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界”的高职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

2016-03-19陈克军

关键词:课程实践高等职业教育跨界

陈克军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00)



“跨界”的高职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

陈克军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蚌埠233000)

摘要: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教育问题。这个问题的本质事实上就是职业教育的质量问题。而职业教育质量问题的关键又在于职业教育能否做到并做实“跨界”实践。跨界思维,要求职业院校必须进行更加彻底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与实践教学改革。跨界思维,其核心是在职场中寻求课程开发的平台,并对其进行教学化的处理,寻找教育场中的课程实施平台,逐步尝试建立以实践为中心组织课程的现代职教课程模式。

关键词:跨界;课程改革;课程实践;高等职业教育

一、高职课程改革的核心与难点:“跨界”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在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中虽然数量上已经实现规模扩张,但是人才培养质量依然不能满足日前增长的社会需求。近年来,国家层面关于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频繁出台,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寄托厚望。尤其是中国创造对于高技能人才的强烈需求,已经促使高等职业教育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的高职教育,必须整体性地解决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实现职业教育的跨界整合。而职业教育的跨界整合的关键与核心就是课堂的跨界问题。

为了解决职业教育“跨界”难题,我们吸收国内外以实践为中心的课程建设的理论成果,并结合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实践,在系统的理论研究、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整体化、系统性地实施“跨界”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究,把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亮点和战略重点,全方位、全身心进行优化设计、组织和管理,真正意义上逐步实现教与学过程并通过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直接与企业岗位相对接,创设真实工作情境,实施项目和任务导向教学,培养学生真实情况中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实践能力。

实践中,我们基于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对物流管理专业关键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系统、细致地梳理独具实践价值的工作过程知识,构建以项目、任务、实践问题为载体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中心课程和教学体系。行业企业全程协同参与物流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过程,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共同研究制定培养方案,共同承担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指导任务,共同创设真实工作情境,共同研究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共同组建师资队伍等。

二、“跨界”的高职课程改革实践

(一)融合职业资格和行业标准,构建基于工作过程项目课程体系

我们全面开展物流和电子商务专业相关职业核心岗位技能特质调研,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素质与知识点的需求,融合职业资格标准,参照企业对专业人才“规格、道德、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全面分析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素质、知识,校企合作制定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

在进行充分的专业人才市场需要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行业、企业、政府和学校有关各方专家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充分讨论,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制订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专业项目课程体系。我们按照国家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标准和助理电子商务师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把岗位技能标准和素质要求,以及职业道德标准纳入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按照职业资格的技能标准与综合素质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适岗能力,为学生职业化发展奠定基地。

根据我国产业发展需要、行业协会调研报告和有关企业现场调研资料,结合安徽省及蚌埠市产业发展的实际,对各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研究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要和应当具备的职业能力。依据岗位定目标、依据任务定课程、依据能力选内容,实现课程与岗位任务对接,制订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

例如,我们与安徽南北快运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共同开发《仓储管理》与《配送管理》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中心课程。学校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实际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标准,大胆进行课程改革。通过工作分析,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确定课程结构、选择课程内容、开发实践中心课程,将企业最需要的知识、最关键的技能、最重要的素质提炼出来,融入课程之中,确保课程内容基本适应社会需求。

(二)构建以实践为中心的核心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按认知与体验、项目实训、综合模拟实训和生产性顶岗实践四个层次构建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第1学期安排专业认知实习与体验,在第2到第4学期分别安排岗位技能项目化训练。在第2到第4学期项目化训练的基础上,分别安排生产性顶岗实践,第5学期安排专业综合实训,第6学期安排学生开展为期6个月的对口顶岗和轮岗实践,增加学生零距离就业的机会。

校企共建校外实践基地,签署校企合作协议,采用课程项目实习——顶岗实习——成功就业“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从企业认知实习与课程实习开始,经过企业顶岗实习,最后实现学生成功就业。根据企业需要,安排学生在企业指导教师的帮助下,进行企业实践项目实习,具体学习项目与期限由企业根据需要来确定,可以是1-2周,根据参加学生人数分批进行。实习完毕,学生需向学院交课程项目实习报告,企业指导教师也必须对参加课程项目实习的学生进行课程项目实习考核与鉴定。专业核心课程项目实习,每学期随教学计划进程分段安排。企业根据课程项目实习阶段学生的表现,并考虑学生岗位需求,选择学生参加企业为期六个月的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期间,企业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供实习生活补助,由企业向学生按月发放。企业负责安排学生岗前培训和教育等。企业还根据学生需要,进行轮岗实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转岗适应能力。实习生进行为期六个月的顶岗实习后,企业与学生进行协商,招聘合格的实习生为企业正式员工,享受企业正式员工待遇。并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职业成长提供发展空间。

我们始终以合作企业的合理利益为中心,协调学生、学校与企业的关系。通过专业教师为企业提供优质的专业咨询与技术服务,满足企业的技术需要和人才需要,促进与巩固校企合作。

(三)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我国职业教育致命弱点是缺少基于真实情景的学习。我们通过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情,让学生亲自参与企业实践活动,培养与形成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课程项目实习、顶岗实习和轮岗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进行学习,学生逐步完成个体身份建构的过程。由企业推荐技术专家和技术能手到担任实践中心课程的指导教师。校企合作共建职业教育“双主体”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协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在企业全程协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我们始终紧扣跨界这个核心与关键,创设真实工作情境,建构理实一体化的学习环境,把以知识教学的学校教育转化为以直接获得工作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通过真实工作情境的实践与陶冶,使学生逐步积累起面向实践的创造、创新和创业能力。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的实施,改善课堂生态环境,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习惯,激发学生兴趣。

在核心课程项目教学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制定职业岗位核心作业环节的技能标准与评价体系,构建由企业师傅评价为主,课程教师评价为辅的技能型人才培养评价标准与评价体系。

(四)研究并实践“跨界”课程教学方法创新

跨界的课程需要跨界的教学教师队伍,采用跨界的教学方法。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我们开展教师实践教学业务培训,转变教师观念,提升业务能力;以项目化课程改革为抓手,强化课程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能力培训和实践工作,探索对教师进行教学核心能力考核的途径和办法;建立健全教师下企业实践机制,搭建平台,鼓励教师主动服务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参与企业研发,提炼项目,丰富教学资源。通过努力,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双师”素质进一步提高。

我系还聘请企业专家能手指导学生课程顶岗实习,手把手地教与学,在工作任务情境中,教得有效,学得快,学得牢,学得有信心。在走与生产实践结合之路的过程中,学生顶岗并且通过轮岗,逐步成长为企业基层管理者。

为了适应跨界课程的教学,我们系统地研究并实践项目化教学、问题情境教学、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会学习,让我们的学生想学、能学。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问题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职业规划、就业与创业一体化教育,开展校企合作教育,工学结合、工学交替,探索核心课程顶岗实习新模式。在顶岗学习中培养职业态度、职业意识、团队精神、创新精神。

学生在问题案例情境中,思维能力获得长足的发展,逐渐学会发现工作过程中的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找到原因后能采取适当措施尝试着解决这些问题。

(五)加强综合职业素质课程建设

跨界的职业教育,不仅要强调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更为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协调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我们重点围绕学生未来职业可持续发展这个中心,以职业生涯规划为线索,最终实现学生向职业人的伟大转变,并为学生的职业成长准备条件。

三、关于“跨界”的高职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强力着手突破职业教育“跨界”难题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难点在于企业和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难突破。在长期深入地开展校企合作的前提下,建立校企合作深度合作制度,形成企业广泛深入参与职业教育的机制,企业全方位参与职业教育全过程。

(二)夯实“跨界”的职业教育课程根基

职业的根本在于实践教学。构建以实践为中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与改革实践教学方法体系是职业教育跨界的前提与基础。通过项目化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项目化与课程实践化的过程中,着力开展问题、案例、情境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改革与创新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将问题教学、案例情境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系统运用到课程教学之中,形成多元化以实践中心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新局面。

(三)系统开展“跨界”的职业教育课程的理论研究与探索

根据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实际需要,我们开发了适合学生技能培养的校本教材,以国家职业资格为标准,以核心岗位技能为主线,采取问题、案例、情境教学模式来编写,教师教得生动,学生学得放松。发表一系列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的理论文章,对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为职业教育实践改革与创新提供智力支撑。

(四)解决“跨界”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制度与体制问题

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探索过程中,制定课程改革指导性文件、(课程)顶岗实习管理实施办法、项目化课程实施方案、技能型人才评价标准与评价体系改革方案等。

(五)开展多元化第二课堂,构建校园职业文化

以创业设计大赛、简历设计大赛、职业规划大赛、职业技能大赛等为平台,系统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与技能。

(六)突破“跨界”职业教育课程——企业顶岗实习这个关键点

全面拓展校外实践实训教学广度与深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系统设计了核心课程顶岗实习,根据核心课程的教学进程,我们分学期安排学生到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进行认知实习、课程顶岗实习、假期轮岗实习和顶岗实习。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指导教师制订顶岗实习计划,全面指导学生开展岗位实践,对实习学生进行管理和评价,并评选优秀实习生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校外实践教育基础负责学生岗位实践的考核与评价。

(责任编辑:王莉)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02X(2016)02-0089-03

基金项目:安徽省卓越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2013zjjy060);安徽省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等职业院校整体教改研究与实践”(2014zdjy170);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以会计公司为依托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研究”(2014jyxm587)

收稿日期:*2016-02-21

作者简介:陈克军(1969-),男,安徽无为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与管理。E-mail:chenkejun-160815@sina.com.

猜你喜欢

课程实践高等职业教育跨界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跨界设计
跨界通平台
项目进阶驱动的JaVaEE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与研究
多元文化素质教育探索与课程的实践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跨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