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工程转换层支模体系施工与安全控制

2016-03-19田来春河南国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低碳世界 2016年14期
关键词:梁底支模立杆

田来春(河南国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某工程转换层支模体系施工与安全控制

田来春(河南国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转换层支模体系施工技术较为复杂,不仅施工质量较难把握,而且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也相对较多,对此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探讨转换层支模体系施工技术,并提出几点安全控制措施。

转换层;支模体系;施工技术;安全控制

如今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高层建筑项目中普遍采用高大截面梁来转换楼层平面布置,同时采取满堂支模体系,实际施工过程中面临的难度较大,并且施工中的安全风险较高,钢管质量、扣件质量、施工方案计算准确性、搭设施工质量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造成坍塌事故,威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为了确保转换层支模体系的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目前有必要不断探讨转换层支模体系施工技术与安全控制措施。

1 工程实例

某高层办公及住宅项目,总建筑面积83387.97m2,共32层,总建筑高度110.60m,A座与B座的转换层设在6层,6层结构标高 23.900m,层高 5.9m,转换层结构梁梁高 600~2000mm,框支梁最大截面尺寸可达1900mm×2000mm,本工程中支模体系施工面临着很大难度,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安全隐患,本文在此以本次高层办公及住宅项目为例,分析转换层支模体系施工技术与安全控制措施。

2 转换层支模体系施工技术

2.1选择模板及木枋

依据本工程中转换层的实际特点,决定采用18mm厚胶合板作为现浇板模板、侧模以及梁底模板,现浇板以及梁侧采取60mm×80mm木枋,梁底采取80mm×100mm木枋。

2.2梁支模体系施工

梁底支模体系依据梁截面尺寸进行布设,立杆铺垫松木板(厚50mm,宽200mm),横向布置梁底木枋,竖向布置梁侧木枋以作为梁侧内楞,同时梁侧外楞通过2根钢管焊接而成,沿梁跨度方向水平布置,对拉加固采用φ14螺杆。一般情况下,在结构层混凝土表面强度达到12N/mm2后即可开始支模架施工,首先进行放线,水平扫地杆要依据支模架立杆纵横间距来进行搭设,水平扫地杆搭设完成后需进行严格检查,确保纵横间距都满足要求之后方可搭设立杆。此外在搭设梁底水平杆之前,应首先确定好水平杆标高以及起拱高度,之后再进行大横杆、小横杆、梁底水平杆的搭设施工。在水平杆以及立杆全部搭设结束后,即可搭设剪刀撑,剪刀撑上端连接于梁底水平杆,中间通过环形扣件与水平杆、立杆连接牢靠,下端连接于水平扫地杆。在上层和下层立杆的搭设施工中,应该依据下层立杆的位置来进行施工,并且要确保上层和下层立杆处于同义垂直线。

2.3关键部位处理

在实际施工中,高大截面梁支模体系必须要具备充足的稳定性以及刚度,因此本工程在梁两侧的水平杆和立杆搭设结束后,又分别在梁两侧沿梁跨度方向搭设连续剪刀撑,上端连接于梁底水平杆,中间连接于水平杆和立杆,下端连接于扫地杆。另外在高大截面梁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输送和浇筑都会产生一定的推力,这就有可能导致梁出现水平位移现场,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本工程还分别在梁两侧沿梁跨度方向搭设水平剪刀撑,每4000mm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上端连接在梁上口立杆和水平杆的相交部位,左右两端均与相邻的梁侧支模体系进行扣接,下端连接在梁底立杆和水平杆的相交部位。

2.4模板安装

在安装模板过程中,将操作层搭设在梁、板底第2道水平杆之上,采用脚手片铺满操作层,梁模板通过侧包底的形式进行安装,底模安装时先安装木枋再安装模板,侧模首先在制作场地加工成型,之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拼装,侧模安装完成后即可安装钢管外楞以及对拉螺杆。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之后开始拆模施工,采用“先拆除侧模,再拆除底模,先拆除跨中模板,再拆除两端模板”的施工方法。

3 转换层支模体系施工的安全控制措施

3.1材料控制

材料性能对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都有很大影响,因此为了保证转换层支模体系施工的安全性,本工程中首先对施工材料严格控制,依据相关规范标准,支模钢管采用3号普通钢管,并且要确保钢管表面锈蚀深度不超过0.5mm,同时严格检查钢管弯曲变形程度,当钢管长度在 1.5m以下时,钢管端部弯曲应不超过5mm;当钢管长度在达到3m且不足4m时,弯曲变形应不超过12mm;当钢管长度达到4m且不足6.5m时,弯曲变形不应超过20mm。此外还要对扣件质量进行严格把控,采用可锻造铁制作扣件,首先保证旋转扣件以及直角扣件的承载力满足规范要求,此外扣件螺栓扭紧拧力矩至少要达到40N·m,同时不能超过65N·m,既不可过松,也不可过紧,一些扣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重复进行使用,当这些扣件出现砂眼、裂缝、滑丝、变形等问题之后,坚决不允许继续使用,对于钢管材料一定要做好清理工作,避免钢管表面存有水泥砂浆、泥土、锈迹等杂物,保证钢管的握裹力,制作木枋和模板时必须要严格遵守设计标准,不能够采用沉积多年或者已经腐朽的木枋和模板。

3.2施工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切实落实“安全第一”的施工理念,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严抓质量,兼顾施工进度,在转换层支模体系施工过程中,钢管排架的搭设是关键环节之一,实际施工时应确保钢管排架横平竖直,上层支模架立杆与下层支模架立杆应处于同一垂直线之上,并且应该尽量使用整根钢管进行搭设,各类连接件一定要连接牢靠,同时为了保证架体稳定性,防止架体出现摇晃的现象,因此在施工中应合理设置临时斜向支撑,临时斜向支撑采用钢管进行搭设,与地面之间的角度至少应控制在45°以上,垫板与立杆之间不能存在间隙,不能出现松动的现象,如果钢管外楞存在接头,搭接时应该将接头相互错开,搭接处至少应设置2道螺杆,施工中使用的所有螺杆不能存在滑丝问题。

在模板施工开始之前,一定要合理搭设脚手架,梁底水平下面要合理设置脚手片安全隔离层。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应仔细检查扣件是否松动,支撑是否可靠,确认无误后方可浇筑施工,并且在浇筑施工期间,也要实时掌握支撑和扣件的可靠性,同时要检查支设模板吊钩、斜支撑、平台连接处的螺栓是否存在松动现象,还要对支模架进行层层检查,如果发现上层支撑与下层支撑出现错位现象,一定要及时处理,避免给施工活动带来安全隐患,另外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要对模板立杆实施严格测量,并做好标记,如果发现支承或者支架出现变形、松动、下沉等问题,应立即采取应对措施。

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施工荷载,钢筋等材料禁止堆放在支架之上,对于超大荷载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 应用效果

最终本工程支模体系结构简单、受力清楚,并且搭设和拆除施工都较为简便,另外本项目采用了型钢桁架支模体系,实践证明,该支模体系在受力过程中没有出现变形问题,架体整体性比较显著,同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强度以及刚度,并且施工成本较低。由于本项目中制定了一系列安全控制措施,实现了预期的安全管理目标,没有出现安全事故。

5 总结

转换层支模体系施工流程较为复杂,施工中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风险较多,因此在转换层支模体系施工过程中,一定要科学运用各环节的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质量,同时要合理采取安全控制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在此结合某高层办公及住宅项目,探讨了转换层支模体系施工技术及安全控制措施,希望本文内容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帮助。

[1]薛 斌.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施工方法探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5,02:15~17.

[2]梁桂柯.高支模在转换层施工技术中的控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0:83~84.

[3]谷 春.探讨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J].门窗,2013,03:77~78.

[4]刘伯能.分析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J].城市建筑,2013,24:91.

[5]李长富.浅谈建设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管理模式[J].建材与装饰,2016,04:54~55.

2016-5-1

TU755.2+2

A

2095-2066(2016)14-0119-02

猜你喜欢

梁底支模立杆
高支模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
斜拉桥梁底维修施工吊架的设计和安装
满堂碗扣支架间排距快速确定问题探讨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
盘扣式钢管独立支撑塔架承载力研究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FRP 片材加固混凝土梁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
高大模板支架模型试验受力分析
超载下高支模碗扣式架体单元组装方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