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文化融入

2016-03-19陈建华

高教论坛 2016年3期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融入传统文化

冯 羽,陈建华

(南京工业大学 1.外语学院 2.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



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文化融入

冯羽1,陈建华2

(南京工业大学1.外语学院2.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摘要: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路向,其重点在于贫困生勇于拼搏、敢于担当、乐观向上、宽容和谐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中华传统文化赋予了贫困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视野、文化思路、文化特质,与贫困生实际心理生活相契合,在对贫困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借鉴、融合、嫁接。探索尝试传统文化融入其中的基本方式、基本任务必须立足挫折教育引导、社会责任感增强、主观幸福感培育、和谐人际关系构建,以实现“自强不息”“乐忧天下”“孔颜乐处”“乐群贵和” 传统文化元素的践行应用与挖掘弘扬。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文化;融入

贫困生是高校学生当中特殊而庞大的群体。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普通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并不根据群体特点、特征构建实施专门的教育方法、制度、体系,普遍采取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更多基于传统消极心理学理念,重点放在对少数问题学生的治疗咨询上,“问题靶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并不能使大多数贫困生心理发展得到满足,教育治标不治本,教育之路越走越窄。

对贫困生而言,严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以及自身认知偏差是导致各种负面心理出现的根本原因。在沉重的学习、经济压力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贫困观是所有贫困生必须首先追寻和内化的。也只有沉淀、固化高远的人生追求和信仰,贫困才被视为一笔宝贵的财富、一段成长的故事,贫困生才能摆正心态,走出各种心理困惑,勇敢面对压力、逆境、损失。由此可见,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融入更多积极内容,注入精神动力和增添正能量,将含有积极思想的教育内容作为教育的扩展和补充,不仅有益于问题个体,更有益于贫困生全体自我教育,积极进取,自立自强的信仰和人生意义的构建。从“积极”出发,塑造积极心理、积极精神、积极品质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防治消极心理问题的必要手段。

一、 贫困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成关键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由孟万金教授在借鉴吸收西方积极心理学核心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他构建了中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理论、实施纲要,他认为必须加强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潜能的开发,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用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进行解读,用积极的内容和方式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使心理免疫力和抵抗力得到大幅度提升[1]。高校应根据贫困生心理与行为特点,将勇于拼搏、敢于担当、乐观向上、宽容和谐等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作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点,固本培元,修己成人。

(一)以积极奋斗精神引导贫困生正确对待贫困与挫折

自卑是贫困生较为突出的心理特点,是贫困生健康成长的严重障碍。贫困生出身于贫困家庭,家长忙于生计而无暇顾及子女的精神情感需要,往往采取简单甚至粗鲁的教养方式,对子女基本生活以外的要求不够重视,这种不良的教养方式损害了子女的自信与自尊,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另外,贫困生在学校与家庭经济条件和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进行比较时会产生强烈的自我认识,感到自己在经济上的贫困,感到自己在社会阅历、特长技能和人际交往等方面不如他人,也会有一种强烈的自卑。家庭贫困,在社会上的地位低下,已经让他们觉得自己比别人低一等,抬不起头来,自身能力的欠缺更让他们产生情绪低落,忧郁寡欢,孤独沮丧,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意志,长期发展下去会导致信心丧失、自我萎缩、自我封闭、自我拒绝等自我意识的偏离。他们面临的学习、经济、就业、情感等挫折事件在社会化过程中将越来越多,挫折的相对强度比以往任何阶段都加大。尽管人们希望能一帆风顺,但挫折总避免不了。其实对贫困大学生而言逆境也并非毫无意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必须培养其积极精神和人格,百折不挠、勇敢顽强面对逆境,达到助人自助。

(二)以积极担当观念增强贫困生社会责任感

有的贫困生认为,上大学目的就是为改变贫困,为自己、为家庭而上,把个人价值目标与社会价值目标割裂开来,重自我、轻他人,重个人、轻集体,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关心更多的是自己的命运、自身发展状态,强调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创造优越的个人生活,他们在责任认知上存在着个人本位,漠视集体、社会和国家。贫困生责任感缺失还会导致其他问题,如:有的不讲诚信,想方设法弄虚作假,夸大自己的贫困程度,以获得更多资助;有的恶意拖欠学费和逃避偿还助学贷款债务;还有的无意感恩,连对老师、学校说声“谢谢”都没有,甚至用救助的钱到网吧包夜、玩游戏,用于请客挥霍、追求时髦,浪费助学金,毫无愧疚之心。关于责任,马克思有这样一段经典论述:“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2]。”从马克思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无论人是否能够意识到自己所要肩负的责任,责任本身都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转移,责任是客观存在的。责任的承担是满足自我需要的前提,也是满足他人需求的条件,更是维系正常社会关系的保障。责任是贫困生作为社会人存在的内在规定,贫困生在享受了资助的社会道德权利后,不应该消极地逃避、拒斥责任,而应承担作为道德义务的主体责任,增强社会服务、回馈的使命感,懂得感恩、提升诚信。

(三)以积极情感、认知培育贫困生主观幸福感

霍尔巴赫在其《自然的体系》中说:“我们的一切教育、思考和知识,都不过以怎样能获得我们本性所不断努力追求的幸福为对象[3]。”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们要求的不仅仅是“结束痛苦”,而是“更幸福”,因此要致力于研究“如何让人获得幸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塑造积极心理状态,促使一个人热爱自己、热爱他人、热爱社会,让个体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幸福感是个体衡量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重要心理品质,其中情绪是主观幸福感的主要成分。获得幸福的途径除了对目标的追求和运用人格力量实现人生价值意义,一个重要的入手途径是快乐,增加积极情感[4]。由于贫困生是弱势群体,长期处于经济压力以及生活学习压力下,会产生负面的消极情绪,其幸福感水平较低,更应该通过增加快乐、希望的积极情绪来提升幸福体验,减少压抑、自卑。贫困生们能否感受到幸福,也与幸福观有很大的联系。正确的幸福观是积极的态度和认知,能够改善贫困生对幸福的认识,更容易产生希望、快乐,更多从积极面来看待和思考事情,形成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对坏事情进行积极的解释与归因。这种幸福观不是享乐主义的延伸,不是物质满足感而是内心的一种满意状态的发现、发展出自我最有价值的意义。

(四)以积极交往、融合构建贫困生人际关系

由于自卑和经济因素,贫困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缺少主动。他们发现自身交往能力的不足,不敢多与同学接触,把自己包裹封闭起来,较少参加集体活动,在群体活动中表现出孤僻、沉默、不合群的特点。大学是社会的缩影,贫困生人际沟通的能力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智慧与人格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些贫困生在与同学交往中敏感多疑、冷漠嫉妒,负面心理将会直接导致出现同学矛盾,人际关系紧张,在出现宿舍问题后又不愿意寻求心理帮助得到调适,没能积极的排解心理上的不悦感,有的一时激愤导致甚至自伤和伤害他人,严重阻碍贫困生的适应与发展。因此必须学会如何与周围的同学、老师、管理者沟通交流,打开封闭的自我,以宽容的心态结交到更多的朋友,打造良好的人际交往圈,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获得人己和谐。人际沟通能力与人际管理是良好人际支持系统的基础,积极心理学重视和谐人际关系的生成,人际力量是重要的心理品质。和关心爱护的人在一起,和朋友在一起,能够帮助别人、使别人快乐是贫困大学生应对压力的核心要素,能够提升主观幸福感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 、贫困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融入传统文化

司马云杰在《文化价值论》中指出“人创造了文化,创造了文化环境,才改变了人的纯粹动物性心理机制,发展出人的心理机制,发展出人的良知明觉与灵明之心,即文化心理结构。”“文化影响了人的心理所反映的意识或意义世界[5]。”一种文化培育了一种心理,中华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心理,饱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与西方文化把人性与精神分开考察不同,传统文化总是讲求心性并举,以道德修养为中心,关注人应有怎样的精神生活,其旨趣在于人的道德生活的提升与精神超越。心性修养既是人格修养的途径又是心理调适的方法。孔子提倡“君子人格”,通过“立志”“博学”“自省”“改过”“力行”,达到“乐道安仁”境界,从而达到养德以养身的目的。同时,修养心性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德,又是中国人维护心理健康的法宝。《论语·子罕》有“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老子曰:“人有顺逆之气生于心,心治则气顺,心乱则气逆,心之治在于道德,得道则心治,失道则心乱。”(《文子·符言》) 《大学》中有“德润身,心广体胖”。这些都精辟地表达了拥有美德修养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传统文化强调美德修养从心理学意义上讲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人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积极人格的出发点一致,都是心理调节的途径和手段。传统文化还蕴含着许多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倡导的重要内容,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源和根基。由于中西文化、历史、风俗的不同,文化因素所形成的心理差异使西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普适性受到限制,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更需要赋予中国文化的新意才能得以转换,实现应有价值。

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于当下社会,社会文化的历史发展与变迁及其所包含的中国人价值观念和心态对贫困生群体心理产生着深刻影响。贫困生身上的种种矛盾、困境与烦恼是现代社会心态失衡、现代性焦虑、价值虚无、诚信缺失以及道德信仰危机的缩影和反映,主要表征为个体道德观、价值观的倾斜。贫困生的个体道德受到社会文化环境尤其是社会道德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人是文化的存在,人的存在具有历史性,人在生成与发展过程中,总要接受和秉承一定社会的道德文化,其中包括传统道德习惯、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等等。中华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的根基和命脉,它的核心是伦理道德,中华美德体系是个体加强德性修养的重要途径。因此,贫困生心理问题通过传统文化的人文关怀、精神修养解决就存在着可行性和必然性。可以认为,中华传统文化赋予了贫困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视野、文化思路、文化特质,与贫困生实际心理生活相契合,是各种积极心理品质生成的文化源泉。在中国语境下利用传统文化的优势和特征,将传统文化的有益因子与贫困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将更能发挥本土文化的价值魅力,寻找到更适合中国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

三、挖掘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融入贫困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勇气、责任感、感恩、诚信、快乐、幸福感、宽容等都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所应培养的优秀心理品质、美德,高校必须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发挥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为贫困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奠基打底。

(一)把“自强不息”作为贫困生挫折教育的重要内容

“自强不息”一语出自《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指的是有德的君子就要像日月经天那样刚健有为,毅力坚定地永远向前。自强不息是一种自我超越、不断进取的品质,它体现的是一种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意志力。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只有经过磨炼和考验,具有百折不回的意志,才能担当天下重任。心中有了坚定的意志和力量,外力也不能使之屈服,这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是以坚毅、勇毅为基础和前提的。荀子说:“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日:君子奴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荀子·修身》) 荀子把内心是否具备坚强的意志看作是君子和小人的重要区别所在,认为君子的修成在于修炼内心的意志,作为君子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就能养成高尚的德操品行。自强不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贯彻古今的光荣传统。在民族危亡时期,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无数仁人志士奋力抗争,写下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迈誓言可见一斑。古人自强不息的人格品质是对贫困生良好的启迪,能够引导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贫困观,引导他们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洞察社会和人生,摒弃“等、靠、要”的依赖心理,正视自身的贫困。树立人穷志不穷的信念,以自尊、自信、自强的态度面对贫困,意志顽强,逆境奋发,争做生活的强者。

(二)把“乐忧天下”作为贫困生责任感教育的重要目标

对于贫困生来说,在当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容易出现价值偏差,因此,应对他们大力倡导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取向,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社会责任高度统一,精神上不缺钙,目光就不短浅,这样能够在对社会、国家和人类的付出与贡献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儒家强调社会价值取向,强调群体高于个人,责任先于自由、义务先于权利,这是中国人古代价值观的特色。《礼记》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把“家”的关系扩大、升华为国家、社会。《论语·述而》说,要成为君子,不仅应当“修己以敬”,而且应当“修己以安人”,以至于“修己以安百姓”。孟子云“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平天下。”“有终身之忧”的君子应当从个体的“修身”开始,向外在的集体社会事业扩散,最后“外王”实现中国人“治国、平天下”的社会抱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任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孟子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荀子的“成天下之大事”等,都表现了胸怀天下的理想信念。这种信念经过一代代人的充实提高,到了宋代的范仲淹、明末的顾炎武分别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对之做了精辟总结,表达了中华儿女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和浩然正气。一个心中有责任的人明确自己作为社会人的根本规定性,会对自己产生的社会价值负责,会以一颗感恩的心、诚信的行为认知关爱、践行关爱、回报恩情,这是我们教育的目标。

(三)把“孔颜乐处”作为贫困生主观幸福感教育的重要启示

中国古代的“乐”既是一种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更对人生境界做出了哲学解读。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后来儒家学者将孔子和颜回的这种生活方式和人生境界概括为“安贫乐道”,无论人生遭际何种变化、何种境遇,君子因为内在的精神境界超越了外在环境而自内心生发出“乐”的内心情感体验。孟子也有所谓君子的三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的天伦之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反身而诚之乐,以及“万物皆备于我”的于道合一、于天地同体的超越之乐。在儒家看来,“乐”是一种源自于内心,经过“心”之不断地超越、不断地修养才能获得的情感感受。儒家之“乐”强调个体内在心灵的安然,是一种理性的快乐和道德满足,必须要在内省和“反求诸己”后才能获得。作为贫困生,应充分发挥“心”之主体性作用,通过内省、自我要求和自我提升,从而能超越外部情境的牵绊和自己内在心灵的束缚,获得精神之“乐”,获得通往幸福的一种可能。从孔颜之“乐”,贫困生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外部环境本身对个体来说并不完全是压倒性的决定因素,只要心中赋予外部的困苦环境以不同的意义,改变环境对自己的意义,就能超越环境对个体的限制。面对人生逆境,贫困生首先需要赋予积极的意义和解释,苦难并不可怕,苦难是人生路上的试金石。在物质生活不能改善之前,幸福感可以内求于心,以精神的高尚获得心理平和和满足,像“君子”那样对自己的人生境遇永远持乐观态度,但对家、国、天下充满了忧患意识,这种拥有高尚的情怀的人必定会获得比物质满足更长久的幸福。其次要以达观、知足常乐的心态去积极面对痛苦和忧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恩生活,感恩国家和社会,在奋斗和创造中感受幸福。

(四)把“乐群贵和”作为贫困生人际关系调整的重要原则

荀子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人是群体中的一分子,具有维护群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而倡导“群居和一”。荀子重视合群之道,强调对待他人的方法要得当,这就为妥善对待自己与他人、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提供了社会学的依据。贫困生在人际交往中要乐于合群,反对自我封闭,相信其他的人是可以信任的,同学不是看不起我的,打开心门交朋友,与他人建立友好和谐的关系。所谓“贵和”,就是主张“和为贵”,以“和”为准则,做到“和乐如一”,和谐相处。儒家的“和”作为一种基本的处世之道,提示人们认识到自己的行动态度要适度,避免极端言行,要遵守“絜矩之道”。“絜矩”是测方量圆的器具,以测我方圆而测他人方圆的方法叫做“絜矩之道”。“絜矩之道”就是对己要能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其次,“和”又包含了“克己复礼”“与人为善”的内在需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墨子从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功利原则的角度,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提倡人人相爱,一视同仁地爱所有的人;同时人们要互相帮助,共谋福利,反对互相争夺。贫困生深刻理解“乐群贵和”的思想内涵和实践意义能够有利于他们正确对待、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必须要懂得尊重别人,善于发现交往对象的优点,有了交往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不要过分挑剔别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将自己的交往圈子局限;要对人言行一致,真心实意,用一颗真心去感染对方,带给对方快乐。在“发”情绪时,学会通过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自我克制、自我约束,使自己日常行为合乎礼,“发而皆中节”,从而构建和谐的同学、师生关系。在他人有困难时,要学会助人,助人是“爱人”的行为,“爱人”本身也包含助人之意。

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集聚着向上的人格力量和向善的美德品质。它所推崇的核心价值、伦理规范、精神道德、个人修养彰显着充沛的积极健康、充满希望、催人奋进的正能量,为大学生精神内涵的重塑、积极心理品质的建构留下了直接、丰富的教育素材,为贫困生奋斗与创造、追求与超越提供了文化滋养与根基,我们应该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上的嫁接互补、转化创新。

(责任编辑:邓远美)

参考文献:

[1]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41-4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29.

[3]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34.

[4]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5.

[5]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48.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tegrated into the Positiv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for Poor students

FENG Yu1,CHENG Jian-hua2

(1.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2. Art College ,Nanjing Tech University,Nanjing 210009,China)

Abstract:Positiv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is the new development approach of poor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It is focus on cultiv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traits such asstruggling to fight,taking on responsibilities,optimistic upward,tolerance and harmony.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give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for poor culture vision,cultural ideas,cultural traits,and corresponds to the actual mental life for poor students ,so it is the reference ,fusion and grafting for poor student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The way through which traditional culture integrated into poor student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should base on setbacks education guide,social responsibility enhancing,subjective well-being cultivation,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building,thu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elements “Unremitting self-improvement”“Confucius and Hui's cheerfulness”“agreeableness of society” practice application and mining to carry forward can be implemented.

Key Words:poor students;positiv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traditional culture;integrated into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地方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证研究”(2014SJD121)。

收稿日期:2016-01-04修稿日期:2016-01-20

作者简介:冯羽(1972—),女,浙江舟山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19(2016)3-0037-05

猜你喜欢

高校贫困生融入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后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现状及完善对策
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