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媒体对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2016-03-19葛震

大连干部学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媒介受众传统

葛震

(中共沈阳市委党校,辽宁 沈阳 110036)

电视媒体对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葛震

(中共沈阳市委党校,辽宁 沈阳 110036)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是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巨大财富,具有永恒的生命力,我们应该责无旁贷地传承下去。但是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加之我国部分民众对西方文化的追捧和推荐,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式微之势。而作为传统传播媒介的电视媒体,是我国民众获取信息首选的主要媒介,理应承担起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重任。

电视;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方式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和不断演化中逐渐积淀的宝贵精神财富,便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这种文化是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历史的时空中,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断支撑着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当今,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加深和各国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加之媒体间的逐渐融合,外来的文化充斥着中国社会,使中国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受到较大冲击,民众逐渐丧失本土文化的自信,造成社会大众精神家园的缺失。

电视作为传统的四大媒体之一,在传播方式中仍然 “一枝独秀”。电视传播有着强大的表现力和宣传效果,它有着传播信息、普及思想和揭示事理的传播特点,加之操作极其方便,这些传播优势使得电视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我们要注重发挥电视媒体的传播功能,使电视媒体在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担当重任。

一、电视媒体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

(一)电视传播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优秀文化交融

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起源于二十世纪初,它是西方科学技术的舶来品。就其自身而言,电视本身就是中国文化和外来文化交融的产物。因电视传播具有平民化和大众化的传播特点,这种中西文化交融的传播媒介迅速在中国普及开来,逐渐走进中国百姓的家庭。中国的电视传播内容因在传播方式和内容方面具有直观和形象的特点,可以在短时间内拉近中国电视受众和本国传统文化的距离。这样就为中国民众心中所存在的中华传统文化因子及时补充了新鲜养分,直接加速了中国电视受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适应和整合,从而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更新,推动了中华文化在本土的重新构建,最终获得新生。

(二)电视传播充分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不仅是传递信息,它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把民众聚合到某种形式的社群当中,为他们带来归属感,形成一定的文化模式,这也是媒介功能的本质所在。代代传承的文化模式最终形成了群体的共同文化心理,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群体,文化模式的凝聚作用就体现在这里。现代传媒的重要任务就是使人们能够真正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用现代诠释的方式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向电视受众表达。而电视传播因其在中国普及面广,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传播模式,它可以全面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给予受众更加开阔的视角,引导受众以更加全面而又熟知的视角去接受中国的传统文化,最终凝聚民族力量。

(三)电视传播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累积和积淀

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任何性质的文化都需要通过媒介传播。而作为载体的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又会影响到文化传播的效果。在众多的传统媒介中,最有益于促进文化的累积和积淀的当属电视传播,它在沟通古今、连接四海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传播作用。正是基于中国电视新闻的异军突起,才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积淀。中国传统文化应有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依附于电视传播。电视传播对于将来中华文化的建构也提供了一个不断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为我所用的继传过程。

二、电视媒体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一)“高雅”和 “大众”的融合性

在当今我国经济转型的特定时期,中国的电视节目为了迎合市场化运作,或多或少地都会融入娱乐化元素在其中,这就会导致电视媒体传播不会一味追求高雅的风格。为了符合特定时代电视受众的社会心理,很多和我国传统文化内容相关的电视剧在还原其历史内容的过程中会适当融入娱乐化的元素,以借古喻今。当电视观众的娱乐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后,就会转向寻求历史的真实,这种传播过程的背后必定会使大众文化与高雅文化日渐融合。这样,电视传播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就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能够使受众追寻传统文化的真实意境。

(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正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炎黄子孙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是民族赖以生存和不断进步的宝贵精髓,我们应去弘扬和利用。而电视媒体作为我国民众获取信息首选媒介之一,理应承担起传统文化传播的重任。电视纪录片以真实记录的传播理念成为媒介融合时代电视文化传播的代表,它承担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唤起人们共同文化记忆的重要使命。现今的电视记录片都凭借其所记录的内容,实现对现代人文精神的揭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用真实的电视画面,用深刻的、有感染力的、细致精美的解说词来赢得观众,成为传播中华文化、宣扬中华文明的有力传播方式,将中华五千年的智慧和价值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传播效果的时代性

在当今不断变化的传播环境下,我国的电视媒体应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传播环境下,充分运用自己的传播优势大力弘扬民族优秀的文化。而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电视传播的多维角度反映和呈现着当代社会生活,并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社会局面,进而使得受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不断被激发,最终成为维系民族统一存在的、发展壮大的精神力量和民族进步的思想[1]。现今,不论是电视剧、纪录片,还是科普栏目,大部分的节目都渗透着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和精神,贯穿着人文精神以及和谐发展的时代精神,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伟大民族的精神元素和价值取向。这些节目使尘封的历史文化又重新走进受众的视线,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三、电视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

在当今媒体与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传播时代,社会中出现了不少新生的传播媒介,其中有些媒介已经给电视媒介带来冲击。例如,网络媒介已经兼具了不少电视传播的特点,这就会使部分电视受众将自己先前用于电视的可支配时间转移到使用网络上,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电视作为第一媒介凭借其它各种传播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即传播范围广和传播方式多等特点,依然是受众不可或缺的休闲手段。但是,电视作为传统的第一媒介,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己,以便更好地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电视媒体应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

正确的文化导向关系到传播的效果,利用电视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就应该充分发挥电视自身的优势和影响力,以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既属于大众又能提高大众的精神素养。我们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不仅要对传统文化的精髓充满自信,吸收世界历史文化的先进和创新成分,而且要通过必要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等相关手段,建立和深化民族文化思维空间,这样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如今,要想把电视这种传播媒介打造成为传播我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重要渠道,就必须把有价值的传播内容转化为被社会民众共享的传播内容,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接受、理解并最终领悟其中的文化思想内涵。

(二)电视媒体应准确把握受众定位

在经济转型的新形势下,电视媒体应该在观众需求和市场效益的双重引导下,主动服务观众,制作并播放大众所需的传统文化节目。同时,在节目前期的策划中,应该评估广大电视受众的欣赏水平,而不是简单地迎合观众,片面追求趣味性而曲解传统文化。当今,电视观众的构成无论按照哪种类别进行划分,他们的组成都是复杂多样的,这就导致他们对电视传播内容方面有着不同的诉求。新媒体技术革命使人与信息联系更加快速高效,受众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他们在选择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塑造着自己的价值理念,他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信息被动的接受者。所以说,电视传播必须保持人民群众在电视传播中的主体地位。电视媒体应该在受众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角度有所考虑,应面向电视受众,在电视受众和电视媒体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实现双向的学习和思考,以普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

(三)电视媒介从业人员应重视自身提高

电视媒体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广泛的影响力,它在传播我国优秀文化方面,仍然是主导型的传播媒介。电视媒体应该在自身传播优势的基础上,努力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重视电视节目文化品质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传统文化节目的规模,同时广泛挖掘优势的节目资源,努力增加节目种类和样式,充分运用电视媒介画面直观、语言生动等特点,最终提高节目的整体水平。在媒介融合的传播时代,人才和技术是电视媒体建设的核心,现阶段要大力加强电视媒体从业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电视媒体的从业人员要重视我国文化历史的学习,在节目制作中发挥优秀创作团队、优秀节目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认真推进科技创新,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表达得更加形象和生动。在节目制作的过程中,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以及数字和网络的最新科技成果,不断增加传统文化电视节目的科技含量,让电视文化节目既成为电视受众领略我国传统文化瑰宝的通道,又成为电视文化的窗口。

结语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是维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柱。承载着中华民族思想精髓和深邃的思想精华,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和精神动力。在媒体与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电视依然是人们不可缺少的休闲手段,虽然新生的网络媒介给电视媒介带来一定的冲击,但在现实社会中,电视传播的优越性依然是其它传播方式无法企及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任重道远,我们应充分发挥电视媒介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作用,使辉煌灿烂而又宝贵的东方文化焕发出璀璨的光辉。

[1]陈静,胡美玲.从《百家讲坛》看传统文化的电视传播[J].视听,2015(1).

[责任编辑:姜卉]

G22

A

1671-6183(2016)09-0053-03

2016-08-20

葛震 (1984-),男,辽宁沈阳人,中共沈阳市委党校讲师,《沈阳干部学刊》编辑。

猜你喜欢

媒介受众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老传统当传承
书,最优雅的媒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