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整体性思维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
2016-03-19方世南
方世南
(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以整体性思维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
方世南
(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苏州215123)
[摘要]当代中国生态治理空前力度与生态治理屡屡失灵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根源在于整体性思维缺失。生态治理中的整体性思维是对自然、社会和人作为客观而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整体性存在状况的如实反映而形成的符合生态治理规律从而有助于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的一种辩证系统思维。要充分认识整体性思维对生态治理现代化的重大价值,反思并矫正部落式、碎片化、表象化、伪生态化、短期化的传统生态治理模式偏颇,遵循自然生态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变化发展的规律、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交织互动的规律、区域生态合作共治的规律、环境战略评价引领生态空间优化的规律、生态制度约束与生态文化培育相互促进的规律,全面提升生态治理按生态客观规律推进的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整体性思维;生态治理;现代化
当代中国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与生态治理屡屡失灵的奇特怪象从认识论和方法论角度究其根源,在于缺失唯物辩证法的整体性思维。只有深刻把握整体性思维对于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的重大价值功能,认真反思并努力矫正长期奉行的部落式、碎片化、表象化、伪生态化、短期化的传统生态治理模式偏颇,遵循自然生态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变化发展的规律、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交织互动的规律、区域生态合作共治的规律、环境战略评价引领生态空间优化的规律、生态制度约束与生态文化培育相互促进的规律,才能准确把握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规律和科学路径,全面提升生态治理按生态客观规律推进的现代化水平。
一、整体性思维是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科学思维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都是客观的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整体性存在,整体性思维就是对自然、社会和人作为客观而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整体性存在状况的如实反映而形成的符合生态治理规律从而有助于提高生态治理现代化水平的一种辩证系统思维。尽管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怀特海和美国哲学家哈特肖恩、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小约翰·柯布、大卫·格里芬以及有机马克思主义创始者菲利普·克莱顿等众多学者都从生态危机发生的根源以及生态治理方法论的角度详细地阐述了客观世界作为一种整体性存在和发展过程因而需要人类确立整体性思维的理论,尽管法国思想家皮埃尔·卡蓝默在《破碎的民主:试论治理的革命》、英国学者佩里·希克斯在《迈向整体性治理》中都对以整体性思维推进政府变革、政治民主发展、组织结构优化、公共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价值和主要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激发着人们在生态治理和社会治理中对以整体性思维推进治理现代化水平予以高度重视,但是,对于生态治理而言,这些理论并没有超越和取代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生态是一种客观而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整体性存在因而需要以整体性思维推进生态治理的理论。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世界构成了一张普遍联系之网,社会有机体与生态有机体之间具有内在统一性,其治理理念、治理逻辑、治理手段以及治理方法都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在生态治理中,运用整体性思维推动生态治理现代化,是由整体性思维指导生态治理有助于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从而获得良好绩效决定的。
首先,整体性思维是在遵循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规律基础上的系统性、关联性、协同性的生态治理理念,付诸生态治理实践,有助于促进生态系统这个生命共同体的协调发展。2013年11月,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作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时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由于生态有机体内的各个要素都是作为有机命脉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存在和发展,因此,生态治理必须遵循生态系统所固有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客观自然规律,种树的不能只管种树、治水的不能只管治水、护田的不能单纯护田,而应该从对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辩证思维出发,将种树的治水的和护田的各路力量有机地整合起来,从促进生态内在系统优化的角度加以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
其次,整体性思维是一种倡导生态治理中的利益协调、责任分担、资源整合和管理协同的理念,有助于在生态治理中形成强有力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使命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和享受共同体,推动生态治理现代化。生态治理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复杂的利益协调工程,理顺利益关系是推动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由于围绕生态展开的众多利益涉及到不同公众和不同区域,不确立整体性思维,就无法在认同整体性利益基础上达到利益共识,而没有利益认同和利益共识,生态治理的主体就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除了利益关系协调以外,生态治理并不是简单的环境保护领域的事情,它不仅涉及到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还涉及到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等众多领域,只有运用整体性思维,从整体性生态治理的战略高度,有效地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与全过程,并将其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来对待和运作,才能在生态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基础上产生良好的生态治理绩效。
再次,整体性思维是一种将着手于眼前应对当前生态危机和着眼于未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安全保障型和人口均衡型社会的长期目标衔接起来的生态治理的战略性思维,有助于生态治理战术与战略的结合、近期任务与长期目标的结合、代内关系与代际关系的结合、民族价值与国际价值的结合。整体性思维作为一种将历史与现实、当下与未来有机连接起来的思维,有助于推动社会成员和生态系统发生从自我到生态的整体性变革,形成将循环经济与循环社会结合起来推动大循环生态治理的格局,确立从环境战略评价高度进行整体性规划的生态整体性谋划思维,强化政府、企业、社会公众、非政府组织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思维,培育将天地人和风土气联系起来思考的综合性治理思维,模塑将治理自然与治理社会和构建人的生态理性、将治理非生态的生产方式与治理非生态的消费方式结合起来的思维,从而加快推动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整体现代化格局,以生态治理现代化、生态治理国际化、生态治理科学化和生态治理绩效化的成就,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二、整体性思维是矫正传统生态治理模式偏颇的利器
生态治理失灵是当前中国生态治理中的通病。如果说各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巨大的生态治理投入与微小的生态治理业绩还能令人产生些许宽慰的话,那么,那种大把大把砸下去的钱除了至多打个水漂外,还出现严重的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破坏现象,使生态治理越治理越恶化,治理比不治理更糟糕的种种反常现象就更加令人心疼不已。之所以会产生生态治理失灵、失效、负效现象,是由非整体性思维形成的部落式、碎片化、表象化、伪生态化、短期化的传统生态治理模式弊端引起的。
一是部落式生态治理模式与生态整体性的性质和功能相背离必然导致生态治理失灵、失效和负效。从社会学意义上说,部落一般是指由若干血缘相近的宗族、氏族结合而成的集体,因其有具有共同的祖先、历史传统、文化、语言、礼仪习俗以及居住在同一个区域内的居民集团的分部屯居特点而形成。生态治理部落式模式是一种局限于区域性和属地化管理范围内的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生态治理模式。部落式生态治理模式根源于我国长期形成的偏于一隅的生态守土有责的落后僵硬体制,由于过分强调在某一个区域内的执政者“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念,使其往往只是注重局部生态利益而忽视全局生态利益,甚至为了局部生态利益而不惜牺牲全局生态利益。近几年来,在全国频繁爆发的因污水外引、污泥外流、垃圾外倒、毒气看风向排放他处而发生的区域之间生态矛盾激化和群体性突发性事件频繁发生现象都说明了这一点。在生态环境具有公共性、流动性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无法须臾离开的情况下,如果各地普遍采用非整体性思维的部落式生态治理模式,必然导致生态治理失灵、失效和负效。
二是碎片化生态治理模式与生态治理需要在综合协调中产生效能相背离必然导致生态治理失灵、失效和负效。碎片化生态治理模式是一种条块分割和各个管理部门互不通融的管理模式。笔者曾在《区域生态合作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一文中指出:“由于地方政府的部门利益和行政责权所使然,往往政出多门,不能形成统筹协调的生态治理系统。不同的生态环境要素被分开来管理,甚至同一生态环境要素也被分割成几个方面来管理,使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有机整体性被割裂,因此,难以达到生态治理上的高效率和生态环境系统的最优化。”*方世南:《区域生态合作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学习论坛》2009年第4期。以我国水资源管理而言,城市地面水和工业用水、地下水,水污染,农林牧渔业供水,并不是由一个或两个部门实施集中统一管理,而是分属于建设部门和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国家环保部、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等多个部门管理,出现政出多门的九龙治水现象。鉴于这些部门基本上处于同级权力层级,权力行使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重叠或交叉,还会出现权力真空,从而形成表面上看每个环节都有职能部门在负责,实质上无法形成严密规范和高效协调的生态治理系统。一旦在水资源管理上产生矛盾纠纷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个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或相互争夺利益现象。
三是表象化生态治理模式与生态治理以修内功和收实效见长的矛盾冲突必然导致生态治理失灵、失效和负效。表象化生态治理模式是浮在生态文明建设表面的形式主义花架子式样的生态治理做法,注重于做生态治理的表面文章,以表面上的所谓绿色化、美丽化的所谓光亮鲜的外衣掩盖生态恶化的本质特征,以获取生态治理的所谓绩效。全国各地十分流行的让山区和农村的大树进城、以绿色油漆刷绿荒山以应对卫星电子眼和检察人员、污水排入地下既能让污染无踪迹可找又能节约治污成本、为了应付检查而出现可随时移动的大树、以在毒土上栽种树木和草坪宣告生态治理取得实际绩效等做法,都是十分荒诞不经的行为,但是,目前不管是在发达地区,还是在穷山僻壤,却已经成为所谓生态治理的宝贵经验和十分流行的潜规则。生态治理本质上是修内功和收实效的治理,是让人民群众在生态治理中获得生态权益的生态文明工程,表面化生态治理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和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不但没有丝毫的生态治理绩效可言,相反因违背了生态治理规律而贻误生态治理时机,会进一步加剧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使生态状况更加恶性变异,给生态修复更会带来难度。
四是伪生态化的生态治理模式与生态治理按照自然规律推进的矛盾冲突必然导致生态治理失灵、失效和负效。所谓伪生态化的生态治理模式,是那种不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办事引起的生态治理效果与动机适得其反的做法,如采取现代化、工业化、标准化、整齐划一的方法将自然界长期演化形成的自然弯曲的河道截弯取直的做法,用水泥钢筋硬质化河道堤岸破坏了生物多样性的做法,过分注重人造生态景观和色彩组合等表面因素,把原本自然的河岸林带辅上现代化的透水砖以及栽植人工草皮的做法,砍伐掉道路与河流具有原生态性质的自然林带,栽植上所谓具有生态效果的色带、色块以获得所谓亮化、美化的赏心悦目视觉效果的做法,夜间给树木安装景观灯的所谓亮化工程的做法,试图构建将郊外空气引入城市的“引风入城”以及引风治理雾霾的做法,用人工降雨、地面泼水等物理方法驱除雾霾的做法,将污泥简单地一埋了之、一烧了之的处理办法,将传统砖石铺路的小街巷改造成用沥青铺柏油路的做法,不从各地自然条件和实际情况出发,盲目地照搬外来植物、色块、色带等过度人工化绿化模式的做法,都是那些不按照自然界固有规律办事,不是着眼于污染源的源头治理,不是追求生态治理实效性的伪生态化的生态治理行为。对于生态治理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相反,却会产生严重破坏生态系统的负面作用。
五是短期化的生态治理模式与生态治理是一个长期积累而显功效的矛盾冲突必然导致生态治理失灵、失效和负效。短期化的生态治理模式是急功近利不符合生态修复和生态改善规律的模式,表现为立下短期完成生态治理的硬任务,搞突击式和运动式治理,对雾霾严重的城市开出所谓巨额罚单,试图以罚促改,短期见效的做法。有的地方甚至胆大到在21世纪到来之际竟敢于在媒体上豪言,决不让污染进入21世纪,绝不让雾霾带入21世纪。有的领导还敢于立下如此荒唐的军令状,如果不在几年内将污染治理好,愿意割下自己的头颅。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态恶化状况的继续下降,人们既没有看到突击式和运动式治理带来的任何成效,也没有看到有人因自己的诺言无法兑现而割下了头颅。必须看到,生态环境作为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形成的生态系统有机整体,对其功能紊乱和系统失衡进行的修复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不可能在短期内就能收到山清水秀、蓝天丽日的成效。而需要将信心与耐心紧密地结合起来,将短期行为与长期目标紧密地结合起来,保持久久为功和持久发力的韧劲,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状态,在探索和遵循生态规律中推进生态整体性治理。
三、以整体性思维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的主要路径
以整体性思维全面提升生态治理绩效和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从本质上说,就是在探索和遵循生态治理规律基础上发挥生态治理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推动生态整体性治理目标顺利实现,从而促进生态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以整体性思维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所要探索和遵循的生态治理规律,主要有自然生态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变化发展的规律、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交织互动的规律、区域生态合作共治的规律、环境战略评价引领生态空间优化的规律、生态制度约束与生态文化培育相互促进的规律,等等。
一是以整体性思维探索和遵循自然生态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变化发展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治理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生态治理现代化。
人类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形、岩石、土壤、大气、水、生物、动物、植物等要素组成的有机系统,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始终处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变化发展过程之中,正是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推动的发展变化,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生态治理的过程就是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办事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4页。马克思揭示了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人类各种活动必须正确地界定自然与人的关系,确立自觉地尊重自然、认识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治理理念,体现人类必须按照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以及人类自身规律推进生态治理的思想,说明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建立在资源环境等生产要素的有力保障的自然基础之上,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再大,都是受自然和人自身条件制约的,不能听信精神意志万能论而任意异想天开,盲目蛮干,只有切实地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自然为师,才能有效维护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平衡,使经济社会发展能在自然与社会资源均衡互馈中,始终保持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和有效供给,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是以整体性思维探索和遵循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交织互动的规律,自觉地将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有机联系起来,在推进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整体优化中促进生态治理现代化。
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是紧密联系的。局限于自然环境领域进行的生态治理单独处事方式是简单的线性思维,不可能获得生态治理成效。中国古人的天人感应思想,剔除其封建迷信成分,其中包含着对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规律反映的朴素整体性思维。千百年来,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普通平民百姓,都懂得要将风调雨顺的自然现象与国泰民安的社会现象联系起来思考,要将风调雨顺这个自然现象当作国泰民安这个社会现象的重要自然前提条件和不可或缺的自然基础,要将社会的国泰民安作为自然生态的风调雨顺的结果来认识,显示了要在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的有机联系中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朴素辩证法。以整体性思维推进生态整体性治理,就是要超越单独就自然生态认识和处理自然生态的局限性,打通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之间的边界界限,将两者联系起来思考。恩格斯在《论权威》中指出:“如果说人们靠科学和创造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末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按他利用自然力的程度使它服从一种真正的专制,而不管社会组织怎样。”*《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36页。他指出了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联系。因此,只有将人类价值与生态价值、社会伦理与生态伦理、社会公正与生态公正、社会和谐与自然和谐始终紧密地结合起来研究,才能建立起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共生共荣一体推进的生态整体治理格局。
三是以整体性思维探索和遵循区域生态合作共治规律,自觉地整合区域之间的生态治理力量,以其整体性合力促进生态治理现代化。
自然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如空气、河流、生物、动植物具有跨国界和跨区域间不断地流动着的显著特征,生态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和最普惠的公共物品,生态资源有着难以截然分割开来的特点,跨区域的生态资源产权性质很难清晰地界定,如果采取碎片化和按照行政区划条块分割以及政出多门的治理方法,就会不断上演哈丁所说的“公地的悲剧”戏剧。为此,需要以整体性思维,构建跨区域生态合作治理机制,整合跨区域合作治理队伍,凝聚跨区域合作治理力量,促进生态治理由分散走向集中,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地推进。“由于生态环境是一个由各个组成部分和要素所构成的有机系统,各个地区的局部性的生态环境都处于作为整体性而存在着的生态系统的紧密联系之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之中,因而,只有牢固地确立生态区域共同体意识,将各个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放在作为整体性的生态环境系统中加以认识和实践,才能达到促进整体生态环境系统优化的目的。”*方世南:《区域生态合作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学习论坛》2009年第4期。
四是以整体性思维探索和遵循环境战略评价引领生态空间优化的规律,改变重环境战术评价轻环境战略评价的做法,自觉地以谋大局、谋大势、谋未来的整体性视野予以环境战略评价,以生态空间不断优化促进生态治理现代化。
环境战略评价(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SEA)是西方上个世纪90年代以整体性思维对环境进行宏观性战略性长远性评价以推进生态能够持续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活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环境影响评价中心负责人Riki Therival认为环境战略评价是指“对政策(Policy)、计划(Plan)、规划(Program)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规范的、系统的、综合的评价过程,包括根据评价结果提交的书面报告和把评价结果运用于综合决策中”*参见焦彦欣、王敦球、江成:《对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几点思考》,《资源环境与发展》2008年第4期。参见《新华网》“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全文”,2002年10月29日。。可见,环境战略评价是从整体性高度提出生态治理宏观战略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所进行的一种全面系统和严密规范的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提供给有关部门以利于制订科学的生态治理科学决策的一种评价认知和评价实践活动。我国在生态治理中推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基本上都是一种战术性评价而非战略性评价,只是局限于分析某一个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防控污染的对策和措施。这种环境影响评价,表现为至多只是对某一个项目的环境问题做一些战术上的否决或终止、调整或修补,并不能从全局性、整体性和战略源头上预防和有效控制环境问题的产生。因此,以整体性思维推进环境战略评价,有助于确立地球一家和全国一盘棋观念,达到从整体性高度优化国土开发空间格局,优化经济、社会、人口与环境等各种要素的配置,优化代内发展与代际发展的资源要素配置的目的,从而取得生态整体性治理的良好绩效。
五是以整体性思维探索和遵循生态制度约束与生态文化培育相互促进的规律,通过制度和文化的紧密结合以及两者的相偕相行促进生态治理现代化。
以整体性思维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这种治理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是善治,善治本身就内蕴着制度与文化结合的理念。善治的主要手段是法治,主要方式是多元生态治理主体在协商民主和敬业负责精神支配下的合作共治,主要的文化资源是由民主文化、法治文化、管理文化、包容文化、伦理文化等多种文化组合而成的文化环境。在生态治理中,制度是十分重要的,没有制度就没有规范,就没有刚性的约束,但是,制度并不是唯一的和万能的,制度再严密总有其不完善和可钻空子之处,制度并不能解决制度带来的问题。“单靠正式制度的约束,忽视文化对制度规范作用的心理内化功能,并不能使制度体现出预期的价值,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事实上,正式制度只有配合道德伦理、社会心理、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才能更好地规范多元利益主体的行为、协调多样性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方世南:《生态合作治理制度建设:价值、困境与对策》,《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我国在生态治理中目前已经制定了可谓多如牛毛的各种制度,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等,几乎囊括了生态环境领域的各个方面,但是,如果没有文化的跟进,如果没有文化熏陶而使人们产生自觉地遵循制度、服从制度和信守制度的心理、伦理和文化自觉,制度就会沦为中看不中用的稻草人,必然发生制度失灵现象。因此,制度的背后是文化,文化是制度之母。以整体性思维看待制度与文化的关系,就要将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改变在生态治理实践中或重制度而轻文化、或重文化而轻制度的各执一端的片面做法,积极探索和遵循生态制度约束与生态文化培育相互促进的规律,以制度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产生集聚功效来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
(责任编辑:刘要停)
收稿日期:2016-05-02
作者简介:方世南(1954—),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的生态文明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1AKS001)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D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6]06-0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