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工业立区 挺起经济发展脊梁
2016-03-19张双成
○ 张双成
坚持工业立区挺起经济发展脊梁
○张双成
2015年,襄州区在襄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国家、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工业强区发展意识,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和工业经济先导工程不动摇,大力实施“一个园区、一个支柱产业、多个龙头企业”的发展思路,认真落实“竞进提质、又好又快”的基本要求,放手发展规模、努力提高质量。积极探索园区特色化、产业规模化,奋力建设汉江流域农产品加工产业中心、纺织服装产业中心、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中心,不断推进全区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15年1-11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6家,累计完成产值707.8亿元,工业增加值增幅达到12.7%。
一、“补钙式”实行精准招商,推进特色产业聚集
一是抢抓机遇,发挥区位优势招商引资。充分发挥襄州毗邻襄阳市区的区位优势,抢抓全市“两改两迁”战略机遇,承接城区产业转移。积极与主城区退城入园企业对接洽谈,成功引进了一批企业,投资20亿元的新襄棉纺织、投资10亿元银河纺织、投资10亿元汇源农林、投资5.5亿元武钢襄阳新材等一批退城入园龙头企业落户襄州。
二是创新思路,围绕产业链条招商引资。2012年以来,新一届区委区政府因势利导,提出通过培育壮大纺织服装、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四大支柱产业,加快推进“工业强区”建设。因此,襄州区调整工作思路,在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项目引进上做文章,紧紧围绕纺织服装产业链开展招商,着力引进龙头型、旗舰型项目。近年来,成功引进了投资55亿元际华湖北生态纺织工业园、投资55亿元东风井关农机产业园、投资30亿元襄阳鲁花产业园、投资15亿元长源东谷襄州工业园、投资12亿元正大熟食等项目。
三是智资并重,聚焦转型升级招商引资。2014年以来,襄州坚持“传统产业品牌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主导产业高端化”的发展思路,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在引资同时,引导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发展新业态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增添特色产业发展后劲。2015年,积极支持重点企业——天润集团筹建国家级中小纺织工业企业孵化园区和天润电商学院,为园区汇聚和储备纺织服装产业高端人才。新国缘纺织公司聘请上海纺织学院设计了国内领先的生产工艺,从德国、瑞士等国家购置国际一流梳棉机、并条机、络筒机等设备,工效提高了4倍,率先实现并推动全区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1,共有全国驰名商标3个,省级著名商标15个,省级品牌7个。
四是政策激励,携手中介机构招商引资。国务院25号文件出台后,给了地方政策调整的缓冲期,襄州区迅速研究,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明确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通知》,明确了对今后三年内招商引资的工业项目继续执行原优惠政策,对特大项目继续实行一事一议,保持了原有政策的延续性,以担当之举增强客商投资的信心。为进一步推动中介招商,出台了《襄州区重大项目定向委托招商奖励办法》,围绕纺织服装产业投资过5亿元重大项目,实行委托招商,引进产业链关键项目和领军型企业。
二、“保姆式”提供优质服务,推进特色产业发展
一是创新机制,一套机制为项目建设坚定信心。不断探索和创新服务项目建设的工作机制,按照“基础设施随着项目走、优质资源向大项目集中”的工作思路,建立完善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制、项目建设月调度观摩制、项目落地代办制、项目建设包保秘书制、工作台帐制、限时办结制等六项制度,全程跟踪代办服务项目建设,推进项目落地。襄阳鲁花、威能达等项目创造了当年立项、当年施工、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的“襄州速度”。
二是强化措施,一张路径图为项目建设给力加速。对园区所有项目采取路径图推进工作法,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逐一制定推进计划、时间节点、建设任务、形象进度等工作要求,明确责任人责任单位,明确完成时限,挂图作战。襄阳纺织服装产业园重点项目——新襄棉纺织项目负责人感慨说:“项目推进路径图看似小,作用大,新襄棉正是按照路径图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已完成50000平米的五个库房建设、70000平米的标准厂房建设,保证了2015年7月份完成厂房建设,11月完成调试,12月中旬试投产建设任务。”
三是落实责任,一套班子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按照一个项目、一名包保领导、一套服务专班、一个责任部门、一套工作方案、一抓到底的包保推进方式,实行区级领导包保、责任部门和项目秘书服务的“三位一体”责任制,及时收集、编制、汇总、上报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将项目建设进度纳入全年目标责任考核范畴,加大检查考核力度,坚持做到一旬一汇总、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考核、半年一考评、年终结硬帐,加大奖惩力度,努力把襄州打造成为项目集聚的一片强磁洼地。
三、“筑巢式”优化体制机制,推进特色园区建设
近三年来,共投资24亿元,用于园区基础建设。襄阳纺织服装产业园、襄阳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襄阳国际物流及装备制造产业园、襄州机电工业园四大园区建成面积已达到28平方公里,入驻四大支柱产业项目113个。以襄州机电工业园为平台,以长源东谷、丰正汽配等为龙头,做大做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襄阳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为平台,以正大熟食、襄阳鲁花等为龙头,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以襄阳国际物流及装备制造产业园为平台,以东风井关、时瑞达等为龙头,形成完整的装备制造产业链;以襄阳纺织服装产业园为平台,以际华2542、新襄棉、新国缘等为龙头,打造技术领先的纺织产业体系。在建设特色园区建设和培育支柱产业上,实施“五一”机制。
一是组建一个专业管理团队。2014年1月,区委成立区委襄阳纺织服装产业园(伙牌镇)工作委员会、区委襄阳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伙牌镇)工作委员会,由区委分管领导兼任党工委书记,园区管委会主任兼任镇党委书记,实行镇园合一,组建一支专业管理团队,实现资源共享,人员打通使用,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并通过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社会事务、经济发展“四位一体”的模式,加快推进融合步伐。同时,在每个园区组建专业工作专班,运行“两包保、两服务、两落实”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二是成立一个产业链招商专班。通过科学定位,按照产业的特点,紧盯产业链精准招商,搞好项目对接、产品对接和产业链对接,促进四大支柱产业集聚。通过整合区招商局、园区招商局和驻外招商站点力量,组建一支专业招商队伍。紧盯四大支柱产业发达地区,进行驻点招商、定向招商,引进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同时明确目标,科学编制产业链招商年度计划,确保引进一批质量高、效益好的纺织服装产业。
三是建立一个投融资公司。分别在襄阳纺织服装产业园(伙牌镇)、襄州机电工业园注册成立了襄阳市春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和襄阳市乾苑建设发展有取公司,作为投融资平台,筹措园区建设资金。目前,已与国家开发银行、工行、农发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已融资10亿元。
四是搭建一个优质公共服务平台。在襄阳纺织服装产业园规划1.6平方公里,建设集商住、商务、会展、教育、卫生、文化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区。投资20亿元建设标准化厂房,满足中、小企业入驻;投资3亿多元,建设集创业孵化中心、科技研发中心、产销展示中心为一体的创业服务中心。目前,孵化中心已经规划,研发中心已与武汉纺织大学签订意向协议。
五是建立一套项目建设督办协调机制。2015年年初,根据特色园区发展,确定园区“双十”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目标,明确建设任务,对所有项目进行分类排队,有针对性地加以督办。对际华集团、浙江伊思佳等已签约项目,加强对接,确保在年底前开工建设;对长东谷源襄州工业园、正大熟食等在建项目,督促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在年底正式投产;对新国缘、威能达、安佑饲料等建成项目,加大引导扶持力度,促其尽快达产。全年新开工项目50个,新建成项目50个、新投产项目50个。
未来几年,襄州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和省委“三维纲要”精神统领全区工业经济,始终坚持“一区三中心”发展战略,集中全区优质资源,加快园区建设,推进四主导产业提档升级,力争到2016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向900亿元迈进,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400亿元。
(作者系湖北省襄州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
(责任编辑楚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