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过时的“工匠精神”
2016-03-19○白峰
○白 峰
○梁 新
永不过时的“工匠精神”
○白峰
最近关于“工匠精神”的话题很热,原因是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有媒体将其列入“十大新词”予以解读,“工匠精神”作为一个新概念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那么什么是工匠精神呢?最核心的无外乎精雕细刻的精神,创新进取的精神,智慧+苦干的精神。
中国5000年的传统文化中,不乏榫卯、都江堰水利工程等饱含工匠精神的产品。在德国、瑞士等制造业发达的国家,工匠精神是制造业的灵魂。大至奔驰轿车小至瑞士军刀,匠人们都会精雕细琢,不会容忍出现质量瑕疵。
细节决定成败,如今,我们缺少的正是这种把细节做完美的工匠精神。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无论是“中国制造”,还是“中国智造”,或者说是支撑制造强国,都离不开每一个细节,也离不开每一个工匠。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努力,让“工匠精神”成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力量。
代表委员也要“接地气”
○梁新
据闻,新一届全国政协有一项制度创新,就是“双周协商座谈会”。让人称奇的是许多主题却有点出人意料的小,比如有一次就是讨论如何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垃圾的问题。这个问题,初看的确觉得很小,但细想想,小也有自己的妙处。化解落后产能、保护生态环境都是宏大的主题,都是当前经济转型、群众关心和社会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如果是为了“高大上”,完全可以把题目搞得大一点,把氛围造得浓一点,但实际效果如何,则当别论。事实上,每一件大事,不都是由这些小事,这些琐碎事,这些具体事组成的吗?
政协委员的这个地气接得好!其实从小处着眼,更能体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责任意识,更能体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更能说明肩负的时代与社会使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接地气”,才能将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上报”各级领导,使各级领导“更精准”地为人民服务。
有人将每年三月召开的全国“两会”比喻为这是一场“与春天的约会”。有人说:一位人大代表代表近八十万选民;一位政协委员代表七十多万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肩负着人民重托和期待,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一个人后面,站着几十万人民群众。你是为几十万人“说话”,你的意见和感受,是几十万群众的意见、感受;沉甸甸的责任,使你不能不“接地气”。
(责任编辑 张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