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会调查能力提升的文科类复合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析*

2016-03-19洪丽华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广东中山528400

高教学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文科类本科生能力

洪丽华(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广东 中山 528400)

基于社会调查能力提升的文科类复合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析*

洪丽华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广东 中山 528400)

针对当前社会调查课程设置缺乏普遍性、教学模式缺乏实践性、课题参与缺乏积极性、教学质量评价缺乏可证性、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问题导致文科类复合应用本科人才社会调查能力缺失的问题,构建了以创新文科类复合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一大轴心带动辐射,课程设计、课题参与、学科竞赛、联合培养和就业创业五大模块协同发展的基于社会调查能力提升的文科类复合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地培养本科生社会调查能力,培养既具有文科素养,又具有社会调查能力的复合应用型本科人才。

社会调查能力;文科类复合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以提高社会调查能力为切入口,培养文科类复合应用本科人才的必要性

社会调查研究是人们普遍认识世界、科学研究社会的重要工具与手段。在我们处于高度复杂性、高度不确定性的后工业化时代,任何既定模式都需要被解构、再重构,以适应时代的需求。解构与重构都是建立在对现实海量数据的基础之上进行分析、预测与创新。对于文科类本科生来说,这些分析、预测、创新能力都必须建立在社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是时代变迁与发展的应有之义。围绕着决策进行的调查研究既要对决策的历史背景进行调查,也要对决策时系统所在的环境进行调查;既要对决策系统的现状作出详细的了解,也要对决策系统的发展趋势作出实效的预测。具备解构既有的建构新的能力是大数据时代对这代人提出的重要要求。

大学文科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承担起培养科学地认识社会的能力和方法的任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论注重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采用定量的意识和方法,以严谨规范的表达方式研究社会事物的行动逻辑。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论当中所涉及到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如问卷设计技术、访谈方法、路径分析、SPSS技术等,都蕴含着规范、客观、稳定的科学性。在此意义上说,社会调查研究能够培养文科学生的求实严谨的科学精神与客观中立的科学理性。正如艾尔·巴比所言,“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特殊价值就在于提供探究社会事物的合乎逻辑和有利于观察的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超越个人的偏见,超越个人的眼界来看待世界”。简言之,不管是时代需求,抑或是专业需求,深入探讨文科类复合应用本科人才的社会调查能力培养极具研究意义。

关于大学生社会调查能力培养的研究,当前大多数学者致力于从教学模式改革的角度进行研究,聂玉梅(2011)[1]、钟育三(2011)[2]等学者创新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模式,将理论教学与调研实践在课程进程中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调研能力;王上(2015)[3]将项目教学法导入课程教学。有学者则从大学生人才培养角度进行研究,李岩(2001)[4]、马天芳(2011)[5]等学者探讨了社会调查对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与提高的意义,同时指出了改革考核制度和建立奖励制度,以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课题的社会调查活动。有学者置于大学文科教育的背景下进行研究,杨榕(2009)[6]探讨了社会研究方法在大学文科教育中的普适性,他认为社会研究方法注重事实、推论严谨,能够培养文科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因此应重视社会研究方法在大学通识教育中的地位,真正发挥其在文科学生“基本功”训练方面的作用。还有学者基于协同创新视角进行研究,李硕、任义科(2009)[7]指出了要从社会调查实践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行政职能部门的支持配合等多方面着手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水平的提升。这些文献的研究重点基本上集中于通过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来提高大学生社会调查能力,鲜有从文科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制高点探讨影响大学生社会调查能力。笔者认为,在课程教学得以改革与教学效果有所提升的情况下,社会调查在文科教育的普适性地位不高是导致文科类本科生社会调查能力缺失的重要根源之一。

二、社会调查能力缺失是培养文科类复合应用本科人才的短板

(一)课程设置缺乏普遍性

社会调查课程的设置在文科教育中普遍缺失,在实际教学中与它在文科课程设置应该拥有的地位存在一定的距离。社会调查课程远远没有覆盖全部文科,许多人文学科既没有设置该课程,也没有类似调查方法的专业课或选修课;甚至很多大学只在研究生阶段开设社会调查课程,而不主张本科生学习社会调查方法论,所以直接导致它在本科教育阶段的缺位。由于没有设置该课程,学生没有做实证研究的意识与技术,对社会调查知识的理解仅仅停留于表层,致使学生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做支撑,直接导致文科类复合应用本科人才的社会调查活动的技术性与方法性较差,最终影响其社会调查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模式缺乏实践性

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高校还是按照传统课堂讲授的方式,过分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机械灌输。课程教材知识点较多,大部分课时安排的是课堂教学,留给学生完成作业、课外实践、课堂讨论的时间非常有限。在此意义上说,忽视了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长期以来形成的“概论”重于“方法”、“原理”大于“应用”的观念还没有完全消除,理论教学过多,实践教学过少,致使学生没有真正掌握到能够运用的程度,更不用说提高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笔者认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没有达到良好的投入-产出比,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授课教师课堂教授的方式与社会调查课程的性质出现了意识错位与个人偏差。实际上,社会调查这门课程具有最为典型的实践性特征,这种实践性包含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际受益。

(三)课题参与缺乏积极性

文科类复合应用本科生课外参与教师的调查课题为数不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参与课题的积极性不高。首先,专业意识薄弱。部分文科类复合应用本科生指出社会调查涉及的抽样技术、SPSS统计分析技术等偏向于理科知识,对于带有定量分析的材料持排斥的态度。其次,能力意识薄弱。文科类复合应用本科生自身能力与社会调查活动所需能力不匹配,大部分学生的活动范围局限于学校内,与社会接触较少,导致部分学生欠缺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因此,在社会调查中很难与被访问者进行深入访谈,导致调查搜集的资料不能满足研究需要,挫伤学生积极性。最后,培养意识薄弱。在开展社会调查时,为了贪图方便快速,一般倾向于在室内或校内完成,不愿意花费过多时间去室外或校外开展调查,因此,文科类复合应用本科生社会调查能力不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第二,教师参与课题的指导性不足。一方面,很多调查课题之所以流于形式,就是因为指导不够。指导教师没有制定调研大纲,没有学时规定,没有规范组织,直接给学生社会调查带来负面影响。

(四)教学质量评价缺乏可证性

社会调查课程考核评价工作普遍存在形式主义,考核形式单一,考核力度不够,随意性较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务处对社会调查课程实践教学考核不到位。教务处一般通过检查任课教师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案、学期末的评教结果来进行结果考核,而缺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过程考核;第二,任课教师对学生缺乏较为严格的考核,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应付了事的现象。首先,对学生来说是指挥棒,教师怎么考,学生怎么学;教师不考,学生就不学。其次,以团队形式开展社会调查必然出现搭便车现象,搭便车学生依然得到相当高的分数必然挫伤其他同学的积极性,有失公平性。甚至存在部分不负责的任课教师没有认真批改调查报告,有失公正性。最后,课程考核一般都采取撰写调查报告的形式,学生上交了调查报告就完事,而没有给学生一个平台与机会展示调研成果,甚至没有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与评价。社会调查课程缺乏严格的考核力度,必然难以提高文科类复合应用本科人才的社会调查能力。

(五)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

前文所述,文科类复合应用本科人才既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也要具备较强的科学思维和求实严谨的科学精神,这才是现代高等教育文科类学生人才培养的题中应有之义。尽管文科类复合应用本科生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纳入了教学管理,变成实践教学课程的重要模块,但是这远远不足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社会调查能力。当前大多数文科类复合应用本科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没有全方位嵌入社会调查能力的培养模块,纯粹作为课程学习,而非能力培养。纵使部分高校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调查课题或是学科竞赛,然而却因缺乏系统的、连贯的文科类复合应用本科人才培养计划而出现“胎死腹中”的现象,效果不甚良好。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要提高文科类复合应用本科人才综合素质与能力,亟需以社会调查能力提升为切入点,创新文科类复合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全方面、多层次、广覆盖嵌入社会调查能力的培养,以培养既具有文科素养,又具有社会调查能力的文科类复合应用本科人才。

三、以提高社会调查能力为核心,创新文科类复合应用本科人才培养路径

基于社会调查能力提升的文科类复合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创新文科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一大轴心,辐射与带动课程设计模块、课题参与模块、学科竞赛模块、联合培养模块和就业创业模块的协同发展,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地培养本科生社会调查能力,培育既有社会调查能力又有文科专业知识的文科类复合应用本科人才。

(一)全方位嵌入社会调查能力培养:人才培养改革创新

根据文科类专业特点,以学生为本,以加强文科类复合应用本科生社会调查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提高为目标,将科技创新活动等纳入人才培养计划,研究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与勤工俭学相结合、与就业创业相结合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文科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首先,建立社会调查能力培养课程群,这个课程群包括《社会研究方法》、《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社会计量学》、《管理统计学与SPSS》、《Eviews教程》、《扎根理论在管理中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在管理中运用》等;其次,在文科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的通识课、必修课或是选修中嵌入社会调查能力培养元素;最后,与企业、政府、第三部门洽谈协同培育文科类复合应用本科生事宜,以及邀请企业、政府、第三部门相关人员进大学课堂的事宜。

(二)多层次创新社会调查能力培养:五大模块协同发展

1.创新课程设计

在课程设置方面,优化组合文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减少理论课时,增加凸显社会调查能力培养的实践课时,减少理论专业课的门数,增加提升社会调查能力的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将社会调查元素嵌入到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去。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改革。要求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与选择一个社会问题作为本课程的一个自选课题研究项目,然后通过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与传授的知识点对接,与任教的教师互动,在学习结束后,该团队能顺利完成自选课题的研究。在实践教学中,主要通过直接参与科研课题模式,下文将详细讲述。在教学方式方面,改革既有的文科类复合应用本科生以教师作为课堂的“主演者”角色教学方式,改变主要由教师“满堂灌”的方式,采取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主要充当学习组织者的对话式的启发教学模式。改变以往主要由大学教师“独霸”讲台的方式,将课堂“搬到”政府、企业、社会的实践现场,邀请政府、企业实务界的人士进课堂讲授。在考核机制方面,对指导教师而言,可以在每学年的工作量计算、绩效薪酬分配以及职称评定方面给予一定的嘉奖,而研究成果卓著、表现突出的指导教师应给予表彰。对学生而言,一方面,考核形式要多样化,实行全方位考核。从考核内容看应包括社会调查报告、社会调查日志、社会调查心得体会等。另一方面,考核方法要多样化,如卷面考试、调查报告、问题讨论、成果汇报、答辩演讲、小组成员互评系数等相结合共同衡量调查活动。对于取得实际调研结果的大学生社会调查团队,应给予奖励;对积极参与并取得成果的学生不仅仅要在社会调查实践课程成绩上给予认可,同时学校应颁发相关证书证明其社会实践能力。只有将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同各相关院所、行政部门、教师及学生的考核激励机制挂钩,才能有效地鼓励高校内部各方积极支持或参与社会调查活动。

2.参与科研课题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活动是目前国内高校普遍流行的做法。以某独立学院为例,每年选择一个当年企业、政府或老百姓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在全市范围内按照规范的社会调查方法开展“社情民意调查”,全体学生分工合作来完成这份“社情民意调查”报告。最后将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每年通过与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和零点调查公司广州分公司合作,这两个单位给学生培训直接参与他们的调查项目。此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行组队,自行选题,在教师指导下开展调查研究。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实践都与其完成毕业论文学分相挂钩,这在学籍制度上保障了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3.增加学科竞赛

鼓励学生组成科研团队,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并申请学校的和广东省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或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和“节能减排”竞赛,强化学生社会调查能力和文书写作能力。某独立学院文科类复合应用本科生积极参加“挑战杯”国赛与省赛,每届均有学生获得一二三等奖或优秀奖的好成绩。

4.实施联合培养

针对文科类专业特点以及高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联系,建立文科类复合应用本科生社会调查活动基地,使社会调查更具有目的性、规范性、稳定性。例如: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把政府、镇街社区或是非营利组织当做社会调查基地,了解熟悉企事业行政管理工作发展的趋势;法律专业的学生可以把律师事务所、法院、检察院当做社会调查的基地,在调查中了解法律条文。某独立学院建立起的大学生学术调研中心,是由政府扶持、高校支撑、政校合作共建的相对独立的研究机构,共建双方为当地发展和改革局与高校。中心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为重点,以科研写作为先导,使小组成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积极开展各种教研工作。中心还通过组织中心成员进行科学项目研究,从而提升中心成员科研能力,促进成员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并且在完成科研调查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培养社会责任感。

5.促进就业创业

在就业方面,提升学生社会调查能力能够使得就业速度、就业对口率和就业薪资水平明显得到改观;在创业方面,引导利用已经掌握的社会调查能力来合理评估创业的风险和合理选择创业的项目。总而言之,提升文科类复合应用本科生科研能力,有助于促进文科类复合应用本科生就业创业渠道与能力。

四、结束语

在文科类复合应用本科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以创新文科类复合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一大轴心,辐射与带动课程设计、课题参与、学科竞赛、联合培养和就业创业五大模块的协同发展,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地嵌入社会调查能力培养,提高文科类复合应用本科人才的“技术含量”,提高文科类复合应用本科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1]聂玉梅.大学生调研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以《社会调查方法》课程为例[J].社会工作,2011(4):18-20.

[2]钟育三.高校文科类课程实验,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为例[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10):69-74.

[3]王上.培养大学生调研能力的实践研究——以项目教学法导入“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5(4):80-83.

[4]李岩.社会调查与大学综合能力的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9):94-95.

[5]马天芳.社会调查与高校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8):7-9.

[6]杨榕.社会研究方法在大学文科教育中的普适性[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40-144.

[7]李硕,任义科.以社会调查能力窥探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J].教育与人才,2014(9):76-79.

The course design of social survey lacks universality.The teaching mode is short of practicalness. The subject participation is void of motivation.The appraisal for teaching quality is empty of vindicability and the talent cultivation is scant of systematic problems,which result in deficiency of social survey ability for the interdisciplinary and applied undergraduate talents of liberal arts.This paper regards the training program for inter-disciplinary and applied undergraduate talents of liberal arts as the key point for purpose of driving the synergetic development of course design,course participation,discipline competition,joint training and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based on the cultivating mode of 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 survey ability for inter-disciplinary and applied undergraduate talent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s of cultivating social survey ability of undergraduates in an all-around,multilevel and wide way and cultivate inter-disciplinary and applied undergraduates talents with artistic appreciation along with social survey ability.

the ability of social survey;inter-disciplinary and applied undergraduatetalents of liberal arts;cultivating mode

C961

A

2096-000X(2016)17-0212-03

本文系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资助项目(编号:GDJG20141268);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面向社会服务领域的行政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广东省博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编号:S-ST-D201501);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教学质量工程重点项目(编号:JY201403);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编号:Z-SCG201407)。

洪丽华(1989-),女,广东佛山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公共服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

猜你喜欢

文科类本科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文科类跨专业综合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试论文科类硕士研究生就业困境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论高职文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抄能力
独立学院文科类毕业生四位一体的就业体系构建研究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