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导干部要争做践行“心中四有”的模范

2016-03-19彭明方

党政干部论坛 2016年1期
关键词:守纪律规矩理想信念

○ 彭明方



领导干部要争做践行“心中四有”的模范

○彭明方

2014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指出:“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争做“心中四有”干部,既是对县委书记提出的殷切期望,更是对全体党员干部提出的具体要求,因此,领导干部应带头践行“心中四有”,按照守纪律、讲规矩的要求,做好模范。

一、讲党性,做政治坚定的“明白人”

心中有党就是要讲党性,在党言党、爱党忧党、对党忠诚,坚决遵守党的章程和纪律规矩,一心一意跟党走,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

(一)坚定理想信念

习近平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党员干部讲党性的精髓和灵魂。新形势下,社会意识形态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政治方向,强化组织意识,从严管党治党。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头脑清醒、旗帜鲜明,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执行上级决策部署,切实做到令行禁止。

(二)坚持对党忠诚

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心中有党,对党忠诚,不是空洞的口号、高调的表态、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实在的行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经得起风浪考验,确保在政治方向上不走岔、走偏。始终听党话、跟党走,是非面前分得清、名利面前放得下、关键时刻靠得住,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做到思想上坚信不移,行动上坚定不移。对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决贯彻执行,不打折扣、不讲价钱、不摆困难。

(三)坚守党纪法规

领导干部坚守党纪国法,就是要守纪律、讲规矩,这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也是检验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一块“试金石”。只有杜绝不按纪律规矩“出牌”现象,才能真正制止不良之风上行下效,促进整个社会形成凡事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守纪律、讲规矩作为一条“红线”和“底线”来遵从,并常态化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良好氛围,切实做到“事事不离原则,处处不逾规矩”。

二、顺民意,做甘于奉献的“孺子牛”

心中有民,就是要听从人民意愿,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甘于奉献的“孺子牛”。

(一)增强为民意识,切实关注民生

真诚为民,无不自爱民、忧民开始。忧民之忧而乐民之乐的为民意识,是自古以来我国社会各界仁人志士的共同品质。古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杰出代表范仲淹,今有“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光辉榜样郑九万。领导干部要增强爱民意识和为民意识,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与百姓有缘,方来此地;期寸心无愧,不负斯民”这种“百姓无忧、自己无愧”的境界,以“脚踏千山万水、手扣千家万户、嘴说千言万语、心思千方万计”的毅力,切实做到“排民忧”、“解民怨”、“谋民生”、“重民利”。

(二)强化为民措施,切实改善民生

毛泽东说过:“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只有不断强化为民措施,才能确保为民意识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要努力帮民致富。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把“帮眼前”与“扶长远”相结合,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谋发展,引导人民致富奔小康。要真心为民解难。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当群众的知心人、暖心人、贴心人,站在人民群众利益的基点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切实解决他们的困难和诉求。要尽力便民办事。按照为了群众、方便人民的要求,不断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公开政府权力清单和办事规则流程,加大监督力度,切实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三)完善为民政策,切实保障民生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是不断完善政策,从制度上保障民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制定和完善各项为民政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但是我们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还相对薄弱,在医疗、教育、社保、就业服务等方面的支出相比一些发达国家还有不小差距,民生欠账还较多。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不折不扣抓好中央民生政策落实;另一方面,要按照地方实际,兼顾处理好民生支出和发展支出关系,尽可能多从政策和制度上保障民生,为民造福。

三、勇担当,做干事创业的“领头雁”

勇担当,就是要有责任意识、担当精神。习近平指出:“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做干事创业的“领头雁”。

(一)有攻坚克难的魄力

当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领导干部要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和勇毅笃行的魄力,在遇到艰巨任务时,挺身而出、主动承担,千方百计抓好落实。在碰到难题时,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想方设法予以破解,不能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不能遇到矛盾绕道走、看到困难往后躲。在出现问题时,要主动面对、负起责任,积极稳妥处理解决,不能上推下卸、回避问题、上交矛盾。

(二)有谋划长远的眼力

古语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面对复杂的瞬息万变的世界形势和错综复杂的各种矛盾,广大领导干部既要一丝不苟地做好本职工作,更要立足全局和长远,善于“三只眼睛”看世界,不断提高眼力和能力。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实践、总结,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的本领。要学会运用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法治思维做决策、开展工作、解决问题,正确对待成绩和失误,不断提升把握规律、谋划发展的能力。

(三)有脚踏实地的定力

定力是一种坚持、一种坚守、一种坚定,是领导干部价值尺度中最具力量的体现。《荀子·劝学》曾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党员干部面对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新挑战,最重要的就是要按照中央的安排部署,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狠抓落实,不断提高执行力。要从实干着眼、从具体事情做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政绩观,多做打基础的实事,多做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大事,多做惠民利民的好事。

四、严要求,做坚守界限的“定盘星”

心中有戒,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对纪律规矩始终保持敬畏之心,正确行使权力,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做坚守界限的“定盘星”,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确保本人、下属及亲朋好友遵纪守法,不越雷池半步。

(一)严守处事界限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一些领导干部误认为只有侵吞或贪污百万、千万巨额财产才是腐败分子,暗中私自小拿小摸不算腐败,在思想上丧失警惕性,在不痛不痒中打开缺口,逐渐变得胆大妄为、肆无忌惮,最终滑向腐败的深渊。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领导干部如果在小事小节上“失守”,就很难在大事大节上守得住,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一条规律。领导干部必须严守处事界限,按规矩办事,绝不能因事小而放松要求,“勿因恶小而为之”,莫让所谓的“人情往来”成为“温水青蛙”,否则必将酿成大错,悔恨终生。

(二)严守用权界限

常言道:“从天堂到地狱只有一步之遥,滥用权力就是连接这两者的通道。”部分党员干部走向犯罪,经常是由于一念之差,最终从“座上宾”沦为“阶下囚”。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守纪律讲规矩,不能在金钱面前动起“小九九”,不能在项目中打起“歪主意”,更不能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捞一把”。任何侥幸心理最终都会断送自己的前程。领导干部一定要严守用权界限,切记“有权不能任性”,做到不超越职权、不玩忽职守、不滥用权力。

(三)严守交往界限

受传统思想影响,人情交往、迎来送往的社会风气造就了我国剪不断、理还乱的人情关系。不少领导干部由于没有处理好与一些所谓“朋友”的关系,与他们称兄道弟、勾肩搭背,形成了“你给我送礼、我让你得利”的利益链条,结成了权力寻租、利益输送的联盟,最终跌入腐败深渊。交往不慎,必有隐患。领导干部在交友上一定要慎重、自重,远离一些别有用心的小人,不交损友,善交益友,乐交诤友,净化自己的交往圈,使自己耳聪眼明、脑清心平,从中获取健康成长的正能量。

(作者系湖北省随州市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楚朴)

猜你喜欢

守纪律规矩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按规矩办”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在讲忠诚守纪律保廉洁中破除法不责众的思想
新来的主任“立规矩”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粤人吃饭讲规矩
循乎规矩 本乎天然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