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价改革下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研究
2016-03-19曹芳
曹 芳
(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安徽 合肥 230022)
输配电价改革下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研究
曹芳
(国网合肥供电公司,安徽合肥230022)
摘要:输配电价格改革后,电价主要依据电网企业有效资产进行核定,资产管理模式将从扁平化提升为三维化,电网企业需在投资、接收外部资产、设备资产联动及风险管控方面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以适应改革后的新盈利模式,具体表现在提升工程核算精度、转资准确性与及时性、用户资产接收甄别水平、设备资产联动性和资产管理风险预控性,将资产管理和成本核算、电价核算紧密结合,来实现创建“一强三优”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的目标。
关键词: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投资;接收;联动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就电力体制改革做出了重要部署,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业务、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电计划,强化政府监管、强化电力统筹规划、强化电力安全高效运行和可靠供应,推进交易机构相对独立。”在新形势下,电网企业盈利模式将由获取购销价差转变为输配电准许总收入。输配电业务收入主要取决于监管期新增投资和有效资产规模、电网运营成本和准许收益水平,不再依赖电量增长。政府对电网企业监管重点发生转变,政府部门以电网有效资产为基础,对公司输配电收入、成本和价格进行全方位直接事前监管。
新的电网盈利模式对今后电网企业资产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电价主要依赖于有效资产的核定,运营成本也根据相关资产规模进行确定,因此财务人员将从传统的资产卡片账务扁平化管理转变为全面关注资产的结构、规模、经营效益,在实务中将资产设备管理三维化,实现更全面更精细化的管理。
一、提高投资核算准确性,实现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
目前电网企业投资计划核算与成本监管不对应,转资不及时、资产不准确、拆除设备与工程不对应等问题突出。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工程费用测算,提升资产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具体到流程中,根据固定资产的生产经营发展目标等因素拟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根据投资方向、规模、资金占用成本、预计盈利水平和风险程度准确测算工程规模[1,2],并在工程施工中严格控制预算,严禁擅自提升购置资产规格和扩大工程规模,避免不必要的支出和费用。
2.提高物资、工程、设备、资产数据联动性,推广自动转资,提升工程转资准确性。工程转资由物资、工程、生产和财务多部门参与,形成资产卡片清单与现场情况一致,既符合资产精细化,也符合设备安全运行要求。
3.建立工程设计、技术改造、设备管理和废旧物资管理一体化系统,避免废旧物资流失。工程在设计阶段应列出需拆除设备清单并与系统中数据核对一致[3],并在工程管理阶段进行严格管控,出具实际拆除物资清单,物资部门依据固定资产报废单和非固定资产报废单回收废旧物资,并与工程管理部门出具实际拆除物资清单相互核对。该流程形成闭环管理,由公司监察、审计部门监督。
4.加强工程管理后评价,引入设备生命周期费用概念(LCC)[4]。除基建工程外,技改、大修等工程也应相应提升工程管理后评价。将资产产生的效益与工程资产挂钩,为今后的设备服务采购及电网投资方向提供数据支持。
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的设备生命周期费用概念,为每个设备或设备组建立设备综合效率(即产出/投入)来评价该设备(设备组)是否经济[4],电网企业主要是结合用户电费收入及企业综合效益等方面考虑产出数量。
二、加强用户资产接收效益监控,优先接收优质资产,杜绝接收劣质资产
在输配电价改革成本监审中,接收的用户资产不计入资产总额,在折旧和资本收益率计算基本电价时,接收资产均不参与计算,只能收取相应运维费用。这就要求供电公司需要细化用户资产接收策略,按照“统筹兼顾、促进发展,协商自愿、无偿移交,依法合规、规范操作,完善机制、强化管理”的工作原则,配合业务部门有针对性地接受用户资产,做大做强公司资产。
1.接收优质用户资产有助提升市场竞争力
从长远上看,接收用户资产有助于电网企业抢占市场份额,在电网体制改革中提升话语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符合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居民供电一户一表供电到户的要求。避免由开发商自行管理造成的窃电、线损等营销管理风险。同时有助于及时按照负荷变化进行负荷调整,而客户资产范围则无法办理相关业务。
(2)优质用户资产的接收能够丰富电网的资源。有利于地区网架调整,增加了电网的裕度。如一些用户专用线,日常负荷较低,若将该部分专用线并入自有配网主线管理,有助于缓解电网压力,部分解决迎峰度夏等用电高峰问题。
(3)缓解代维资产运维风险。目前不移交小区由开发商自行委托代维单位,但如果开发商注销,代维协议到期,小区将面临无人维护状态,运维压力将直接转加给供电公司。
2.老旧及劣质用户资产存在安全及管理隐患和同业对标指标下降等不良影响
(1)用户资产在质量方面存在安全隐患影响供电可靠性。用户资产的设备质量问题无法有效管控,施工质量和设备档次参差不齐,以国内二线品牌为主,采购、调试、安装、运行没有监督管理,对后期设备运维带来较大压力。同时建设标准略低于局管配电设施标准,如地下开闭所多处于地下最底层,站房面积狭小,设备进出通道困难,通风散热差,墙体、电缆沟潮湿,多不利于设备运行。造成了电网停电故障较多,影响供电可靠性,产生大量的投诉事件,给供电企业行风带来较大影响。老旧小区现场抢修甚至可能会遇有不明带电点,威胁抢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2)公司没有统一具体的接收标准、验收规范原则,档案管理也不规范,存在管理风险。各市县公司对于具体的接收标准、验收规范规定参次不齐,全省没有统一标准,不利于业务人员至现场验收把关,存在一定的管理隐患。同时用户资产档案管理与公司资产设备档案管理规范存在较大差距,资料存在遗失情况。
(3)后期管理和维护任务繁重,增加人员工作强度和成本。主要表现在抢修队伍及管理人员编制有限,无法满足大量用户小区的日常管理和抢修需求,市公司目前未接收的配电设施若移交,至少增加一半的运维工作量,将给主业运维增加压力。同时接收的资产点多面广,造成人工成本和运维成本增大。
(4)同业对标产生部分不良影响。目前公司固定资产总额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接收的用户资产,但接收用户资产导致公司资产利润率下降,目前在同业对标中与其他大中型供电企业相比处于弱势。但从长期看,输配电价改革后,该部分不良影响可利用折旧成本的增长逐步抵消。
综上所述,优质用户资产的接收在电网企业改革中能够以较低的运维成本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而老旧及劣质用户资产的接收只能从表面上增加电网企业的资产总量,但在接收初期就面临大规模的成本和技改资金压力,导致核定的运维成本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检修及修理更换费用。电网资产在平衡社会效益和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应优先考虑接收优质用户资产。
三、提升资产设备联动效率,资产管理从扁平化向三维化方向发展
目前供电企业的资产管理采用的是扁平化管理,财务仅单纯就资产卡片进行价值维护管理。与设备实物联系并不紧密,无法评估单项资产设备检修维护成本。现有的设备系统不统一,也无法直观地实现设备资产联动,计划、生产、维修、采购、供应、财务等各个部门无法共享设备维护信息[4]。新的电网盈利模式要求评估有效资产,这就要求强化资产基础管理,将资产设备管理从扁平化提升到三维化,以追求设备一生的寿命周期最经济作为目标[4]:强化财务与业务协同,实现资产价值管理与设备实物管理的自动集成;拓展资产分析的广度和细度,通过深化细化资产多维分析主题、优化信息系统功能,应用资产信息多维度的实时分析体系,提升资产精益化管理能力。
1.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统一信息标准,完善资产卡片数据,准确反映资产设备现场信息。统一资产卡片管理模式和信息录入要求,准确反映资产的安装地点、来源、型号、厂家、设备现场名称,体现资产基本用途和属性。与设备卡片相同内容字段实现联动。
2.在资产方面实现业财融合,具体表现在检修成本及技术改造与资产卡片关联化,实现系统内技改成本与资产卡片的联动。
目前固定资产卡片仅能够反映价值变动,为适应资产精细化管理要求,应将检修成本、技术改造与资产卡片挂钩,并在系统中实现资产卡片反映维护成本、技改费用的功能,强化资产数据多维化分析,实现分片、分所、分线路区分各自发生成本的功能。为进一步区分有效、低效、无效资产做好准备,对于维护成本远高于其价值的资产应界定为低效或无效资产。
3.建立资产设备数据异常警示系统。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系统的组织工作,涉及多个部门,电网企业固定资产卡片及价值数据基本依赖于人工处理,受管理人员能力等主观因素影响较大[1]。需根据日常管理要求,在系统中设置资产设备数据异常报警系统,如单项资产当月新增折旧异常(如不满足全额计提折旧的资产当月一次提足折旧)。
电力体制改革对电网企业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供电公司应紧跟国家政策,加快推进电力资产管理全面精细化,从长远出发、立足根本、深入研究,扎实做好各项资产管理工作,在扩大增量、管好存量,提升信息化水平,夯实有效资产基础上,进一步将资产管理深入到立体化阶段,将资产管理与成本效益紧密结合,实现资产的精益化管理,为电网公司创建“一强三优”企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庆龙,聂兴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与评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2] 沈咏梅.项目建设中的财务管理研究[J].会计师,2016(5):36-38.
[3] 宋志华.电网企业内部审计实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4] 崔南方,张安.现代企业资产管理——EAM系统的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王敏]
Fixed Asset Management of Power Grid Enterprises under Price Reform of Electricity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CAOFang
(StateGridHefeiPowerSupplyCompany,Hefei230022,China)
Abstract:After the price reform of electricity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the electricity price is checked and ratified according to the assets of electricity power grid enterprise. The asset management evolves from the flat-styled management mode to the three-dimensional management mode. Power grid enterprises are required to further enhance their management level as regards to investment, receiving external assets, equipment asset linkage and risk control aspects, so as to adapt the new profit model after the reform, especially in the advancing of engineering calculation precision, the veracity and timeliness of asset transformation, user asset reception identify level, equipment asset correlations and risk pre-control management. Combined with the asset management, cost accounting and electricity price calculation, a modernized company with strong power grid, excellent assets, service and performance is realized, to adapt to the changing environment.
Key words:fixed asset; delicacy management; investment; receiving; linkage
收稿日期:2016-05-17
作者简介:曹芳(1979-),女,江苏江阴人,国网合肥供电公司财务资产部专责,会计师。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06(2016)02-00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