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配网自动化与提高供电可靠性

2016-03-19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宜昌供电公司湖北宜昌443000

低碳世界 2016年11期
关键词:配电网可靠性电网

苏 彪(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宜昌供电公司,湖北 宜昌 443000)



浅谈配网自动化与提高供电可靠性

苏彪(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宜昌供电公司,湖北宜昌44300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在人们生产与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用户对于电力供应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因而,在电力行业中对配网自动化管理水平及供电可靠性进行提高十分必要。本文首先对配网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管理措施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对供电可靠性进行提高的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配网自动化;供电可靠性;措施

1 引言

电力配网的可靠性指的是电力企业的供电系统对用电客户的持续供电能力,是对供电系统质量进行衡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能够体现出电网建设、运行、改造以及维护工作的效果。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们对于电力配网自动化及其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配电网中存在各种因素,再加上一些外界原因,能够对供电可靠性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对配网自动化管理及供电可靠性提高的措施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例行监测时配电网停电严重影响着供电的可靠性,会造成长时间的停电,提高配电网管理水平,减少例行监测停电的次数,是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目前,资源的有效整合是电力企业共同存在的难题,许多单位都各自为政,不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信息的难以交流导致了电力系统配电网管理的紊乱和数据的纷繁复杂。不仅在资料整合方面存在问题,有些电力企业在系统设备有效整合方面也存在不足,配电系统在运行时会出现主控方和被控方信息不一样、新旧设备不匹配以及网络传输能力差的现象。尤其是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新旧结合的时候出现的系统紊乱问题导致工作不能正常运行。在管理体制方面,电力企业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原有的管理方式是垂直管理,缺乏保证措施,并且忽视客户和实效重视系统和形式的功能设计过程导致管理漏洞以及技术缺失现象的出现。

因为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投入资金多,涉及范围广,所以不仅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需要,还要考虑到充分的利用现在拥有的配网系统,这就要求企业在技术和管理上都要采取措施,为配电网的完善和扩展提供条件。在实际的工作运行中,要利用可扩展的管理系统和先进设备,运用先进的理念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日常的管理工作也要注重长远的利益,好好做好长远规划。

3 如何加强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管理

3.1加快电力系统配网的建造速度

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和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的需要,就要加快对电力系统配网的建设与改造。在这个过程中,要明确加速电力系统配网的建设与改造对于优化整个电力系统电网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为满足电力用户对电力的高需求提供前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电力系统配网的自动调节和控制功能,深化配置,促进配网高速安全的运行。

3.2建立硬件支持系统

运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建立硬件支持系统,在现有的电力设备基础上对硬件支持系统和管理修复系统进行修复,并使这两种系统共同作用于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中。要想解决电力系统配电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目标,就要运用电力硬件支持系统来广泛的收集运行数据、数据的分析以及数据的对比,进而明确该系统区域是否有故障存在。与此同时,还要完善管理系统,在工作中,可以运用管理修复系统监督和修复配网中的信息,保证故障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构建完善的电力系统有效的硬件支持系统,可以促进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工作的稳定运行。

3.3电力系统自我诊断功能的完善

只有完善电力系统的自我诊断功能,才能促进电力系统配网自化技术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要想更好地实现电力运行系统的自动化,就要在电力运输的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及时地检测电力待测参数。要积极地对电力系统配网的设备检测以及评估诊断采取措施,才能促进配网自我诊断功能的建设,促进供电企业的发展。

4 提高供电可靠性措施

4.1优化电源及输电模式

电力企业可以通过优化电源及输电模式的方式来保证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优质性和可靠性。提高电源系统可靠性的方法之一是尽可能提高线路的输送容量,对电网中存在输电瓶颈问题的元件和输变电设备进行改造,增加导线的截面面积。举例分析,在变电站之间增设联络线并实行分段控制法,可以有效提高各站负荷的转供能力,减少停电问题,提高供电的可靠性;适当增加10kV开关所数量,减小10kV线路的供电半径,增加10kV的出线回路数;同时,做好预防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尽量减少设备故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电力企业要重视巡视工作,保证电网的运行质量,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质量状况,及时发现配网缺陷,消除隐患。

4.2完善配网规划,优化配网结构

就配网供电可靠性而言,网架结构的配置,是影响到其供电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完善的配网网络,也是确保为广大用户提供可靠供电的基础和必然手段。为此,提高供电可靠性,需先从电网规划与现有配电网络优化入手。①全面展开电网规划编制作业,合理调整规划内容。如迎合现阶段配电发展实际对配电网规划加以修订,抱着超前与长远思想,综合考虑配网的结构,科学布局线路与接线方式,确保供电站拥有的可靠的供电能力;②开展负荷预测工作,做好电源点建设工作,保障配电网拥有充足的电源与备用容量,以最大限度减少因电源不足而造成供电可靠性低情况的发生。如在配电网中,积极推广应用环网、多分段连接与多回线等方式,以不断提升电能的利用率;改善输配网架结构,以此来迎合电网“是N+1”准则,因地制宜的选取接线方式;③对于那些可靠性较差的既有线路,基于原有线路,在所有分支线路上装上隔离开关或是熔断器,进行合理分段,并安装上联络开关,强化对系统的合理改造和调整。因为若是在相邻两线路某处装上的联络断路器,一旦线路出现故障需要检修,就可确保其它线路的供电正常。

4.3完善技术措施,采用先进设备

(1)逐步强化技术措施,全面推广新产品。如在电网改造工作中,大力应用绝缘导线与高压电缆,最大限度降低供电故障,提高供电可靠性;将针式绝缘子换成棒式绝缘子,因为针式绝缘子,整体耐压能力较差,特别是在雷雨季节,容易被击穿,引发单相接地,不易找寻故障点,拖延停电时间,若是应用棒式绝缘子,就可很好的避免这些问题;将油断路器换成真空断路器,将阀式避雷器替换成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以提升线路避雷与抗过压能力;使用全密封变压器,从而在减少成本的同时,减少变压器事故。

(2)引进先进设备,推进配网自动化。在日常工作中,供电站需充分发挥出数据通信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自动控制等技术,把配网运行情况、供电设备与电网结构、用户等信息全部集成在一起,进而实现对配电网供电运行情况的信息化与自动化管理,以此来确保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同时,通过科学选择同本地情况相符合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方案,从而在实现动态监控的基础上,实时采集电网的运行状态、负荷等情况,全面实现配电的网络管理,并具体结合情况,制定优化方案,以此来不断提升供电的可靠性。

5 结语

综上所述,供电可靠性,作为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就供电方而言,必须逐步改善其管理措施,引进新技术,合理规划,逐步优化配网结果,提高配网自动化管理水平,以从整体上提升配网系统供电的可靠性,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提供更为稳定的电能资源。

[1]吕 华.浅议供电企业如何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09):146~147.

[2]房京桥.配电系统自动化实施过程中的几点建议[J].广东科技,2013 (12):234~235.

[3]王德真.浅谈配网自动化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J].规划设计,2015(44):117.

苏 彪(1978-),男,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

TM76

A

2095-2066(2016)11-0064-02

2016-3-8

猜你喜欢

配电网可靠性电网
穿越电网
可靠性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
合理使用及正确测试以提升DC/DC变换器可靠性
关于城市10kV配电网自动化实施的探讨
GO-FLOW法在飞机EHA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
5G通信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分析
基于IEC61850的配电网数据传输保护机制
电网也有春天
一场配电网改造的攻坚战——信阳供电公司加快推进配电网改造略记
配电网不止一步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