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天然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16-03-19王秋波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林业局湖南桑植427100
王秋波(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林业局,湖南 桑植 427100)
探讨天然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王秋波(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林业局,湖南桑植427100)
天然林是国家的重要生态、经济资源,具有调节气候、改善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林产品等作用。但在实施的天然林保护政策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就我省天然林的现状以及对其实施保护工程而对必要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穿插了简单的案例分析了天然林在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天然林;保护;问题;措施
1 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在日益增大,环境恶化的问题已经渐渐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天然林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蕴藏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
2 我省实施天然林的现状
天然林是未经人工栽培的,与人工林相比,在自然环境中形成的林地具有更加丰富的生物资源,是野生动物的自然栖息地,其内部的食物链与食物网构造也更加复杂,因而具备了优良的生态功能。做好天然林的保护工作,能够更好地维持我省的物种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对我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我纳入天保工程管护的1198万hm2森林中,国有林363.2万hm2,仅占管护面积的30.3%,集体林834.8万hm2,占管护面积的69.7%;17户重点森工企业管护面积 418.5万hm2,国有林121.4万hm2,仅占29%,而集体林297.1万hm2,占71%。地方森工企业管护面积291.7万hm2,集体林127.8万hm2,占43%。另外五户省属企业也异地管护集体林23.1万hm2。全省森工企业就管护集体林447.9万hm2,占天保管护面积中集体林的54%,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集体林是森工企业代管。随着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农民要求森工企业退出管护的呼声越来越高,森工企业管护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森工企业与农民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进而影响到天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和林区社会的稳定。
(1)林在全国各地林散分布的天然林,面积为1769万m2左右,约占天然林总面积的20%。
(2)亟待保护且集中连片分布于长江、黄河、松花江等大江大河源头、大型水利工程周围和重要山脉核心地带等重要地区的天然林,面积为4958万m2左右,约占天然林总面积的57%,主要包含了西南、西北和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的135个森工企业局和长江、黄河中上游天然林集中分布的重点地区。
3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意义
由于长期的过度采伐,毁林开垦、滥砍滥伐、非法侵占各种对森林进行破坏的行为越来越频繁的发生,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尤其是天然林资源更是逐年下降,使得雪线逐年上升,林缘出现回退的现象,水土流失变得更加严重,土地荒漠化程度加深,动物的栖息环境也遭到了破坏,全国性的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逐年升高,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例如,1998年长江、松花江及嫩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水灾,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亿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上游地区森林植被被破坏严重,大大的削弱了森林的生态功能。
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是我省在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过程中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该工程的实施是为了减少天然林的破坏现象,为天然林的恢复创造良好的环境。当前我省现有的天然林中,处于基本保护状态的占据了天然林总面积的20%以上,分布较为零散的天然林占全部天然林面积的1/5,而亟待保护的天然林则占到了我省天然林总面积的50%以上,也就是说,当前我省的天然林保护工程任务重大,影响深远。
4 天然林保护工程存在的问题
4.1相关产业发展不完善
天然林是我省木材的重要来源之一,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就意味着天然林的采伐工作将受到严格限制,从而降低了木材的产量,给地方经济带来不利影响。而当前我省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经营机制较为单一,未能建立起完善的森林资源产业化管理制度,造成天然林的保护工作与地方经济的发展背道而驰的尴尬状况。
4.2林区财政收入明显减少,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以Y省为例,该省的天然林占整个林地面积的56%,禁止砍伐天然林后,从2008~2014年,全省累计减少的采伐木材量达466.4万m3,减少的收入约为18.5亿元。这对于那些以林业为主的县市的经济财政收入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当地的政府收入也就大大锐减了,同时也会会从事砍伐木材、对木材进行加工的企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导致有些企业由于缺乏原料而不得不关闭,严重影响到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4.3天然林保护资金发放不到位,管理混乱
通常而言,天然林保护的资金主要包含三项:即财政专项资金、公益林建设资金和信贷资金,这些资金中不但包含了中央财政的专项补助资金,也包含有省级、地县等财政配套的相关资金。然而在实际利用资金过程中,存在着资金发放不到位、对资金的管理过于混乱的局面,例如2010年Y省下达迪庆州森林管护面积85万hm2,资金投入1919万元,但实际到位的只有515万元;2009年公益林建设资金计划1997.5万元,实际到位1452.4万元。与此同时,还有个别的单位在进行资金管理时存在着违纪违规的问题,滞留、欠拨、挤占、挪用工程资金等违纪违规的问题更是十分的普遍;部分林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进展缓慢,资金管理混乱,林区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
4.4缺乏完善的后续补偿机制
由于我省对于天然林禁伐区分布的十分的广泛,大多数都分布在那些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地区,而对天然林进行商业性的采伐则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以Y省某市为例,天然林停止采伐以后,直接减少林区农牧民的收入12817.17万元,造成乡镇企业损失23742.78万元,使8600人返贫。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切断了此类地区人民的经济来源,导致该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同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后续补偿机制又尚未完善,缺乏必要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难以实现天然林的永续利用,当地人民不得不采用多种方法来维持生活,其中也不乏私自采伐天然林的现象,令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效果大打折扣。
4.5天然林林分质量呈下降趋势
由于管理上的漏洞和缺陷,次生林常存在整枝不良等现象,阻碍了树木的生长,导致天然林总体的林分质量逐渐下降。此外,人工恢复的次生林树木品种单一,乔木与灌木的比例远远高于原生林,导致树木密度过大,在影响树木正常生长的同时,也提高了森林的火险等级,一旦发生火灾,便会对次生林乃至相邻的原生林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对我省天然林的保护构成了威胁。
5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对策
5.1加大创新力度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我省天然的森_林资源,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单纯地依靠禁止商业性砍伐的方式来保护天然林,只能够在表面上缓解森林资源的破坏问题,想要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就需要发挥创新精神,加大创新力度,实现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全面化与多元化。为此,在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时,应当转变以往的工作思路,将天然林的经营与保护结合起来,积极发展林区经济,促进天然林的经营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同时,还可以发展林下经济,不但能够有效保护天然林,还能够对林下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培植一些木耳、蘑菇、灵芝这列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的真菌,不但能够合理的利用天然林的资源,还能够使得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有所提高,提高人们对于天然林保护的认知,能够自发的去爱林护林,从而能够促进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5.2科学规划天然林保护工程
在对天然林进行保护时,要对其进行科学的规划,以便为保护天然林工程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低空遥感以及网络技术也逐渐地普及开来。在保护天然林时,要能够充分的利用到新技术,精确的划分天然林资源,并以此来建立天然李数字化的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对天然林的信息化管理,使得林业信息更具流动性。在完成天然林的区划后,依照不同区域的特点进行分类管理,对原生林进行重点保护,同时对次生林进行恰当的调整与合理的开发,将天然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5.3逐渐完善经营和后续补偿机制
要从根本上确保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仅依靠政府和相关单位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工程配套的经营和补偿机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宣传,充分地调动群众,发挥群众的力量,使群众自发组织起来进行天然林的保护工作,才能够将天然林保护工程落到实处。因此,在进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过程中,应当逐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充分挖掘天然林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降低天然林保护工作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真正还利于民,使人民从天然林保护工程中获得实惠。同时,还需对天然林进行分类经营,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高天然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做到科学地实施天然林保护工作。
6 结语
总而言之,天然林防护是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做好天然林保护工程,能够巩固我省现阶段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成效,进一步促进天然林结构和功能的恢复,为我省森林资源的保护打下良好的基础。
[1]黄 波.天然林保护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绿色科技,2011 (5):76~77.
[2]李建文.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当中存在的问题探究[J].现代园艺,2016(4):89.
[3]谭庆华.天然林管护措施探讨[J].文摘版:自然科学,2015(4):246.
王秋波(1973-),男,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林政资源,营林技术工作。
F326.2
A
2095-2066(2016)14-0267-02
2016-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