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制的理论探究
2016-03-19齐高峰钟宏桃金又琳
齐高峰,钟宏桃,金又琳
(广西艺术学院 教务处,广西 南宁 530022)
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制的理论探究
齐高峰,钟宏桃,金又琳
(广西艺术学院教务处,广西南宁530022)
摘要:“以教学为中心”教育综合改革视野下,艺术类高校作为办学主体应当对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加以深刻思考,在明确建构“质量标准”的必要性基础上,对其存在的各种形式进行初步分类。并在专业融合的基础上,提出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制的“三阶段”过程理论,即要遵循科学化流程,计划实施、实用检验和动态反馈。
关键词:艺术类;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三阶段过程理论
深化“以教学为中心”日益成为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战略工程的重要改革方向。以“教学”为中心,事实上就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换言之,就是切实全面提升各级各类人才的综合文化素质、技术能力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仍然遵循“以教学为中心”和“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改革环境和总体趋势。大凡办学主体都要面临“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教育“元”问题,艺术类高校概莫能外。回答这一问题,实际上就是要明确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本文就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制的若干基本问题进行探讨。
一、价值审思:专业培养质量“标准”何以需要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现代科学带来的“标准”化时代,人文学科包括艺术学科领域都出现了规范化、精确化、标准化发展趋势。当前,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通过确立“人才培养理念”,量化“专业设置模式、课程设置方式、教学制度体系、教学组织形式、隐性课程形式,教学管理模式与教育评价方式”[1]等教学实践环节,达到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标准”,使得高校在一整套标准体系下培养出符合毕业要求的各级各类艺术人才。
“培养标准”何以存在与需要?第一,其根本来源于高校本身对培养人才过程的主动思考。各级、各类培养标准直接来源于办学主体对培养人才过程的深入思考和行为反思。培养什么样的艺术人才,正像一切关于人的教育哲学追问一样,成为艺术高校不断进行探究的基本问题。第二,高校的人才培养还必须满足社会与职业需求。学校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合格的学生,即实现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尤其是高等学校承担着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水平,增强大学生职业社会素养的重要职责,因此高校还要实现学生由社会人向职业人的持续转变。高校需要依据社会和职业对大学生要求的“标准”进行有目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第三,制定“培养标准”还在于满足教学评价的内外部需求。事实上,每个专业和学科都有属于学科内的基本属性,人文学科尤其是艺术学相较于理科或工程科学制定合理的“培养标准”具有相当大的难度。然而,学科教学进入现代大学教育制度以来,就必须适行高校的各种内外部评价,也只有具备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才能在根本上比较直观地反映出大学生对于学科或专业内容的学习及掌握程度。因此,教学评价诉求下的“培养标准”的研制是现代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中的应然举措和发展趋势。
二、范型分析: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存在形式
2012年,教育部对学科、专业进行调整,艺术学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艺术学门类下设5个一级学科,即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此次学科、专业重新设置与调整对艺术高校实施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对于艺术学门类而言,下设5个一级学科,在高校教学中一般针对不同的学科内涵进行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对同一学科门类下的不同一级学科涵盖的各专业及专业方向的学生,适用于一级学科为基准的人才培养标准,是当前高校的通行做法。这也符合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教学成效的测度方式。
人才培养标准包含使用范围的层次性。从学科范畴上看,艺术学学科门类层面的“培养标准”属于宏观标准,与此相应地,一级学科及以下范围的“培养标准”属于中微观标准。当前对于高校教学具有有效的指导性的培养标准,以一级学科标准为主,教育部出台的一系列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培养标准的指导本、试行本即能说明。在此导向下,综合性艺术高校由于开设艺术学门类下一级、二级学科多个专业或专业方向,为了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一般由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组织实施和反馈修订适用于本校的细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一级学科下制定的标准在高校内开设的相关教学单位内具有通行指导性的性质,以广西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的人才培养标准为例,涵盖课程设置(计划表)、学分比例、学制与修业年限等要素,对“舞蹈学院”“音乐学院”“美术教育学院”“音乐教育学院”等教学单位开设相关专业,并制定更加微观的人才培养标准具有框架搭建的指导性作用。
综上,艺术类高校中一般存在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主要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在宏观层面上,以艺术学学科门类为范畴制定人才培养的标准。由于以学科门类为考察视域,对象涵盖了多个一级学科与学科内专业,因此制定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务必符合总括性、指导性原则,在略及微观描述的时候尤其注重抽象出艺术学门类的普适化毕业生特质,建立培养此类人才的标准化体系。第二类,在中观层面上,以学科为范畴制定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包括以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为对象。第三类,在微观层面上,以专业或专业方向为范畴制定密切结合艺术类高校教学安排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这类人才培养标准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体现艺术高校甚或更加基层的教学单位的人才培养自主权,由此显示了目前艺术类高校中并存着十分多元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差异化标准。
无论人才培养标准是在何种范畴下制定出来的,其依据都来源于学科内涵本身对于学习者的要求,而不强调制定标准的过程因素。需要指出的是,以一定的范畴为考察对象进行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并非否定制定过程的多因素参与,并相互制约的总体状况,而是突出某种层面人才培养标准的界限所在。
三、改革趋势:专业融合与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复合性”
不可否认,知识生产与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日趋多元化,模糊了学科间的固定界限,造成了大规模的专业融合。英国学者吉本斯等人在《知识的新生产:当代社会科学与研究的动力》一书中认为,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一种新的知识生产方式即将诞生,即知识生产模式Ⅱ。“超学科”(Trans-disciplinarity) 的知识生产模式逐渐替代“学科导向”成为主导模式。在学科建设实践中引入“超学科”概念,意味着大学的学科、专业设置并不会“互不逾越”的存在和发展,伴随着大学规模的不断扩充和知识生产的加快,新的学科与专业将会不断产生,大学本身的结构调整也必然会遵从这一发展趋势,机构的设置与改革逐渐走向“以问题领域为中心”。
在艺术类高校中,这种学科、专业间的融合趋势亦十分明显。以“工艺美术教育”专业的变迁为例进行说明。1998年7月教育部颁布实施的《专业目录》将“工艺美术”专业正式提升为“艺术设计”[2],突出了学科或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使得该学科的交叉性和跨学科性倾向日益凸显。进入新世纪以来,“艺术设计”专业内涵进一步向外延展,逐渐被赋予“系统设计”的专业新内涵。在传统设计学院,诸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前身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等一批院校探索设计类学科、专业改革与实践的过程中,引进国际设计学语言,开展“跨文化品牌设计研究”,使得艺术设计的功能性进一步放大,走向全面的“系统设计”[2]。
综合性艺术高校中,专业融合日趋成为不可避免的改革与发展之势。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研制与改革也必然成为专业融合趋势下高等教育教学工程改革的重要内涵。换言之,体现在各类学科与专业变革中的融合性将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导向,引导综合性艺术高校开展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标准的研究。艺术类专业的融合需要新的高校人才培养标准的创新、匹配和跟进。人才培养标准的固化显然已经无法在“融合”大背景下有效地指导学生达到一定程度的毕业要求,原有人才培养标准体系适应的是社会、高校、行业企业以及艺术平台等多维主体的先在诉求,当面对快速更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学习者个体实现需求时,高校秉承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执行的人才培养标准就面临严重的外部性危机。事实上,“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是一个立体的、动态的范畴”[3],也只有建立一个不断适应新的社会—高校—个人的自适应循环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才能较好地实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高度自觉,并突破高校人才培养标准滞后于社会需求的困境。
在这种情势下,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复合性”应该有哪些内涵式架构呢?或者说制定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应该在哪个层面追求它本身的复合性与整全性?根据对艺术类专业设置与运行实践各方面的探索,笔者认为一个对教育教学具有“指导性”的人才培养标准应该追求以下各个环节、细节的科学架构。第一,艺术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要求实现培养目标的教学手段应该具有复合性、全面性。对于艺术类专业而言,丰富的教学手段有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表现,尤其是舞蹈、器乐类专业,教师的形体语言和动作技能形成的教学传达甚至胜过语言指导和口头描述。第二,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要求教学评价和培养目标之间具有衔接性、一体化[4]。科学的人才培养标准既包含指导性标准,同时也包含评价性标准,应当兼顾两种标准的实践取向。因此处理好教学评价与专业培养目标的衔接,形成“目标—评价”一体化,使得教师的教学活动与考试考查内容紧密相关。第三,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要求具体课程设置与培养方案之间具有一致性、整体性。“各门课程的目标本来应该与培养方案的总体培养目标相一致……在教育理论上有一个重要的观点认为,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主要是课程总体的作用,而不是一门一门课程单独作用的总和。[5]”因此,课程设置以及一门课程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不是孤立地起作用,它必须与课程群体目标保持一致,反过来讲,总体培养目标的框架需要融合每一门课程的目标效果。第四,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要求教学组织形式和培养方案之间的联系具有清晰性、明确性。教学组织形式不仅要适应课程本身的讲授特点,同时还要兼顾培养方案的总体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预设清晰明确的组织形式,有效地组织教学资源执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避由于弥散的教学组织形式带来的高校教学资源浪费。
四、“三阶段”过程:“指导性”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制的实践步骤
如前所述,在我国学界,对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讨论尚未形成一致性意见。以学科、专业为范畴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是取“评价性”标准较好,还是“指导性”标准较好仍然众说纷纭。实际上,我国教育界为推进现行教育制度的科学化、国际化,在一些做法上逐渐与欧美接轨。在人才培养标准的研制问题上,渐趋形成确立各专业科学的指导性标准。
研制过程以调查研究为前提基础。教育发展与规划部门首先要确定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范畴,对于综合性艺术高校而言,既要有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纲要或者指南,又要有学科或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对于前者而言,开展研制计划必须要立足校情,依据学校现有的艺术学科门类下开设的专业种类进行考察,学校拥有几个艺术类学科则对应于相对不同的研制计划。安排调研人员摸查每个学科下的专业设置与专业要求总体数据,先估测出分学科的人才培养情况的基准线或水平线。在另一种情况下,研制具体学科或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则将预先估测和调研工作进一步细化,逐渐掌握全面的研制数据和历史培养情况的总体描述资料。
第一,计划实施。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详细的研制计划并安排实施,开展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研制过程。“明确质量标准研制要素。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应该包含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规范、教学队伍、教学条件、教学效果、质量保障体系等主要内容,对专业应该培养什么人,核心课程的设置、课堂学时与实践学时的分布等都应有指导意义。[3]”实施研制工作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明确质量标准要素之后可以提纲挈领地编制出各个环节的“一般标准”,比如美术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掌握基本的绘画创作能力”应当可以看作“一般标准”,具体到特定综合性艺术高校开办“美术学”类专业的整体水平,或许“掌握基本的绘画创作能力,在省级以上(含)展览中获得奖项”是该高校毕业生基本能够达到的水平。其他要素也如此取“中间值”,最后统筹并平衡出各个环节的取值,形成整体性的具有科学指导性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事实上,必须注意的是,在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时,教育发展与规划部门必须与社会、行业企业尤其是专业艺术平台取得深入并广泛的交流和对话,也就是人才培养需要注重满足社会性需求。
第二,实用检验。在工业化质量标准产生体系中,“检验”是最为关键的一环,检验检查的结果可以直接作用于质量标准体系的后续推行。制定出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能否在各个环节起作用,换言之,艺术类高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是否主动贴合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在新的指导性标准下,毕业生是否达到社会、行业企业以及专业艺术平台的需要,并且在道德、智力、体质、艺术修养及艺术创造方面实现发展和突破,十分考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在检查阶段还要“考虑标准的量化性和可观测性……需要将评价的各类指标与相关的数理及统计语言建立联系,利用严谨的数学模型工具直观地显示培养过程、结果状态,进而查找问题、分析原因、规划方案。[3]”着力点在于疏通指标测量与量化过程,从专业的实践层面上保障培养质量标准的科学实用性。
第三,动态反馈。基于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从形式上看,是一个开放性与发展性的量化机制过程。那么建立长效、动态的反馈机制,作用于艺术类高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贯彻标准的程度考察和细节分析,明晰各个因素在培养过程中的实现状况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推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发展和进一步完善。动态反馈要建立在外部评价和内部主动监测的机制基础上,对于外部评价而言,教育主管和行政部门通过开展对艺术类高校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和第三方对同类高校的学科、专业评估评价来实现监测和反馈;对于内部主动监测而言,建立各种教学监测制度,譬如教学督导制度[6]、教学信息员反馈制度、查评课与听巡课相结合制度、教学状态数据库监测制度等等,实现对艺术类高校内部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评绩。通过这些多元途径建立动态反馈的实时数据和客观描述,与教育发展与规划部门衔接沟通,从而适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数理模型和学科门类逻辑指导语言,完成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形成性过程。
(责任编辑:吕建萍)
参考文献:
[1]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3):30-36.
[2]夏燕靖.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6.
[3]廖春华,马骁,李永强.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制路径探析——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4(21):23-29.
[4]王伟廉,马凤岐,陈小红.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和目标平台建设[J].教育研究,2011(2):58-63.
[5]王伟廉.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教育研究,2009(12):30-34.
[6]高海生,王卫霞.论高校教学督导制度[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19-22.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Quality Standard of Art Majors
QI Gao-feng ,ZHONG Hong-tao ,JIN You-lin
(Dean's Office Guangxi Arts University, Nanning 530022, China)
Abstract:“Teaching as the center”in the perspective of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education, thinking deeply about the quality standard of Art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a school subject. Preliminary classification of various forms of existence in clear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necessity of “quality standard”. And on the basis of professional integration,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the “three stag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quality standard of art professional talents training , that is to follow the scientific process, plan implementation, practical inspection and dynamic feed-back.
Key Words:arts;quality standard of talent training;three stage process theory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2013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重点课题“艺术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制与实践研究”(2013JGZ147)。
收稿日期:2016-01-13修稿日期:2016-01-29
作者简介:齐高峰(1986-),男,河南鹿邑人,助教,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艺术教育理论与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19(2016)3-005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