哈达·拉查萨组合,华人社会对他们还存在许多负面印象,如认为普拉波沃应对许多违反人权事件和1997—1998年绑架社运人士事件负责,认为其卷入了袭击印尼华人的1998年骚乱事件。这种负面形象导致其得不到华人的支持[11]。而印尼华裔总会副主席许天堂则对此持不同意见。他认为,普拉波沃和哈达组合得到了不少华人的支持。人们认为普拉波沃拥有军队背景,风格强硬,有利于解决印尼的重大问题。此外,普拉波沃还是大印尼运动党辅导委员会主席,该党为印尼华人在政治舞台上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了机会,华人可以自荐参选国会议员或地方议会议员,钟万学就是通过该党脱颖而出的。他还表示,许多华人并不支持佐科·维多多和尤素夫·卡拉组合,原因之一是尤素夫·卡拉给人以反华的印象,他在担任副总统时曾公开表示应区别对待华商和非华商。且该组合得到威兰多领导的民心党的支持,而威兰多也被认为卷入了1998年的骚乱事件[12]。

在印尼2014年大选中,对华人候选人的总数没有具体的统计,但不少观察家估计华人在此次大选中的候选人数量比2009年多。民主国民党在国会代表雅加达第三选区的华人议员候选人陈家隆曾指出,2014年大选中,华人候选人的总数肯定比以前有所增加,如在国会中代表雅加达第三选区的议员候选人就有13位华人;在中央12个政党当中,有7个政党派出华人候选人竞选国会议员;大部分政党在他们的选区都大约派出两至三位华人候选人竞选,参与2014年大选的全国华人候选人在2000人左右[13]。

根据2014年选举的结果,参选2014—2019年印尼国会议员竞选的44位华人候选人中,有10位当选,比上一届减少了2位;当选省议员的华人有12位,同比减少1位[14]。据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廖建裕的文章《印尼大选与华人参政》,在2014年的大选中,斗争民主党的华人候选人取得较高的票数而多人当选。虽然华社在政治上四分五裂,华人的选票并不集中,但有可能许多华人都投票支持斗争民主党。不过,华人选民人数有限,所有华人候选人,都须获得印尼土著的选票才能当选。财力雄厚的华商,也没有集中支持一个政党。例如媒体大王陈明立全力支持民心党,民航公司老板基拉纳(Rusdi Kirana)则支持民族复兴党。但支持斗争民主党的大亨也大有人在,只是没有公开表态。

有人说,印尼华人参政毫无作用,甚至有政治观察家说,华人是印尼土著的“提款机”,他们在政党内担任财政角色。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有些华人成为政党要员,身居要职,例如郭建义是斗争民主党的研究部部长,钟万学进入印尼运动党便成为雅加达副省长,甚至成功晋升为雅加达省长。廖建裕也强调,其实在印尼改革时期,有些印尼华裔政治人物给印尼政治带来了新气象。如郭建义担任经济统筹部长时便积极为民请愿,制定有利于国家的一些政策;而钟万学当副省长及现任省长时,也为印尼的清廉政治及有效行政树立了典范[15]。

虽然在2014年印尼大选中,华人当选的人数较以往略有降低,但华人参与竞选的人数更多,甚至有人成为现任印尼总统咨询委员会成员,这表明华人对印尼政治的影响力在增大,并取得了突破。钟万学被任命为印尼首都的首长,就是最突出的例子。雅加达省长佐科于2014年10月21日就任总统后一周,钟万学即正式接任雅加达省长。11月19日,钟万学在印尼总统府由佐科总统正式任命为雅加达省长。这是印尼历史上首位在总统府接受总统任命的省长,也是印尼历史上第一位担任首都行政首长的华裔。

钟万学成为雅加达省长的过程非常曲折,他作为非穆斯林遭到印尼伊斯兰强硬派团体的排斥,后者甚至号召群众阻止他上任,但钟万学仍然乐观表示,印尼人未来将能接纳非穆斯林或华人为领袖,甚至可能愿意让他们成为总统。他希望参加2019年印尼总统选举,并成为未来的印尼总统[16]。

从2004年之后华人参与三次印尼大选的情况来看,华人参政的人数,参政、议政的意识和热情在不断增加,政治影响力也在上升。他们参政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更有效地提高人民福利、推动印尼经济建设与发展,以及在印尼民主化过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同时,他们也给印尼政府施加压力,争取华人的平等地位,特别是在苏西洛政府时期(2004—2014年),其中又以苏西洛总统任期最后一年最为明显。印尼华人领袖汪友山与博志宽向苏西洛总统提出,印尼政府有必要撤除1967年出台的歧视华人的《安塔拉内阁主席团文件》。该文件被认为是华人社会的心头之痛,引发了印尼与中国关系的紧张,事实上并没有给任何一方带来实质性利益。经过努力,2014年3月12日,印尼2014年大选前一个月,苏西洛总统终于正式签署了第12号总统决定书,撤除编号为SE.06/Pres.Kab/6/1967的《安塔拉内阁传阅文件》[17]。这一结果表明,印尼华人在印尼政治舞台上已经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

从印尼华人的政治角色来看,印尼华人政治参与形式日趋多样化,他们已经不再仅仅是商业的代名词,而是开始在不同层次的政治舞台上发出声音。印尼社会学专家兼中国问题专家陈玉兰(Melly G. Tan)根据不同的政治方向,把印尼华人分成五个组,即:第一组,强调华人的身份并争取他们的权利和利益,以成立华人政党为目标;第二组,不愿以种族或宗教作为他们运动的基础,而是以各民族平等作为运动的基础,如成立大同党;第三组,重视举办论坛,最终的目标是成为给政府施压的政治团体;第四组,热衷于成立协会或者基金会,如印尼百家姓协会等;第五组,致力于加入公开政党,如斗争民主党、从业党、民族复兴党、国民使命党等。他们的动因之一是意识到华人仅有较少的谈判地位[18]。

总而言之,印尼进入后改革时代已经16年,印尼华人参政的环境条件比以前有明显的改善,华人在印尼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为印尼政治生活添加了新的积极元素,同时也有助于改变外界以往对华人只会“在商言商”的刻板印象。

三印尼当地民族对华人参政的态度和看法

印尼当地民族对华人参政的态度,是影响华人政治前途的关键因素之一。尽管部分当地民族对华人参政持批评态度,但越来越多的印尼本土政治家支持华人参政。印尼华人最初建立政党时,曾引起了华社内部和当地民族的批评,如印尼经济学家郭建义和印尼华人企业家林绵坤就不赞成华人成立政党,认为这样只会造成华印民族关系的分离。前从业党政治家、现任民主国家党总主席苏里亚巴洛(Surya Paloh)也严厉批评印尼华人政党实行排外主义,威胁民族融合。即使如此,印尼华人政党的出现还是能让华人更深地融入印尼政治生活,这在新秩序时期是一种不可能有的情况[19]。

华人新近成立的政党,宗旨是争取公民权,反对种族歧视,因此华人政党必然要吸收当地居民和其他族群参加,才能建立广泛的社会基础。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华人加入了当地民族的政党。由于华人对印尼经济的影响力和资金方面的优势,他们也往往成为各政党努力争取的对象。但通常而言,印尼华人更倾向于选择支持具有多民族背景的政党[20]。

2004年的大选结果表明,依靠华人的政党在各种选战中均遭遇失败。2004年大选没有任何华人政党通过资格审查,因此很多华人候选人加入其他政党并成为该政党的候选人,如民主党和平民主义印尼国民党。这些华人候选人大部分在政治上还不是很成熟,超过200人的华人候选人最后只有6人当选。根据调查,大部分印尼华人把票投给了公正和平党、民主党、从业党、斗争民主党以及民族复兴党[21]。

2014年选举中,不少印尼政府官员、印尼华人领袖以及印尼政治家都对印尼华人参与政治给予明确的支持,如雅加达副省长钟万学、代表印尼政府讲话的内政部高级官员Budi和人协议长希达尔托,都表示印尼华人要积极、认真参与投票,在2014年大选中选出好的国家领导人[22]。西爪哇政治家、印尼国会第二委员会成员Nu’man Abdul Hakim认为印尼华人在印尼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作用日益显著,西爪哇地方议员副主席Rudi Hasan也肯定和支持印尼华人参政,他甚至认为印尼华人其实从来没有被歧视过。印尼华人民主党政治家Kikit Wirianti Sugata博士依据自己的从政经历,总结说她的华人身份并没有成为她与其他民族沟通的障碍,她的华人女性身份和广泛的社会关系网为她近十年来的从政生涯带来许多便利。她并没有刻意讨好民主党中央或西爪哇地方理事,但在该党中央理事的推荐下,她成为西爪哇地方理事会的成员。她认为,参与政治必须为人正直,值得信赖。如果印尼华人希望通过参政成为领导人,甚至问鼎总统,首先必须立志改善国家和民族的状况,而非首先考虑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23]。

此外,还有很多观察家认为,印尼华人参与政治初期仅被政党利用,以获得选票和资金。目前参政的华人已不再强调自己的华人身份,也给印尼民主带来了清新的空气。邦加勿里洞大学社会政治系讲师伊布拉欣则认为,华人有坚韧的性格、足够的经济能力和相对良好的文化水平,在目前印尼民主发展过程当中,印尼人民本来很期待华人参政能为印尼的政治教育和启蒙带来新的起色,能够提出政治改革的新设想,为印尼的政治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但似乎不能对此期望过高,因为非华人政客身上所具有的实用主义和机会主义特质多少会对印尼华人参政者带来影响[24]。

印尼华人问题观察家和历史学家Didi Kwartanada认为,华人通过政治参与能自然地融入主流社会,可以更容易地被主流社会接受。不过不容否认的是,还有一些人仍质疑华人参与政治的政治忠诚度,怀疑他们究竟是为了维护华人的利益还是维护国家利益[25]。民主国民党在国会代表雅加达第三选区的华人议员候选人陈家隆发现,目前的华人国会议员的背景是企业家而不是社会活动家,因此他们通常不太了解基层市民的情况,也还没有真正融入主流社会。所以他参加竞选,希望成为一个代表基层市民利益的国会议员[26]。如果有更多的印尼华人政治精英能深入基层了解民众疾苦,努力解决社会民生问题,将会获得更多当地民族的支持,消除误解和猜忌。

四印尼华人参政的障碍与困扰

华人在参政方面有自身的优势,开始发出越来越大的声音,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障碍和困扰。

首先,当地民族政党中的华人党员大多是成功的企业家,除了在筹募资金方面有突出的贡献之外,在政党的其他领域发展中,例如拓展政党网络、联系选民、培养干部等方面,影响力和作用都比较弱。

其次,民主改革以来印尼华人政治精英的特点是参政人数有所增加,但在参政素质方面仍明显不够。有印尼学者指出,华人参政需要发挥和体现出他们的兴趣和能力,去维持和拓展现有的网络,华人政治精英应跟利益相关者合作,具有长期的政治方向,而不能仅仅把政治当作副业。此外,印尼华人精英在参政过程中必须模范作为,给公众留下专业、智睿、拥有战略眼光的积极形象,必须根据所在政党的宗旨,认真践行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念,履行自己的职责,关注民生[27]。

再者,印尼国内对华人政治参与的偏见和怀疑依然存在。一些政治、宗教人物在选举中不时利用宗教影响选情。例如,国会议长玛尔朱基在竞选活动中提出:“选择同一宗教信仰的领导人是伊斯兰教徒必须遵从的教义……这不是宗教或种族歧视,而是伊斯兰教义中明确的要求,是选举领导者的准则。民众确有选举的自主权,但是作为合格的伊斯兰教徒,必须遵守和奉行教义。”这一言论引起轩然大波,各方纷纷予以谴责,认为这种足以引起民族分裂的言论不应从国会议长口中说出。利用宗教信仰和种族问题进行竞选宣传,只会影响民族团结,弱化印尼多元种族文化和求同存异、潘查希拉五项原则的良好形象[28]。还有学者认为:“华人的政治参与会动摇当地民族的政治格局,特别是在西加里曼丹,此前以马来族和达雅族为主的地方政治版图将不得不让华族分享,这将很容易引起基于种族身份的冲突。马来族与达雅族对华人不断扩大的政治影响感到不安,他们认为华人政治参与的主要目的是保护自身商业利益和提高其在各种利益谈判中的地位,华人参政将使其更容易得到控制和支配经济的机会。印尼华人参选成为国会或地方议会议员后必然拥有包括与权贵关系在内的更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从而有可能通过这些网络影响政府政策,以保证其商业利益的安全和生意的持续发展。总而言之,印尼参政华人大多为企业家,他们利用拥有的财富参与国会或地方领导竞选,如果当选,将必然有利于其生意的发展。可以说,虽然政治动机和经济动机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很难将两者区分,因为这两种利益往往相互交织,相互影响[29]。

关于对华人政治参与的偏见和怀疑,雅加达副省长钟万学深有感触。他说自己在最初步入政坛时,也总是会被问及民族、宗教、种族和歧视等问题。虽然近年来印尼人民在评估领导者、候选人时已经更加聪明,不过改变上述问题并不容易。钟万学相信印尼人民在印尼全国“殊途同归”的框架下肯定能和平融洽地生活。为了消除对华人参政的偏见和怀疑,最重要的就是好好地工作、为人民服务和建立社会正义[30]。钟万学无论是在担任雅加达特区副省长时,还是当前担任省长,都表现出这种勇于担当和服务人民的品质。作为少数族裔和基督教徒,他勤奋工作,大胆在首都实施改革,制定各种创新的政策,赢得了好评。比如人们对雅加达特区政府将省政府开会的视频上传网络给予积极评价。大家通过这些视频可以直观地看到钟万学的鲜明个性,如讲话直率、不留情面、敢于批评,可以了解其打击贪污、节约公款、量入为出的做法,以及不谋私利、无私奉献的品格。目前,反对贪污、节约公款已成为首都特区政府大部分公务员的共识和习惯。钟万学也因其优秀的品格和出色的领导能力而被《环球》杂志亚洲版评为亚洲最优秀的省长[31]。

除上述障碍或不利因素外,事实证明华人参政同时还存在其他诸多阻力。例如,印尼现任总统佐科于2014年10月26日正式宣布34名“工作内阁”成员名单,其中没有印尼华人出任部长,这是印尼政治建设发展历史上首次出现没有华人加入的内阁。佐科正式宣布内阁成员之前,本来有五位印尼华人成为部长候选人,即冯慧兰(贸易部长候选人)、钟万学(内政部长候选人)、李德美(卫生部长候选人)、苏达默(工业部长候选人)及Yohanes Surya(科研与高等教育部长),但因种种原因,这5位候选人最终均未能加入内阁[32]。

结论

近十年来,印尼华人的政治角色、参政目标及参政影响力已发生显著变化。如果说1998年印尼改革运动初期,华人对于参政还表现得漠不关心的话,那么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即在2004年、2009年及2014年印尼大选期间,这种态度已经出现颠覆性变化。印尼华人除参政愈加广泛外,也开始鼓足勇气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并开始影响印尼政府的政策走向,在要求印尼政府撤销对华人歧视性条例方面尤为明显。目前,印尼华人已经敢于批评国家领导人或者国会议员等政治人物,他们对政治领域的冷漠和隔离的态度已发生转变。

再者,华人的政治目标也有很大的变化,不再仅仅以争取华人利益为目标。印尼华人认识到,争取华人利益的目标会给华人带来负面影响,让当地民族误以为华人不愿和其他民族交往,或者无意同其他民族一起共同建设印尼。为消除这些偏见和怀疑,印尼华人选择加入不同的政党,并强调华人是印尼不可分割的民族。虽然他们在参政过程中面临各种障碍、歧视、偏见和困扰,但还是能够坚持和印尼其他民族共同合作,实现印尼民族的共同理想。

与中国有着密切关系的印尼华人,有些被任命为总统经济顾问、贸易部长及中国事务部长特别助理等,此举是希望进一步加强印尼与中国的关系,并期待他们能在解决印尼与中国关系中的一些问题和挑战上发挥作用。印尼华人的参政不仅可以使其成为两国之间的“桥梁”,华人还应该能够扮演印尼对华“磋商者”的角色。印尼华人的政治角色,应能推动政府不断努力解决印尼与中国的贸易不平衡的问题,能够使印尼产品更便利地进入中国市场,并使印尼成为中国投资的重要目的地。这一任务固然艰巨,但为了建设一个繁荣、安宁和现代化的印度尼西亚,最关键的是为此付出真正的努力,这样华人才能得到印尼主流社会的支持,消除其对华人的不良印象。

【注释】

[1] Afz,“Indonesia Miliki 1.128 Suku Bangsa”, 3 Febuari 2010. http://www.jpnn.com/berita.detail-57455

[2] 《设立3家梅州旅游〈印尼〉推广中心》,〈印尼〉《印华日报》2015年1月28日。

[3] 笔者对前印尼驻广州领事阿礼·萨迪卡的访谈,厦门,2014年3月29日。

[4] 李卓辉:《印华先辈建设印尼血泪历程》,雅加达:联通华文书业有限公司出版发行,2013年,第46页。

[5] 《综述:大环境明显改善印尼华人积极参与》,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4-04/07/content_1406

093.htm

[6] 《华人热心参政 10年后争取竞选副总统》,〈印尼〉《国际日报》2009年7月17日。

[7] “Keturunan China Mulai Tampil”,Kompas, Jakarta, 31 Januari 2011.

[8] 《拿督:斯里翁俊民博士荣获总统授予创业典范勋章》,〈印尼〉《国际日报》2014年8月18日。

[9] 《纪辉琦荣获印尼国防部长达尔玛功勋奖》,〈印尼〉《国际日报》2014年8月14日。

[10] 《“人民大会”招揽陈家平为总统候选人》,〈印尼〉《国际日报》2013年12月23日。

[11] Christine Franciska, “Pilpres 2014 : Menelusuri Suara Tionghoa yang terbelah”, 27 Juni 2014,http://www. bbc.com/indonesia/berita_indonesia/2014/06/140610_lapsus_tionghoa_satu_atau_dua

[12] 笔者对许天堂的访谈,雅加达,2014年6月18日。

[13] 笔者对前华人国会议员候选人陈家隆的访谈,雅加达,2014年2月7日。

[14] 《2014年议会大选当选的省议会华裔议员》,〈印尼〉《国际日报》2014年7月15日。

[15] 廖建裕 :《印尼大选与华人参政》,2014年6月2日,http://www.zaobao.com/forum/views/opinion/story2014

0602-350064/page/0/1

[16] 笔者对印尼雅加达省省长钟万学的访谈,雅加达,2014年2月12日。

[17] Eddie Lembong, “Angpao Besar di Perayaan Cap Go Meh 2014”, (香港)《印尼焦点》2014年4月15日。

[18] Melly G. Tan, “Menuju Pemilu 2009”,SuaraBaru,Jakarta, Edisi Januari-Februari 2009.

[19] Chang Yau Hoon, “Identitas Politik Tionghoa : Pasca Soeharto-Budaya, Poltik dan Media”, LP3ES, Jakarta, 9 September 2012.

[20] 关于普通印尼华人对政治生活的关心程度,可以参阅邓仕超:《“五月骚乱”以后印尼华人的政治参与》,《东南亚研究》2004年第1期。

[21] Benny G Setiono, “Partisipasi Sosial Politik dan Ekonomi Etnis Tionghoa di Era Reformasi”, Seminar Nasional Peranan Ekonomi dan Politik Tionghoa Indonesia: Dialektika Politik Etnis dan Globalisasi,Universitas Muhammadiyah Yogyakarta, 29 April 2004.

[22] 《印尼百家姓协会第六届理监事就职典礼隆重举行》,〈印尼〉《千岛日报》2014年1月22日。

[23] “Etnis Tionghoa Bisa ‘Nyapres’”,JiXiang, Jakarta, edisi 17 tahun 2013.

[24] Ibrahim, “Wajah Baru Politik Tionghoa Indonesia”,BangkaPos, Bangka, 10 Oktober 2011.

[25] 笔者对印尼华人问题观察家、历史学家Didi Kwartanada的访谈,雅加达,2014年2月14日。

[26] 笔者对前华人国会议员候选人陈家隆的访谈,雅加达,2014年2月7日。

[27] Yusuf Rahmat, Drs Purwoko, MS, Drs. Achmad Taufiq, Msi, “Etnis Tionghoa dan Politik: Studi Kasus Elite Etnis Tionghoa Dalam Kepengurusan Partai Politik PDIP dan Gerindra di Kota Semarang Periode 2009-2014”, Faluktas Ilmu Sosial dan Politik Universitas Diponegoro, Semarang, 2013.

[28] 《种族歧视事件破坏我国团结多元美好形象》,〈印尼〉《印尼商报》2012年8月27日。

[29] 笔者对印尼种族专家MD.Laode博士的访谈,雅加达,2014年2月11日。

[30] 笔者对雅加达省长钟万学的访谈,雅加达,2014年2月12日。

[31] OZ., “Ahok Dinobatkan Jadi Gubernur Terbaik Se-Asia”, Jakarta, 15 Maret 2016, http://beritalive.com/ahok-gubernur-terbaik-se-asia

[32] 《佐科威总统在雅加达国家宫委任9名总统咨询委员会成员》,〈印尼〉《印尼商报》2015年1月19日。

【责任编辑:石沧金】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ver the Past Decade in Indonesia

(Indonesia)Mira Murniasari

(Research School for Southeast Asian Studies/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Xiamen 361005,China)

Keywords:Indonesia; Chines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收稿日期]2015-07-06

[作者简介]〈印尼〉米拉(Mira Murniasari),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2013级博士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侨情新变化与中国侨务理论创新研究”(14BZZ072)。

[中图分类号]D634.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099(2016)02-0090-08

猜你喜欢

参政印尼华人
何为“华人”?
印尼出手
颜回之乐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印尼举行反恐演习等四则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一个人在印尼走山看海
绍兴后期高宗对中枢体制的调整——以汤思退再次“兼权”参政为中心的考察
为谁参政?
——参政妇女的社会性别意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