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理念:传统与现代》自序
2016-03-19黄俊杰
《大学之理念:传统与现代》自序
黄俊杰
(台湾大学 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台湾 台北 80002)
《大学之理念:传统与现代》这部书是我在台大多年来所开授同一名称之通识课程的授课稿本(授课全程影音档见:http://ocw.aca.ntu.edu.tw/ntu-ocw/index.php/ocw/cou/099S124),经大幅修订增删而成。在本书付梓出版之际,我乐于向广大读友说明开授这门课程的一些粗浅想法,以就教于读友。
大学是世界文化史上一颗光芒夺目的珍珠,不论在东方或西方教育史上,都源远流长,与时俱进,因地制宜。自从进入21世纪以后,大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便达到新的高峰。大学师生所研发的高新科技或创新知识,常常具有引领或改变人类生活方式与文明之方向的潜能。但是,另一方面,21世纪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壮大、高新科技的创新以及终身学习社会的来临,却也像是惊涛骇浪,强有力地冲击着大学的海岸线。早在20世纪末,曾任美国加州大学系统总校长的柯尔(Clark Kerr, 1911-2003)就预告:21世纪对美国高等教育而言,在欧盟与日本的经济竞争之下,将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见Clark Kerr,TroubledTimesforAmericanHigherEducation:The1990sandBeyond,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3)。公元2000年,曾任美国密西根大学(安娜堡)校长的都德斯塔(James J. Duderstadt),就对美国的大学能否因应21世纪经济的新挑战而转型成功,颇为忧心忡忡(参看James J.Duderstadt,AUniversityforthe21stCentury,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0)。经过15年后的今日看来,包括海峡两岸华人地区大学在内,世界各国大学所面临的经济与社会变迁的挑战更是与日俱增。
我认为,大学在21世纪所面对的诸多挑战之中,最为重大而影响深远的有以下两项:
第一是:通讯科技的突飞猛进与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使各国的大学教育趋同(convergence)潮流加速发展。早在1994年,柯尔(Clark Kerr)就回顾20世纪的工业与高教发展,指出两者均出现趋同之趋势,使各国的高等教育之藩篱逐渐淡化,甚至为之泯灭,学习内容日益统一(参看Clark Kerr,HigherEducationCannotEscapeHistory:IssuesfortheTwenty-firstCentury,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4, pp. 1-2)。全球化趋势对世界各国大学教育之冲击至深且巨,曾任台湾“教育部长”的郭为藩先生称为大学之“静默的革命”(参看郭为藩:《转变中的大学——传统、议题与前景》,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序〉)。
不难看出,教育的全球化与趋同化已经成为不可遏止的新潮流。世界顶尖大学不仅在其他国家设立分校,也纷纷开设“开放式课程”(Open Course Ware, OCW),推动“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s, MOOCs),凭借优秀的师资与优质的授课内容,吸引各国不同年龄的学习者上线学习,其中少数不具有正式学历,但选修数十门MOOCs课程而表现优异的青年,也能被大企业如Google公司所录用。这类在线课程日益扩张的“市占率”,使全球化下的穷国、弱国、小国的大学教育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哀苦无告。在课程内容趋同化的趋势之下,各国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大学教育内涵,或课程质量难以与世界顶尖大学所开授的课程相比拟之课程,愈来愈难以存在。
第二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各国大学教育市场化与知识商品化的潮流,加速发展。21世纪开始的10余年来,世界各国经济不景气、青年失业率攀升、贫富鸿沟加深,都使大学生和家长对接受大学教育的态度趋于保守,选择科系日趋“就业导向”。美国的大学在1960年至1980年间快速扩张,以工程学门与管理学门发展最为快速(参看Clark Kerr,TheGreatTransformationonHigherEducation,1960-1980,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1,pp. xii-xiii)。东亚各国社会的“实学”传统源远流长,近代日本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1835-1901)在《劝学篇》(《学問のすすめ》,東京:岩波书店,1978年)中就提倡青年应学习会计、工程等可以谋生的“实学”。由于“实学”传统源远流长,所以,近代东亚各国的大学教育特别重视“就业导向”。
进入21世纪以后,各国政府以特别预算推动提升高等教育项目计划,例如德国政府所推动的“卓越研究群”(Cluster of Excellence)国家级计划、日本政府所推动的“大学卓越研究中心”(COE)计划、“全球化卓越研究中心”计划、韩国政府所推动的BK21与BK21+计划、中国大陆的“211工程”、“2011工程”和台湾所推动的从“卓越研究计划”到“迈向顶尖大学计划”等,虽然都涵盖各学科,却都是以奈米科技、通讯科技、生命科学、认知科学(“Nano-info-geno-cogno sciences”)等具有市场商机的高新科技为高教投资重点领域。自2014年起,台湾高等教育界主张提升研究成果商品化的比率的呼声甚嚣尘上,许多学者要求各大学强化各校研究中心的前期产业连结及后端技术商品化机制。关于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的现况,曾于1985年至1991年出任西北大学校长的张岂之先生曾指出,大陆高等教育最主要的问题是:“三重三轻”——“重科学轻人文、重技术轻素质、重数量轻质量。”张先生并指出: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由于受到‘唯技术论’者的影响,大学教师成为‘工人’,大学生成为‘产品’,大学这个‘工厂’追求的是物质与金钱的效益,以产出多少能够被社会认可的‘合格产品’作为评价其存在价值的标准。”(见:张岂之、赵万峰:〈人文教育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南国学术》,第5卷第1期,2015年1月,页7)。这是对中国大陆的高等教育非常深刻的观察。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在2015年6月发公文,通知日本设有人文学部的60所国立大学进行“改革”,至2015年8月《读卖新闻》调查,国立大学将近半数共26所大学,均已废除或调整人文社会系所,原有教师员额删减或移到新设的学部,但文科省官员否认有打压人文社会系所之政策(见《读卖新闻》2015年8月24日报导)。日本高教的变局也引起国际媒体如英国《卫报》的报导。进入21世纪,不仅亚洲各国高等教育日趋实用取向,文化底蕴深厚的欧洲亦然。举例言之,2003年起丹麦科技部推出“从理念到订单”(“From idea to invoice”)的高教政策,所有国立大学系所都加以重整,例如社会科学系改名为“商业与社会学系”等等。英国诺丁汉大学从2015年起停开“创意写作”学士学位学程,索瑞大学(University of Surrey)2015年也取消政治学系,辞退许多教职员。从“大学之理念”的自主性立场来看,当大学沦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扈从,教师就沦为大学知识百货公司的专柜售货员,而学生也就成为大学知识百货公司的消费者,教育云乎哉!其事可哀,其情可悯!
但是,我必须严肃强调,我深刻认识技职教育的重要性。事实上,优质的技职专业教育,不仅使学生获得一技之长,使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日益细密的分工体系中,获得较佳的就业机会与工作尊严,也对国家竞争力大有裨益,德国的经济竞争力就建立在优质的技职教育之上。我想在这里强调的是:21世纪日益壮大而过度发展的教育市场化巨流,使得世界各国大学之理念不能免于知识的“数量化”、“标准化”和“商品化”的趋势。举例言之,近年来台湾高等教育界过度强调“产业合作”或“研究成果商品化”等考评指标,大学争排名,教授计点数,其实对大学之理念伤害甚大。
大学确实是烧钱的机器,即使是经费充沛的世界顶尖大学,也常有财难之叹,曾任日本东京大学校长的有马朗人(1989-1993年任校长),将他在校长任内的报告或演讲编为专书,也感叹经费不足(有马朗人:《大学贫乏物语》,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96年)。大学确实普遍都出现“财务资源的贫困”,但是,大学教育与研究过度追求商品化流弊之所及,更使得大学陷入“精神资源的贫困”,师生在大学教育现场中难以远离痛苦,获得快乐。在教育市场化的巨浪中,老师们好像坐在一艘大船上的旅客,被迫必须紧盯船上的甲板或船舷两侧的波浪,因此很容易晕船或呕吐,师生很难从容地在船上体验在智慧之海中航行的乐趣,也很难有时间远眺海岸的地平线或岸上渔家灯火之美,更没有时间在大船的甲板上闲庭信步,仰望北斗七星,校正研究与教学的新方向。在迈向“一流大学”的路上,其实“氛围”比“机制”更重要,但是,当前的大学作为师生精神家园的氛围日益淡薄,甚至杳不可寻,老师和学生在大学里不易获得“教研工作的意义感”与“知识追求的愉悦感”。
在上述21世纪高等教育新潮流的背景之中,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先生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演说中所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和蔡先生在《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中所说:“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以及梅贻琦先生在1931年12月就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演说中宣称“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话,就特别缭绕耳畔,深扣心弦!盱衡国内外大学教育的现况,教育市场化与知识商品化的巨浪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正日夜腐蚀并席卷大学之理念,呈现一幅“大江东去,浪淘尽”的高教图象。
噫!秋深了!资本主义的幽灵正在世界各国大学校园游荡,所有的现实主义者与功利主义者,都组成了神圣同盟,随时准备攫取大学的灵魂。现代大学的校园,宛如20世纪美国诗人艾略特(T. S. Eliot, 1888-1965)笔下的“荒原”(“Waste Land”)。民国初年蔡元培先生的呼吁,置于21世纪高等教育的场域中,很像《圣经·马太福音3:3》所说“在旷野中有人呼喊”(“The voice of one crying in the wilderness”)。在高等教育的凉云暮叶之中,蔡先生的话虽是空谷足音,但特别引人侧耳倾听,心驰神往。我设计并讲授《大学之理念:传统与现代》这一门通识课程,也可以说是某种旷野中的吶喊,在知识商品化的潮流中,希求回归大学精神的原乡。我以虔敬之心,祈求本书读友接纳我的理想,宽容我的不足。本书初稿承蒙但昭伟教授、黄藿教授、蔡振丰教授、张昆将教授审阅,提出诸多教言,惠我良多,谨敬申衷心之谢意。
《高教发展与评估》入选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教育类核心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和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2015年7月,北京大学图书馆来函通知:依据文献计量学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和学科专家评审,本刊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七版)之教育类核心期刊。
2015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根据2012-2013年度“复印报刊资料”学术专题刊转载数据与评审专家组综合评价,《高教发展与评估》入选为“‘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14年版)。这是本刊继2012年版之后再次入选。
同时,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评定的第四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15-2016),《高教发展与评估》首次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平古供稿)
(收稿日期:2015-09-20;编辑:伊夫)
作者简介:黄俊杰(1946-),男,台湾高雄人,台湾大学讲座教授,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历史学博士,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院长,研究方向为东亚文化历史、诠释学、通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742(2016)01-0033-04
doi:10.3963/j.issn.1672-8742.2016.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