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民之家宗族文化的构成及转型
——青岛流亭胡氏个案探究

2016-03-19孙顺华刘艳秋

东方论坛 2016年4期
关键词:胡氏族谱宗祠

孙顺华 刘艳秋

(青岛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平民之家宗族文化的构成及转型
——青岛流亭胡氏个案探究

孙顺华 刘艳秋

(青岛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生活在今青岛流亭的胡氏宗族已有600年的历史,这个从外来移民发展而成的平民宗族,主要靠宗祠、族谱、合族公议、家训、文化名人等维系其存在和运行,由此构成胡氏特有的宗族文化。在向新型城镇社区转化过程中,胡氏后人搜集、整理、保护、利用十世祖胡峄阳文化遗产,修建“胡峄阳文化产业园”,反映出胡氏宗族文化的现代转型。

青岛流亭;宗族文化;胡峄阳

今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办事处的东流亭、洼里两个社区以胡姓为主,①据2004年的统计,东流亭共有居民866户,人口2070人,其中胡姓占总人口的65%;洼里共有37姓,其中胡姓631户,人口1688人,占全村户数的87.7%。两个社区的胡姓同祖同源,虽然1949年后在行政上分属两个村,但按照当地村民的说法,他们在历史上是“村不分域,人为一家”。[1](P274)胡氏以其丰富的宗族文化尤其是十世祖胡峄阳而闻名当地。我国典型宗族一般靠宗祠、宗谱、公产、族长、族规等元素的有机结合来维系其存在和运转。1949年前,胡氏有宗祠、族谱、公产,具有中国传统宗族文化的典型特征。但胡氏宗族没有族长,宗族事务往往由族中有能力的人向长辈提议,然后召集宗族各支“合族公议”;公产及经费进出由族中公认的可信赖的“老成人”负责;胡氏宗族也没有严格的族规族法,作为族人行为规范的是认同度很高的成文和不成文的家训、家风及族约,这使胡氏宗族文化表现出自己的特色。胡氏宗族文化是如何构成的?在现代城镇化进程中又是怎样转型的?下文将加以探究。

一、胡氏宗族的来历

胡氏宗族迄今有600多年历史。《洼里村志》“大事记”记载,明朝洪武年间(1368年-1397年),胡氏始祖胡仪,从云南乌纱卫迁徙到山东青州矮槐树;永乐二年(1402年),又自矮槐树迁至流亭。[1](P5)流亭地处崂山脚下、白沙河畔,此处依山傍水,胡仪一家便在此定居下来。流亭作为村落的历史比较悠久,一种说法追溯到汉朝,一种说法追溯到唐朝。

对于胡氏来说,移居他乡并在他乡生存繁衍不是一件容易事,意味着一切从头开始。初来乍到,垦荒种田是唯一的生存之道,这是全体家庭成员努力的目标。胡家在流亭立住脚跟后,便顺着流亭继续向东开垦荒地。

明宣德年间(约公元1435年前后),胡仪长子胡士荣率家眷从流亭村东迁,择地定居下来。此处地势相对低洼,因而称“洼里”。①“洼里”村名见于记载最早的是清朝道光三十年(1850年)的《即墨胡氏族谱》,后又载于清朝同治年间(1872年)版《即墨县志》“七乡村庄图”。这样,胡氏在二世后,分为两支,长支迁到洼里,二支随父母留在流亭。“洼里”的生存环境较差,胡士荣携妻挈子定居洼里时,“这块沟坎列布盐碱充野的土地,依然是混沌洪荒,芦花飞荡”,[1](P1)这里不光地势低洼,而且土地贫瘠。洼里立村时,只有胡氏一姓,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了近500年,直到1925年后才迁入外姓,故有“父子村”之称,②1925年后,林、王、赵、刘、周等姓先后迁居洼里。1978年后,迁入外姓逐渐增多,尤其是1995年后,随着“三资”企业的增多,外来姓氏大增,截至到2004年,洼里村共有37姓,但胡姓是全村户数的87.7%,占绝大多数。属于典型的血缘关系与村落地域关系相重叠的“村落家族”。

从一开始,胡氏就采用了“出居”的分家方式,即成家的儿子在父母健在时就与父母别居,③“出居”的分家方式在先秦已存在,与商鞅变法中要求成年男子从父母家庭中分离出来的政策相合。以后基本沿用这种分家方式。如胡氏十九世胡鹏昌在《祭父文》[1](P250-253)中提到,他祖父兄弟三人,因家境不好,“兄弟三人因以析居”。到他父亲成家后,也以长子身份自立门户,分家后,他父亲尽赡养父母、帮助兄弟之义务,“孝悌之名闻于乡党。”这种分家方式适合家底不厚的普通百姓之家,有利于小家庭独立生存发展和成年男子分担父母责任,是当地普通百姓长期以来普遍采用的分家方式,即俗语所说的“树大分丫,人大分家。”

胡氏最初几世以勤劳耕作为主,艰难维持生计。族谱显示,居于洼里的胡氏长支从二世到八世入谱者总共才22人,[1](P66)说明人口繁衍速度比较缓慢,人丁不旺,这与移民早期的生计艰难有关,与洼里土地贫瘠也不无关系。但是,经过数世的积累,从第九世起,长支人丁兴旺起来,族谱显示:九世到十二世:103人;十三世到十六世:489人;十七世到二十世:832人,这种人口繁衍速度显然是前八世无法相比的。

胡氏二支在人口繁衍、经济状况等方面明显好于长支。从七世起,二支族中出现了考入县学的读书人。族谱中二支第七世胡文翠名下标注:庠生,任职河南汝宁府西平县典史。读书是家族兴旺的必要前提,同时也要以一定的经济积累为条件,起码能付得起学费,不需要读书的孩子天天忙于生计。至此,胡氏“耕读传家”的特点开始显现,并在胡氏宗族形成传统,族人只要能够维持生计,都想方设法让子弟入私塾读书识字。胡氏宗谱显示,从八世开始,几乎每世都有廪生或太学生④廪生即廪膳生员,科举制度中生员名目之一。明、清两代,府、州、县学每月都向生员发放补助生活的廪膳,名额有定数,优秀者方能取得廪生名义。太学生是指在太学读书的生员,明、清时太学即国子监的俗称,多从府、州、县学生员中选拔,也有由捐纳而得者。,他们是宗族的骄傲和榜样。正是族中的读书人,强化和实践了儒家伦理所强调的、明清统治者所提倡的宗族意识,并使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宗族文化的建构成为可能。

胡氏耕读传家的传统培养出一个闻名当地的人物——胡峄阳。胡峄阳是胡氏二支第十世,生于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逝于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逝后葬于流亭村东北胡氏祖茔。他辞世后,《莱州府志》《即墨县志》《崂山志》等把他作为地方文化名人载入地方史册。胡峄阳的传世著述有《易象授蒙》《易经征实》《解指蒙图说》《柳溪碎语》《竹庐家聒》《寒夜集》等,原存于胡氏宗祠、胡公祠及百福庵等地,后散佚,但被不断传抄。胡氏后人习惯称胡峄阳为十世祖,因他在家族中排行老三,也尊称“三老爷”。胡峄阳一生先后在流亭和即墨县城教书,教书之余博览群书,尤其致力于研究《周易》,他把研读经书和观察生活结合起来,推演天道人事,以至于后来被神仙化。当地民间关于胡峄阳的传说很多,[2]把他当作料事如神的神仙“胡三老爷”顶礼膜拜。

胡峄阳是胡氏家族精神文化的集大成者、理论提升者,是胡氏的荣耀和标志性人物。从十一世开始,胡氏开始宗族组织化建设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是两大活动:一是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胡峄阳的儿子胡映藜主持修建了胡氏宗祠,供奉一世祖胡仪及十世祖胡峄阳等祖先牌位,族人有了共同的精神活动场所;二是一百年后,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胡象绎(十五世)、胡锟(十四世)主持纂修《即墨胡氏族谱》[1](P249)告成,胡氏有了敬祖寻根、凝聚血亲、教化子孙的依据。

二、胡氏宗族文化的构成

史学家冯尔康教授认为:宗族不只是血缘关系的简单组合,而是人们有意识的组织。血缘关系是宗族形成的先决条件;人们的组织活动才是宗族形成的决定性因素。[3](P2-3)这种判断符合胡氏宗族的的实际情况。胡氏在前九世,宗族组织尚未形成;到十世胡峄阳,奠定了胡氏宗族的精神文化;而从第十一世开始有意识的宗族组织活动,形成比较稳定的宗族文化。胡氏宗族文化的构成主要有以下内容:

1.宗祠修建与祭祀

乾隆九年(1744年),第十一世胡映藜主持修建胡氏宗祠,撰有《胡氏始建祠堂记》[1](P249)传世。《胡氏始建祠堂记》记载宗祠修建情况如下:

经过“族人公议”,宗祠选址在流亭村东,流亭是“胡氏发祥之地”,它“东临大海”,“西则平畴万顷”,“大河绕其南,不其马岭拱其北”,是“冈埠迴环,林木郁葱,灵秀之所钟聚”的风水宝地,也是胡氏宗族赖以生存繁衍的“发祥之地”。宗祠由三栋房屋组成,族人“鸠工庀材,建堂三楹,奉主其中”,其中后栋是仓库,“以藏遗书、衣物、公租、祭器,思以报本反始。”

关于宗族祭祀活动,《胡氏始建祠堂记》载:“每岁四祭习以为常,尊卑长幼,子姓兄弟不失其次。”所谓岁四祭即四时祭拜祖先的活动,这是一种古老的祭祖传统,《春秋繁露·四祭》云:“古者岁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此言不失其时,以奉祭先祖也,过时不祭,则失为人子之道也。”[4]胡氏强调在祭祀活动中按照尊卑长幼和亲疏次序进行,至于“四祭”的具体时间和仪式未有记载。

胡氏立祠祭祀的目的主要有四:“凡以敬祖、敦族谊、广孝思、习礼让者,于是乎在也。”所谓“敬祖”就是祭祀祖先,代代不断的祭祖是宗族兴旺的表征。“敦族谊”就是加强宗族凝聚力和宗族群体意识。“广孝思”就是提倡孝道,孝道除了赡养父母、祭祀祖先,更高层次是本身事业有成,能够光宗耀祖,扬名显亲,造福后代。“习礼让”就是在宗族中提倡“礼让”风气,通过“礼让”维护宗族团结,实现宗族和谐。在国家行政权力未深入乡村之前,“敦族谊”是乡村自治的需要,也是乡村自治功能的主要表现,而“习礼让”是实现乡村自治的必要条件。

胡氏宗族仰慕效仿的榜样是范氏、欧公、张氏等全国性著名宗族,《胡氏始建祠堂记》云:“范氏族谱,声高义田;欧公宗支,勋成阀阅;以及甲门四姓张氏之九世同居,无不以敬宗睦族、尊老慈幼为致祥之基。诚能踵而行之,父兄教于上,子弟率于下,仁风翔洽,和气涵濡,族姓繁衍,科名蔚起,所以追崇仙灵以诒厥孙谋者。”胡氏希望通过宗祠祭祀,表达对祖先的敬重感念,同时也希望祖先亡灵能保佑活着的人平安、兴旺,保佑胡氏宗族“族姓繁衍,科名蔚起”。

胡氏宗族的“公产”①当地习俗把宗祠及祭田称为“公产”。有三处茔地,总共十四亩四分,本来是应付地方政府征发徭役的“差田”,胡氏立宗祠的时候,朝廷废除了徭役,“差田”便被作为“祭田”,成为宗族的公产。对于祭田的管理,胡氏的办法是“耕则分房发佃,收则合贮公仓,以为岁时享献。”从胡映藜的《胡氏始建祠堂记》可以推断,胡氏全部公产用于祭祀尚有不足,还需“牲醴诸品费按房派”。所以胡氏宗族的公产显然没有“赡族”的功能。

胡氏宗祠“每岁四祭”的习俗沿袭到何时?没有资料作证。可以肯定的是,后来胡氏宗族更重视对十世胡峄阳的祭拜。由于胡峄阳在胡氏宗族中的特殊地位,胡氏后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为其专建“胡公祠”,位于胡氏宗祠“合敬堂”南侧偏东,奉祀胡峄阳和夫人江氏、战氏及子胡映藜牌位。胡公祠建成后,每年的农历除夕,胡氏族人都前来祭拜,这是最重要的祭祖活动。

2.修族谱

族谱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它是确定和联系族群的重要方式,也是确定族人亲疏辈分及宗族支派组织体系的重要方式。

胡氏在修建宗祠一百多年后,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创修了族谱,全称《即墨胡氏族谱》。②胡氏聚居的流亭、洼里,明清时属于即墨仁化乡,故称“即墨胡氏”。今在行政区划上属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办事处,故2008年修成的族谱冠名《青岛流亭胡氏族谱》。现在传世的是民国四年(1915年),胡丕校、胡孝永、胡象亨主持续修的《即墨胡氏族谱》。所录内容上自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下至民国四年(1915年),共511年,传22世,收录人物5493人。外迁人员也列入族谱。族人外迁,有人口增长压缩生存空间的因素,也有向外谋求生存、发展等原因,如《洼里要览》记载,道光十七年(1837年),连年大旱,“村民下关东者无数,童叟尽成乞丐,全村要饭棍竟有100余根。”[1](P1-2)胡氏二十一世孙胡保恩在2006年《影印〈即墨胡氏族谱〉序》中说:“至上届(公元1915年)续修族谱,族人已散居五十余个村庄。”[1](P254)

1915年续修的胡氏族谱以胡映藜的《胡氏始建祠堂记》开篇,载有《创修族谱序》《续修族谱序》各两篇,叙述修谱经过,编制命名定式①胡氏命名定式中,十九世前长支、二支各不相同。1850年合修胡氏族谱确定,自二十世后,长支、二支统一命名定式,而自六世至十九世各有本支的命名定式。。谱书篇末有《谱事告成跋》,褒扬收藏族谱有功之人。谱书对始祖迁徙及后世外迁记载详实,各支派源流脉络清晰。谱书还注出族中廪生与太学生,并列出贞女烈妇以示褒扬。[1](P64-68)

胡丕校在《续修族谱序》中说,胡氏创修族谱时,“订立约规以三十年为限”,这一约规并未执行,续修族谱时,已相隔“六十余年矣”。为了遵循“尊祖敬宗收族之道”,传承“先世敦睦之风”,决定续修族谱,希望“后世子孙读是谱而不忘本源,不眛亲疏,绵绵延延,遵祖宗之遗泽而无替,吾胡氏一宗庶其与崂峰墨水并永也夫。”即希望通过修族谱强化宗族意识和宗族团结,维护宗族延续和发展。十四世胡继卓在《谱事告成跋》中以“笃伦理”“劝敦睦”的名义提出“族约”:“夫枝虽有分,派虽有别,寻枝溯派,本源斯在于一本。同气之亲人而不相亲睦,不相亲睦,不相维系,在天之灵其怨恫矣,能保昌尔后乎?今与阖族约:勿或小加大,强凌弱,而薄我同气;勿或喜不庆、忧不吊而疏我一体;勿或荡产败家,致废邱陇祀;勿或匪类下流,致诒祖宗辱。所愿者务耕读、重廉耻、孝悌忠信。父兄以是教于上,子弟以是率于下,庶几作善降祥,和气致祥。上有以追崇先灵,下有以慰收族意也。予非宗望,愿笃伦理。兹因谱成,爰序数语,以尽劝敦睦之微忱云尔。”

3.、“合族公议”

我国典型宗族一般由族长掌管宗族事务,但胡氏宗族没有任何有关族长的文字记载或口传。从胡氏保存的文献看,宗族重大事务一般由族中长辈或热心宗族事务的族人提议,然后“合族公议”决定,当然这些热心宗族事务的族人也是族中有能力、有威望的人。

事例一:胡映藜的《胡氏始建祠堂记》载:建胡氏宗祠,由胡映藜提议,“族人公议”决定。宗祠祭祀的财务支出,由公认的可信赖的“老成人”负责,账目要向族人公开,“老成人总司出入,凡用度生息须共同关会焉。”[1](P249)

事例二:胡丕校的《续修族谱序》载:续修族谱由族中长辈提议,“曾祖象亨与伯父承泮,约合族公议,以为尊祖敬宗收族之道,莫大于修谱。”这一提议得到族人的支持,于是“公推我象亨曾祖与我伯父总其事,而续修之举以定。”然后选定“采访者”“缮写者”“编订校阅者”。“诸尊长夙夜忧勤,协力振兴”,终于“昌率族人”完成续谱工作。[1] (P253)

胡氏宗族虽然没有发展出具有强大威权的族长,也缺乏严密的血缘组织等级,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并不影响族人的宗族意识,也不削弱族人对祖宗历史和文化的强烈认同感。事实上,有能力的族人往往自觉承担延续宗族文化、维护宗族公共利益的义务。最典型的事例就是胡海云(即胡鹏昌)父子对宗族的付出。胡海云《祭父文》云:父亲“自弱冠弃儒学商”,他一生“自奉俭约,蔬食粗衣,终身如一日。然爱人好施、周急济贫则从不稍吝,凡有所求靡不以应。”尤其到了晚年,“于亲戚族党之尤贫苦者,每招与之粟或贷以钱,而不责偿,或种以地而减其租。” 这是一种自觉的个人“赡族”行为。胡海云先后在烟台、青岛等地发展,在他事业有成后,父亲嘱其刊印珍藏的胡峄阳遗书、整理祖茔,《祭父文》云:“先峄阳公遗书数种,均系阐发精理有关世道之作,久未付梓,嘱不孝校对印行。又凡祖茔无碑碣之墓,不计亲疏皆陆续树立。”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胡海云出资创办洼里村胡氏子弟识字所,就读学生60余人,学费、书本费等一切费用均由胡海云捐助。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胡海云捐巨款修筑白沙河河坝2000米,堤坝上遍植杨树、柳树,水患得到遏制,胡氏后人皆感念不忘。

4.家训教化

与宗族组织比较松散相一致,胡氏宗族没有严格的成文族规。但没有族规不等于没有行为规范。胡氏祖祖辈辈安身立命、为人处事、修身治家的生活经验到第十世胡峄阳时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得以理论提升,结集成册,名曰《竹庐家聒》,被胡氏后人尊为家训,代代相传。

《竹庐家聒》共十篇,即:《防子弟欲事便口辞》《示子弟戒斗便口辞》《示子弟远赌便口辞》《示子弟读书便口辞》《苦甜吟》《防幼儿善恶邪正出入门户便口辞》《示幼儿知法便口辞》《示幼儿趋吉避凶便口辞》 《示基福便口辞》 《示益寿便口辞》。[5]家训从子弟的行为养成着眼,把严防子弟沾染恶习放在首位,告诫子弟要区分善与恶,邪与正,远离邪恶,向善行正,以此保生命之安,享生命之乐。[6]胡氏耕读传家的传统在《竹庐家聒》中也有体现,第四篇《示子弟读书便口辞》强调读书的快乐,“别无事,且把书念。细细嚼,漫漫钻,无限滋味在眼前。”关于耕读传家,胡海云在《祭父文》中提到胡峄阳“遗嘱十一字以诠耕读,曰:‘屋要小,地要少,多念书,休考。’世守弗渝。”这样的遗嘱内容实在罕见,在胡峄阳生活的时代,为科举考试而读书是社会主流价值观,是读书人的最高目标。而胡峄阳与此相反,留下“多念书,休考”的遗训,其实这是胡峄阳对科举考试的理性认识。对偏远乡村农家子弟来说,能入私塾,读些《三字经》《百家姓》之类蒙书已经不易,能进县学读四书五经便是凤毛麟角了,至于参加科举考试,那是十分渺茫的事情,清朝科场流传的谚语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科场竞争之激烈造就许多白发童生,无权无势的农家根本承受不起。所以胡峄阳强调的是快乐读书,踏踏实实生活。对此遗训,胡氏“世守弗渝”。

宗族研究表明,宗祠、宗谱、公产、族长、族规是宗族文化的重要元素,这种观点建立在典型宗族研究的基础上,典型宗族一般具有官宦背景,社会、经济势力雄厚。但我们考察胡氏宗族发现,族中有宗祠、宗谱、微薄的公产,没有威严的族长,也没有严格的族规,反映出平民宗族文化的特点。平民宗族尽管组织松散,但在祖先崇拜方面与典型宗族是一致的,都体现了人们对自身历史感和归属感的需求。

三、社会转型中的胡氏宗族文化

1949年后,政府通过一系列政治运动,将国家权力渗透到农村,行政组织、体制、指挥等环节在乡村正式确立,社会运动和意识形态斗争使宗族活动失去了原有的合法性,宗族文化受到抑制。在这种大环境下,流亭胡氏宗族活动几乎绝迹,胡公祠成为流亭村公共财产,失去敬祖祭祀功能,曾被用作学校、磨坊。

尽管形式上的宗族活动停止30年,但植入乡民心中的宗族文化意识始终未灭,祖先留下的安身立命、为人处事的遗训也一直规范着后人的行为,宗族文化心理结构在胡氏后人身上表现出强大的持续性和影响力。生于70年代初的胡文涛在《眷恋乡里》一文里说,自己家风严格,其祖父从小就教育他们“怠惰乃杀身之毒汁也”,“不能吃了上顿忘了下顿、要过日子”,“不准赌博”,“要好好读书”,“正南八北人家,要讲点礼数”,“要孝敬老的”,[1](P278)等等。这些训诫与胡氏世世代代共守的为人处事的标准完全一致,与胡峄阳的《竹庐家聒》如出一辙。

改革开放后,胡氏宗族活动重新活跃起来。《洼里村志》“大事记”载:1987年除夕,村民胡保德用文官木为胡氏十世族胡峄阳及妻江氏、战氏,子胡映藜各修木主一尊,并制作“报本追远”横匾一帧,摆放、悬挂于流亭胡公祠,胡氏后人又开始延续终止30多年的春节祭祖活动。[1](P18)值得注意的是,对胡峄阳的祭拜已不限于胡氏后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周边乡邻也成群结队前来焚香膜拜,平日还有胶东沿海一带客商及渔民前来拜谒。

除了恢复宗祠祭祀,胡氏后人还捐资重修族谱。《洼里村志》“大事记”载:2006年5月24日,由流亭胡孝华、洼里胡宝恩首倡,在流亭召开续修《即墨胡氏族谱》大会,并在流亭设立联络处,洼里设联络站,续修胡氏族谱工作启动。至2008年8月,五易其稿,终于完成谱书全稿,冠名《青岛流亭胡氏族谱》付梓印刷。谱书共收录25300余人,遍布50余村庄。

作为青岛开埠后进出青岛的必经之地,政府征地修路等举措促使流亭、洼里从上世纪90年代加快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从经济方式上,两村都大力发展村办企业,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后,通过多种渠道招商引资,建设工业园区,原有耕地转为工商企业用地,传统的农耕经济逐步退出。从村居面貌上,2000年后,因修筑青银高速连接线,两村动迁,旧村改造得以快速实施,两村建起了一座座新居民楼,在胡氏世代繁衍生息的土地上,老旧的村落变成了现代新城镇社区,村民也由农民摇身一变而成新型城镇社区居民。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胡氏宗族文化随之转型,富裕起来的胡氏后人把对祖先的敬拜集中到胡峄阳身上,调查、编选、刊印胡峄阳传说故事,①2013年5月,“胡峄阳传说”入选山东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见http://www.shandong.gov.cn鲁政字(2013)90号。出版胡峄阳遗书,②据《洼里村志》“大事记”,2006年,洼里村民胡孝奇捐资出版胡峄阳遗书《易象授蒙》和《峄阳先生诗选》一函两册;北崂社区胡孝彬捐资出版《竹庐家聒》。2011年,冠名青岛峄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编的《胡峄阳文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包括《易象授蒙》《易经徵实》《柳溪碎语》《胡峄阳诗选》《竹庐家聒》一函五册。修建胡峄阳文化产业园。胡峄阳文化产业园占地5万多平方米,总投资约1.2亿元,有胡公祠大殿、观音殿和云屿阁三大主体建筑。其中胡公祠是瞻仰祭祀场所,祠内祭器幔帐琳琅满目,堂内挂对联一幅,上联曰:“歉而不歉,乱而不乱,居之唯崂山最稳”;下联曰:“儒也为儒,仙也为仙,精神与墨水同长”。祖先祭祀是根植于中国人心中的精神寄托,在传统村落向现代城镇社区转变过程中,保留这一精神活动场所,满足了居民报本追远的心理需求,有益于传承传统宗族文化中团结互助、讲究伦理道德等合理内核,也利于丰富小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民族民俗问题学者李松认为: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原有的生活共同体即村落,还保持着大致的轮廓。村落文化保护,“最理想的应该是利用性的保护,就是激活它的传统,并使它在现代的发展能产生现实效益。”[7]胡峄阳文化产业园可以说是对原有村落文化的利用性保护,至于实际效益如何,还需要时间验证和进一步跟踪研究。

[1] 洼里村志编纂委员会编.洼里村志[M].济南: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08.

[2] 青岛峄阳文化传播公司.胡峄阳传说[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3] 冯尔康.宗族制度、谱牒学和家谱的学术价值[A].国家档案局二处,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合编.中国家谱综合目录[M]. 北京:中华书局,1997.

[4] 董仲舒.春秋繁露[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5] 青岛峄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胡峄阳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6] 孙顺华.《竹庐家聒》的家训特点及当代启示[J].东方论坛,2015,(4).

[7] 李松.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保护与变迁[J].民俗研究,2014,(1).

责任编辑:侯德彤

The Compos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a Commoner Clan Culture

SUN Shun-hua LIU Yan-qiu
(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71, China )

The Hu clan living in Liuting, Qingdao, has a history of 600 years. This immigrant clan of commoners has been maintaining its existence an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its ancestral temple, genealogy, discussions, instructions and cultural celebrities. During this process, it has formed its own clan culture. In becoming a new type urban community, the descendents of the clan have worked together to protect their cultural heritage and built Hu Yiyang Cultural Industrial Park, refl ecting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he Hu Clan culture.

Liuting of Qingdao; clan culture; Hu Yiyang

G122

A

1005-7110(2016)04-0027-06

2016-06-07

2016年度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批准号QDSKL1601094)

孙顺华(1962-),女,山东青岛人,青岛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艳秋(1972-),女,吉林通化人,青岛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胡氏族谱宗祠
新加坡的庙宇宗祠会馆建筑
半张族谱:台湾三兄妹的寻根之路
“胡氏三姐弟”的黑与恶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慷慨宗祠祭先贤
吴有春
族谱撰修与宗祧承继——以祁门高塘王氏为中心
福建古田杉洋宗祠遗产调查记
为后何如为妓乐
二战后新加坡华人族谱编纂研究